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方法:对60例刮宫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体位的观察。实验组30例产妇术后第1d后采取床下坐位母婴反向式喂奶法及床上侧卧位喂奶法。对照组30例产妇采用坐位横抱式喂奶法。观察产后3~5d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术后腹部切口愈合状况。结果:两组之间婴儿的含接姿势、产妇喂奶体位舒适度、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婴儿睡眠质量,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床下坐位母婴反向式喂奶法及床上侧卧位母乳喂养体位优于传统的横抱式母乳喂养体位。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体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为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 。方法对10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体 位的观察。实验组50例,术后第一天开始采用坐位环抱式喂奶法;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坐位横抱式喂奶法。观察产后2~5天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之间婴儿的含接姿势、母亲喂奶感觉、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均有显著 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环抱式母乳喂养体位优于传统的横抱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母乳喂养护枕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方法]将33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5例,两组均在术前及术后进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方法宣教,强化母乳喂养知识及围术期自我护理,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喂养方法,观察组术后应用新型母乳喂养护枕协助喂哺。比较两组产妇主动喂养例数、首次喂哺时间、每日喂养频次、腹部切口疼痛评分、产妇舒适度以及母乳喂养率(坚持母乳喂养到3个月或以上)。[结果]观察组产妇主动喂养例数、首次喂哺时间、喂养频次、腹部切口疼痛评分、产妇舒适度以及母乳喂养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应用新型母乳喂养护枕可以增强产妇主动喂养的信心、减轻切口疼痛、提高产妇舒适度和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早期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行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在行早开奶、早吸吮的基础上,观察组产妇术后即不同时间段行体位干预,根据不同体位指导哺乳;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去枕平卧6~8 h后取自主体位,按传统哺乳法指导哺乳,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刀口疼痛程度、泌乳初动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术后感受、婴儿含接姿势、排便情况、达足量喂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早期体位干预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会阴侧切术后母乳喂养体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术后母乳喂养的体位。方法 :观察 10 0例经阴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母乳喂养的体位。实验组 5 0例分娩后开始侧卧式皮肤接触后用半坐卧位环抱式喂奶法 ;对照组 5 0例分娩后开始侧卧式皮肤接触后用传统的坐位横抱式喂奶法。观察产后 3~ 5d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术后侧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侧切口疼痛程度 ,婴儿的含接姿势 ,母亲喂奶的感受 ,母乳喂养成功率 ,侧切口愈合情况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结论 :经阴会阴侧切分娩后采用半坐卧位环抱式喂养体位优于传统的横抱式  相似文献   

6.
吴建凤  王晓云 《全科护理》2016,(17):1789-1791
[目的]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ABC临床程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失败情况、乳汁通畅情况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喂养姿势不正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每天吸吮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泌乳通畅率及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喂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临床程序护理干预对提高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6小时内母乳喂养体位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方法:选择1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常规处理行早接触、早吸吮1小时后于按传统体位进行按需哺乳,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常规处理行早接触、早吸吮1小时后由护理人员协助新生儿采取横俯趴式体位进行按需哺乳,观察两组产妇48小时泌乳量、乳房充盈时间、新生儿含接姿势正确率、产妇哺乳体位舒适度、产妇对纯母乳喂养的信心以及纯母乳喂养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乳房充盈时间早于对照组,而产后48小时泌乳量、新生儿含接姿势正确率、产妇哺乳体位舒适度、产妇对纯母乳喂养的信心以及纯母乳喂养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剖宫产术后6小时内予以横俯趴式体位干预,可以有效增加早接触时间并提高早期吸吮的时间和频率,可以增加产妇哺乳体位的舒适度,有效增加泌乳量,促进了产妇对纯母乳喂养的信心,有效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前后体位指导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产前喂奶体位模拟训练及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产前进行口头母乳喂养宣教,产后指导早吮、勤吸吮并给予哺乳方法、含接姿势及哺乳体位的指导;实验组除上述方法外,产前接受10 h喂奶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3 h有专业护士亲自进行母乳喂养的技术指导.结果 产后第3天实验组有效吸吮次数比对照组多,纯母乳喂养率高.结论 产前做好母乳喂养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协助产妇早期活动进行母乳喂养体位具体指导,能提高剖宫产婴儿的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产前喂奶体位模拟训练及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产前进行口头母乳喂养宣教,产后指导早吮、勤吸吮并给予哺乳方法、含接姿势及哺乳体位的指导;实验组除上述方法外,产前接受10 h喂奶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3 h有专业护士亲自进行母乳喂养的技术指导.结果 产后第3天实验组有效吸吮次数比对照组多,纯母乳喂养率高.结论 产前做好母乳喂养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协助产妇早期活动进行母乳喂养体位具体指导,能提高剖宫产婴儿的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特定时间循序渐进教会5种母乳喂养姿势在促进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将40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正常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除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技巧指导外,回病房后30min、6h、术后12h对产妇进行各时段最适宜的母乳喂养姿势指导;对照组仅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技巧指导。将2组母乳喂养情况、母婴母乳喂养合并症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提高,母婴母乳喂养合并症减少。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姿势的指导,因时施教,对减少母乳喂养合并症、保证母婴健康、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保障母乳喂养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力凤 《全科护理》2012,10(13):1215-12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孕足月单胎选择性剖宫产术后初产妇100例为观察组,1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母乳喂养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术后开始泌乳时间、术后泌乳量充足时间、术后母乳喂养情况等。[结果]两组产妇术后开始泌乳时间、术后泌乳量充足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促进初产妇剖宫产术后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冯林林  王建珍 《全科护理》2011,9(26):2367-2368
