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术期进行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6-03采用THA治疗的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路感染、褥疮等并发症。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3~12)个月。术后3 d、3个月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较术后3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管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THA围手术期应用可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从而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快速康复护理与传统康复护理的早期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4月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组采用快速康复方法与护理,传统康复组采用传统康复方法和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和6个月时Harris评分、早期并发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Harr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时,快速康复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康复组(P0.05)。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2例;而传统康复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5例,低钠血症1例,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快速康复组患者满意率为94.43%,而传统康复组为88.57%;快速康复组患者家属满意率为97.14%,而传统康复组为91.4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THA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早期效果优于传统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5-12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2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11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89例。结果本组术后32例输血(平均输血2.8 U),术后55例输蛋白。术中2例发现股骨近端劈裂骨折,采用钢丝环扎固定,术后4周开始部分负重行走。住院时间2~7 d,平均3.6 d。20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8(15~26)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1.3分,优176例,良28例,可4例,优良率为98.1%。结论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优化围手术期治疗流程,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输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rTHA)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mTHA)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在加速康复原则下rTHA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共计46例因继发性/原发性髋骨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或者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Ⅰ型和CroweⅡ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接受rTHA,22例接受mTHA。所有患者都按照本中心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进行管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疼痛模拟评分(VAS)用于评估围手术期和短期随访(12周)中的预后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包括隐性失血量和显性失血量)、炎症因子、营养标志物、术前和术后影像学资料。结果:mTHA组1例患者在术后48 h内发生一次脱位,其余患者在术后12周内均未发生脱位。r TH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mTHA组(P<0.01),rTHA组术后第6周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mTHA组(P<0.01),r THA组的髋臼杯前倾角与mTH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HA组和m THA组的髋臼杯位置位于“Lewinnek安全区”内的概率分别为95.8%和50.0%(P<0.01)。两组患者VAS评分、髋臼杯外展角、炎症指标、营养指标、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使髋臼假体位置更加精准。尽管rTHA较mTHA手术时间更长,但并不会影响患者的早期快速康复,仍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术后随访以进一步讨论髋关节的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03例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THA和HA治疗(THA组42例,HA组61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HA组较HA组失血量多(t=6.176,P<0.05)、手术时间长(t=14.596,P<0.05)、住院时间长(t =7.349,P<0.05);出院时两组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率、翻修率和脱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THA组翻修率和慢性疼痛率较低,而脱位率高于HA组.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应根据骨折的个体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终末期髋关节疾患同期与分期行THA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4-12诊治的行双侧THA的髋关节疾患68例(136髋),其中同期行双侧THA 26例(同期组),分期行双侧THA 42例(分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术后双侧肢长差异、术前术后功能评分、围术期并发症等。结果 68例术后均获随访平均1.6(1~3)年。2组的手术时间(t=2.01,P=0.751)、总失血量(t=1.473,P=0.651)、总输血量(t=0.87,P=1.051)、术后Harris功能评分(t=0.23,P=2.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住院时间(t=-9.73,P=0.041)、住院费用(t=-2.35,P=0.035)、术后肢长差异(t=-4.76,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随访时间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人工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同期组和分期组各1例),6例出现术后谵妄症状(同期组2例,分期组4例)。结论在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围术期管理得当、医生手术技术熟练的情况下,同期行双侧THA是安全可行的,且在患者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术后肢长差异方面与分期行双侧THA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对照组纳入自2013-01—2014-06常规围手术期处理的42例老年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股骨粗隆下骨折7例),观察组纳入自2014-07—2016-12行MDT围手术期管理的39例老年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股骨粗隆下骨折5例)。结果 8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10~32)个月。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更高,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诊疗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中应用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TF)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THA)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TF患者156例,给予THA手术治疗,术后完成随访。术后对患者进行Harris评分评定,根据结果分为良好组(n=43)与不良组(n=113)。设计调查表对两组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进行1个月随访,156例患者中43例恢复不良,占27.56%。经单因素统计分析,与良好组患者相比,不良组患者年龄高于70岁、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手术时间高于2 h、导管留置时间高于24 h、苏醒期出现躁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高于7 d、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占比明显提高,隐性失血量明显增加(P<0.05);经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TF患者行THA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高、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手术时间长、隐性失血量多、苏醒期出现躁动、围术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P<0.05)。结论 老年TF患者THA术后髋关节恢复存在一定的不良情况,影响不良情况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高、合并多种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老年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比较,为临床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低能量损伤导致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纳入69例。按照骨折类型分为股骨颈骨折组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解剖部位以及术前合并症等基本信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 结果股骨颈骨折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8±8)岁(男性10例,女性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5±10)岁(男性12例,女性12例)。两组患者术前隐性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238.33±97.82)ml ;股骨转子间骨折组:(344.80±130.01)ml,P<0.05]、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314.46±130.30)ml;股骨转子间骨折组:(459.73±173.34)ml,P<0.05]、显性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77.78±27.29)ml;股骨转子间骨折组:(160.42±51.03)ml,P<0.05]和总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392.24±133.62)ml;股骨转子间骨折组:(620.15±171.11)ml,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均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组。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半髋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术)较股骨颈骨折组(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有较多的显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均P<0.05)。