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应用胸部模型评价3种CT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图像质量及肺磨玻璃密度(GGO)结节体积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2台多层螺旋CT(HDCT和iCT)扫描含有GGO结节的胸部模型,应用3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算法和iDose4 L3、L6算法进行重建,由2名放射科医师测量重建图像上ROI的CT值,计算平均噪声和对比噪声比(CNR).并应用肺结节评估软件测量GGO结节的体积,计算CT测量结节体积的绝对百分误差(APE).不同重建方法下平均噪声值及对比噪声值之间的差异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重建方法对结节体积测量的差异时应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结果 HDCT在有效剂量(ED)为0.36 mSv时,标准的滤波反投影(FBP)、30% ASIR和MBIR算法重建图像的平均噪声值分别为40.38±4.49、30.06±20.17和10.55±1.56,CNR值分别为5.00±2.36、8.43±3.89和20.27±7.35,MBIR与FBP、30% ASIR算法图像比较,图像噪声值分别下降了73.9%和64.9%,CNR值分别提高了75.3%和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053、9.459,P值均<0.01);iCT在ED为0.64 mSv时,iDose L6与FBP算法比较,图像噪声值降低了36.5%,CNR值提高了78.4%.不同重建算法、不同NI和管电流在肺结节体积测量的APE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3种迭代重建算法均能够降低较低剂量图像的平均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能量CT最佳单能量成像联合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对鼻腔鼻窦肿物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鼻腔鼻窦肿物患者,术前均行常规CT平扫及双能量CT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图像均采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及联合原始数据SAFIRE重建,并将SAFIRE重建图像调入Monoenergetic软件后处理获得最佳单能量联合SAFIRE图像。总共获得最佳单能量/SAFIRE(A组)、线性融合图像/FBP(B组)及线性融合图像/SAFIRE(C组)3组图像,比较3组图像的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评分、病灶显著性评分)及客观评价[SNR、对比噪声比(CNR)、背景噪声(SD)],比较动脉期与静脉期的最佳单能量值。结果:动、静脉期A、C组SNR和CNR、图像质量评分、病灶显著性评分均高于B组,背景SD值均低于B组(均P<0.05);A、C组SNR和CNR、背景SD值、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病灶显著性评分高于C组(P<0.05),A组静脉期病灶显著性评分高于动脉期(P<0.05)。动、静脉期最佳单能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CNR时的单能量值为(65.38±0.87)keV。结论:最佳单能量联合SAFIRE技术可明显减小图像SD,提高病灶对比度,更利于鼻腔鼻窦肿物的分析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将idose4迭代重建技术用于肺部低剂量灌注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6例接受胸部CT灌注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100kVp,200mAs)和B组(100kVp,100mAs),分别采用idose4技术和FBP进行重建,记录各组的噪声、信噪比(signal-noise-ratio,SNR)、对比噪声比(apparent 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按1~3分评价各组总体图像质量,并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同一个患者的FBP和idose图像,idose技术明显降低了图像的噪声,提高了图像的SNR、CNR.B组idose后的图像噪声、SNR、CNR与A组FBP图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idose后的图像总体质量与A组FBP重建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迭代重建技术进行低剂量肺部CT灌注扫描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滤波反射投影(FBP)、混合迭代算法(iDose4)和全迭代模型重建(IMR)3种重建技术对低剂量胸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飞利浦256层CT ,收集30例怀疑肺部疾病行胸部CT平扫的患者。扫描条件:管电压80 kVp ,管电流80 mAs。所得原始数据采用FBP、iDose4、IMR_soft(L1_Body_Soft_Tissue)及IMR_routine(L1_Body_Routine)算法进行重建,重建层厚1 mm ,层间距0.5 mm。测量并记录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采用4分法分别对肺窗及纵隔窗进行图像质量的评估。对比分析4组3种不同重建算法的定性及定量参数。结果4组的图像噪声值分别为55.7±20.7,37.0±13.0,13.4±4.9和19.5±7.9。与FBP组相比,iDose4组、IMR_soft组及IMR_routine组3组的噪声分别降低了33.5%,75.9%,65%( P均<0.001)。IMR_soft及IMR_routine 3组的SNR及CNR均明显高于FBP组(P均<0.001)。iDose4组的SNR及CNR值高于FB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0.91)。