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代股四头肌术(附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代股四头肌术(附50例报告)彭少英,陈艺新,曾昭荣,王兰,贾湘谦,陈克洲股四头肌瘫痪是脊髓灰质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多与下肢其它畸形同时存在,在治疗上对绳肌肌力正常者,多采用传统的股二头肌、半健肌前移替代股四头肌术。但术后屈膝活动障...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1例 ,年龄在 8~ 19岁间 ,均有分娩时产程过长、窒息史 ,智力均正常 ,3例绳肌肌张力高 ,2例绳肌痉挛致双膝关节站立时屈曲 ,不能伸直 ,但关节无挛缩畸形。1.2 手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 ,取俯卧位 ,在大腿后侧正中线上做一长约 8~ 10cm切口 ,切口上端止于股骨中上 1/ 3交界 ,在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分离暴露出坐骨神经 ,在其内侧由上向下依次分离出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半膜肌的各肌支(可电刺激测定 ) ,自外侧分离出股二头肌短头肌支 ,坐骨神经第一肌支多在坐骨结节下 5 1~ 80m…  相似文献   

3.
(四)肱三头肌长头和肱二头肌短头移位术 1915年Slomann将肱三头肌长头移位到肩峰,替代瘫痪的三角肌中部纤维[21];1932年Ober[50]将肱二头肌短头加了进来,取得较好疗效.Haas[21]认为单用三头肌重建外展,肌力明显不足,疗效差,可辅以二头肌短头或胸大肌.以后,Davidson(1936)[51]、Harmon(1950)[52]和Leffert(1988)[22]等人相继实施了此术,均有好的疗效.方法是:侧卧,由腋窝前壁至肩峰及肩关节后方做"军刀状"切口,显露三角肌及止点;从三角肌前缘分离,显露喙突及其上的肌肉附着,将肱二头肌短头与喙肱肌、胸小肌肌腱分离出来,由喙突切断使其带有一部分骨质,然后向远侧游离至肌皮神经入肌处;分离三角肌后部,显露肱三头肌长头,将肌止连同一小部分骨质由肩胛骨卸下,向远侧游离至肱骨上1/4;显露肩峰前后部,在平坦处撬开骨皮质,做出两个骨窗,将肱二头肌短头、三头肌长头穿经三角肌前后部纤维至肩峰前、后骨窗,外展肩关节,用丝线做缝合固定,术后予以外展架固定.如果肱二头肌短头过短,不能到达肩峰顶端,可取胸大肌上部肌腱或髂胫束桥接,二头肌短头移位至肩峰有增进前屈的作用[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5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取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入路,显露肱二头肌长头腱并离断,显露肱骨大小结节并用缝线标记.取出骨折的肱骨头及游离骨块,肱骨髓腔逐步扩髓,置入肱骨头试模复位,透视满意...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坐骨神经损伤多由火器伤、髋关节后脱位骨盆骨折和髋部手术误伤所致。平时的高位切断伤并不多见,我们治疗3例,且损伤几乎在一个平面,经急诊手术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7、19、20岁。左侧2例,右侧1例。受伤原因:刀刺伤,受伤部位:均在臀纹上2~4cm处,伤口为横行,坐骨神经为完全横断,2例股后侧神经切断,1例股后侧皮神经未断,均在伤后15h内送到医院,3例臀大肌部分断裂,1例股方肌部分断裂,皮肤伤3~4cm,其内伤口6~10cm。坐骨神经所支配的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大收肌及以下所分支支配的肌肉均瘫痪。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腿中段离断再植后足跖屈背伸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 常规断肢再植,术中将离断肢远段失神经支配的肌组织切除,只保留肌腱及肌腱膜,切取髂胫束条桥接远端背伸肌腱和近端肌腹,同时和前移缝匠肌、股二头肌长头缝接,加强足背伸肌力;桥接远端跖屈肌腱和近端肌腹,同时和游离的半腱肌、股薄肌缝接,加强足跖屈肌力。结果 治疗2例,分别随访2年8个月及2年5个月,足背伸、跖屈肌力达Ⅳ-Ⅵ^ ,踝关节活动度近正常。结论 应用髂胫束条桥接远断端的肌腱和近断端的正常肌组织,同时利用缝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股薄肌加强瞳的背伸、跖屈肌力,是一种有效的功能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应用股二头肌长头肌瓣联合半V形股后筋膜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压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4年4月-2010年6月2家笔者单位收治的坐骨结节深度压疮患者8例共10处创面,压疮范围2cm×2 cm~6 cm ×4cm.设计股二头肌长头肌瓣和半V形股后筋膜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股后筋膜皮瓣大小为10 cm ×6 cm ~13 cm×8 cm.统计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并进行远期随访.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9处压疮切口术后顺利愈合;1处因皮瓣下积液引流部位形成窦道,经换药治疗于术后25 d愈合.随访7~34个月,7例患者的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无破溃;1例患者术后9个月压疮复发,再次利用该皮瓣修复得以愈合. 结论 该联合皮瓣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抗压效果好、可重复利用,是修复坐骨结节压疮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股神经与股四头肌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股神经和股四头肌的解剖学研究,并结合临床应用的结果,研究在股前部手术中如何保存伸膝关节的功能。方法:对10例20例男性尸体下肢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股神经肌支的分布、数目和长度,及其与股四头肌各头的关系。并对22例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效果进行随访。结果:(1)股神经在腹股沟终点偏外约4.5mm以总干或分束形式进入股部,分支向下呈放射状分布,支配缝匠肌和股四头肌各部分,多有独立的血管神经供应系统;(2)股神经和旋股外动脉降支到股直肌、股外侧肌的分布模式有神经-血管-神经血管和神经血管-神经-神经血管两种。结论:切取股前外侧皮瓣,对股四头肌的功能无明显的影响,但在手术中要注意保护神经分支。股直肌偶有单一血管神经分支支配,亦要保存其血供。  相似文献   

9.
