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双侧肺大疱同期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应用经验。方法:分析31例单侧自发性气胸合并双侧肺大疱同期电视胸腔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复发。结论:双侧肺大疱同期电视胸腔镜切除术创伤小、疗效好、复发率低,可以做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期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大疱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对81例双侧肺大疱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同期行肺大疱切除修补术的麻醉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麻醉意外及围手术期死亡。无通气侧肺大疱破裂;单肺通气时一过性低氧血症(SpO2〈90%)5例,复张性肺水肿3例,室性早搏1例,经处理后均恢复。结论手术前气胸侧胸腔闭式引流,双腔支气管插管确保双肺分隔,加强围术期呼吸循环监测,防止出现张力性气胸和复张性肺水肿,良好的术后镇痛,是同期胸腔镜双侧肺大疱手术麻醉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平卧位下每侧使用单一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双侧肺大疱的可行性、手术指征及治疗效果. 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13例双侧肺大疱患者,采用在全身麻醉、平卧位下,每侧仅使用单一操作孔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 结果 13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无复发病例.结论 双侧肺大疱在平卧位下每侧使用单一操作孔电视胸腔镜同期手术具有简化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缩短麻醉及手术时间、节约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黄健宏  黄健  梁宇强 《中原医刊》2014,(24):113-114
目的:探讨双侧肺大疱经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双侧肺大疱患者42例,均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入院后胸部 CT 检查诊断为双侧肺大疱。按患者编号进行分组,其中20例患者采用胸腔镜双侧分期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另22例患者采用胸腔镜双侧同期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1例因不能耐受对侧手术而转为分期手术,其余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率95.5%(1/22)。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率100%(20/20)。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患者肺功能以及气胸,对于有适应证者应优先考虑应用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不仅达到同样手术效果,并且降低患者二次手术率和痛苦。  相似文献   

5.
双侧肺大疱同期电视胸腔镜外科治疗5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总结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双侧同期肺大疱的经验.方法:53例双侧肺大疱均采用同期VATS手术,其中11例辅助胸腔镜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结果:全部治愈,术后平均留置胸腔引流管4.6天,13例术后发生肺水肿、再次气胸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14.6天,随访1个月至5年.结论:双侧肺大疱采用同期VATS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较常规双侧肺大疱切除术相比VATS创伤小,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电视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肺大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大疱和(或)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治疗既往常规采用剖胸手术,但其切口长,术后伤口疼痛剧烈,恢复期长;对双侧肺大疱的治疗则需行胸骨正中劈开同期手术或2次剖胸手术,患者手术创伤大,且分次手术费用昂贵,难以接受。我科自2003年9月-2007年6月,应用电视胸腔镜(VATS)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肺大疱28例,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同期治疗双侧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同期治疗双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均经胸腔镜完成手术,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无术后复发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同期治疗双侧自发性气胸是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1995年4月-2008年12月,我们经电视胸腔镜(VATS)同期治疗双侧自发性气胸或肺大疱8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双侧自发性气胸或肺大疱89例,其中男69例,女20例,年龄:15~68(平均27.6±11.5)岁.30岁以下者60例,占总例数的67.42%.入院时诊断双侧自发性气胸33例;双侧肺大疱8例;一侧气胸另一侧肺大疱48例.全部病例均经胸部CT检查确诊.病史3 d~20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l2月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VATS手术治疗,术中使用切割缝合器(Endo-GIA)切除肺大疱.结果 28例患者行单侧VATS治疗,2例患者行同期双侧VATS手术治疗.术中26例发现肺大疱,术中无中转开胸手术,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28例患者行单侧VATS手术时间41~60(平均51)min,2例双侧VATS手术时间分别是182min和201min;术后胸腔引流量单侧240-580(平均410)ml,双侧分别是1 060ml和1 130ml;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VTAS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处理双侧肺大疱的同期不同体位因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双侧肺大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手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以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9.87±19.55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与对照组相比,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腔镜下处理双侧肺大疱时,同期不变换体位更加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大疱切除对肺大疱并发气胸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经VATS治疗38例肺大疱并发气胸患者,与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35例在年龄、性别、发病情况基本一致的患者,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及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胸腔镜肺大疱切除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治愈率为100%;通过4-48个月随访均无复发;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VATS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经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具有明显微创优势.结论 经VATS肺大疱切除治疗肺大疱并发气胸效果确切,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两侧肺大泡同期电视胸腔镜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两侧肺大泡气胸的护理对策。方法术前介绍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的优点,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并发症。结果采用VATS同期治疗两侧肺大泡50例,术后随访3个月~2.5年,复发2例,其余疗效满意。结论VATS两侧肺大疱同期手术后合适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康复并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3.
刘强 《大家健康》2015,(3):116-11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处理双侧肺大疱的同期不同体位因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双侧肺大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手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以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9.87±19.55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与对照组相比,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腔镜下处理双侧肺大疱时,同期不变换体位更加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的效果。方法对33例肺大疱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并与同期常规开胸手术29例进行术前、术后3天和7天肺功能指标对比。结果电视胸腔镜手术组肺通气功能指标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常规开胸手术组(P〈0.05),且于手术后7天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而常规开胸手术组患者术后7天肺通气功能指标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效果优于常规开胸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腹壁切口胸腔镜同期治疗双侧肺大泡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经腹壁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同期治疗双侧肺大泡患者67例,其中自发性气胸52例(首次气胸10例,多次气胸42例;单侧49例,双侧3例),体检发现肺大泡15例。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再开胸,无住院死亡。术后2例出现肺部感染,经治疗后痊愈出院。随访2~5年,无再发气胸及晚期死亡病例。结论:对双侧肺大泡患者,采用经腹壁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及操作难度相对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刘胜中  丛伟  曾富春  薛洋  甘崇志 《西部医学》2011,23(11):2085-2087,2090
目的探讨中青年单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同期行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寻求中青年单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在我科接受经腋下小切口(LAT)或电视胸腔镜(VAT)同期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413例中青年单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发现所有患者双侧均存在肺大疱,且大部分对称存在。全部患者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06.3±48.4)min,术中失血量(30.7±19.5)ml。术后留置胸引管时间(3.5±1.2)d,住院时间(4.7±3.3)d。术后随访287例(69.5%),随访时间(21.5±9.3)个月,无气胸复发。LAT组和VAT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青年单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往往双侧肺叶都有相对称的肺大疱病变存在,主要位于上叶尖段;无论经LAT或VAT同期行双侧肺大疱切除术,均可根治双侧肺大疱病变,并能有效地预防气胸复发和对侧发作气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吴彪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49-150
目的探讨通过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肺大疱的治疗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系统性回顾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86例肺大疱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通过胸腔镜治疗和标准的剖胸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并对患者的手术创伤、术后疼痛、术后的胸液量、手术出血量以及患者术后长期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胸腔镜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创伤、术后疼痛、术后的胸液量、手术出血量以及患者术后长期的疗效等方面明显优于剖胸手术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胸腔镜治疗肺大疱手术损伤较小,出血更少,且术后气胸复发率较低,是治疗肺大疱的较好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胸腔镜下肺大疱手术探讨自发性气胸的微创手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自2008年以来2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肺大疱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胸腔镜作为一项成熟的微创手术技术,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肺大疱临床效果满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35例自发性气胸病人经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除1例老年肺气肿、弥漫性肺大疱患者术后长时间漏气,1个月后再开胸手术切除病变肺叶外,其余均1次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人肺大疱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自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我院共对36例有症状的非气胸老年人肺大疱患者在胸腔镜下进行肺大疱切除.结果 本组患者均行一期手术,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胸腔镜治疗老年人肺大疱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