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2010年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0年检出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7.6%,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16.5%;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20.0%,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对所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5.8%~90.3%,MRSA及MRSE均为多药耐药菌,其耐药率除万古霉素为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50.0%.结论 医院应加强临床微生物学的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用K-B法检测2007年7月-2008年12月医院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双纸片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阳性率。结果 2007年7月-2008年12月分离常见革兰阴性杆菌529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863株,肺炎克雷伯菌1254株,鲍氏不动杆菌1153株,大肠埃希菌1020株,检出率依次为35.22%、23.71%、21.80%和19.28%,其他革兰阴性杆菌722株;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低,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32.70%,而对其余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50.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52.90%和49.20%,并且出现了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并呈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较高,应加强监测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为控制医院感染,临床医师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高抗感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哈尔滨市3所医院临床分离菌株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05、2009年革兰阴性杆菌,采用API20和常规生化反应进行鉴定.结果 2005年收集革兰阴性菌1172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其构成比分别占34.22%、25.43%、22.35%、5.97%、5.21%;2009年收集2188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其构成比分别占30.85%、20.89%、19.83%、12.89%、8.27%;2005年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3.1%和9.8%,而2009年分别为98.5%和42.5%;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及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3.3%,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22.6%~31.0%;2009年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2005年相比呈下降趋势.结论 感染症菌群分布发生变化,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因时而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和抗菌药物预警模型的建立,为安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与预防多药耐药菌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临床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病原菌共6 185株,对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细菌通过χ2检验比较其总体差异性,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与抗菌药物预警阳性率之间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的监测预警模型。结果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检出及其医院感染率均最高,分别为34.20%、42.32%;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最低占1.73%,但其医院感染率较高为36.17%;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占32.92%,仅次于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但其医院感染率较低为2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多药耐药菌进行监测,注意加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与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通过回归方程模型,能预测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数量,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多黏菌素B体外对极度耐药(XDR)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氏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价其对该类细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临床分离的288株细菌(铜绿假单胞菌130株,鲍氏不动杆菌158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常见的抗菌药物,以确定极度耐药菌;用E-试验进行多黏菌素B及临床常用11种抗菌药物MIC值的检测,分析菌株的MIC值分布情况。结果 288株菌均为XDR,对临床常用的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15%;对多黏菌素B的MIC值均≤2g/ml;130株铜绿假单胞菌与158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MIC50均为0.5g/ml,MIC90均为1.0g/ml。结论多黏菌素B体外对极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氏不动杆菌均敏感,未发现有多黏菌素B耐药株;但存在敏感区域内的高MIC值菌株,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和耐药性。结果 3年共分离革兰阴性杆菌6643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4.8%、23.1%、16.6%、10.7%;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有增加趋势;对肠杆菌科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显著增加。结论 3年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有较快增长,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预防控制切口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医院发生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21.7%、18.5%、17.2%、16.3%、6.8%;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2.1%,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8.8%~26.7%.结论 外科医护人员必须采取干预措施,预防与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院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402株,分离前4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19.9%、15.9%、14.4%及13.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而对哌拉西林、喹诺酮类等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药耐药性均<5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48.4%、18.5%.结论 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铜绿假单胞菌则耐药率较高,但铜绿假单胞菌对酶抑制复合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低;为控制感染,临床医师应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使用药物,提高用药疗效.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变迁. 方法从2000~2003年我院ICU病房分离到497株革兰阴性杆菌,采用E试验方法检测亚胺培南等11种抗菌药物对最常见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WHONET-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4年中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20.3%)、铜绿假单胞菌(18.1%)、鲍氏不动杆菌(16.9%);4年中总敏感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79%),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为67%),再次为头孢他啶(66%)、阿米卡星(65%)和头孢吡肟(62%);呼吸道标本最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7%)、鲍氏不动杆菌(22%),血、尿标本最常见均的是大肠埃希菌(33%、57%);对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且历年不减;200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为91.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从2000年的29%和25%升高到2003年的68%和67%.结论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均保持很高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敏感性最高,其他抗生素的活性在降低.  相似文献   

10.
