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茶碱与地塞米松在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第二产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正常初产妇分为两组,实验组110人,用氨茶碱加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105人,用50%葡萄糖加Vitc治疗。结果:实验组胎心的恢复、胎儿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新生儿窒息率、分娩手术率明显降低。结论:氨茶碱与地塞米松治疗第二产程胎儿宫内窘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对脐带压迫过紧引起的胎儿宫内窘迫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寻找一个简单、有效的宫内复苏方案。 [方法 ]将 2 0 0例孕 37~ 4 2周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随机分为 2组 ,均鼻塞给氧。治疗组 10 0例 ,用 5 %葡萄糖注射液 2 0 ml加地塞米松 10 m g静脉推注 ,再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0 m l加氨茶碱 0 .2 5 g静脉推注 (推注时间≥ 5 min)。对照组 10 0例 ,用 5 %葡萄糖注射液 2 0 ml加维生素C 1.0 g静脉推注 ,再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0 m l加维生素 K1 10 mg静脉推注。用药治疗前后两组均监测母亲血压、心率及呼吸 ,胎儿监护仪持续监护胎心音及宫缩情况。 [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胎心率恢复效果明显 ,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低评分率明显下降 (P <0 .0 1,P <0 .0 5 )。 [结论 ]地塞米松氨茶碱联用治疗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效果良好 ,方法简便、安全 ,是胎儿宫内复苏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产程中治疗胎儿窘迫的较好治疗方法。方法 将150例胎儿窘迫随机分为三组,按不同方法治疗观察。用药前后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护胎心率及宫缩情况,三组均测母亲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结果 B组用药后胎心恢复效果明显,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下降显著,新生儿评分优于A组及C组。结论 地塞米松、氨茶碱治疗胎儿窘迫效果好,方法简便安全,是胎儿宫内复苏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产程开始之前及产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50例产妇,在产程前产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对分娩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随机抽取,产妇条件相同,在产程中未进行心理护理的50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产程前及产程中的心理护理,缩短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可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发生.  相似文献   

5.
氨茶碱、地塞米松治疗胎儿窘迫80例分析黄梅顾金云(连云港市红十字医院)胎儿窘迫是宫内缺氧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的一种现象,是导致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Apgar评分低,甚至新生儿死亡的直接原因。本文采用氨茶碱、地塞米松静脉缓注治疗第一产程胎儿窘迫,并与传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中胎儿急性宫内窘迫的最佳处理方法,最大限度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 把第二产程中胎儿急性宫内窘迫33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与同期随机的相同条件下的33例产妇为作对照组,分别用手法和药物等不同方法处理,对缓解胎儿急性宫内窘迫和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33例产妇第二产程中发生的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用手法干预处理和对照组用药物等处理,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 对第二产程中发生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进行手法干预处理,方法简单快捷,无不良反应和后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胎儿宫内窘迫是导致剖宫产率增加 ,新生儿Apgar评分低、甚至死产、新生儿死亡的直接原因 ,也是影响新生儿以至儿童期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单用氨茶碱治疗胎儿宫内窘迫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对象 为 2 0 0 1~ 2 0 0 2年在我院分娩过程中第一、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68例 ,年龄 2 0~ 40岁 ,平均2 5 .3岁 ,孕 3 7~ 43周 ,其中初产妇 5 7例 ,经产妇 1 1例 ,均为头位。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依据为连续胎儿监护发现胎心率 >1 60次 分或 <1 2 0次 分。窘迫发生时期 发生于第一产程 5 5例 ,第二产程…  相似文献   