背景:在肩袖损伤中,肩胛下肌损伤者较肩袖上部结构损伤者少见。本文的目的是报告单纯肩胛下肌损伤的治疗结果。 方法:本文复习手术修复84肩肩胛下肌腱的手术记录,手术时平均年龄53.2岁,发病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2.5个月。创伤性断裂57肩,退变性断裂27肩。肩胛下肌上1/3断裂23肩,上2/3断裂41肩,完全断裂20肩。伴肱二头肌腱长头脱位或半脱位54肩,肱二头肌腱长头断裂10肩。同时行肩胛下肌腱修复和肱二头肌腱长头固定术48肩,同时行肱二头肌腱长头切断术13肩,同时行肱二头肌腱长头复位4肩。术后平均45个月(范围,24-132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平均Constant评分由术前55.0分,提高至术后79.5分,75例患者的疗效满意或非常满意。术前伴有轻度的孟肱关节炎4肩:术后有盂肱关节炎27肩,其中轻度25肩,中度2肩。不管肱二头肌腱术前有无病变,在修肩胛下肌的同时均行肱二头肌腱切除或固定术,以提高主观和客观的效果。结论:选择核实的病例行单纯的肩胛下肌断裂修复可较满意地改善肩关节功能。此外,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在修复肩胛下肌的同时常规进行肱二头肌腱长头的切除和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10.
股薄肌位于大腿内侧,以来自股深动脉股薄肌支和旋股内侧动脉为主要供血,支配股薄肌的神经多来自闭孔神经前支的分支。以该肌肉携带的皮瓣或以该血管蒂为穿支的股薄肌穿支皮瓣,近年来在整形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股薄肌肌皮瓣和穿支皮瓣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蔡林  金伟  王华  刘涛 《临床骨科杂志》2003,6(3):216-218
目的 评价神经转位加神经移植修复儿童臂丛损伤的疗效。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6例3~6岁儿童臂丛损伤采取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和肋间神经转位加神经移植。修复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内侧头、腋神经和桡神经。结果 随访5例,时间为6个月,术后各例肌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以膈神经修复肌皮神经效果最好;肱二头肌肌力3~4级,正中神经支配肌肌力3级,腋神经支配肌肌力0~2级,桡神经支配肌肌力2~3级。1例处于恢复之中。结论 早期手术,利用显微技术精确地吻合神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术中电生理检测,在臂丛神经中找到指总伸肌支配神经的相对集中区,为神经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新术式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2月-2009年10月,17例臂丛神经撕脱伤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应用Keypoint型肌电图仪,术中分别对上、中、下三干后股进行电刺激,在指总伸肌及肱三头肌长头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结果指总伸肌记录到的CMAP最大波幅有76.5%(13/17)为电刺激下干后股,17.6%(3/17)为电刺激中干后股,5.9%(1/17)为电刺激上干后股。电刺激上、中、下三干后股在指总伸肌记录到的CMAP波幅平均值分别为:0.75±1.16mV,1.64±1.54mV,5.32±4.58mV。在肱三头肌长头记录到的最大CMAP波幅有53%(9/17)为电刺激中干后股,47%(8/17)为电刺激下干后股。电刺激中干及下干后股在肱三头肌长头记录到的CMAP平均波幅分别为4.57±3.84mV,5.98±8.43mV。结论支配指总伸肌的神经纤维来自下千后股比C7后股的多,而下干后股亦是肱三头肌长头的主要支配神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联合尺神经束支和臂丛外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臂丛损伤6例,其中单纯上干损伤4例;上中干为主,合并下干部分损伤2例.伤后平均2.8个月接受手术.术式包括尺神经部分束支转位至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膈神经或者副神经斜方肌支转位至肩胛上神经,桡神经肱三头肌长头肌支转位修复腋神经肌支.用肱二头肌、岗上肌和三角肌肌力,肩外展和上举角度,尺神经功能损失等指标对手术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6例中5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肱二头肌均在术后3~4个月开始恢复肌力.随访时间18个月以上的4例屈肘M_4~+~M_5;随访时间4个月的1例屈肘M_3~+.其中3例行外展功能重建,单用膈神经修复的病例上臂可上举至180°,外展肌力M_4~+;联合副神经和肱三头肌长头肌支修复的病例上肢可外展90°,肌力M_4~-;单用副神经修复的病例上肢可外展80°,肌力M_3~+.3例手部握持力与术前相同,2例增强.4例手部尺神经供区功能无明显影响,1例小指掌侧皮肤感觉减退,第一骨间背侧肌萎缩.