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FN-α对宫颈癌细胞MHC-I类链相关蛋白A表达的上调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IFNα对宫颈癌细胞MHCI类链相关蛋白A(MICA)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以IFNα诱导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Caski后,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诱导前后MICAmRNA和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用MTT比色法检测诱导前后宫颈癌细胞对外周血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变化。结果:经IFNα诱导后,HeLa和Caski细胞中MICAmRNA和其表面MICA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并呈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NK细胞对MICA表达较高的HeLa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MICA弱表达的Caski细胞。经1×106U/LIFNα诱导3d后,两种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均明显增强(P<0.01)。结论:IFNα可上调MICA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并可增强肿瘤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CD226(PTA1)单抗诱导NK细胞克隆杀伤靶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CD2 2 6分子在NK细胞克隆上的表达及功能。方法 :用有限稀释法建立NK细胞克隆并鉴定。采用重导向杀伤实验 (redirectedcytotoxicityassay ,RCA)观察CD2 2 6单克隆抗体对NK细胞克隆杀伤作用的影响 ,并用ELISA方法检测杀伤相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获得 1株NK细胞克隆。在重导向杀伤实验中 ,CD2 2 6单克隆抗体能明显提高NK细胞克隆的杀伤水平 ;促进NK细胞克隆IFN γ和GM CSF的分泌。结论 :CD2 2 6是一种新的NK细胞活化性受体 ,IFN γ和GM CSF水平升高可能与NK细胞克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中提取脂磷壁酸(LTA),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冷酚法提取LTA,经SepharoseCL4B纯化,检测LTA毒性;观察荷瘤小鼠注射LTA后的生命延长率及抑瘤率,NK细胞活性,TNFα、IFNγ分泌。结果LTA未见明显毒性,能提高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明显抑制实体瘤生长;提高NK细胞活性;诱导分泌多量TNFα及IFNγ。结论LTA可通过提高NK细胞活性,诱导分泌多量TNFα及IFNγ等细胞因子发挥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TNF—α对小鼠腹腔渗出细胞的激活和杀菌活性的效应。方法:以IL-12、IL-18、IFN—γ、TNF-α及抗体诱导小鼠腹腔渗出细胞和巨噬细胞,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变化,Griess反应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检测巨噬细胞内新型隐球菌菌落数。结果:IL-12和IL-18联合应用协同诱导腹腔渗出细胞产生TNF—α,且能被IFN—γ抗体所抑制。IFN—γ、TNF-α协同诱导巨噬细胞产生NO和增强其杀伤新型隐球菌活性。结论:TNF—α在细胞因子相互调节诱导增强巨噬细胞杀真菌活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淋巴毒素(LT)在体外能溶解各种靶细胞,可作为细胞介导免疫介质参与组织破坏反应。干扰素(IFN)有调节淋巴细胞在体外破坏靶细胞的作用。IFN不仅能提高NK细胞的溶解率,而且也能增加NK细胞的循环。最近有人报告,IFN是一种合成蛋白质,它能保护靶细胞。由于IFN对LT诱导靶细胞的损伤有重要的调变作用,所以探讨IFN增强LT诱导靶细胞损伤的作用是有意义的。本文试验用的靶细胞为Hela细胞和WI-38细胞,IFN为人的淋巴细胞所产生的IFN-α及用DNA重组技术由大肠杆菌产生的人IFN-α、LT用从人扁桃体分离的淋巴细胞加PHA-P培养的上清液。LT试验是用形态学和~3H胸腺嘧啶测定细胞活力的方法。作者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 (1)Hela细胞加各种剂量的IFN-α预先温育24小时后洗涤,再加入不同稀释度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伤寒沙门氏菌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因子在宿主防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中的调节作用,我们应用人类单核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对伤寒沙门氏菌诱导不同分化和活化状态的THP1细胞产生TNFα和IL12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伤寒沙门氏菌不能诱导THP1细胞产生TNFα,但可诱导PMA分化的THP1细胞产生TNFα和IL12;TNFγ既可增强伤寒沙门氏菌诱导THP1细胞产生IL12,又可增强伤寒沙门氏菌诱导的PMA分化的THP1细胞产生TNFα和IL12。以上结果提示,TNFα的产生可能与单核细胞的分化状态有关;TNFα和IL12的产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诱导机制;IFNγ对TNFα和IL12的产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NK细胞的单克隆抗体-Leulla具有增强NK细胞活性的作用。作者从淋巴因子、巨噬细胞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本文用Ficoll Paque比重离心法,从正常人末稍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用骨髓瘤细胞系的K_(562)细胞作为靶细胞。并用Na_2 ~(51)CrO_4作标记。采用4小时~(51)Cr释放试验计算出细胞毒性的百分数,作为NK细胞活性。用VSV—WISH细胞测定IFN。用小白鼠  相似文献   

8.
