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登革热媒介种群鉴别、遗传结构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对微卫星标志、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序列分析、同工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等近年来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旨在深入了解登革热媒介遗传多样性、媒介对病毒的易感性,从分子水平评估登革热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间和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也称为基因多样性。在物种内部因生境的不同也会产生遗传上的多样化,各种生物不同亚种和人工驯化(种植)的品种或品系中都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上是物种各水平多样性的最重要的来源。 对遗传多样性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个世纪,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用大量资料和证据揭示出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并发现了大部分变异有遗传倾向,他把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福建省登革热监测点白纹伊蚊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COⅠ)基因序列特征和遗传多态性。方法选择福建省登革热监测点2015—2016年送检部分批次白纹伊蚊雌性成蚊,提取基因组DNA,扩增全长mtDNA-COⅠ基因片段并测序,分析基因特征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PCR扩增mtDNA-CO Ⅰ基因共12个片段,测序得到的片段长度在1 476bp—1 494bp之间。与白纹伊蚊参比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9%,包含9个位点的碱基差异。根据不同单倍体型序列构建种系发育树,发现6个登革热监测点的白纹伊蚊分属3个单倍体型,即H02、H03、H08。结论确定福建省登革热监测点白纹伊蚊mtDNA-COⅠ基因存在9个单核苷酸差异位点,包括H02、H03、H08共3种单倍体型,为福建省虫媒病毒病监测及其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浙江省不同地理区域白纹伊蚊种群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COⅠ)序列的多态性,探讨其遗传特征。方法采集登革热历史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白纹伊蚊雌性成蚊,PCR扩增COⅠ基因,测序后结合Genbank中获得的各地白纹伊蚊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基因特征和种群分化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用于分析的线粒体COⅠ基因长度为686bp,碱基A+T平均含量为67.8%,G+C平均含量为32.2%,变异位点中包括15个碱基转换位点和3个颠换位点。96个个体中存在20个单倍型,整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497,核酸多样性为0.717,核酸平均差异数为0.001 05。衢州、温州苍南和丽水的白纹伊蚊COⅠ序列多态性高于其它地区,且温州苍南和衢州白纹伊蚊种群与其它地区白纹伊蚊种群存在中等遗传分化。结论浙江省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COⅠ序列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遗传多态性和的遗传分化,可能由环境、气候和人文因素综合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地理种群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线粒体蛋白NADH脱氢酶亚基Ⅳ(mtDNA—ND4)基因多态性,探讨其遗传特征。方法采集不同海拔高度、登革热历史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的白纹的幼虫,实验室饲养至成蚊,PCR扩增mtDNA—ND4基因并遗传分析。结果获mtDNA—ND4长度为324b,碱基A+T含量分别为73:2%,17个碱基置换位点,颠换率为62.5%;19个个体存在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为0.442。结论福建省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出现小程度的遗传分化,可能由遗传漂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β2肾上腺素受体遗传多态性与血清总IgE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 β2 肾上腺素受体 (β2 AR)基因位于染色体 5q31[1,2 ] 。目前已检测出该基因编码区存在着 9个突变位点 (遗传多态性 ) [3 ] ,其中 4个可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 ,16位点的精氨酸(Arg)突变为甘氨酸 (Gly) ,2 7位点的谷胺酰胺 (Gln)突变为谷氨酸 (Glu)的频率较高。国外学者已发现 ,Gln2 7型 β2 AR与血清总IgE增高相关[4 ] 。我们以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法 (PCR ASO)对 5 9例哮喘患者的 β2 AR 16和 2 7位点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 ,并测定其血清总IgE ,以探讨我国汉族哮喘人群 β2 AR…  相似文献   

7.
樊华 《实用老年医学》2009,23(4):315-317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吸烟及大气污染等与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但同时,未暴露在这些环境危险因素的个体也会罹患肺癌,说明肺癌的发生除了上述环境危险因素参与外,遗传因素可能也在其发生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肺癌患者的亲属和后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提示肺癌的发生具有遗传易感性^[2]。  相似文献   

8.
