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新蝶呤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检测新蝶呤(Npt)及C-反应蛋白(CRP)对冠心病(CA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Npt及CRP的水平,按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狭窄病变支数分为3组,进行相应比较,并观察冠脉病变支数及其狭窄程度与Npt和CRP的相关性。结果:CAD组血清Np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及UAP组Npt、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均P<0.05),CAD组血清Npt、CRP水平与冠脉狭窄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无直线相关性(均P>0.05)。结论:血清Npt、CRP的升高可作为CAD患者发生急性冠脉事件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脑钠肽水平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浓度差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及他汀类药物对ACS患者脑钠肽的影响。方法以ACS患者78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40例为研究对象,将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38例,测定其血清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I(T n I)水平;将ACS患者30例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上述各指标的变化。结果ACS组BNP、CRP、T n I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P<0.01),AM I组BNP、CRP、T n I水平均明显高于UAP组(P<0.01),AM I组BNP水平与CRP正相关(r=0.913,P<0.01)、BNP水平与T n I正相关(r=0.526,P<0.01);他汀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NP、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P<0.05)。结论血清BNP水平与缺血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BNP水平。  相似文献   

3.
C反应蛋白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初青莲 《中国医药》2009,4(9):659-660
目的通过观察炎症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情况探讨炎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发生心脏事件的特点。方法96例受试者共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3例,另选对照组2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组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3.03±61.23)、(25.26±18.13)、(5.13±3.86)、(3.26±1.98)mg/L]。急性心肌梗死组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相比,C反应蛋白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相比,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组中C反应蛋白在发病后48h达到峰值。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69.23±26.22)mg/L]明显高于其中未发生心脏事件的患者[(95.34±43.45)mg/L]。结论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表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损伤及坏死的严重程度。急性心肌梗死中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可较好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GMP-140的水平变化.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40例分为两个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为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为A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为SAP组,另外随机选择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GMP-140的含量.结果(1)血浆GMP-140的含量在UAP组、AMI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2)对照组与SAP组血浆GMP-140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GMP-140参与了ACS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以反映其严重程度,可作为监测ACS不稳定斑块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C反应蛋白(CR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浓度,探讨LDL-C和CRP与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92例,分为三组,SAP组36例;UAP组30例;AMI组26例;对照组26例。同时测定LDL-C和CRP浓度。结果①冠心病组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②AMI组、UAP组、SAP组CRP显著高于对照组,AMI组、UAP组CRP高于SAP组;③LDL-C未达标组CRP高于LDL-C达标组。结论联合检测LDL-C和CRP的水平可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7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与这43例处于恢复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其血清hs-CRP水平,与65例健康者对照比较。结果 SAP、UAP、AMI三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依次逐渐升高。AMI恢复期患者血清hs-CRP水平同AMI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4组患者hs-CRP水平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hs-CRP不仅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险因子,而且与冠心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入选对象经临床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后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非冠心病对照组,应用美国BIO-RAD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Bio-Plex细胞因子检测仪器系统分别检测各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SAP组及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MMP-9、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MI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UAP组、SAP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血清hs-CRP、MMP-9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3种细胞因子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冠心病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TNF-α、CRP及 MMP-9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冠心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16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缺血性心肌病(ICM)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入院时的CR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CRP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SAP、UAP、ICM、AMI组的CR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UAP、ICM组的CRP含量与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的含量高低对判断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袭祥印 《医药世界》2010,(10):1240-1241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IL-6、IL-8及TNF-α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与U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及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和破裂,并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不稳定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IL-6、IL-8及TNF-α水平有助于AC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盖延红  陈伟  徐丹  张美华 《中国医药》2013,8(9):1206-1208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4例,其中ACS 7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以同期到我院的体检健康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血清BNP浓度,并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结果 ACS组(AMI组和UAP组)的血清BNP浓度[(391±136) ng/L,(267±80) ng/L]均明显高于SAP组[(36±21)ng/L]和对照组[(33±1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LVEF正常的冠心病患者,ACS组的BNP水平[(277±160) ng/L]高于SAP组[(74±3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BNP与LVEF呈负相关(r=-0.44,P<0.01).