用干扰素α和内毒素诱导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IFNα联合LPS诱导小鼠骨髓及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的动态,通过抗TNF血清对TNF活性免疫吸收试验,证明巨噬细胞诱导培养上清引起L929细胞毒作用的因子为TNFα。结果证明:(1)HrIFNα和LPS在诱导骨髓和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上有协同作用。(2)TNFα产生量以培养4hr为最高。(3)小鼠骨髓巨噬细胞为体外诱导TNF产生的较敏感细胞,适于分析各种诱导物诱导TNF产生的效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al)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 cells,PBMC)增殖、克隆形成、分泌TNFα和IFNγ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3例,常规方法分离PBMC,体外扩增,用细胞计数法观察Thal对PBMC增殖的影响,胎盘蓝染色法观察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琼脂糖凝胶法观察Thal对PBMC克隆形成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Thal对CHB PBMC分泌TNFα和IFNγ的影响。结果Thal对PBMC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而无毒性影响(P〈0.05);抑制PBMC克隆的形成(P〈0.05);抑制TNFα的产生而促进IFNγ的产生(P〈0.05)。结论Thal对CHB PBMC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可望用于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外源性TNF、IFN基因和内源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MHCⅠ)分子基因表达呈“正反馈”式放大效应。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以IRES连接TNF和IFN基因,选择HLA-B7可诱导启动子调控其表达。分别用RT-PCR、抗体中和实验和MTT法检测转导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MHCⅠ类分子表达。结果:TNFα和IFNβ基因在人肝癌细胞中可有效转录,转染细胞(SMAdBTI、SMAdCTⅠ)的MHCⅠ类分子表达高于SMAd对照组,且SMAdBTI组明显高于SMAdC-TI组。TWF最高活性:SMAdBT1和SMAd分别为1.059ng/ml、415pg/ml;IFN最高活性分别为298.57U/24h/10^6个细胞和262.26U/24h/10^6个细胞。抗TNFα多抗、抗IFNβ多抗对SMAdBTI、SMAdCTI上清均具有中和活性。结论:腺病毒介导的HLA-B7可诱导启动子调控的人TNFα和IFNβ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可明显增加其对TNF、IFN和MHCⅠ类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自然杀伤(NK)细胞是淋巴细胞中一异质性细胞群,在体外它无须致敏即对靶细胞有广谱的细胞毒作用.NK细胞溶解靶细胞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最近人们提出在同适宜诱导细胞接触的NK细胞的上清中,有一种可溶性细胞毒因子——NKCF,它参与NK介导的细胞溶解.干扰素(IFN)和IFN诱导剂可在体内、外刺激自然细胞毒性.IFN似乎可以诱导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细胞毒效应细胞,并可活化成熟NK细胞.但IFN激活NK细胞的机制仍不清楚.本文证明:人类NK细胞产生NKCF总与IFN-α的产生相关,NKCF的产生和它的溶细胞活性似乎都依赖于IFN-α.首先,作者将去粘附细胞的淋巴细胞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各种组分,再将  相似文献   

12.
采用4h51Cr释放法,分别以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YAC-1细胞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K562细胞的体外自然杀伤(NK)活性为指标,研究受电离辐射后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的变化以及干扰素(IFN-α)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并观察肿瘤患者及其放疗后NK细胞活性的变化以及IFN-α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NK细胞具有较强的辐射耐受性,经16Gy照射后24h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肿瘤患者的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放疗后NK细胞活性进一步降低(P<0.05)。IFN-α处理NK细胞可以显著增强NK细胞活性,这提示IFN-α有可能作为一种生物应答调节剂用于肿瘤患者、肿瘤放、化疗或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3.
自然杀伤细胞对B细胞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认为NK细胞具有生理性免疫调节功能,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仅就NK细胞对B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作一简单综述.一、NK细胞对B细胞活性的影响(一)活化NK细胞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NK细胞除具有自发性细胞毒作用外,还能被卡介苗、干扰素(IFN)、干扰素诱导剂、IL-2、某些肿瘤细胞及某些尚未确定的因子激活,称为活化NK细胞.活化的NK细胞能杀伤某些对非活化状态的NK细胞有相对抵抗的靶细胞.在病理情况下,被IFN激活的NK细胞在体外能溶解人来源于B细胞的白血病细  相似文献   

14.
随着T细胞受体(TcR)的深入研究,Moingeon等发现几株表达TorY的克隆可介导非MHC约束性的杀瘤作用,进而提出了T细胞受体γ基因编码一种NK细胞抗原受体分子的假设。为此,作者检测了三株不同表型的NK克隆及两例CD_16~+淋巴细胞增多症患者的具有NK活性的PBL中的TcRα、β、γ基因的重排和表达。进一步证实了某些NK  相似文献   

15.
