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野战方舱医院五官模块在抗震救灾中的使用。方法:根据野战方舱医院参加抗震救灾五官科遂行的卫勤保障任务,对实际展开工作的特点及遇到的困难,以及针对五官科模块配置装备少、需多渠道筹措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野战方舱医院配置使用五官模块,在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和玉树抗震救灾中提高了方舱抗震救灾保障能力。结论:野战方舱医院使用五官模块,适应抗震救灾需要,极大提高了野战方舱医院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2.
野战方舱医院配备集装箱存放物资的使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抗震救灾卫勤保障的特点和影响野战方舱医院快速出动的因素,提出了将野战医疗所部分物资集装箱化存放。利用集装箱存放野战方舱医院物资装备,既实现了野战方舱医院物资的有序管理和使用,又满足了野战方舱医院紧急出动救治伤员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某部野战方舱医院参加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任务,对野战方舱医院在机动过程中和任务地域通信装备使用进行分析。针对因配发的通信装备数量不足、功能不全而导致的通信联络、指挥不畅等问题,提出在野战方舱医院增加中继台和对讲机数量,可提高野战方舱医院通信联络、指挥能力,适应野战方舱医院通信联络、指挥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执行抗震救灾任务对方舱医院装备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2次抗震救灾任务实践,对方舱医院特别是野战医疗方舱在医疗设备配备、方舱内部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总结了装备管理使用经验,提出了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方舱医院装备建设与维修保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野战方舱医院特诊模块的诊断水平和保障能力。方法:结合某部野战方舱医院2008年汶川和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中使用的特诊设备情况,对特诊模块在抗震救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使用建议。结果:通过独立设置特诊帐篷,提高特诊装备的性能,在抗震救灾中极大地提高了特诊模块的诊断水平和保障能力。结论:特诊模块的配置可满足野战方舱医院执行抗震救灾医疗救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野战方舱医院妇产模块化人员及装备的配置。方法:结合某野战方舱医院参加四川汶川及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在灾区设立妇产模块,成立妇产科门诊及妇产科检查室。结果:在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中,通过设立妇产科模块,极大地提高了灾区妇产科伤病员的诊治水平。结论:野战方舱医院设立妇产科模块,是适应野战方舱医院执行抗震救灾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野战方舱医院多功能箱组,以减少运输物资装备运力,提高装备一专多能使用效能。方法:对野战方舱医院参加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任务中野营及办公桌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设计多功能箱组,箱面可采用由铝合金或木板加金属架相结合的材料制作,板面之间除采用凸出钢条插入凹槽内的方式连接外,还以连接扣固定。结果:该多功能箱组在运输野战方舱医院物资的基础上,又可组合成行军床、办公桌、床头柜、餐桌和治疗台,并可对野战方舱医院散装物资装备定位存放。结论:该箱组的使用既减少了运力,又提高了装备使用功能,满足了野战方舱医院执行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野战方舱医院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供电系统难题。方法:针对野战方舱医院布局及用电功率大小,画出电路示意图.尽可能减少线路负荷,利用配置的供电设备为医院供电。结果:野战方舱医院用电通畅、安全,确保整个野战方舱医院正常运转。结论:配置的供电系统满足野战方舱医院抢险救灾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任晓荣  王军  曹敏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5):83-83,85
目的:探讨野战方舱医院在抗震救灾中使用胃镜的操作与洗消。方法:对抗震救灾中4例患者进行了实际胃镜操作。结果:高原地区抗震救灾中胃镜检查能提高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愈率。结论:在抗震救灾中,方舱医院使用胃镜可以提高消化疾病患者的诊治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某部野战方舱医院参加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对野战方舱医院病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针对野战方舱医院使用纸质病历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查询不方便,登统计不及时、不准确等实际情况,提出在野战方舱医院使用信息系统的设想,以期实现伤病员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存贮电子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伤员救治信息可视化、资源信息共享化。系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野战方舱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统计的准确性、野战方舱医院的工作效率和野战方舱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满足野战方舱医院执行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针对“5·12”抗震救灾野战医疗队时间紧迫、伤情复杂、条件艰苦等工作实际情况,医疗队采取依托当地医院联合救治、完善管理体系、协调统配资源、整合专业优势、发挥团队力量等方法,确保了医疗队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对顺利完成救治任务、维护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军区总医院“5.12”大地震伤员救治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医院处于地震灾区,地震发生后医院紧急动员,迅速反应,发挥优势,奋力救治,取得了成效。通过总结伤员救治的主要体会,为今后非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的组织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5.12”汶川地震中,医院奉命派出了3支医疗队紧急赶赴灾区实施医疗救援。本文总结了该院参加此次医疗救援的做法和特点,探讨了军队卫勤力量参加抗震救灾的特点与作用,提出了实施军地融合式协同指挥、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抗震救灾青川野战医院组织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青川野战医院在四川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期中,加强组织建设、周密部署工作、协调军地联合,充分发挥人员和装备的最大效能,提高卫勤保障水平等工作进行了回顾,旨在为组织卫勤分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战役卫勤支援保障系统在“5.12”抗震救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以总部抽组方舱野战医院参加四川抗震救灾卫勤支援保障任务为背景,详细介绍了战役卫勤支援保障系统野战医疗方舱在抗震救灾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为各级卫勤机关以后执行抗震救灾任务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外科医疗队在地震灾区依托当地医院展开救援工作的总结,详述外科医疗队的配置、展开及任务完成情况;提出在特大自然灾害条件下,外科救援队的快速组成,人员、设备的合理配置,以及依托地方医疗单位顺利展开;是在紧急救援中充分发挥救治效能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抗震救灾中,医院感染管理适应战时机制的转换,在平时训练的基础上,职能扩展,并在抗震救灾野战医院出发前、医疗救治工作阶段和负责军警民的防疫防病工作3个阶段分别承担的工作。由于医院感染管理战时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应用,有力地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有力的保障了野战医院和军警部队的战斗力及灾民的建康。  相似文献   

18.
“一专多能”原则在野战医疗队抗震救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野战医疗队在汶川抗震救灾中“一专多能”原则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方法:对野战医院救援期间的工作记录随机选取10天分别按照巡诊、门诊患者进行疾病专业统计,选取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疾病专业统计,对相应巡诊、门诊、病房军医进行专业统计,计算专业符合率。结果:专业符合率分别为巡诊42.9%、门诊63.6%、病房88.8%。统计分析后发现巡诊、门诊、病房专业符合率完全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一专多能”原则对于野战医疗队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的实际应用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但仍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夏利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628-1629
抢救室是现代医院重症急诊的主要场地,而在抢救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仪器设备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主要医疗抢救工具。一定要做好对抢救室仪器设备的正确、合理的管理维护,保证抢救室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文就抢救室设备的管理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