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5-2007年肺结核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出的576株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结果革兰阴性杆茵占73.6%.列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9.4%)、鲍氏不动杆菌(12.0%)、肺炎克雷伯菌(11.1%)、大肠埃希菌(9.9%)、金黄色葡萄球菌(9.2%)和白色假丝酵母菌(8.2%);对哑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2.7%~30.3%,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8.7%~30.4%,MRSA对β-内酰胺、氟喹诺酮、氨基糖苷类耐药率为64.7%~10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分别为52.6%和45.3%.结论肺结核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对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呈上升趋势,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比例较高,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延缓病原菌耐药的产生及医院感染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加强多药耐药菌控制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 2008年医院制定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知识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率.结果 2008- 2010年未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有效避免了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结论 领导重视,各部门互相配合,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严格无菌操作,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传播,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刘华  林迪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17-3519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病原菌感染/定植状况调查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和病历查询系统,实时查阅某院NICU 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0日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和病历资料、查房记录。对新生儿监护病房患儿送检各种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资料、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占73.43%,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6.2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占0.29%。患儿入住NICU时至入NICU 48 h内、48 h后均筛查出多重耐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主要以定植菌为主(多数患儿没有感染症状)。结论 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MRSA是NICU定植和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这些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状况,第一时间发现多重耐药菌,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切断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刘俊香  刘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5,(19):3626-3628
摘要:目的 对呼吸科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探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追踪调查2014年 1-12 月呼吸科住院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情况,对其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培养出142株病原菌,其中,多重耐药菌共61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临床上应该依据感染菌药敏分析的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建立有效规范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趋势进行分析,旨在做好防控措施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进行常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应用K-B纸片扩散法,按CLSI/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结果3年共分离到1071株细菌,其中G+菌414株,占38.65%,G-菌465株,占43.41%。 MRSA检出率明显上升,分别为:3%、9%、13%。纳入目标性监测的多重耐药菌(MDRO)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0株、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25株、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4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1株、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1株。2013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始出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耐药率为16%。结论妇幼专科医院病原菌群相比综合医院病种少,病原菌也相对较少,但是病原菌群也同样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变迁,耐药性逐年增长,加强监测防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疗站物表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耐药性及消毒剂抗性,找出优势克隆株,为控制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宁波市江北区农村医疗站物表,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产肠毒素A-E试验以及消毒剂抗性试验。结果:从382份物表中共分离出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来自医护人员手3株(3/56),诊疗台面5株(5/86),配药台面1株(1/40),器械表面2株(2/105),输液椅、架4株(4/54),病床、床头柜等2株(2/31),工作服1株(1/9)。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菌株对21种药物耐药,最多耐药种类达18种,出现13种耐药谱,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消毒剂抗性试验结果发现医疗站物表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医院常用消毒剂:新洁尔灭、过氧乙酸、75%酒精、安尔碘、过氧化氢、戊二醛,作用2 min,最低杀灭率为63.33%;作用5 min,最低杀灭率为96.33%;作用10 min,杀灭率为100%。结论:农村医疗站物表中存在着较严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潜在危害,同时也存在着交叉感染的危机。物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性,提示合理使用治疗药物的重要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医疗机构常用的消毒剂的敏感性,说明农村医疗站只要正确掌握消毒技术,合理运用消毒剂,就能避免或减少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31例老年肿瘤患者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菌群分布及耐药率、预后。结果 31例患者均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的发生率为67.7%;常见病原菌依此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5.5%、24.5%、16.0%、10.6%、9.6%;亚胺培南有较强抗菌活性,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用药时间及住院时间过长、化疗周期增多,均会增加感染的机会。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存在感染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肺炎的多个易感因素,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医院环境分离致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消毒剂抗性。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日—2018年1月30日于本医院住院患者所用被褥、物品表面和医务人员手部研究对象,检验细菌状况,并进行培养,记录结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以患者被褥检出率最高(66.67%);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以被褥检出率最高(46.67%);鲍曼不动杆菌检出以被褥检出率最高为(60.00%)。铜绿假单胞菌对84消毒液有抗性;肺炎克雷伯杆菌对苯扎溴铵有抗性;鲍曼不动杆菌对84消毒液和苯扎溴铵有抗性。三种致病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环境有多重耐药菌,建议临床依据平时对耐药菌的监测情况,适时调整消毒方案,做好医院环境清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多药耐药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分析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对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认识不足、相关知识缺乏、手卫生依从性低和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是影响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原因.结论 必须加强医院感染意识,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基层医院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9.
陈辉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6):1429-1430,143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患者耐药性鲍氏不动杆菌携带消毒剂耐药基因存在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株进行消毒剂qacE△1基因检测与分析。结果:20株鲍氏不动杆菌检测到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 20株,检出率为100%。结论:重症监护患者多重耐药性鲍氏不动杆菌消毒剂耐药基因检出率高,提示临床抗药菌株可能也对消毒剂存在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长沙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菌株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为防治耐多药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检测2014年长沙市155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一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回顾性分析其耐药情况。 结果 155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对一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从高到低为:链霉素(S)>乙胺丁醇(E)>左氧氟沙星(OFL)> 对氨基水杨酸钠(PAS)>丙硫异酰胺(TH)>卡那霉素(K)= 吡嗪酰胺(PZA),耐药率依次为:70.32%、36.13%、20.65%、12.90%、8.39%、3.87%、3.87%。耐两种药的耐药株达46株,其中以链霉素与乙胺丁醇为主,其耐药率达29.68%;耐三种药的耐药株达18株,其中以链霉素、乙胺丁醇与左氧氟沙星为主,其耐药率达11.61%;耐四种药的耐药株有5株,其中以链霉素、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及丙硫异酰胺为主,耐药率为3.23%;耐五种药和六种药的各有1株和2株。 结论 2014年长沙市MDR-TB对一线甚至二线抗结核药耐药严重,为MDR-TB防治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