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颈总动脉血流频谱的改变,提高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检出率和准确性。方法 全部行TCD检查。所获数据经t检验。结果 狭窄或闭塞侧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收缩期血流速度(Vs)较无病变侧明显降低(P<0.05);病变侧脉动指数PI(2.0±0.6)较无病变侧PI(1.6±0.5)明显增高,尤其闭塞侧增高最明显PI(2.37±0.5),(P<0.01),呈低血流高阻力频谱。结论检查颈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能提高对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颈总动脉不同形式的狭窄对其血液动力学和病变远端的颈内动脉阻力指数(RI)的影响,为判定脑组织的血流状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颈总动脉同心团型狭窄I组56条和偏心型狭窄Ⅱ组60条,彩色多普勒超声制定颈总动脉狭窄处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远端的颈内动脉的阻力指数(RI)。结果:颈总动脉狭窄程度80%~90%范围时,Ⅱ组的PSV较I组增高;颈总动脉狭窄程度>80%时,Ⅱ组的EDV较I组明显减低,Ⅱ组颈内动脉颅外段的RI值比I组增大。结论:颈总动脉偏心型狭窄对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大,对保证脑组织正常血流量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0):792-796
目的:观察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同侧颅外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探讨颅外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预测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价值,以提高检出率和准确性。方法:对经TCD检测、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证实存在单侧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的83例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颅外颈动脉检查,分析其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其患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颅外段(ICA)呈低流速高阻力血流信号改变。颈内动脉颅外段阻力指数PI(ICA)、颈内动脉颅外段舒张末期平均流速Vm(ICA)有一定意义,颈动脉阻力指数(PI)差值、颈内动脉颅外段舒张末期血液流速Vd(ICA)可较敏感地评估MCA狭窄,其中CCA的PI差值为0.13、ICA的PI差值为0.15、Vd(ICA)为13.8 cm/s时是诊断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最佳界值,获得最大约登指数分别为0.709、0.710、0.601,敏感度分别为80.49%、78.05%、80.49%,特异度分别为90.48%、92.86%、78.5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20%、91.42%、78.5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60%、81.25%、80.48%。结论: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其患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呈低流速高阻力血流信号改变,综合颈动脉阻力指数差值、Vd(ICA)、PI(ICA)、Vm(ICA)可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进行评估,为及早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病理生理学模型,检测血液动力学改变. 方法"将大鼠左侧颈外静脉与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结扎吻合口近尾端的颈总动脉,测定吻合前后及模型动物饲养16周后的局部脑血流量、右侧颈外静脉压力、颈总动脉压力、颈总动脉的血流速度. 结果"大鼠静脉动脉的端侧吻合形成动静脉分流,左侧局部脑血流量显著降低,右侧颈外静脉压增加、颈总动脉压降低、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6周后,局部脑血流量较动静脉吻合形成后即刻升高,右侧颈外静脉压和右颈总动脉血流速度进一步增加,右侧颈总动脉压无明显改变.结论"大鼠颈部动静脉分流形成低灌注压、高血流量、静脉高压的模型,符合AVM的血液动力学特征.长期的脑低灌注压使脑血管反应改变,脑血流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多发性大动脉炎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颈动脉超声声像图表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观察并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内膜-中膜(IMT)厚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分析颈动脉血流变化的频谱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指标;鉴别颈动脉狭窄与闭塞,估测狭窄程度以及评估颈动脉闭塞的范围;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患者中共有50条颈动脉受累,其中39条(78%)颈总动脉受累,4条(8%)颈外动脉受累,7条(14%)颈内动脉受累.在39条受累的颈总动脉中,37条表现为动脉壁IMT弥漫性增厚;2例局限性增厚.1例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伴夹层动脉瘤形成,IMT厚度1.8~5.7 mm,管腔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闭塞.超声检查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符合率与DS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4,P>0.0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颈动脉管壁的特征性变化,并可显示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异常,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10例SSS患者,观察椎动脉有无血液倒流现象,扫查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观察血管内膜是否存在斑块、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对上述血管的血液充盈情况及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结果:SSS患者病变血管内膜回声毛糙、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有程度不等的硬化斑块形成,斑块表面粗糙不平、大小不一,斑块较大者致颈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近心端管腔狭窄,其中1例完全闭塞,病变血管血液充盈缺损或无血流信号显示.患侧椎动脉血流色泽暗淡,与颈总动脉血流颜色相反.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SSS诊断方面具有便捷无创、图像直观、重复性强,可对病变进行定位、定量诊断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大脑的血液供应来自两侧颈内动脉和两侧椎动脉。颈内动脉起于右侧者发自无名动脉,左侧者发自主动脉弓的颈总动脉分支处。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大小均较恒定,在颈段无血管分支。颈外动脉亦发自颈总动脉,正常不供血液至脑,但在颈内动脉或椎动脉闭塞时,则是重要的侧支循环来源。颈内动脉在颞骨岩部分出颈鼓支,在海绵窦段分出脑膜垂体支,而眼动脉则在海绵窦的远端分出。颈内动脉离床突后端约8毫米处分出后交通动脉,此动脉向后与大脑后动脉吻合。大脑后动脉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的一侧者占22%,双侧者占7%。  相似文献   

8.
