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指数(BISAP)评分系统与中性粒细胞-粒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依据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急性胰腺炎(SAP)、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和轻度急性胰腺炎(MAP),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BISAP、NLR及BM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ISAP、NLR及BMI在三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01),BISAP、NLR及B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956、0. 973、0. 955。结论 BISAP、NLR及BMI在预测及恶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BISAP和NLR的预测效力要高于BM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依据2012年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其分成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BMI、MPV、RDW、NL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MI、NLR在三组患者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RDW在SAP与MAP间及SAP与MSAP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V在SAP与MAP间及MSAP与MAP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以此为BMI:0.991,MPV:0.697,RDW:0.792,NLR:0.995。结论 BMI、MPV、RDW、NLR在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且BMI、NLR的预测价值要优于MPV与RDW。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择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下行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37例, 术前1 d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且MMSE评分≥24分。术前抽取肘静脉血, 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并计算比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抽取脑脊液(CSF), 采用ELISA法检测术前CSF β淀粉样蛋白40(Aβ40)、β淀粉样蛋白42(Aβ42)、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术后采用意识模糊评估(CAM)法评估POD的发生, 采用记忆谵妄评定量表(MDAS)评估POD严重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POD的危险因素并分析CSF生物标志物的中介效应, 采用敏感性分析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的稳定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术前NLR预测POD的准确性。结果共纳入853例患者, POD发生率为17.4%。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多项混杂因素后, NLR (OR值1.141、95%CI 1.033~1.260、P=0.010)...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预测的价值。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月发表的关于NLR对SAP预测价值的相关文献。两位评价者对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QUADAS-2量表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5.1和Meta-DiSc1.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双变量混合效应模型用于计算合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优势比,并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2 299例患者,其中SAP患者337例。NLR对SAP预测价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诊断优势比分别为0.79(95% CI:0.72~0.84)、0.76(95% CI:0.70~0.81)、3.26(95% CI:2.64~4.03)、0.28(95% CI:0.22~0.37)、11.55(95% CI:7.93~16.81),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95% CI:0.81~0.87)。 结论NLR作为一项反映全身炎性反应水平快速、简便且价格低廉的指标,对早期预测SAP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ean platelet volumeto-lymphocyte ratio,MPVLR)等指标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2例急性下肢DVT的患者作为病例组,8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的血液相关指标来评价其对急性DVT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值、PLR值、NLR值和MPVLR值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OR=9.690,P<0.001)和MPVLR(OR=7.162,P<0.006)是急性下肢DVT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NLR和MPVL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871和0.963。NLR对急性DVT诊断的最佳截断值为2.15,灵敏度89.1%,特异度84.9%,MPVLR的最佳截断值为6.88,灵敏度42.4%,特异度84.9%。下肢肿胀天数>7 d组患者的MPVLR水平低于肿胀天数≤7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MPVLR、NLR、MPV对急性下肢DVT有较大的诊断价值。NLR和MPVLR是DVT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MPVLR在急性下肢DVT的早期诊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全身性炎性反应与多种人体病理状态有关联,其中包括肿瘤。而全身性炎性反应可以通过测定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象(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指标来评估。增高的CRP可提示多种肿瘤的预后不良,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同样有类似的提示作用。最近的研究显示治疗前较高的NLR与肾细胞癌(RCC)的不良预后有关联。作者指出,先前已有研究人员研究了治疗前NLR与RCC预后的关系,但至今没有人研究治疗后NLR的变化与RCC结局的关系。因此,作者评估了治疗后NLR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的预测价值。方法本回顾性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急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根据修订后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将患者分为轻度(MAP)及中度重症组(MASP)和重症组(SAP)。以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血检参数为自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自变量进行分析,确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观测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评价显著性差异变量的预测值。结果 94例患者中,重症组29例(30.9%)。重症组心动过速、发热、白细胞计数(WBC)、N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LDH)、甘油三酯、血糖、总胆红素均显著增高,血钙显著降低。其中NLR (adjusted odds ratio [aOR]:1.379;95%置信区间[CI]:1.120~1.698), D-二聚体(aOR:1.493;95%CI:1.038~2.148),CRP (aOR:1.014;95%CI:1.000~1.027),血钙(aOR:0.040;95%CI:0.003~0.469)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著。NLR的敏感性(86.0%)和特异性(72%)较高,曲线下面积最高(0.814)。结论NLR升高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关。NLR有望成为急诊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8.
