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祛腐生肌法加藻酸钙敷料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2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祛腐生肌膏涂在藻酸钙敷料表面后,改为玉红生肌膏油纱条换药;对照组患者予以藻酸钙敷料填入创面后,改为凡士林油砂条换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第14天创面愈合率75%例数及腐肉脱尽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初期应用祛腐生肌法加藻酸钙敷料换药处理能促进创面的愈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藻酸盐敷料和生理盐水敷料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的换药对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藻酸盐敷料换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创面疼痛轻、愈合快(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换药能减轻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换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5月徐州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14病区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住院号大小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入选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上午8点换药,治疗组患者换药时创面外敷藻酸盐敷料1片~2片,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对照组患者换药时创面外敷油纱条,无菌纱布包扎固定,观察所有入选患者术后创面完全愈合(新生上皮组织覆盖)的天数为观察的期限,在治疗期间分别在术后常规换药的第1、4、7、14天对相应指标进行观测记录。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面积减小率、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新生上皮出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情况及创面颜色的改变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均无伤口感染征象。结论:藻酸盐敷料肛瘘术后换药,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创面渗液,控制感染,缓解组织水肿,且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丽容 《新中医》2020,52(16):86-88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坐浴联合藻酸盐敷料换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按密封信封法随机等比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藻酸盐敷料换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柏液坐浴治疗;观察比较2组创面愈合效果,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渗液量评分、创面水肿评分,比较2组创面疼痛程度及创面pH值变化情况。结果:创面愈合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7.56%,对照组为78.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创面渗液评分、创面水肿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14 d,2组创面疼痛评分依次降低,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2组创面pH值均较术后3 d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创面pH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坐浴与藻酸盐敷料换药联合应用可促进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改善创面渗液、水肿及疼痛等症状体征,降低创面pH值,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施捷  金杰 《河北中医》2012,(1):63-65
目的观察开窗对口引流术结合中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用开窗对口引流术,术后结合中药伤口换药;对照组37例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术后用优锁尔纱条伤口换药,至创面愈合。期间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渗液量、便血、尿潴溜、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取得同等疗效的情况下,在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渗液量、便血量,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后尿潴溜发生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开窗对口引流术结合中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在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减少渗液、出血,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开窗对口引流术结合中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用开窗对口引流术,术后结合中药伤口换药;对照组37例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术后用优锁尔纱条伤口换药,至创面愈合.期间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渗液量、便血、尿潴溜、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取得同等疗效的情况下,在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渗液量、便血量,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后尿潴溜发生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开窗时口引流术结合中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在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减少渗液、出血,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与凡士林纱的对比,观察生肌玉红膏对结核性肛瘘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结核性肛瘘术后患者按单双日就诊时间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术后采用生肌玉红膏纱换药,对照组(30例)术后采用凡士林油纱换药,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渗液干净、肉芽组织出现、上皮组织出现、创面愈合、疼痛程度及时间各不同阶段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显示,生肌玉红膏在减少创面渗液、增加愈合率、缩短愈合天数等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肌玉红膏对结核性痈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紫草创愈膏涂擦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紫草创愈膏创面中药涂擦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软膏创面外用。对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渗液量、创面面积进行观察记录,并选定创面愈合时间、渗液多少、创面缩小面积情况作为创面修复指标,对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紫草创愈膏伤口涂擦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在愈合天数、创面渗液积分、创面缩小面积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紫草创愈膏对比红霉素软膏,能有效减少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渗液,促进伤口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联合康复新液藻酸钙银离子抑菌敷料湿敷对肛肠疾病术后伤口愈合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八珍汤加减联合康复新液藻酸钙银离子抑菌敷料湿敷治疗;对照组30例予八珍汤加减联合龙珠软膏治疗。