结论 ①血清BNP浓度在ACS患者中升高.②ACS患者BNP浓度的升高除了与心脏大小和射血分数相关外,也可能与缺血损伤造成的急性期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CAD)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观察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CSF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观察CAD各亚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CSF及CRP的相关性。结果:CAD组血清M-CSF、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及UAP组M-CSF、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CAD组血清M-CSF、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M-CSF、CRP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关,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C反应蛋白含量测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972-97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共40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组(B组)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C组)15例,正常对照组(A组)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免疫沉淀散射比浊终点测定法检测60例入选对象的血清CRP浓度,并记录4周内所有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ACS两组中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组CRP水平高于UAP组(P<0.05);同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CRP水平相对高者病情转归及预后差,相对低者病情转归及预后良好。结论:CRP是ACS发生的一种危险因子,并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病情转归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22)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潜在意义。方法 选择入住该院和广州军区总医院的15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抽取静脉血用于检测IL-22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SAP组相比,循环IL-22水平在UAP和AMI患者中显著升高(P<0.001)。AMI组患者循环IL-22水平高于UAP组(P<0.001)。与未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循环IL-22浓度未见明显升高(P>0.05);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浓度明显升高(P<0.001)。结论 IL-22参与了CAD的发生发展,在冠心病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选择素(Ps)的变化与冠心病(CHD)发病和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患者8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另选30例正常人为对照。测定血清Ps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Ps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UAP组、AMI组Ps水平明显高于SAP组。结论Ps水平有助于CHD的发病和病变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织因子水平及其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浆组织因子 (TF)水平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组 (AMI组 ,2 6例 )、不稳定心绞痛组 (UAP组 ,2 9例 )、稳定心绞痛组 (SAP组 ,2 0例 )和正常对照组 (14例 )的TF水平 ,并观察其与冠脉病变支数、血常规、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浆中TF含量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TF水平与冠脉造影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r=0 .4 0 4 ,P <0 .0 5 ) ;与载脂蛋白A I(ApoA I)呈负相关 (r=- 0 .4 88,P <0 .0 5 )。结论 :血浆TF在ACS患者升高 ,并与冠脉病变支数和ApoA I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中IL-10、TNF-α、CRP的变化及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0例,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人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IL-10、TNF-α、CRP的水平,并观察UAP患者在3个月的时间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UAP患者的血清TNF-α、CRP明显的高于健康对照组和SAP组患者,IL-10高于健康对照组和SAP组患者,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月中,UAP患者中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血清TNF-α、CRP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患者(P<0.05),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的IL-10低于未发生心脏事件患者(P<0.05).结论 血清炎症因子IL-10、TNF-α、CR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斑块的形成紧密相关,可以有效的反应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对其临床诊断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38例冠心病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的血清hs-CRP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AMI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和UAP组,UAP组高于SAP组。AMI组CK、CK—MB水平显著高于UAP、SAP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水平高低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心病颈动脉斑块及血hs-CRP、D-dime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80例,非冠心病对照组30例。冠心病组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三个亚组。超声探测各组颈动脉IMT、Crouse积分;并检测血浆hsCRP、D-dimer水平;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冠心病组IMT、Crouse积分、hsCRP、D-dimer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冠心病组三个亚组中IMT,Crouse积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AMⅠ组的hsCRP水平依次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AP组比,UAP组、AMⅠ组患者血D-dimer浓度显著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与UAP组比较,AMⅠ组hsCRP明显高于UAP组(P<0.05),D-dimer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经直线相关分析,D-dimer、hsCRP浓度分别与IMT及Grouse积分呈正相关;血浆D-dimer同时与hs-CRP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682,(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识别冠心病高危患者。hsCRP、D-dimer是反映斑块的稳定性的可靠指标。颈动脉超声结合hsCRP、D-dimer检测,对冠心病患者不同缺血状态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浆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5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血浆apoB和hs-CRP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apoB、hs-CRP水平分别与UAP组和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和AMI组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apoB、hs-CRP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6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其中冠心病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2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32例。分别对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各亚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MI〉UAP〉SAP,P均〈0.01)。CHD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