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分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分别采用DHS、DCS和DHS加TSP转子部支持板治疗,39例均得到随访(6~66个月)。结果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按黄公怡等功能评定标准,总优良率87.2%。采用DHS固定组有4例发生骨折再移位,均为Evans型4度不稳定骨折;DCS和DHS加TSP治疗组没有出现骨折再移位。结论转子部外侧壁的完整性决定着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对于重度粉碎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单纯的DHS固定是不可靠的,需加用TSP作股骨转子部外侧壁骨折块固定;DCS内固定是反转子间骨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DCS在老年人股骨转子下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动力髁螺钉(DCS)在老年人股骨转子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提高老年人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方法1999年9月~2003年11月间共收治老年人股骨转子下骨折103例,其中AO分类为31A3型的18例用DCS治疗。结果18例均获得15~36个月的随访,满意率100%。有2例患者膝关节屈曲功能与健侧相比丢失10°~20°,无髋内翻、髋外翻病例发生。结论DCS是老年人股骨转子下31A3型骨折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其治疗固定可靠,能有效预防该部骨折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且价格低廉,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附103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保守疗法与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1980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10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216例采用保守治疗,行骨牵引、皮肤牵引或髋“人”字石膏固定;手术治疗821例:集柬针固定28例,空心螺钉固定33例,Ender钉固定98例,动力髋螺钉(DHS)固定411例。动力髁螺钉(DCS)固定86例,Gamma钉固定52例,股骨近端螺钉(PFN)固定17例,人工关节置换26例,角钢板固定70例。结果972例获得随访的患者中,保守治疗组176例;集柬针固定组28例,空心螺钉固定组32例,Ender钉固定组93例,DHS固定组392例,DCS固定组86例,Gamma钉固定组52例,PFN固定组17例,人工关节置换组26例,角钢板固定组70例,其优良率分别为52.8%、67.9%、87.5%、77.4%、95.9%、93.O%、90.4%、88.2%、92.3%、84.3%。保守治疗组死亡11人,肺部感染7例,尿路感染4例,髋内翻35例。集柬针固定组髋内翻3例,钉退出4例。Ender钉固定组髋内翻3例,切口感染3例。DHS固定组死亡1例,尿路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螺钉松动2例。DCS固定组内固定断裂1例。Gamma钉固定组螺钉松动1例。人工关节置换组死亡1例。角钢板固定组断裂1例。结论保守治疗髋内翻及内科并发症发生率高。逆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CS、Gamma钉或PFN固定,DHS适用于稳定性骨折,四者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比较加压空心钉与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接受加压空心钉或髓内钉固定治疗且有完整资料的123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加压空心钉固定组51例,均为顺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4例,Ⅱ型24例,Ⅲ型10例,Ⅳ型3例。髓内钉固定组72例,其中顺行股骨转子间骨折64例,按Evans分型:Ⅰ型10例,Ⅱ型12例,Ⅲ型28例,Ⅳ型14例;逆行股骨转子间骨折8例。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功能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等方面的结果。结果对于高龄顺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与髓内钉固定组相比,加压空心钉固定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少、医疗费用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Ⅰ、Ⅱ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和高危、全身情况差、骨质疏松症严重的Ⅲ、Ⅳ型骨折患者宜采用加压空心钉固定;对于全身情况尚可、不稳定的Ⅲ、Ⅳ型顺行股骨转子间骨折及逆行股骨转子间骨折以髓内钉固定较为稳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护理常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并系统随访的应用动力髋及动力髁螺钉治疗的1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9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37例采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其中99例DHS中有22例因大转子骨折或外侧壁薄弱而联合转子稳定钢板(TSP)治疗,统计骨折类型、内固定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总结治疗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除DHS组有3例、DCS组有2例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而失败、DHS组有3例在术后3个月死亡外,其余骨折全部愈合,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DHS组优良率88.5%,DCS组优良率86.5%。结论:掌握好适应症、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康复,应用动力髋螺钉和动力髁螺钉可以成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DHS适用于A1型、A2.1及部分A2.2型骨折,A2.3型及A3型骨折应选用DCS固定;对于外侧壁薄弱或者不完整的转子间骨折应选用DCS治疗,也可选用DHS结合大粗隆支持钢板(TSP)进行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应用解剖钢板、股骨上端松质骨螺钉、然后皮质骨螺钉内固定。结果48例切口均一期愈合。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6周后扶拐行走。随访6个月-3年,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钢板及螺钉无折断和拔出。结论解剖钢板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部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在小转子和股骨峡部之间的骨折。占所有髋部骨折的10%~34%,动力髁螺钉(DCS)和Gamma钉较常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固定,但常规手术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损伤大、出血多。自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笔者用有限切开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肱骨颈型钢板治疗儿童股骨转子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98年6月~2005年6月采用肱骨颈型钢板内固定治疗9例儿童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其中转子间骨折2例,转子下骨折7例。结果9例患者术后获0.5~7.0年(平均3.6年)随访。所有患者均于11周内获骨性愈合。股骨无髋内外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股骨头骺滑脱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髋关节活动范围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肱骨颈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转子部骨折方法简单,固定准确、稳定,不损伤骨骺,可尽早行功能锻炼,愈合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Recon交锁髓内钉与加长DHS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Recon交锁髓内钉与加长DH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6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其中Recon交锁髓内钉内固定27例,加长DHS内固定3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比较两种技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等疗效指标和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DHS内固定相比,髓内钉固定操作的手术时间长、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提前,而住院时间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DHS组感染的发生率较髓内钉组高、术中出血量较髓内钉组多;DHS组和髓内钉组手术后内固定失败分别为4例、1例,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分别为4例、1例,远期出现髋内翻畸形的分别为5例、0例;所有病例无脂肪栓塞综合征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Recon交锁髓内钉对转子部及转子下粉碎骨折进行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满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AO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长节段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AO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转子下长节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21例股骨转子下长节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间接复位、DCS内固定。结果 随访10~36个月,平均23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功能评定:优17例,良4例。结论 DCS特别适用于治疗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符合髋部生物力学要求,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坚强的固定,可早期活动关节及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1.