2组均治疗28 d后统计疗效,并比较2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较2组治疗1、3、7、14 d后伤口疼痛评分、分泌物评分、创面面积及创面缩小率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6.7%,平均愈合时间(10.89±1.27)d,对照组愈显率80.0%,平均愈合时间(16.37±1.53)d,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7、14 d后伤口疼痛评分及分泌物评分与本组治疗1 d后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3、7 d后疼痛评分、治疗7、14 d后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3、7、14 d后创面面积与本组治疗1 d后比较均明显减小(P0.05),且治疗组治疗7、14 d后创面面积及创面缩小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八珍汤加减联合康复新液藻酸钙银离子抑菌敷料湿敷可明显促进肛肠术后伤口创面愈合,减轻伤口疼痛,减少伤口分泌物渗出,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湿热敷及换药,对照组采用痔疾洗液熏洗坐浴及红油膏换药。对比2组创面愈合时间、每周创面愈合率、肛门疼痛程度及创面渗液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2、4周的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术后3周内的创面渗液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采取中药煎剂阶段用药湿热敷及换药,可显著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局部渗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腰腿痛散外敷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在患处外敷腰腿痛散和口服腰痛宁胶囊,共治疗15天。观察两组腰腿疼痛、功能障碍和总体疗效。结帚两组治疗后腰腿疼痛和功能障碍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4%(P〈0.05)。结论腰腿痛散外敷治疗慢性腰腿疼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中药痤疮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将69例患者随机分成单纯组33例和面膜组36例,单纯组单纯外用痤疮霜,面膜组再配合蒸汽熏蒸石膏倒膜,疗程30天。结果:单纯组总显效率为54.5%,面膜组为77.8%。治疗后炎性丘疹和脓疱皮损均数比较,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粉刺改善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面膜组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敛痔散外敷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敛痔散外敷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疗效。方法将30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术后用敛痔散外敷换药,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换药。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水肿、便血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1天疼痛、便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及第10天疼痛、水肿、便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敛痔散外敷用于混合痔术后换药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水肿、便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痈汤合金箍散软膏治疗早期乳痈疗效。方法将早期乳痈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消痈汤内服,金箍散消肿软膏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口服,消炎止痛膏外敷治疗。2个疗程(共6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4%,对照组67%(P<0.01),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90%(P<0.05)。体温消退时间、肿块消退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组间比较,均P<0.01。结论应用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早期乳痈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中医联合改良R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RPH加浅剥低扎术,术后第一天起换药前及便后用痔疾洗液(Z20025696,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坐浴,然后采用生肌散外敷,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止血汤内服,日1次,水煎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出血、肛门狭窄、里急后重感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联合改良RPH术治疗混合痔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防感散预防小儿感冒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附63例病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防感散香袋对小儿感冒的疗效和作用机理 ,将 6 3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防治组 33例和对照组 30例 ,防治组佩挂防感散香袋 ,对照组佩挂淀粉香袋。两组患儿都进行血白细胞计数检测 ,SIgA和远红外热象仪测试。实验研究进行防感散香袋的细菌和病毒抑制试验。结果 :防治组患儿的感冒次数和呼吸道感染程度明显减少和减轻 ,防治前后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 ,SIgA明显提高 (P <0 0 5 ) ,防治组患儿的迎香、天突穴位温度变化明显 (P <0 0 5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防感散对流感病毒B型有完全抑制作用 ,对腺病毒 7型有半抑制作用 ,防感散的挥发成分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二金散治疗肾结石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二金散(金沙牛、鸡内金)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将14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二金散内服;对照组60例予消石素内服,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77%,提示二金散与消石素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8.
清心泻脾散治疗儿童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心泻脾散治疗儿童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疱疹性口炎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给予清心泻脾散内服结合云南白药局部外敷,对照组给予阿昔洛伟和复合维生素B片,疗程均为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1%,对照组为77.97%,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拒食消失时间、流涎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心泻脾散治疗儿童疱疹性口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局部熏洗治疗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予以保元大成汤加减内服联合局部熏洗治疗,对照组48例予保元大成汤加减内服。1个疗程后观察术后疼痛程度、渗液情况、愈合时间、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第7天及术后第15天创面疼痛评分分别为(1.71±0.72)分与(0.93±0.35)分;而治疗组分别为(1.26±0.58)分与(0.46±0.30)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第15天创面疼痛评分、愈合程度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观察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数发现,治疗组术后第7天及术后第15天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局部熏洗能更好的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0.
生骨散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自拟经验方生骨散与骨折挫伤散作对照,选择124例股骨干骨折为观察对象,进行了生骨散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生骨散组不仅骨痴出现早,而且质量高,与骨折挫伤散组比较,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提前7.3天,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生骨散具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