IMR_soft及IMR_routine 2组的SNR及CNR均高于iDose4组(P均<0.001),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_routine组肺窗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其他3组,但与IMR_sof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R_soft组纵隔窗图像质量最高,与FBP、iDose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与IMR_routin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BP重建算法相比较,在低剂量条件下,iDose4及IMR均可明显降低图像噪声及提高图像质量,其中IM R重建算法降噪及提高图像质量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CT不同重建技术对计算机辅助诊断(CAD)肺结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搜集行低剂量胸部CT的胸外恶性肿瘤患者380例,采用滤波反投影、量子降噪、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重建以及云迭代剂量降低重建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测量各技术的平均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根据结节性质分组,比较在各组技术CAD检测肺结节的敏感度与假阳性数。结果:SNR与CNR按照滤波反投影、量子降噪、三维自适应迭代以及云迭代技术顺序依次提升。敏感度随客观图像质量提升而升高,同时假阳性率降低。不同性质结节在不同重建技术下的敏感度存在部分差异。结论:CAD在不同重建技术下对各类肺结节的检测均具有较好的表现,但不同重建技术下的效能存在部分差异,故鲁棒性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技术在80kVp条件下肾动脉CTA检查的可行性,并优化其重建参数。方法:回顾性搜集临床怀疑泌尿系病变并已行泌尿系CT增强检查的连续病例40例,根据扫描管电压分为两组:80kVp组(20例)和120kVp组(20例)。分别以5种不同迭代重建强度(S1-S5)对80kVp组图像进行重建,并与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的120kVp组图像进行比较,图像质量评价包括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客观评价指标包括:目标血管和空气CT值、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主观评价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对80kVp最佳图像组和120kVp组图像进行盲法评估并检验两者读片一致性,包括整体图像质量和图像细节。记录辐射剂量报告表,并计算出每一个患者的SSDE。结果:80kVp组CTDIvol为(10.26±1.45)mGy,SSDE为(16.33±2.36)mGy。120kVp组的CTDIvol为(14.95±2.79)mGy,SSDE为(22.83±1.96)mGy。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客观评价:80kVp组和120kVp组双侧肾动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kVp组最佳组(S4)和120kVp组的CNR和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价:2名诊断医师对S4图像和120kVp组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图像细节及病变诊断信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技术80kVp条件下所得肾动脉CTA图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并且降低了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建议使用SAFIRE-4为肾动脉CTA的迭代重建强度。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双能CT不同能量组合、重建算法及ROI选择对家兔模型肝脏铁定量检测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每周按15mg/kg的剂量肌肉注射右旋糖苷铁剂,共16周,每周处死2只大白兔,使用原子分光光度仪测量肝脏的铁浓度(LIC)。采用80+140kVp和100+140kVp两种能量组合进行双能CT扫描,在80+140kVp组合条件下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和迭代重建算法(SAFIRE)算法(强度为3)进行图像重建,对3组图像数据分别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虚拟铁浓度图像(VIC),分别采用全肝ROI法和小ROI法测量肝脏的CT值,分别对3组图像及2种ROI法测量的肝脏CT值进行比较,并与LIC行Spearmen相关性分析。结果:对2种能量组合及2种ROI方法测量的VIC图像上肝脏的CT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重建算法下测得的VIC图像上肝脏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80+140kVp、SAFIRE算法及全肝ROI法测得的VIC图上肝脏CT值与LIC的相关性分别优于100+140kVp、FBP算法及小ROI法。结论:双能CT扫描可获得肝脏虚拟铁浓度图像,不同能量组合、重建算法及ROI测量方法获得的肝脏CT值均能反映家兔肝脏铁含量,但以80+140kV和全肝ROI法更优,不同的重建算法不影响测量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胸部模体探讨不同强度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对低剂量CT图像上肺结节显示及测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包括纵隔、支气管血管束、软组织及骨骼的成年男性胸部仿真模型,内置直径(体积)为5 mm(66 mm3)、8 mm(268 mm3)和10 mm(523 mm3)的实性结节(SN)及磨玻璃结节(GGN),对其进行低剂量CT扫描(100 kVp、40 mA,CTDIVOI=0.84 mGy),采用标准卷积核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V)及中档(DLIR-M)和高档(DLIR-H)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分别进行图像重建。