疟原虫的抗药性、毒力和免疫原性等重要多位点遗传的,种群的遗传结构决定了这些特性在种群中的进化。关于疟原虫种群的交配模式目前存在着“随机交配”和“克隆化”两种这术观点,国外已进行了不少研究,本文概述在实验感染、种群遗传和流行病学对恶性疟原虫多个位点和多态的遗传模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全球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该病,我国肺结核患者数量高居世界第二位[1-2]。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常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2%~28%[3]。DILI除了与环境因素有关外,遗传因素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变化、基因多态性等也起重要作用[4]。乙醛脱氢酶2(ALDH2)主要存在于肝脏、脑、心、肾中,具有明显的基因多态性[5],在人群中具有三种基因型,即纯合野生型ALDH2×1/×1GG、杂合型ALDH2×1/×2GA、纯合突变型ALDH2×2/×2AA,杂合型的ALDH2酶活性仅为纯合野生型的6%,而纯合突变型几乎无任何活性。ALDH2酶活性发生改变与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变以及代谢性疾病等有关[6-7],本文通过检测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所致DILI人群中ALD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分析ALDH2基因多态性在肺结核人群中对DILI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检测中国大陆钉螺不同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研究种群遗传变异与相应地理分布之关系,以确定流行区现场钉螺的种群结构。结果显示,7个多态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地理分布呈现3种类型:均衡、分散和非连续变向分布。3个主要多态基因位点(Est—4、Got和Mdh—2)均显示了非连续变向。样本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回归分析表明,Logistic S曲线回归为最佳拟合曲线。结合其它数据,认为分裂亚群模型是中国大陆钉螺种群的基因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
氧化/抗氧化失衡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遗传因素很可能是决定吸烟者是否发展成气道阻塞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有些抗氧化酶的遗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有一定的相关,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微卫星标记是以1~6个碱基为重复单位组成的简单串联重复序列, 其广泛存在于各类真核生物基因组中, 一般为散在分布的中等程度重复序列, 具有数量多、 多态性高、 共显性遗传、 选择中性和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近年来常用于研究生物的遗传多态性。本文简述了微卫星标记技术基本原理、 优点和检测方法及其在疟原虫遗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 ( NO)是一种血管源性细胞因子 ,能调节血管舒缩节律 ,参与血压及局部血流量调节。人内皮细胞型 NO合成酶 ( e NOS)基因位于染色体 7q35区 ,由跨越 2 1 kb的 2 6个外显子和 2 5个内含子组成。最近研究显示 ,e NOS基因第 7外显子的谷氨酸 2 98天冬氨酸 ( 894G→ T)点突变与心肌梗死 ( MI)的发生密切相关 [1]。此外 ,e NOS基因第 4内含子还有一个 2 7bp的插入 /缺失 ( a/b)多态 ,它与由于吸烟引起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关 [2 ]。由此故我们推测 ,e NOS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相关。我们观察了这一基因多态性与糖…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认为克罗恩病(CD)是遗传易感受环境因素作用而发病,其发病符合多基因病的遗传规律^[1],其遗传易感性主要表现在家族聚集现象及双胞胎共患率上^[2]。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和多基因病研究及统计学方法的发展,已发现了人类CD的第一个易感基因—NOD2基因,现命名为CARDl5基因,本就NOD2基因及其与CD易感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心源性猝死(SCD)定义为年龄65岁及以上患者, 在出现症状后1 h内或无症状24 h内突然发生意外死亡, 可能是由于心律失常或血流动力学突变所致。有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老年人心源性猝死是老年心脏疾病最严重的临床综合征, 心源性猝死占整个猝死病例的80%以上, 多数的老年猝死患者由于心源性猝死引起。临床对心源性猝死的检测手段主要是对家族史、个人史进行筛查, 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分析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但存在针对性不强、检出率低、应用范围相对比较局限等缺点。心源性猝死也具有遗传易感性, 遗传因素在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综述不同心血管疾病基础上猝死与遗传因素间的相关性, 包括基因多态性在老年心源性猝死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基因XPD遗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对晚期CRC患者96例进行含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以影像学方法判定其疗效.在治疗前抽血检测XPD Asp312Asn和XPD Lys751Gln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敏感性.结果 患者化疗后部分缓解(PR)20例,稳定(SD)59例,进展(PD)17例,有效率(RR)为20.8%.多因素分析表明,携带Gln/Gln基因型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是至少携带一个Lys等位基因(Lys/Lys和Lys/Gln基因型)个体的7.8倍(OR=7.813,95%CI=1.834~33.277,P<0.05),但未观察到XPD Asp312Asn多态与化疗敏感性相关,未发现XPD基因多态在影响铂类药敏感性中存在联合作用.