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与抑癌基因及癌基因的异常表达直接相关。如果抑癌基因突变或缺失失去活性,细胞就会在无控制状态下反复复制,最终形成肿瘤并发生转移。例如,抑癌基因SHP-1酪氨酸磷酸酶在造血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负调节作用,SHP-1表达的减少和缺失对肿瘤的发生起关键性作用。如果癌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失去了抑癌基因的负调控作用,多数就会表现为异常高表达,如癌基因c-kit,在多种白血病细胞中表达活跃。研究表明,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导致了抑癌基因失活及癌基因表达活跃,因此恢复启动子区的正常甲基化有助于恢复基因的正常表达,从而达到基因治疗白血病的目的。本文就甲基化,甲基化异常与白血病,甲基化抑制剂与白血病治疗作了简明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发病是多种外源性致癌物的刺激和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其中基因的异常表达包括多种癌基因的活化和/或多种抑癌基因的失活.P16基因又称多肿瘤抑制基因(multiple tumorsuppressor 1,MTS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在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对P16基因与胃癌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微小RNA(mi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类RNA。它可通过调控其靶标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发挥着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因此miRNA失调在肿瘤中起重要作用。较多的研究发现,miR-17-92簇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双重功能。本文就miR-17-92簇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WT1基因作为一种抑癌基因最早在Wilms瘤中发现并克隆,其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近年来发现它在造血组织中也有特异表达,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它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与在Wilms瘤中有很大差别。本文综述了WT1基因在造血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分子标记物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分化形成过程中可出现的一些异常蛋白表达(如AFP、CD34和GPC3等),有助于肝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中,发现有众多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或表达异常参与肿瘤的形成和分化,最新研究还发现非编码蛋白microRNA亦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转移与侵袭既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行为,也是影响患者恢复与预后的关键。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在疾病发展过程及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抑癌基因KISS-1与癌基因MMP-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系以研究该两项指标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癌(HC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nm23-H 1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其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呈显著负相关。目前国内外主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 nm23-H 1基因检测。有研究表明,在胃癌、肝癌、胆囊癌和结直肠癌等肿瘤中 nm23基因的高表达能有效抑制肿瘤转移。本文就 nm23-H 1基因及其在肝癌预后判断中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肾细胞癌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肿瘤的发生与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研究发现,抑癌基因甲基化是其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甲基化并不使基因序列发生改变,而是使抑癌基因转录失活,表达受抑制,导致肿瘤形成。DNA甲基化是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催化,将胞嘧啶转化为5-甲基胞嘧啶。人类Dnmt在CpG岛甲基化过程中至少有Dnmtl、Dnmt3a和Dnmt3b参与。Dnmtl和Dnmt3b是DNA甲基化的关键酶,其表达直接影响着DNA甲基化状态。本研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Dnmtl、Dnmt3bmRNA在肾细胞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WT1基因作为一种抑癌基因最早在Wilms瘤中发现并克隆,其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近年来发现它在造血组织中也有特异表达,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它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与在Wilms瘤中有很大差别。本综述了WT1基因在造血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癌基因的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脂质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癌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研究较为普遍的癌基因,它们的异常表达与人类大多数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前,已有PTEN基因、SKP2基因及VEGF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表达异常的报道。我们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检测RTEN蛋白在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分析PTEN与SKP2、VEGF的相关性,探讨PTEN、SKP2及VEGF蛋白水平的异常在AL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秀琴  吕喜英  胡建功 《临床荟萃》2005,20(12):683-685
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突变,P53属于抑癌基因的一种,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又名为血管通透因子(VPF),与肿瘤的复发、转移有关.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有4次化疗史和非化疗史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标本中P53及VEGF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判断二者的检测在NSCLC化疗疗效、预测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Akt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很多癌基因的异常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表型相关。Akt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被认为是一种在胰腺癌中异常表达和激活的癌基因,与胰腺癌的恶性表型密切相关。近年来针对Akt的靶向治疗在胰腺癌中取得一定进展,在此对Akt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微小RNA(miRNA)是小的非编码RNA,在转录后调控基因的表达,包括抑制蛋白的翻译或降解mRNA。miRNA可抑制或促进肿瘤的生长,其异常表达与各种肿瘤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mi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作为癌基因还是抑癌基因发挥作用,这取决于它们调控的靶点‘“。如有些miRNA作用于PTEN或PUMA,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而有些miRNA作用于MET,发挥癌基因的作用。miRNA一29是miRNAs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miRNA-29a、  相似文献   