在肺组织内放置ROI(面积100 mm2)测量肺组织CT值的标准差(SD)作为肺组织噪声(N肺组织)。选用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系统自动计算得到10 mm SN及10 mm GGN CT值的SD(即N结节)。计算3组图像上肺组织以及直径10 mm的SN和GGN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以及所有结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在100kVp分次团注双期CT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血尿待查患者分为两组,100kVp组15例,行全泌尿系平扫及分两次团注对比剂后行肾实质-肾盂期CT扫描;120kVp组15例,行全泌尿系CT平扫及单次团注对比剂后行实质期和肾盂期双期增强扫描。100kVp组的肾实质-肾盂期图像在100kVp条件下采集,其他所有期相的图像均在120kVp条件下采集。重建图像包括:100kVp组肾实质-肾盂期FBP、50%ASIR、100%ASIR、MBIR四组图像;120kVp组肾盂期FBP图像。两名阅片者对100kVp组和120kVp组CTU重建图像进行独立阅片,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图像背景噪声、集合系统各段CT值,计算对比噪声比(CNR)。记录所有病例有效剂量(ED)和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值(SSDE),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kVp组MBIR、50%ASIR与120kVp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kVp组FBP、100%ASIR图像质量评分低于120kVp组(P<0.05);100kVp组MBIR、100%ASIR图像噪声低于120kVp组(P<0.05),100kVp组50%ASIR与120kVp组图像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kVp组FBP图像噪声高于120kVp组(P<0.05);100kVp组MBIR图像各段尿路CNR高于120kVp组(P<0.05),100kVp组50%ASIR、100%ASIR与120kVp组图像各段尿路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kVp组FBP图像各段尿路CNR低于120kVp组(P<0.05)。100kVp组ED及SSDE均低于120kVp组(P<0.05)。结论:ASIR及MBIR技术可提高图像质量、增加图像对比,使常规剂量对比剂100kVp分次团注双期CTU达到或超过常规管电压单次团注三期CTU成像效果,从而明显降低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颈部CTA扫描中不同级别原始数据迭代重建技术(SAFIRE)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以获得图像质量最佳、噪声(SD)最低的SAFIRE级别,为实现低剂量扫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头颈部CTA检查的60例患者,采用新双源128层CT,以及100 kV、自动管电流技术行低剂量扫描,并使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和SAFIRE(1~5)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得到6组图像动脉的CT值、SD值、SNR、CNR 4个参数,并行统计学分析。由2名影像学诊断医师采用盲法以4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6组图像动脉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FBP比较,SAFIRE图像SD值降低,且随SAFIRE级别增加,SD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均P0.05)。与FBP比较,SAFIRE图像的SNR及CNR均升高,且随重建级别增加呈线性升高(均P0.05),SAFIRE 3、4的SNR及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6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FIRE2~4较FBP、SAFIRE 1、5评分高,SAFIRE 3、4重建细腻度、边缘锐利度较好,主观评分最高。结论:头颈部CTA低剂量扫描结合SAFIRE,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降低图像噪声,SAFIRE 3、4重建可获得最佳图像质量,具有潜在的降低辐射剂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对肺小结节的CT检出效能,并观察不同图像层厚与结节特征对其检出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部CT平扫检查200例,导入人工智能软件工作站中,根据不同CT图像层厚、结节类型、结节大小以及机型,分别记录AI与医师对结节的检出情况,比较其检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以及检出时间,并比较AI及医师的检出情况。结果AI在厚层(5 mm)与薄层(1.5 mm)对于pGGN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在厚层对于mGGN的检出高于薄层(t=2.282,P=0.025);AI在薄层对于SN的检出明显高于厚层(t=-10.377,P<0.001),AI在薄层对pGGN、mGGN及SN检出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厚层,经统计学分析分别为,t=-4.823,P<0.001,t=-4.048,P<0.001,t=-10.186,P<0.001。AI在64排CT机型及16排CT机型中共检出肺小结节分别为491、627枚,t=-0.428,P=0.427,P>0.