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建立大鼠高三酰甘油血症模型并观察模型鼠氧化损伤标志物及NADPH氧化酶的变化.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三酰甘油血症模型组及阳性药物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阳性药物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测定基线及建模4周末的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肝脏的TG、TC.以RT-PCR法检测建模6周末鼠肝NOX1-mRNA与NOX4-mRNA表达.阳性药物组4周末后以非诺贝特灌胃,剂量为100 mg·kg-1·d-1,持续2周后检测血清TG、HDL-C、LDL-C及TC.结果造模4周末,模型与阳性药物组血清TG、LDL-C、TC、肝脏TG、TC水平均较基线时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与阳性药物组血清HDL-C明显低于其基线时水平(P<0.05).同时,模型组与阳性药物组血清MDA水平较基线时明显升高(P<0.05);SOD和GSH-PX较基线时明显降低(P<0.05).6周末模型组肝NOX1-mRNA与NOX4-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与阳性药物组(P<0.05).阳性药物组经非诺贝特灌胃治疗2周后,血清TG、TC、LDL-C均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成功建立大鼠高三酰甘油血症模型,高三酰甘油血症大鼠GSH-PX和SOD明显降低,MDA明显上升,并通过激活体内NADPH氧化酶而诱导机体出现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
枸杞多糖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赛华 《海峡药学》2012,24(6):20-22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降脂作用,初步了解枸杞多糖降脂作用机制。方法取ICR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灌胃给药连续10天,末次给药2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腹腔注入新鲜蛋黄乳剂造成高脂血症模型,20h后取血测定小鼠血清中TC、TG、HDL-C、LDL-C、MDA、SOD。结果枸杞多糖能降低高血脂小鼠血清TC、TG、LDL-C(P<0.01),升高HDL-C(P<0.05);枸杞多糖还能显著性降低血清中MDA(P<0.01),但对SOD影响较小。结论枸杞多糖通过调节体内血脂及脂蛋白、减少过氧化生成物等来实现降低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辛伐他汀组12 mg/(kg·d)、盐酸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低、中、高三个剂量组[60+6 mg/(kg·d)、90+6 mg/(kg·d)和120+6 mg/(kg·d)],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1 d后取血清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的TC和LDL-C较之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各剂量组大鼠的LDL-C、TG和TC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效应呈现一定的剂量相关性;另外,联合治疗高剂量组大鼠的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联合辛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水平,且可减少他汀类药物的用量,盐酸小檗碱可作为降血脂药物的理想补充,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
三七总皂苷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作用及AS斑块形成面积大小的影响。方法:将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S模型组、PNS低剂量组及PNS高剂量组,各组喂饲不同饲料,PNS高、低剂量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d-1,连续给药12wk。分别于实验前及第12周末经耳缘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TG、TC、LDL-C、MDA水平及SOD活性。结果:AS模型组血清中TG、TC、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及PNS高剂量组(P<0.01);PNS高剂量组血清中MDA水平及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低于AS模型组(P<0.01),而其SOD活性明显高于AS模型组(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可以通过调节脂类代谢、抗氧自由基等途径发挥预防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氯苯氧异丁酸甲氧基苯丙烯酸酯(AZ)衍生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另80只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AZ(83 mg/kg)组、AZ甲醇酯(86.3 mg/kg)组、AZ乙醇酯(89.3 mg/kg)组、AZ苯酚酯(99.5 mg/kg)组、AZ对氯苯酚酯(106.8 mg/kg)组、AZ对甲基苯酚酯(102.5 mg/kg)组和阳性对照(非诺贝特100 m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生理氯化钠溶液外其余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2周,每周称体质量2次。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脂血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MD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HDL-C、SOD、CA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AZ组及其衍生物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SOD、CAT水平明显升高(P<0.01),HDL-C水平仅阳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AZ及其衍生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有一定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火麻仁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火麻仁油高剂量组1.5 g·kg-1、中剂量组1.0 g·kg-1、低剂量组0.5 g·kg-1和血脂康阳性对照组(0.5 g·kg-1),连续给药35 d,观察不同剂量火麻仁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脏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火麻仁油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TC、TG、ALT的含量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0.05或P<0.01)、并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中SOD酶活性(P<0.01);中、高剂量可以显著性地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AST、MDA含量(P<0.01);高剂量可以显著降低血清LDL-C以及肝脏中MDA含量(P<0.01)。