老年转子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老年转子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提高老年转子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水平。方法 手术治疗老年转子部骨折58例,平均69岁,96%合并内科疾患,进行了围手术期治疗:应用外固定架固定9例,股骨重建钉固定12例,动力髋螺钉固定37例。结果 无1例发生骨折愈合前死亡,功能优良率外固定架治疗组88.9%,股骨重建钉治疗组100%,髋动力螺钉治疗组94.6%。结论 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老年转子部骨折手术治疗的安全保障;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及骨折类型选择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在股骨近端骨折中应用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对21例股骨近端骨折(股骨颈基底部骨折4例,转手间骨折13例,转子下骨折4例)采用DCS内固定。结果:经5~38个月,平均25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有2例因小转子粉碎骨折复位欠佳存在轻度髋内翻。结论:DCS应用于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新用法,选择好适应证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的体会是:主要适用于不存在骨质疏松的股骨颈基底部骨折、骨折线由内上向外下的转子间骨折及部分转子下骨折。  相似文献   

13.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骨折.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骨折发病率还在不断提高。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和建筑事故的增多,中青年人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过去多采用保守治疗,需长时间卧床,并发症和死亡率高。随着内固定物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国内外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趋向于手术治疗。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本院采用DHS/DCS在无C臂透视条件下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18例,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钉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钉板系统内固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A1、A2型骨折36例;动力髁螺钉(DCS)治疗A3型骨折22例。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学对比了解骨折愈合、颈干角改变及内固定并发症情况;根据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58例均获随访,时间4-26(11.5±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颈干角维持良好,无钢板松动、断裂。按Harris评分标准:优52例,良5例,差1例。结论钉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必须严格把握DHS及DCS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及合适的手术方法。方法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78例,动力髋螺钉(DHS)固定25例,动力髁螺钉(DCS)固定12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3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10例。所有患者均行术前牵引复位,术中固定,术后有效康复治疗。结果78例随访5个月~4.5年,平均14个月,DHS内固定组1例出现钢板松动,患肢制动后治愈,1例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导致股骨头坏死,予全髋置换;DCS固定组1例轻度髋内翻畸形;PFN内固定组1例骨折延迟愈合,予穿丁字鞋辅助固定,延迟负重时间后好转,其余患者骨折骨性愈合,全髋置换者近期效果满意。按黄公怡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优42例,良30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达92.3%。结论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很多,应根据患者年龄、全身情况、骨折类型及骨质疏松指数等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达到比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方法选择及应用技巧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总结不同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 ,并探讨不同内固定器的应用技巧。方法 :采用 3枚空心螺钉、95°角钢板、1 30°角钢板、动力髋螺钉 (DHS)、动力髁螺钉 (DCS)及Gamma钉共固定治疗 1 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结果 :总优良率 96 .2 % ,愈合率为 99.4 %。并发髋内翻 3 .8%。结论 :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手段。正确选择内固定器和合理的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5年10月,对34例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使用可膨胀PFN固定,骨折按Evans分型:Ⅱ型4例,ⅢA型6例,ⅢB型8例,Ⅳ型16例;其中合并股骨干骨折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8~52周(平均25周)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8~20周,平均12周。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可膨胀PFN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固定稳定、并发症少及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及二次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2002年8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2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66~87岁,平均74.6岁.原始骨折根据改良Evans分型:ⅠB型1例,ⅡA型5例,ⅡB型7例,Ⅲ型8例,逆转子间骨折1例.首次内固定方式:动力髋螺钉(DHS)9例,动力髁螺钉(DCS)4例,锁定钢板2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2例,Gamma钉5例.内固定失败时间平均为5.6个月(1.4~8.0个月).二次手术改行髋关节置换术8例,应用PFN 3例,股骨近端防旋交锁髓内钉7例,DHS 1例,DCS 3例.结果 内固定失败原因:螺钉松脱或折断7例,头颈钉切割2例,髋内翻7例,骨折再移位3例,骨折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1例.22例患者术后获8 ~26个月(平均13.7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22分(11 ~36分)提高至85分(72 ~93分).再次内固定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5.9个月(4 ~7个月). 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多因内固定方式选择不当、技术应用失误等因素所致.根据股骨转子部后内侧结构的稳定性、骨折愈合状况及骨质疏松程度等,合理选择内固定更换或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仍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选择,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67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41例、DCS内固定3例、Gamma钉内固定7例、PFN内固定11例、PFNA内固定5例。结果 67例均获随访,时间6~68个月。参照董纪元等推荐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5例,良19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80.59%。术后并发症:DHS内固定41例中发生髋内翻5例,股骨颈干角变小5例,患肢短缩1例;Gamma钉内固定7例中发生股骨颈干角变小1例;PFN内固定11例中发生患肢短缩1例。结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应首选髓内固定;内固定选择不当、术中操作失误及术后过早负重锻炼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手术方法疗效。方法对21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进行手术治疗,随访8~28个月。结果DHS组76例中有2例延迟愈合,2例移位愈合,2例髋内翻,3例伤口感染;Gamma钉组64例中有1例延迟愈合,2例移位愈合;PFN内固定组78例中无1例延迟愈合。结论PFN对骨折端的血循环影响和骨质破坏较小,固定更为牢靠,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新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