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扫描层厚越厚,基于深度学习的AI对肺小结节检出的漏诊率越高,CT扫描层厚越薄,AI对肺小结节的检出越有利,但其假阳性率和检出时间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Flash双源CT低剂量措施在小儿CT尿路成像(CT Urography,CTU)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30例经腹部超声(ultrasonography,USG)检查疑患尿路积水或畸形的儿童(≤15kg)行Flash模式低剂量CTU检查.直接行增强后实质期和分泌期扫描,扫描预设参数设为70kV,自适应动态管电流.记录和统计每个病例的扫描时间及剂量长度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每一位病例实质期分别采用传统的滤过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和1~5级迭代重建技术(sinogram affirmed iterativere construction,SAFIRE)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比较不同重建图像在同一层面的平均CT值、噪声、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及主观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Flash双源CTU检查扫描时间范围为o.62~0.82s,实质期和延迟期总体扫描剂量(DLP)范围为20~34mGy* cm.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范围为0.60~0.68mSv,SAFIRE重建图像的SNR值及CNR均高于FBP组,其中CNR随着迭代重建级别的升高呈线性升高.SAFIRE-3级图像评分最优.结论 Flash双源CT的低剂量措施适用于小儿CTU检查,不仅扫描时间短,同时也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而且这个扫描条件仍然有降低优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Karl迭代重建技术在16层CT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水模研究:采用标准模体,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分别为150、136、123、109、95、83、68、55和41 mAs,使用滤波反投影(FBP)或Karl迭代技术进行图像重建,测量和比较不同条件下图像噪声和对比噪声比(CNR)。临床研究:将100例进行胸部 CT 体检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采用标准剂量(120 kV、150 mAs)进行扫描并采用FBP法进行重建;低剂量组采用120 kV、83 mAs进行图像采集,并分别采用Karl技术(B组)和FBP法(C组)进行图像重建。对三组中的图像噪声、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D)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水模研究中,当管电流为95和83 mAs时,辐射剂量分别为标准剂量的60%和50%,且使用Karl重建技术时图像噪声、CNR与使用标准剂量、FBP 法重建的图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研究中,低剂量组的有效剂量为(2.38±0.26)mSv,较标准剂量组的(4.87±0.37)mSv减少51.1%(P<0.05)。B 组的图像噪声、CNR、SNR、主观评分与 A 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的SNR、CNR及主观评分均高于C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 CT 平扫中,使用Karl迭代重建技术能在降低辐射剂量后有效地保证图像质量,优于FBP技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80 kVp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SAFIRE)在正常体重人群肝脏CT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地对身体质量指数(BMI)18~24 kg/m2、临床怀疑肝脏疾病的46例患者采用低辐射剂量(80 kVp、420 mAs)进行CT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采用个性化方案。以滤波反投影法(FBP)和5种强度SAFIRE(1~5)方法分别进行图像重建。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估指标: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品质指数(FOM)。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估:对图像噪声、血管显示、伪影及图像整体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对动脉晚期的期相进行评估。结果:图像质量客观评估结果:SAFIRE-5图像的噪声最小,CNR及 FOM 值最高,与其余5组图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估结果:SAFIRE-5图像的噪声、血管显示情况及硬化伪影的评估结果均优于其它5组,但“蜡样”伪影的评分明显低于其它各组,使其图像整体评分受到影响;SAFIRE-3图像的整体评分最高,与其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6%(44/46)的动脉晚期图像质量合格。结论:正常体型人群行肝脏CT增强扫描时,使用80kVp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及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能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此种条件下,建议使用SAFIRE-3进行图像重建。