结论:火麻仁油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良好的降血脂的作用,而且具有较好的肝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质代谢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尼阿措提取物(CNAE)的调血脂作用。方法:通过灌胃脂肪乳剂制备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1 mL.kg-1)、柳茶水提物(SAE)低、高剂量组(6.01,2.0 g.kg-1)、CNAE低、高剂量组(8.0,16.0 g.kg-1)。除正常组外,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给予脂肪乳剂,基础饲料喂养,末次给药后,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CNAE能明显降低TC、TG、LDL-C和MDA含量(P<0.01),升高HDL-C浓度,显著提高SOD及GSH-Px酶活性(P<0.01),且降血脂作用优于SAE。结论:CNAE具有明显的调血脂和抗氧化作用,提示其可用于高脂血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羊栖菜多糖对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方法 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羊栖幕多糖(SFPS)0.4、0.8、1.6g·kg-1·d-1灌肠给药4周,比色法检测羊栖莱多糖对模型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结果 和结论 羊栖菜多糖能显著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中TC、TG和LDL-C的含量,降低LPO浓度和MDA含量,同时升高HDL-C的含量,增强SOD和GSH-Px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绞股蓝50%乙醇部位调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绞股蓝50%乙醇部位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调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昆明雄性小鼠,建立高血脂模型,给药30 d,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计算脏器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硬化指数(AI)和血清HDL-C/TC比值,并观察肝脏病理切片。结果绞股蓝50%乙醇部位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TC,TG,LDL-C,MDA的含量和AI值,提高血清SOD,HDL-C/TC比值,HDL-C水平(P<0.05或P<0.01)。除肝指数外(P<0.05),绞股蓝50%乙醇部位对肾指数和脾指数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体重(P<0.05)。结论绞股蓝50%乙醇部位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TC和MDA,有显著的调血脂及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19):2628-2631
目的:研究螺旋藻激酶(SPK)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0.005 g/kg)和SPK低、中、高剂量组(80、160、320 U/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各组大鼠ig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12周。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膜的形态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IL-6和TNF-α含量增加(P<0.01),HDL-C含量降低(P<0.01);血管内皮细胞脱落,内膜增生、向管腔内突起,平滑肌细胞增殖且排列紊乱,中膜弹力纤维崩解断裂。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IL-6和TNF-α含量下降(P<0.05或P<0.01),阳性对照组和SPK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增加(P<0.05);给药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形态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其中SPK中、高剂量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各层结构完整、内膜基本光滑,SPK中剂量组大鼠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稍紊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SPK有明显的降脂和抗炎作用,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TC、TG、LDL-C、IL-6、TNF-α含量和升高血清中HDL-C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和分析鲜萝卜汁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和意义。方法:100只成年Wistar雄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鲜萝卜汁高剂量组,鲜萝卜汁低剂量组,阳性药组。除正常对照组,建模后。各组连续给药10周,检测血脂四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经10周连续给药。萝卜汁高、低剂量组和血脂康胶囊组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TC、TG、LDL—C和HDL-C以及降低IL-6表达、血清CRP和MDA水平,升高SOD(P〈0.05)。结论:鲜萝卜汁通过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因子,可达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小明 《安徽医药》2009,13(5):498-499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高脂乳剂灌胃30d,同时给大鼠灌胃GBE(40,80,160mg·kg^-1),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活性,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GBE(80,160mg·kg^-1)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C、TG、LDL—C及MDA的活性(P〈0.05或P〈0.01),并能显著升高血清HDL—C和NO、SOD的活性(P〈0.05或P〈0.01)。