但两组内不同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较股骨颈骨折患者有更多的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在临床诊治中,尤其需要更加重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TXA)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失血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01初次单侧THA 90例,按TXA应用方式分为3组,局部应用TXA 30例(局部组),静脉注射TXA 30例(静脉组)以及不注射TXA 30例(对照组)。比较3组术后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深静脉血栓发生(DVT)以及髋关节功能。结果局部组和静脉组均可减少术后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及引流量(P0.05)。3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及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围手术期局部应用和静脉注射TXA均能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失血量,并且不增加DVT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70例,按围手术期管理方法分为ERAS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ERAS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管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病人的疼痛情况,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切口感染、便秘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ERAS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1天、3天、7天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能促进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PFLP)、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的13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计算平均隐性失血量,依据内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依据平均隐性失血量,将三组患者分别分为高隐性失血量组和低隐性失血量组,并分别比较患者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评分。[方法]PFLP组内高隐性失血量组和低隐性失血量组的下床负重时间分别为(35.98±6.37)d、(35.58±4.46)d(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8.32±3.36)周、(16.48±2.35)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3.88±4.35)分、(83.88±4.35)分(P0.05);低隐性失血量组在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方面均优于高隐性失血量组。DHS组内高隐性失血量组和低隐性失血量组下床负重时间分别为(35.41±5.21)d、(31.52±9.42)d,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7.24±2.86)周、(15.30±1.45)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5.57±7.76)分、(92.82±6.82)分(P0.05);低隐性失血量组在术后下床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方面均优于高隐性失血组。PFNA组内高隐性失血量组和低隐性失血量组下床负重时间分别为(34.11±8.01)d、(30.25±7.42)d,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6.74±2.31)周、(13.62±1.96)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7.07±7.21)分、(93.02±7.14)分(P0.05);低隐性失血量组在患者术后下床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方面均优于高隐性失血量组。[结论]隐性失血量影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老年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低隐性失血量患者术后临床疗效优于高隐性失血量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引入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的效果。方法2011年4月~2013年4月手术治疗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年龄63~94岁,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6例,髓内固定(PFN)12例,髓外固定(DHS)31例。围手术期应用FTS护理模式。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5~123min,出血量110—359ml。所有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平均住院时间12(8—26)d。术后16例(18.6%)出现并发症。随访77例,平均时间9(3—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4—10)个月。术后基本恢复正常,可从事轻体力劳动者5例,生活能够自理者56例,因其他合并症需要护理者14例,因内科疾病死亡2例。结论FTS理念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可使患者康复显著加快,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多学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THA)与双动股骨头置换(BFHR)的临床应用结果,并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要点。方法高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72例,分为THA组42例,BFHR组30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开始下床活动的时间、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11~25个月。BFHR组手术时间小于THA组(P<0.05);术中出血量BFHR组少(P<0.05);BFHR组的患者在术后主动直腿抬高角度大于THA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周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但术后6周、3个月、6个月的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BFHR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但远期髋关节疼痛的发生率高于THA组。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适应证;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的术后近期恢复较好,但远期效果不及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75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病人,对围手术期的处理方式进行优化,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2 d。术后随访18~30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Harris评分:优(90~100分)41例(54.7%);良(80~89分)25例(33.3%);可(70~79分)6例(6.0%);差(低于70分)3例(4.0%)。优良率88.0%。[结论]在围手术期使用快速康复理念,可有效的减轻老年人应激水平,改善生理功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患者获得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帕金森病行手术治疗的风险及其对策。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8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帕金森患者行手术治疗,对围手术期风险和并发症给予积极处理。结果 1例术后2月出现假体松动,进行了髋关节翻修手术;1例术后3天出现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成功;2例出现肺部感染转内科治疗;1倒出现术后精神障碍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帕全森病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评估,积极应对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FHR)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5—2017-02间巩义市中医院收治的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42例采用BFHR治疗的患者作为BFHR组,将32例行THA治疗的患者作为THA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时的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BFHR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优于T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随访结果显示,THA组的患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优于BF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HR组2例发生髋臼磨损,但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而THA的远期疗效满意,无髋臼磨损等并发症。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及骨折类型等进行综合分析,个体化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166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3例。对照组行BHA,观察组实施THA。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Harris评分标准,观察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优良率高,但BHA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THA,应根据患者自身条件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THA组和HA组。[结果] TH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H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HA。THA组术后2年和术后3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HA组(P<0.05)。THA组患者术后脱位率、髋部疼痛发生率高于HA组(均P<0.05),但TH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6.78%)明显低于HA组(45.65%)(P<0.05)。[结论] THA与HA在治疗老年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各有利弊,两者均有较好的短期效果,但长期效果THA优于HA,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治疗管理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相关文献,对ERAS在老年髋部骨折的应用内容和特点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多模式镇痛、炎症控制、血液管理、早期活动、心理疏导等ERAS的研究内容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急诊、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治疗的应用实践,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费用,既保障了患者生命健康利益,又节省了医疗支出。同时ERAS在老年髋部骨折领域的研究和实施,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全程管理方案提供了依据。结论 ERAS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治疗管理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