研究观察纳洛酮和狄普诺芬(M5050)对大肠杆菌内毒素休克狗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静脉注射纳洛酮(2mg/kg)和侧脑室注射M5050(40μg/狗),明显增加内毒素休克狗左心室内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度、心脏每搏量及心输出量,平均动脉血压也显著回升。静脉注射M5050(2mg/kg)对内毒素休克狗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明显作用。结果表明M5050改善内毒素休克狗的血液动力学的作用部位似在中枢神经系统,提示内毒素休克时中枢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休克发病学中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大动脉炎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臂型大动脉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资料,在8例头臂型大动脉炎患者中重症头臂型5例,其中双侧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闭塞3例,行升主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与人造血管搭桥。一侧颈总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行升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与人工血管搭桥。左侧颈总动脉及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行锁骨动脉-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与人造血管搭桥。其余3例单侧锁骨下动脉闭塞行锁骨下动脉-锁骨动脉与人造血管旁路术。结果:8例大动脉炎患者随防5个月~9年,1例手术后第3年复发,行第二次手术,7例患者的脑缺血及上肢缺血症状消失,能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大动脉炎活动期最好用皮质激素,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滞度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根据病变的血管情况来选择血管重建术和术后继续抗凝治疗是治疗大动脉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灸百会穴治疗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本校男性学员30名,年龄20~22岁之间,应用上海麦登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CBACV-300型),探头频率5MHz,由固定专人操作,分别于艾灸治疗前及艾灸治疗后,测试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艾灸百会穴5d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报告显示:被检测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颈总动脉血液Qmean(平均流量)、Vmean(平均流速)及Vm in(最小流速)增加显著(P<0.01),脑血管Rv(外周阻力)、DR(动态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艾灸健康人百会穴,可使颈总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脑部外周小血管及毛细血管阻力明显降低,脑部血液供应明显改善。这对揭示艾灸百会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是生理学模型,检测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 将大鼠左侧颈外静脉与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结扎吻合口近尾端的颈总动脉,测定吻合前后及模型动物饲养16周后的局部脑血流量、右侧颈外静脉压力、颈总动脉压力、颈总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 大鼠静脉动脉的端侧吻合形成动静脉分流,左侧局部脑血流量显著降低,右侧颈外静脉压增加、颈总动脉压降低、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6周后,局部脑血流量较动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时,同侧颈总动脉血流频谱改变的特点。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3例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同侧颈总动脉血流频谱分析,测量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同侧颈总动脉的血流速度明显较无病变侧的降低,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均较无病变侧显著增高。结论颈总动脉血流频谱的异常改变可以间接估测颈内动脉病变程度,对颈内动脉是否闭塞的判定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总动脉(C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侧支循环途径.方法 对67例C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患者组)和60例无颅内及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对照组)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动脉连续波多普勒超声(CWD)检测.结果 35例狭窄患者中.15例(43%)栓出CCA局限性严重狭窄血流.32例闭塞患者未探及到病变侧CCA血流信号.患者组病变远端的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波形异常,表现为收缩峰圆钝、峰时延长.其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CD和CWD检测显示,患者组中79%的患者椎动脉-颈外动脉侧支循环开放,91%的患者Willis环侧支循环开放,均未见眼动脉侧支开放的血流表现.