结论GBE能通过调节脂蛋白-胆固醇代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促进抗氧化酶活性等途径发挥调脂及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的高脂血症模型,同时连续i.g.给予白藜芦醇(50mg· kg-1·d-1)或空白溶媒30 d,测定大鼠血浆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p-选择蛋白、血栓烷B2 (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ADP诱导的血小板5 min最大聚集率.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高脂饲料白藜芦醇组大鼠在连续i.g.给予白藜芦醇(50 mg·kg-1·d-1)30 d后,大鼠血浆TG、TC、LDL-C含量均下降,分别下降19%、31%、51%,HDL-C含量增加1.33倍;SOD和eNOS活力升高,NO和6-Keto-PGF1α含量增加,MDA、p-选择蛋白、TXB2含量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5 min最大聚集率降低.结论:白藜芦醇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水平,防止脂质过氧化和保护内皮细胞完整,影响NO合成,维持血浆或组织中的TXA2和PGI2平衡及细胞内外的钙离子平衡等多环节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I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PCOS-MetS)大鼠胰岛素抵抗(IR)、血脂异常及氧化应激-自由基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十一酸睾酮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建立PCOS-MetS大鼠模型,连续口服给予二甲双胍或不同剂量的益肾I方4周,观察大鼠体质量、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睾酮(T)、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葡萄糖后2h血糖(OGTT-2hBG)和胰岛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PCOS-MetS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NF-α、T、MDA、NO、TG、TC、LDL-C、FBG、OGTT-2hBG和胰岛素水平以及iNOS-NOS活性,均明显升高,而HDL-C含量、SOD活性和ISI则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甲双胍和益肾I方高和中2个剂量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PCOS-MetS大鼠体质量增加、高雄激素血症、高血糖血症、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IR等病理生理改变(P<0.01或P<0.05),以及增强抗氧化酶SOD活性,抑制NOS和iNOS活性,降低MDA和NO水平(P<0.01或P<0.05)。结论益肾I方能改善PCOS-MetS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对抗高雄激素血症和脂质代谢异常以及氧化应激-自由基损伤,并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黑果枸杞叶黄酮降血脂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珍  李进 《北方药学》2011,8(11):23-24
目的:探讨黑果枸杞叶黄酮的降血脂及抗氧化活性.方法:昆明(KM)雄性小鼠72只适应环境1w后,随机分为6组(n=12只/组),即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饲喂高脂饲料诱发高脂血症,每周的固定时间称量小鼠体质量1次,按体重更换1次剂量.试验第42d取血后解剖小鼠,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Cap)对代谢综合征(MetS)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系统、一氧化氮(NO)及其合成、血糖和血脂以及氧化应激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雌雄各半,建立MetS大鼠模型;将病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模型Cap 7mg/kg;3组大鼠分别肌肉注射消毒溶媒或药物,每日1次×4周;测定大鼠血压、空腹血糖(FBG)和口服糖耐量试验2h血糖(OGTT-2hBG)及血浆空腹胰岛素(FIns),血浆血糖含量(FPG),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NOS(iNOS)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etS大鼠血压升高、FBG和OGTT-2 hBG、FPG和FIns含量增高,ISI减弱,血清TG、TC、TNF-α和肾素、血管紧张素含量增高(P<0.05)。经Cap处理MetS大鼠后,血压降低(P<0.01),FPG,FBG,OGTT-2hBG降低和IGT改善(P<0.05),纠正高胰岛素血症(P<0.05),增强ISI(P<0.05),降低TG、TC、NO和丙二醛(MDA)含量,抑制NOS和iNOS活性,提高SOD活性(P<0.05),下调血管紧张素和TNF-α含量(P<0.05);但比较LDL-C,HDL-C和肾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对抗MetS大鼠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纠正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Ⅱ转换以及增强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影响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和炎性细胞因子IL-1、IL-6水平。方法:将10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除了常规治疗外还加用了普罗布考(500mg/次,BID),治疗8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不同的处理前后的hs-CRP、IL-1、IL-6、空腹血糖、血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的高低。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s-CRP、IL-1、IL-6、空腹血糖、血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处理,8周后,实验组血清hs-CRP、IL-1、IL-6和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空腹血糖和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不仅能降低血脂,还起到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hs-CRP、IL-1、IL-6水平,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免受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