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正弦图迭代重建(SAFIRE)及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分别联合双能量线性融合(LB)技术和非线性融合(NLB)技术对双源CT肺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栓子检出率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临床怀疑肺栓塞(PE)并行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的17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90例,80kV/Sn140kV)和B组(80例,100kV/Sn140kV),分别采用FBP和SAFIRE对A组数据进行重建,然后利用双能量优化对比软件进行后处理,共获得4组图像:FBP+LB(A1组)、FBP+NLB(A2组)、SAFIRE+LB(A3组)、SAFIRE+NLB(A4组)。B组采用FBP重建获得LB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肺动脉CT值、背景噪声(BN)、SNR及CNR]和主观评分,同时对有无栓子、栓子的位置进行诊断并记录。比较5组的图像质量、栓子检出情况及不同管电压下的辐射剂量。结果:A1~A4组的各级肺动脉CT值均高于B组。A1组的BN明显高于B组,A2~A4组的BN明显低于B组,其中A4组BN较B组降低约44.5%。A1组与B组间肺动脉的SNR及各叶肺动脉的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2~A4组各级肺动脉的SNR和CNR均高于B组,其中以A4组最高。5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非常好。A组中共检出42个中央型栓子和98个周围型栓子,B组中分别检出41个和56个。5组中对中央型栓子的检出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100%,对周围型栓子的检出敏感度及特异度则有所不同:A1~A4组和B组分别为73.3%及93.3%、83.4%及95%、80%及93.3%、90%及96.7%、82.8%及92.2%,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91、0.88、0.94和0.88。两位观察者对中央型及周围型栓子的检出一致性非常好。A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较B组降低约6.9%。结论:SAFIRE重建及双能量NLB技术均可降低双源CT肺动脉成像的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及栓子检出率,同时降低辐射剂量,两者联合应用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两种迭代重建算法与传统的滤波反射投影算法(filtered back-projection,FBP)对儿童低剂量CT肺内坏死病灶识别的能力。方法选取73例儿童胸部CT(年龄2月~12岁,中位年龄4岁)增强检查,使用低剂量扫描方案,所得到的原始数据重建为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odel-bas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MBIR)、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的0.625mm图像,与重建为0.625mm的FBP图像比较图像主观、客观质量。图像主观质量由两位医师应用1~4分制评价(2分合格,4分最好),内容包括对图像整体的质量评分及坏死病灶显示能力评分。客观质量测量坏死病变、以及周围实变的肺组织、正常肺野的噪声,并计算坏死病变与实变、肺野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结果主观图像质量方面MBIR图像整体质量评分3.71±0.45,病灶显示能力4.00±0.00;明显优于ASIR图像及FBP图像。客观噪声方面,病变区域噪声MBIR、ASIR、FBP图像分别为14.71±3.85,25.68±6.33,35.78±8.87,与周围实变的CNR三组图像分别为4.03±0.98,2.38±0.75,1.57±0.41,与肺野的CNR分别为41.94±10.03,29.32±8.14,20.47±4.69。结论低剂量图像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可以提高儿童肺内坏死灶的识别能力,其中MBIR图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L)应用于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的可行性,比较不同比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的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诊冠状动脉病变、身体质量指数(BMI)20~25kg/m。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行64排cCTA检查,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模式,管电压100kVp,管电流600mA。使用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共60mL。采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及30%~40%、60%、80%、100%ASiR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每位患者得到5组重建图像。由1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分别对5组冠状动脉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测量冠状动脉各节段CT值和图像噪声,计算5组图像的信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45例受试者入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符合诊断要求的比例为95.6%(172/180)。60%和80%ASiR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100%ASi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FBP及ASiR图像质量评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冠脉节段平均cT值均〉300HU。ASiR重建的图像噪声低于FBP重建,且AsiR重建比例越高,噪声越低。ASiR重建图像中血管的SNR和CNR均显著高于FBP重建者(P〈0.001),且ASiR重建比例越高,SNR和CNR越高。