腹腔内感染是ICU 感染的常见病因。解放军总医院姚咏明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发文《Predictive value of immune cell counts and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for 28?day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caused by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评估免疫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腹腔内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价值。作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 共纳入216例诊断为腹腔内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 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3、5、7天进行严重程度评分和外周血免疫细胞计数, 评估外周循环免疫细胞计数和NLR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联。结果显示非幸存者(72例)入院第1、3、5、7天的淋巴细胞计数和入院第3、5、7天的单核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幸存者(144例), 且非幸存者各个时间点NLR更高。按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价评分进行分层后, 得分最高组患者入院第1天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  相似文献   

9.
牛义善  曾强 《器官移植》2022,13(1):49-54
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是影响受者远期生存的主要问题。术前精确评估和合理选择移植受者是影响肝癌移植受者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IB)等是提示机体炎症反应的生物学指标,多项研究发现此类生物学指标不仅可以代表炎症反应,也可将其整合以用于预测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和受者长期生存率,这其中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FIB、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后营养指数(PNI)等。本文就炎症生物标志物对肝癌肝移植预后的预测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是血液中炎性细胞的计数之比,反应了外周血中炎症系统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两者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NLR在骨关节损伤患者中增加,可预测术后死亡、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拟对NLR在骨关节损伤及并发症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NLR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LRC)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6-2019年在我院行LRC的118例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外周血NLR、PLR分为高NLR组(NLR≥2.33,58例)与低NL...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指数(CD64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比值到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患者93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早期感染分为两组。测定CD64指数、NLR和CRP/Alb。[结果]开放性骨折患者93例中,发生术后早期感染37例,感染率为39.78%。感染组CD64指数、NLR及CRP/Alb比值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联合应用3种检验指标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纯CD64指数、NLR或CRP/Alb比值单项指标检测。[结论] CD64指数、NLR、CRP/Alb比值在开放性骨折术后早期感染中具有重要价值,联合诊断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3.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是近年来研究炎症标志物的热点,较其他白细胞成分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研究发现,PLR、NLR在慢性肾脏病(CKD)中有广泛的应用,参与炎症反应、心血管并发症、肾性贫血等,影响着CK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同时在高血压肾损伤、糖尿病肾损伤、狼疮肾炎等疾病中都有相关研究。本文拟对PLR、NLR在CKD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PLR、NLR用于CKD及相关并发症的预测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展PLR、NLR在CKD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非转移性肾癌患者中的预后作用。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12月关于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非转移性肾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关系的相关文献资料,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合适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和数据。使用Stata 12.0和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回顾性研究,涉及4 544例接受部分性或根治性肾切除术的非转移性肾癌患者。与术前外周血较高NLR相比,相对较低NLR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HR=2.00,95%CI:1.41~2.82,P0.001)、无复发生存率(HR=2.05,95%CI:1.61~2.61,P0.001)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HR=2.33,95%CI:1.65~3.31,P0.001)较高。结论作为一项简单且有效的指标,NLR能够较好地预测非转移性肾癌患者的预后,但仍需更多前瞻性、大样本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腹膜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规律腹膜透析的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7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指标及临床生化指标并计算NLR和PLR值,采用腹部侧位平片测定AAC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无或轻度钙化组(0≤AAC评分≤4分)及中重度钙化组(AAC评分>4分),分析AAC评分、NLR、PLR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NLR、PLR对中重度AAC的评估价值。