14.
p73基因是1997年克隆出的具有抑癌作用的基因,由13个外显子及14个内含子组成,产生9个mRNA版本,有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它受DNA损伤信号,p53及p73自身的调节,其下游效应器与p53基因不完全相同。p73基因在人类肿瘤中的突变率很低,在某些肿瘤中存在杂合性缺失LOH,其失表达与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有关。p73基因与经典的抑癌基因不同,更准确地说,p73基因是肿瘤特异性基因,即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印迹基因特征具有个体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在某些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而在另一些肿瘤中,p73基因的高表达导致肿瘤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此过程的实现需要多个癌基因的激活.虽然已发现多个癌基因如c-myc、H-ras、N-ras等与肿瘤的发生有关,但目前尚没有一种基因被确定为大多数肿瘤的主要癌基因,因此寻找肿瘤的主要癌基因成为研究的热点.原癌基因Pokemon作为POK转录抑制因子中的一员,具有N端的BTB/POZ结构域和C端的Krüpple型锌指结构,最初是作为特殊结合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I)的启动子元件而被发现的.近来研究发现,Pokemon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5年美国斯隆-凯特灵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发现该基因与肿瘤形成关系密切,并确定其为癌基因.Pokemon通过增强某些癌基因的表达或抑制一些抑癌基因和/或肿瘤抑制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并且该基因控制着细胞突变的整个过程,此前发现的癌基因都不具备类似的功能[1].本文就Pokemon结构、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p73基因是1997年克隆出的具有抑癌作用的基因,由13个外显子及14个内含子组成,产生9个mRNA版本,有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它受DNA损伤信号,p53及p73自身的调节,其下游效应器与p53基因不完全相同。p73基因在人类肿瘤中的突变率很低,在某些肿瘤中存在杂合性缺失-LOH,其失表达与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有关。p73基因与经典的抑癌基因不同,更准确地说,p73基因是肿瘤特异性基因,即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印迹基因特征具有个体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在某些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而在另一些肿瘤中,p73基因的高表达导致肿瘤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结肠癌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人类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已上升至第三位,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在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率已位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五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结肠癌的发生与饮食、环境、遗传等密切相关,并且,结肠癌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多种癌基因如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多个阶段的过程,是多种癌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当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控制细胞增殖的癌基因持续或过高表达,同时抑癌基因不表达或失活时,便会使癌变细胞逃避机体免疫机制的控制,形成肿瘤,进而导致细胞的恶化及转移。  相似文献   

18.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和多基因改变的过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受累最多的两大因素,癌基因通过活化机制致癌,抑癌基因通过失活机制致癌,各种关键基因的改变是人类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如抑癌基因Rb、p53和p16的突变与癌变密切相关。最近新发现的另一抑癌基因PTEN,该基因的突变失活已报道与人类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具有磷酸酯酶活性的抑癌基因。PTEN不仅具有脂质磷酸酶活性,还有蛋白磷酸酶活性,PTEN通过这两种活性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与凋亡;PTEN在很多肿瘤中都存在丢…  相似文献   

19.
沈爱红  张军 《中国综合临床》2017,(12):1142-1145
FBXW7是一种抑癌基因,为F-box蛋白家族成员,能调节人体细胞生长及周期进程.它有20多种底物,大部分底物为癌蛋白,少数为肿瘤抑制因子,在大多数肿瘤中高表达.FBXW7基因缺陷或缺失,可使染色体出现不稳定性,从而导致肿瘤发生.现就其分子结构、功能特点及在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胃癌的发生从分子发病水平上说是一个涉及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等的异常和积累的多步骤的过程。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中起调控作用已成为共识[1]。各种肿瘤的发生过程中有癌基因的低甲基化和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因为甲基化程度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所以引起抑癌基因的表达减弱或缺失及癌基因的表达增强。5-氮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 5-aza-dC)通过抑制甲基化酶使基因去甲基化,通过5-aza-dC干预能够观察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胃癌发生中也有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及癌基因的低甲基化现象,但是迄今为止未见同时研究同一细胞系的多种基因的甲基化对基因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本研究对此作了有益的探讨,以期为以后的胃肠道肿瘤的治疗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本文主要探讨不同分化的胃癌细胞系在不同浓度的5-氮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 5-aza-dC)和甲基化食物供体叶酸的化学干预下癌基因、抑癌基因和与凋亡有关的基因与甲基化调控的关系。方法: 培养高分化、中分化和未分化的胃癌细胞MKN-45、MKN-28、HGC-27,分别以不同浓度的5-aza-dC干预细胞,以同一浓度的叶酸干预细胞,部分细胞48小时后再以不同浓度的5-aza-dC干预。提取细胞的RNA,用RT-PCR的方法检测p16INK4A、p21WAF1、p73、c-myc、c-Ha-ras等多种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分化的三种胃癌细胞中基因表达受甲基化调控的程度也不同。抑癌基因中p16INK4A在干预前MKN-45和HGC-27细胞表达,而在用5-aza-dC干预后表达增强,且不同的胃癌细胞株表达增强与5-aza-dC干预的时间与浓度不同有关,p21WAF1、p73没有明显变化;癌基因中的c-myc、c-Ha-ras变化不明显;所有胃癌细胞系中叶酸干预及叶酸联合5-aza-dC干预前后所以基因的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不同分化人胃癌细胞中,甲基化修饰对癌基因、抑癌基因、与凋亡有关的基因的调控差异明显。其中的机制研究是否与个体差异有关。但是在肿瘤细胞中的叶酸干预后对甲基化的调控不敏感,可能是因为肿瘤细胞对叶酸的甲基化供体已经不起作用,与癌前病变补充叶酸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