结论 尺神经部分束支转位修复肱二头肌支可以有效的恢复臂丛损伤后屈肘功能;用膈神经修复肩胛上神经可能取得更好的肩外展和上举效果;本组臂丛下干部分损伤的病例受伤均在3个月内,采用此术式同样恢复了肱二头肌功能,未加重原有的手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正>腘绳肌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多见于运动性损伤,其损伤机制多为腘绳肌在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位强烈收缩而造成,但股二头肌长头近端从坐骨结节近端起点完全撕脱损伤临床上并不常见,经常存在误诊、漏诊,早期多给予保守治疗,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最近收治1例典型的股二头肌长头近端止点完全撕脱并血肿形成病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岁男性患者,工人。主诉:外伤致右臀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股二头肌束前置半腱肌延长的腘肌袢形成术治疗16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通过临床和静脉造影显示效果可靠,未引起小腿静脉回流障碍,无并发症发生。该手术方法能够延长肌袢的长度,并达到规定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后肌瓣联合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闭式灌洗治疗Ⅳ期坐骨结节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21年3月—2022年3月, 德州东城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Ⅳ期坐骨结节压疮患者, 其中男11例、女4 例, 年龄31~72岁。压疮创面大小为6.0 cm×4.5 cm~10.0 cm×6.0 cm, 创腔直径10~14 cm。5例患者合并坐骨结节骨感染。清除病灶后, 移植股二头肌长头肌瓣(面积10.0 cm×4.0 cm~18.0 cm×5.0 cm)和半腱肌肌瓣(面积8.0 cm×4.0 cm~15.0 cm×5.0 cm)联合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面积6.5 cm×5.5 cm~10.5 cm×6.5 cm)修复压疮创面, 将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 于创腔内置管行闭式灌洗2~3周。术后观察肌瓣和皮瓣成活情况、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 随访观察压疮复发情况、皮瓣质地和外观及供受区瘢痕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术后所有肌瓣和皮瓣均顺利成活。2例患者术后1周因翻身不当导致受区切口受压裂开, 经换药治疗3~4周后愈合;其余患者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  相似文献   

17.
股二头肌移位代半腱肌矫正儿童小腿外旋畸形北京市儿麻矫治中心(100024)秦泗河小腿外旋是儿麻后遗症常见畸形,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髂胫束挛缩和股二头肌肌力大于半腱、半膜肌肌力,既往矫正术式是髂胫束松解或加作胫腓骨的内旋截骨术。作者自1988年来,采用股...  相似文献   

18.
三角肌是维持关节活动的重要肌肉,瘫痪后肩关节外展功能丧失。以往所采用的三角肌替代术如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肱二头肌短头或肱三头肌长头移位术均因肌力有限等原因效果多不理想。作者于1985年~1989年3月共施行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皮瓣移位治疗儿麻后遗症三角肌瘫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应用胸大肌腱缝合固定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胸大肌腱缝合固定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陶树青陶树林李海丰田军林欣上臂屈肌群中屈肘功能最重要的肌肉系肱二头肌,肱二头肌长头腱除有屈肘、屈肩功能外,尚有肩关节轻度内旋并稳定肩关节之功能,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者于临床上偶尔可见到.对本症传统方法是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膈神经及肋间神经移位后肱二头肌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常用膈神经或肋间神经移位来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引起的肱二头肌麻痹;其中膈神经移位肱二头肌后的治疗效果较好,目前认为这是由于膈神经高频率、大振幅的自发性电活动和具有较多粗大运动神经纤维所引起的。本实验采用组化染色(ATP酶,NADH-TR),图像分析的方法对5例肋间神经移位、6例膈神经移位后的肱二头肌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发现膈神经移位后肱二头肌肌纤维粗大,各纤维型比例接近,与正常生理状态相似。肋间神经移位后的肱二头肌肌纤维细小,SO型纤维明显增多(达82.2%)。由于Ⅱ型纤维的等长收缩力大于Ⅰ型纤维,因此这个结果进一步解释了膈神经移位后的肱二头肌较肋间神经移位后的肱二头肌恢复好的原因。此外,本实验还发现失神经肌神经再支配后纤维型的组化现象同样存在于人体骨骼肌,结合肌纤维粗细差别较大的特点,提示它可用于失神经肌神经再支配过程中对肌肉的神经支配状态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