结论 TCD和CWD有助于了解CCA严重狭窄或闭塞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侧支循环途径,为临床确定诊断和更深入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IMT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危险评估,为早期防治动脉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部位一般分为3个位点,即颈总动脉(CCA)的远端颈内动脉超始部和颈动脉分叉处,同时检测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可分别检出各部位的颈动脉中膜厚度(IMT),管腔内径、血管壁形态、组织结构及相对应的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 观察IMT对反映颈动脉硬化狭窄和斑块特点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MT在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猪颈总动脉及股动脉小口径血管移植模型的优劣。方法  10只健康实验猪,共进行颈总动脉小口径血管移植10次,股动脉小口径血管移植6次。从猪颈总动脉及股动脉解剖、术中血管吻合的难易以及术后评价血管通畅等方面比较颈总动脉及股动脉血管移植模型的优劣。结果  从血管解剖角度,颈总动脉较深,吻合操作较困难,但血管较粗(直径4.8 mm±0.3 mm),分支少。股动脉较颈总动脉表浅,更易定位分离,术中操作易于暴露,吻合较为容易,但相对较细(直径3.9 mm±0.2 mm)且穿支较多。颈总动脉小口径血管移植血管闭塞6枚,股动移植模型闭塞4枚。当人工血管发生血栓形成时,均未能观察到术后猪有异常表现,术后临床观察不能帮助准确判断移植血管通畅与否。结论  猪颈总动脉及股动脉血管移植模型建立具有可行性,但两者各有利弊,均可以作为研究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无名动脉(IA)极度狭窄/闭塞引起椎动脉系统及颈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并进行鉴别诊断。 方法 分析2例IA极度狭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以及其引起椎动脉系统及颈动脉系统窃血的频谱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 结果 病例1患者男性,77岁,右上肢收缩压比对侧低51 mmHg,全麻术前行TCD检查提示IA极度狭窄/闭塞,并存在两条窃血通路:(1)基底动脉(BA)→右侧椎动脉(VA);(2)左侧大脑前动脉(ACA)→右侧ACA→右侧颈内动脉末端(TICA)→右侧颈总动脉(CCA)。颈动脉CTA示IA夹层形成并极度狭窄。病例2患者女性,76岁,右上肢收缩压比对侧低34 mmHg,TCD检查提示IA极度狭窄/闭塞,并存在两条窃血通路:(1)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2)左侧大脑前动脉(LACA)→右侧大脑前动脉(RACA)→右侧大脑中动脉(RMCA)。颈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提示IA闭塞。 结论 IA极度狭窄/闭塞会引起双侧脑血管压力不平衡而出现窃血现象,TCD能敏感地检测出窃血通路。当右侧颈总动脉(RCCA)出现低平圆钝频谱、窃血频谱或检测不到血流信号,且RVA出现窃血频谱时,要警惕IA极度狭窄/闭塞可能。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最常见的病因非在颅内,而在颅外颈动脉的观点,这是近年脑缺血病变研究的重大成果。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多发部位是颈内外动脉分叉处,此外是动脉粥样斑块的好发部位,易造成狭窄,严重者引起血管闭塞。颈部动脉狭窄与闭塞,多普勒超声诊断依据血液动力学改变,主要参数有血流速度,血流频谱分布,血流音频信号,血流速对压颈试验的反应[1],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以下几点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实验用24只杂种狗进行。其中12只麻醉开胸狗测定了血流动力学某些指标包括血压,心率,主动脉根部、颈总动脉、肾动脉和股动脉的血流量在三小时内的正常波动范围。另麻醉开胸狗12只,静注阿托品、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2、4、8和16mg/kg,较大剂量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肾动脉血流量减少、总外周血管阻力和颈总动脉及股动脉血管阻力降低。三药相比,以阿托品作用最强,其次为山莨菪碱,而东莨菪碱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估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及闭塞(ICAO )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由CDFI和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检测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 血管成像证实的单侧ICAO患者68例,分别对比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舒张末期流速(DSV )及血管阻力指数(RI),比较患侧与健侧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68例单侧ICAO患侧颈内动脉内径低于健侧(P<0.05),患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内径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 PSV、DSV均低于健侧, RI高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外动脉PSV、DSV均高于健侧,RI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动脉(OA)分支前患侧颈内动脉PSV、DSV低于OA后(P<0.05),RI高于OA分支闭塞后(P<0.05)。结论 CDFI可用于IC A O的初步定位评估。  相似文献   

20.
沈萍  龚兆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748-474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例SSS患者进行了诊断,观察椎动脉有无血液倒流现象,扫查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观察血管内膜是否存在斑块、管壁增厚及管腔狭窄,对上述血管的血液充盈情况及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结果:10例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致9例,大动脉炎所致1例。锁骨下动脉狭窄7例,无名动脉狭窄2例,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引起完全性盗血6例,部分性盗血4例。患侧椎动脉出现双向血流或反向血流。结论:SSS最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完全性与部分性盗血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SSS作出诊断,并且具有便捷无创、实时直观、重复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