结果腹膜透析患者钙化比例为83.3%,中重度钙化比例为52.8%;中重度钙化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PLR、白蛋白、矫正钙、钙磷乘积、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三酰甘油与无或轻度钙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C评分与年龄、透析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NLR、PLR、血磷、矫正钙、钙磷乘积、碱性磷酸酶、CRP、三酰甘油呈正相关,与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5);NLR与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CRP、AAC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PLR与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RP、AAC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NLR和PLR诊断中重度AAC的ROC曲线结果显示,NLR曲线下面积为0.844(截点3.88,敏感度0.868,特异性0.706),PLR曲线下面积为0.784(截点193.03,敏感度0.763,特异性0.735)。结论NLR及PLR都与腹膜透析患者AAC及炎症状态有关,NLR对腹膜透析患者AAC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8年9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217例患者,收集入选患者一般资料、透析前实验室检查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依据NLR中位数(3. 67)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3. 67)和高NLR组(NLR 3. 67),比较两组间各指标,使用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VH的危险因素。用ROC曲线分析NLR评估LV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糖尿病患病率达63. 89%(P 0. 05),高NLR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碱性磷酸酶(ALP)、尿素(Urea)、尿酸(UA)、磷(P)、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LVH患病率均高于低NLR组(P 0. 05),而淋巴细胞绝对值(LYM)、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低于低NLR组(P 0. 05)。(2) LVMI与NLR、P、hs CRP、收缩压、脉压差呈正相关,与Hb呈负相关;在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NLR与LVH呈独立正相关(β=0. 839,OR=2. 314,95%CI 1. 577~3. 394,P 0. 001)。(3) NL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11,敏感性为62. 2%,特异性为93. 2%。结论:MHD患者的NLR与LVMI密切相关,NLR的升高是MHD患者LV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有望成为早期预测MHD患者LVH的一项易测而价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评价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分析其年龄、体重、性别、白细胞数、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量、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计算NLR水平。并通过ROC曲线计算NLR的诊断价值,通过Pearson检测NLR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以女性患者居多,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骨密度值、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CRP水平较正常范围升高。骨质疏松患者NLR水平(2. 23±1. 6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1. 56±0. 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通过ROC曲线检测,NLR的AUC面积为0. 747,cut-off值为0. 436,灵敏度为0. 629,特异性为0. 807(95%CI:0. 682~0. 813),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LR与CRP、ESR呈正相关性(r=0. 324、0. 305,P0. 05),与BMD呈负相关(r=-0. 250,P0. 05),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且NLR与CRP的相关性优于与BMD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症中,NLR可作为预测诊断指标,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是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新型标志物.近年来,它在肿瘤、心血管疾病以及免疫相关性疾病等领域备受关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然而,炎症也参与肾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LR与肾脏疾病相关.本文就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creative protein,hs-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水平,分析其与心脏瓣膜钙化相关性,为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钙化临床预测和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于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肾内科行MHD患者80例,根据是否发生心脏瓣膜钙化分为两组,研究组(n=51)为发生心脏瓣膜钙化患者,对照组(n=29)为未发生心脏瓣膜钙化患者。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一般生化指标及hs-CRP、NLR、PLR水平;将研究组患者根据钙化程度分为重度钙化组(n=18)和中度钙化组(n=20)、轻度钙化组(n=13),比较两组hs-CRP、NLR、PLR水平,并分析hs-CRP、NLR、PLR与钙化严重程度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心脏瓣膜钙化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hs-CRP、NLR、PLR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钙化组hs-CRP、NLR、PLR高于中度钙化组高于轻度钙化组(P0.05),且hs-CRP、NLR、PLR与钙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hs-CRP、NLR、PLR是心脏瓣膜钙化发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 hs-CRP、NLR、PLR值与心脏瓣膜钙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关注其变化可降低钙化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对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