8.
罗俊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5):413-414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人性化护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120例足月、头位、临产的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相应的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产程中的人性化护理,缩短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可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期知识培训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将参加孕期知识培训的120例初产妇和未参加孕期知识培训的120例初产妇,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进行孕期知识培训的产妇可缩短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可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徐爱玲  韩素文  王英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1):1043-1044
目的用第二产程电子胎心图形变化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对5年来1230例初产妇,选择730例为监测组,同期阴道分娩的产妇500例为对照组,将电子胎心监护仪持续用于第二产程。结果监测组胎儿窘迫检出率(即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变异减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率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无论是正常孕妇还是高危孕妇,应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1.
将胎儿窘迫6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30例。甲组给予氨茶碱0.25g加入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推注,乙组用维生素C、维生素K1加入葡萄糖液静脉推注。用药前后观察胎心情况、羊水情况,新生儿出生后行脐血血气分析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显示:用药后甲组胎心改善率为79%,乙组为48%(P<0.05);血pH<7.2者,甲组为25%,乙组为42%;平均PCO2甲组为5.98%kPa,乙组为7.57kPa(P<0.001);新生儿Ap-gar评分≤7者,甲组为2/30,乙组为10/30(P<0.05),提示用氨茶碱进行胎儿宫内复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配伍氨茶碱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4例,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和氨茶碱配伍治疗,对照组给常规扩张支气管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配伍氨茶碱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舒喘灵、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法将喘支患儿 110例随机分为三组 :雾化吸入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喘灵、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照组用青霉素加克毒清治疗。氨茶碱控释片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控释片口服。结果 治疗 2 4h后雾化吸入组在咳嗽、喘息和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 ,P均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 2 4h后雾化吸入组在咳嗽、喘息和治愈率与氨茶碱组比较 ,P均 >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雾化吸入组在住院天数与对照组及氨茶碱组比较 ,P均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普通病原治疗基础上加用舒喘灵、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快速缓解喘息型支气管炎症状、缩短病程和提高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氨茶碱组 ,疗效显著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及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硬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自然临产的初产妇采用0.125%罗哌卡因及2μg/ml芬太尼复合液于L2~3行硬膜外阻滞,并与150例常规分娩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第1、2产程镇痛效果良好,分别为94%、84%;第1产程明显缩短;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低位硬膜外阻滞,应用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益肝方与抗-HBIR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并与单纯西药HBIRNA治疗组30例作对出观察并做出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疗效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病脑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30例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阿昔洛韦 (Acicloviri) 10mg/ (kg .d)和干扰素 10~ 2 0万U ;对照组用病毒唑 15mg/ (kg .d) ,所获数据经方差分析 ,求P值用t检验。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80 % ,总有效率 93.3% ( 2 8/ 30 ) ,对照组治愈率 60 % ,总有效率 73.3% ,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两组发热、头痛、惊厥等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阿昔洛韦分子量小 ,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对人体毒性低 ,很少引起骨髓抑制。应用外源性干扰素可使患儿迅速获得抑制病毒的有效浓度 ,改善机体免疫状态。二者联合应用疗效优于病毒唑  相似文献   

17.
杜海涛 《中外医疗》2016,(4):129-130
目的:探讨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过程中应用多索茶碱和氨茶碱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该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当中选出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3例。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干预,其中一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氨茶碱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比组74.42%(32/43﹚;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为4.64%(2/43﹚,明显低于对比组20.93%(9/43﹚。两组患者治疗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时应用多索茶碱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率较低,能够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和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法中药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 8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5 0例采用手法配合口服中药治疗 ,对照组 38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6 % )显著高于对照组 (89.4 7% ) ,P <0 .0 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内服中药 ,疗效显著 ,疗程短  相似文献   

19.
香砂养胃丸对化疗所致上消化道副作用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香砂养胃丸抑制由化疗引起的化学性胃炎及上消化道症状的有效性。【方法】将87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由阿霉素(adriamyein,ADM)、氮烯咪胺(adcarbazine,DTIC)、铂类(platinum-based)、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和5-氟脲嘧啶(fluorouracil,5-FU)等抗癌药所组成的肿瘤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化疗同时常规使用地塞米松和5-HT3受体拮抗剂以止呕,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中成药香砂养胃丸,观察7d内两组上消化道症状控制及出现胃炎的情况。【结果】化疗7d内上消化道症状和体征得到控制者的百分比在试验组为95.1%(39/41),对照组为76.1%(35/46);试验组症状性胃炎发生率为2.4%(1/41),而对照组为19.6%(9/4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结论】香砂养胃丸对化疗引起的化学性胃炎及上消化道症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