结论: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L)应用于CCTA检查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迭代重建能够提高图像质量,本组条件下推荐使用30%~40%ASiR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人工智能(AI)辅助软件对低、高不同年资规培医师在提高胸部CT肺结节的检测效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行胸部CT检查有1枚及以上肺结节且结节直径为1 mm~3 cm的181例病人。分别在低、高年资规培医师独立和借助AI软件辅助检测的4种情况下检测不同密度(实性、纯磨玻璃、混合磨玻璃和钙化)及不同大小(5 mm、5~10 mm和10 mm)肺结节的敏感度和假阳性结节数。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低、高年资规培医师检测结节的敏感度和假阳性结节数。结果对于实性结节及5 mm结节的检测,高年资医师的敏感度高于低年资医师(均P0.05);在AI辅助下阅片时,高年资医师检测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pGGN)、钙化结节及5 mm结节、5~10 mm结节的敏感度均高于低年资医师(均P0.05)。无论是独立阅片还是AI辅助阅片,低、高年资医师对10 mm肺结节假阳性结节数的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检测其余肺结节的假阳性结节数,低年资医师均多于高年资医师(均P0.05)。对于钙化结节、10 mm肺结节的检测,低年资医师在独立阅片和AI辅助阅片下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其余肺结节的检测,AI辅助阅片的敏感度均较独立阅片时有明显提高(均P0.05);并且低年资医师在有无AI辅助的阅片对检测10 mm肺结节假阳性结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I辅助下,其检测实性结节、钙化结节、5 mm结节及5~10 mm结节的假阳性结节数均较独立阅片减少,但检测pGGN和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的假阳性结节数增多(均P0.05)。高年资医师有无AI辅助阅片,对10 mm肺结节的检测敏感度及假阳性结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AI辅助阅片下,其检测其余肺结节的敏感度均较独立阅片时有显著提高,且假阳性结节数均不同程度减少(均P0.05)。结论 AI辅助软件能够有效提高规培医师对CT上不同肺结节的检测效能,降低漏诊风险,但低年资规培医师检测的假阳性结节数仍较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灰度直方图对实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10例实性肺结节患者的CT图像,其中恶性55例,良性55例.选取肺结节最大CT平扫轴面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并采用Matlab软件生成灰度直方图.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恶性结节灰度直方图参数的差异.建立ROC曲线并以组织病理学或临床随访结果为依据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使用最佳临界值评价灰度直方图诊断良恶性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恶性结节的偏度(0.281±0.181)大于良性结节(-0.592±0.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结节的峰度(2.786±0.252)小于良性结节(3.553±0.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ROC曲线下最大面积分别为0.894和0.996.使用最佳临界值标准,峰度和偏度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分别为0.982、0.946,特异度分别为1.000、0.764,准确度分别为0.990、0.84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79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82、0.913.结论:CT灰度直方图可作为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对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原始数据应用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IDR)与滤过反投影法(FBP)两种方法的图像进行比较,旨在了解迭代重建算法的图像质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临床疑似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320排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利用AIDR 重建的常规X线剂量方案扫描,对采集得到的原始数据分别用AIDR和FBP两种方法进行图像重建。测量升主动脉开口、右冠状动脉近段、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中段、左前降支近段及左回旋支近段的CT值、背景SD并计算分析SNR、CNR值。比较两者的图像质量。结果:26例患者都在一次心动周期完成冠状动脉检查。在血管各节段测得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景S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计算得到的SNR、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DR (3.73±0.49)、FBP(3.59±0.61)(P<0.01)。结论:应用AIDR重建法的图像质量优于FBP重建法,迭代重建技术可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改善影像质量并具有降低辐射剂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