[目的]探讨加强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住院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加强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时间、泌乳量、哺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加强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使剖宫产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有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特定时间循序渐进教会5种母乳喂养姿势在促进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400例行剖官产手术的正常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除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技巧指导外,回病房后30 min、6 h、术后12 h对产妇进行各时段最适宜的母乳喂养姿势指导;对照组仅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技巧指导.将2组母乳喂养情况、母婴母乳喂养合并症做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提高,母婴母乳喂养合并症减少.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姿势的指导,因时施教,对减少母乳喂养合并症、保证母婴健康、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保障母乳喂养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妇产前喂奶体位模拟训练及产后母乳喂养指导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产妇按入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即产前进行口头母乳喂养宣教,产后指导早吸吮、勤吸吮并给于哺乳方法、含接姿势及哺乳体位的指导;试验组除上述方法外,产妇产前接受8 h的喂奶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2 h由专业护士进行母乳喂养的技术指导。结果产后第2、3天试验组母亲泌乳量及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前做好母乳喂养体位的模拟训练,产后协助产妇早期活动并进行母乳喂养体位具体指导,能显著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门诊咨询指导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接受母乳喂养门诊咨询指导的300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接受产妇学校常规健康指导的30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喂养成功率及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成分知晓率、开奶技巧知晓率、催乳知识知晓率及乳房护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2d、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坚持时间、添加配方奶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产后42d、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体重及身高增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门诊咨询指导能有效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及喂养成功率,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有利于婴儿体格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进行剖宫产产妇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则应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剖宫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PSSS)、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SES),统计两组剖宫产产妇护理干预后的母乳喂养情况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剖宫产产妇的PSSS和BSE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能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领悟社会支持感,促进掌握母乳喂养技能和心理认同,能明显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也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性服务对剖宫产后产妇角色转换能力及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产科行子宫下段竖切口的剖宫产产妇18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本院产科行子宫下段竖切口的剖宫产产妇21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磁性服务,评价两组产妇角色转换能力情况,自护行为(包括合理饮食、喂奶技巧正确与否、是否母乳喂养、婴儿护理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和初乳时间),术后恢复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护能力更高,且在合理饮食、喂奶技巧、母乳喂养率、婴儿的护理以及角色转换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初乳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磁性服务可以充分挖掘产妇的自理潜能,促进产妇角色转换和自护能力的提高,有益于产妇的恢复和婴儿的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母乳不仅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适合婴儿生长发育,而且还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增长婴儿的抗病能力.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加母子感情,促进婴儿的心理和智力的发育,然而由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切口的疼痛,给早吸吮及母乳喂养带来了困难.特别在产后5 d内.腹部切口的疼痛不适、输液管的插入、体位受限,常使产妇对母乳喂养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失去信心.有资料显示: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产妇.为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我院从2006年开始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体位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泌乳的始动时间以及术后24 h,48 h,72 h产妇泌乳充足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开始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48 h和72 h内泌乳量充足例数多于对照组。[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舒适护理可以加快剖宫产产妇的开奶时间、保证足够母乳量。  相似文献   

20.
杨彩霞 《全科护理》2011,(11):988-989
[目的]探讨对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8年9月7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09年4月—2009年9月住院的65例剖宫产产妇作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产妇术后首次下床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更早,并且比对照组更快分泌乳汁。[结论]实施产后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产妇对剖宫产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和正确母乳喂养的认识,有助于更快地分泌乳汁,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