艾灸血清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艾灸血清培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中CTL的杀伤活性、各组TIL对不同瘤株的杀伤活性以及艾灸血清对TIL诱生的IFN-γ、TNF-α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艾血清培养TIL,通过^3H-TdR释放法和ELISA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艾灸血清能明显提高指数生长期TIL中CTL的杀伤活性,艾灸血清培养的TIL存在对同种异体的肿瘤有特异性杀伤的T细胞克隆,艾灸血清能促进TIL细胞诱生TNF-α和IFN-γ。显著提高TIL培养上清中的TNF-α含量,一定程度上增强TIL产生IFN-γ的水平,结论:艾灸血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TI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6.
IL-12是由巨噬细胞和B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12是NK细胞、T细胞产生IFN-γ强有力的诱导剂。虽然最近报道IL-12在体内能强化已建立的TH2免疫应答,但IL-12对TH2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还不清楚。该文采用分离外周血T细胞、人T细胞系和T细胞克隆的建立及特性鉴定,诱导产生细胞因子,采用ELISA方法测定T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3H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RT-PCR法分析IL-10mRNA表达。IL-10是一种与TH2免疫应答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因子,IL-10既能降低IL-12诱导IFNγ的产生,又能降低巨噬细胞产生IL-12。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17.
猪苓多糖、硒及红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猪苓多糖 (PUPS)、微量元素硒 (Se)及红细胞 (RBC)对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体外分别与不同浓度的PUPS、亚硒酸钠及红细胞单独或与IL 2协同诱导 ,以MTT法检测LAK细胞活性 ,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TNF α和IFN γ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的PUPS和Se能单独诱导LAK细胞 ,与IL 2协同诱导的LA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 ,细胞分泌的TNF和IFN浓度增高。RBC对LAK细胞的杀伤活性有明显地增强作用 ,并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PUPS、Se及RBC对LAK细胞杀伤性有明显增强作用 ,细胞杀伤活性的提高可能与内源性TNF和IFN的产生增加有关。本研究为PUPS、Se及RBC与IL 2协同诱导细胞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膜型和分泌型MICA对NK细胞受体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NK细胞抗肿瘤活化机制及肿瘤细胞表达MICA分子的意义。方法 用MTT法测定人NK细胞系 (NK92 )的细胞毒活性 ;用RT PCR或FACS检测NK细胞受体 (NKG2D ,NKG2A B ,KIR2DL1,KIR2DS1)及NKG2D的识别配体MICA的表达。结果 肿瘤细胞表面的MICA分子可上调NKG2D的表达 ,下调抑制性受体NKG2A B和KIR2DL1的表达 ;而分泌型MICA (sMICA)分子对NKG2D及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膜型MICA分子可上调NKG2D的表达 ,激发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效应 ;分泌型MICA分子则通过降低NKG2D的表达下调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肿瘤细胞分泌sMICA分子为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和胰岛素对人α1(Ⅰ )前胶原 (COL1A1)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干扰素α(IFNα)对这一作用的影响。方法 :构建含COL1A1基因启动子序列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 (CAT)报告基因的重组体pCOLH0 2 7与pCOLH2 5 ,它们分别含该启动子序列 2 68~ 4 2bp( 0 2 7kb)与 2 4 83~ 4 2bp( 2 5kb)片段。将这 2个重组体瞬时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加入IGF 1或胰岛素 ,部分细胞还加入TNFα或IFNγ或IFNα,测定CAT活性。结果 :13nmol/LIGF 1使转染后的这 2个重组体活性分别增高 3 68倍与 4 0 4倍。 2 5 μmol/L的胰岛素亦使之分别增高 3 69倍与 3 93倍。TNFα、IFNγ、IFNα能降低IGF 1与胰岛素诱导的pCOLH2 5活性。结论 :IGF 1和胰岛素能在转录水平促进COL1A1基因的表达 ,TNF α、IFNγ、IFNα能抑制IGF 1和胰岛素的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证实雷公藤能否选择性地抑制LPS、PHA诱导的TNFα、IFNγ的产生,以及它抑制TNFα的免疫学机理。方法采用健康供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体外培养及ELISA,测量雷公藤甲素抑制由LPS、PHA诱导的TNFα、IFNγ的能力;通过对PBMC和单核细胞(monocyte)的预处理试验,以及其后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研究雷公藤抑制TNFα的免疫学机理。结果雷公藤对TNFα、IFNγ的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对TNFα的IC50为5~10ngml,对IFNγ的IC50为0.1~1.0ngml。PBMC和monocytes试验中,雷公藤的不同预处理后的TNFα浓度,与流式细胞分析产生效应的CD14 TNFα 细胞数一致。结论两种预处理方法提示了不同的临床意义。免疫表现型的分析揭示,雷公藤可能与LPS竞争结合CD14受体。该研究为雷公藤可作为抗炎剂治疗麻风反应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