结论 XPD基因遗传多态与晚期CRC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LT-α NcoⅠ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家族史阳性的汉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7例,家旅史阴性的汉族正常对照6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分析(PCR—RFLP)的方法,分析LT-α基因型以及基因频率分布。结果LT-α NcoⅠ基因多态性含有两个等位基因(LT-α1和LT-α2)及三种基因型(纯合子LT-α1/1和LT-α2/2,杂合LT-α1/2);冠心病组的LT-α的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χ^2=1.479,P〉0.05);LT-α的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χ^2=6.495,P〉0.05)。结论LT-α NcoⅠ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无相关性,LT-α的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湖北钉螺种群内AFLP分子标记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其程度。方法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9省(云南、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13种群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钉螺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结果湖北钉螺13种群AFLP扩增片段位点数为403~472,江西星子钉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频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93.2%、0.345和0.510,而广西宜州钉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较低,以上3指标分别为55.8%、0.191和0.287;广西宜州钉螺种群内的相似性较大,相似系数(中位数)为0.904,而江苏丹徒钉螺种群内的相似性较低,相似系数(中位数)为0.748;13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差异显著(P<0.01)。结论 我国广泛分布的湖北钉螺,种群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不同地区湖北钉螺种群内遗传变异程度不同,有的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多态性与华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遗传易感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早期预防与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技术对804例冠心病患者和979例对照个体的mTOR基因多态位点进行分型,检测mTOR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位点rs2295079和rs1883965的基因型,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各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易感的相关性。 [结果]rs2295079和rs1883965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两个位点构建的单体型rs2295079C-rs1883965A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是8.3%、6.5%,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携带rs2295079C-rs1883965A单体型个体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显著增加(OR=1.29,P=0.047),该单体型在年龄≤60岁的人群中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更为显著(OR=1.73,P=0.009)。 [结论]mTOR基因的单体型rs2295079C-rs1883965A与冠心病遗传易感密切相关,且在年龄≤60岁的人群中更加明显,提示该单体型可能是增加华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在不同人种间的进化过程,从而揭示其在人类进化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并为MEF2在心血管疾病发生机制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方法 利用人类单倍型计划项目发布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频率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计算中国汉族人群、欧洲高加索人群、尼日利亚人群和日本东京人群两两之间的遗传分化度,并进行进化发育分析.结果 尼日利亚人群MEF2A基因区域与其它3个人群的MEF2A基因区域存在许多高遗传分化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部分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分化度值>0.5;而在中国汉族人群、欧洲高加索人群和日本东京人群之间不存在高遗传分化度值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分化度<0.2).对于MEF2基因家族的另外三个成员MEF2B、MEF2C和MEF2D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以上4个不同人群中,只有MEF2D基因区域存在少数高遗传分化度值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以上结果提示MEF2A基因在人类走出非洲,向世界各地的迁徙过程中受到很强的自然选择压力,MEF2A基因在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必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结论 MEF2A基因在人类分化过程中受到很强的歧化选择,MEF2A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不同人群中的频率差异可能是在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累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