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冰冻保存M-H琼脂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冰冻(-20℃)保存对M-H琼脂培养基的质量效果及有效期.方法 1将预先制好并经灭菌后的M-H琼脂培养基置于-20℃保存,在1月、3月、6月、1年、2年后取出,隔水加热浇制成平板,用标准质控菌株做质量监测;2将预先制好并经灭菌后的M-H琼脂培养基置于-20℃保存,1个月后取出,加热融解浇制一部分平板后再冰冻1天,如此反复6次,每次均用标准质控菌株来鉴定其质量.结果 1用标准质控菌株鉴定各期限冰冻保存的M-H琼脂培养基的质量,均与新鲜时一样,用丁胺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药敏试纸监测的抑菌圈直径均符合质量控制鉴定标准.2用标准质控菌株鉴定反复冻融6次以内的M-H琼脂培养基的质量均与新鲜时一样,均符合质量控制鉴定标准.结论 冰冻保存不影响M-H琼脂培养基的质量,其有效期长达2年,且可反复冻融6次,该保存法适用于基层医院,也为商品化批量生产提供了长期保存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冰冻(-20℃)保存对M-H琼脂培养基的质量效果及有效期.方法 1将预先制好并经灭菌后的M-H琼脂培养基置于-20℃保存,在1月、3月、6月、1年、2年后取出,隔水加热浇制成平板,用标准质控菌株做质量监测;2将预先制好并经灭菌后的M-H琼脂培养基置于-20℃保存,1个月后取出,加热融解浇制一部分平板后再冰冻2天,如此反复6次,每次均用标准质控菌株来鉴定其质量.结果 1用标准质控菌株鉴定各期限冰冻保存的M-H琼脂培养基的质量,均与新鲜时一样,用丁胺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药敏试纸监测的抑菌圈直径均符合质量控制鉴定标准.2用标准质控菌株鉴定反复冻融6次以内的M-H琼脂培养基的质量均与新鲜时一样,均符合质量控制鉴定标准.结论 冰冻保存不影响M-H琼脂培养基的质量,其有效期长达2年,且可反复冻融6次,该保存法适用于基层医院,也为商品化批量生产提供了长期保存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冰冻保存麦康凯琼脂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冰冻(-20℃)保存对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质量效果及有效期。方法(1)将预先制好并经灭菌后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置于-20℃保存,在1、3、6个月和1、2年后取出,隔水加热浇制成平板,用标准质控菌株做质量控制;(2)将预先制好并经灭菌后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置于-20℃保存,1个月后取出,加热融解浇制一部分平板后再冰冻2d,如此反复6次,用标准质控菌株来鉴定其质量。结果(1)用标准质控菌株鉴定各期限冰冻保存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质量,均与新鲜时一样,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不生长,大肠埃希菌生长,菌落呈红色与新鲜时一致,变形杆菌生长,菌落呈无色也与新鲜时一致,均符合质量控制鉴定标准。(2)用标准质控菌株鉴定反复冻融6次以内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质量均与新鲜时一样,均符合质量控制鉴定标准。结论冰冻保存不影响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质量,其有效期长达2年,且可反复冻融6次,该保存法适用于基层医院,也为商品化批量生产提供了长期保存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质控血清的不同保存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进口质控血清溶解后的不同保存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溶解后的进口质控血清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保存,用Dimendion Rx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种血清分别进行平行测定20项生化指标。结果:分装后冰冻保存的血清稳定性明显好于不分装组,除了TG外,CV均小于5%,而不分装组CV有近1/3的测试项目结果高于5%。结论:质控血清溶解后分装冰冻,使用时再复融是一种较好的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创建一种简便易行的抑制变形杆菌迁徙性生长的方法。方法用无水乙醇预处理营养琼脂平板(NUA)、哥伦比亚琼脂平板(CAN)和中国蓝平板(CBA),在平板中心点种奇异变形杆菌标准菌株,观察对该菌迁徙生长的抑制效果;分别划线接种4种标准菌种,培养24 h后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照组:在未经乙醇处理的培养基中心点种奇异变形杆菌标准菌株。结果奇异变形杆菌于乙醇处理培养基37℃培养12、24、48 h均未出现迁徙生长现象。接种的4种标准菌株鉴定和药敏结果未发生改变。结论无水乙醇能有效地抑制变形杆菌的迁徙性生长现象,并且对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的生长特性和药敏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自制无血M—H平板做苛养菌的药敏试验,解决乡镇卫生院因血源缺乏,难以开展细菌常规培养和苛养菌药敏试验的困难。方法用多种中药单味和配伍后加入M—H琼脂,做多种细菌(包括4个药敏试验质控菌株)的药敏试验,并与M—H平板和M—H血平板进行比较。结果枣豆平板上多种苛养菌经24h培养出现明显抑菌环,与M-H血平板比较,经配对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非苛养菌在该平板上7h培养出现可测量抑菌环,优于M—H平板。结论在缺乏血液培养基的乡镇卫生院,枣豆平板可用于苛养菌和非苛养菌的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鉴定细菌常用的克氏双糖铁琼脂(KIA)培养基试管法进行改良,为实验室鉴定肠杆菌科细菌提供方便、准确的鉴定方法。方法配制试剂,分装至安瓿管中,高压灭菌备用;对标准菌株、质控菌株、临床分离菌株共534株进行试验,与试管法进行对比,根据常规方法判断结果。结果安瓿法与试管法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用安瓿法进行KIA试验,简单方便,结果准确,试剂用量小,且能室温长期保存,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冰冻保存营养肉汤的质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营养肉汤是常用的液体增菌及稀释培养基,其有效期约1周至2周,常因水分蒸发或污染而失效.基层医院细菌标本量少,配制量不易掌握,易造成浪费[1].冰冻保存生化质控品有效期远远大于4℃或常温保存质控品的期限[2].为此,我们对营养肉汤培养基进行探索,将其置于-20℃冰冻条件下保存,可延长培养基的使用时间,不影响其质量,适用于基层医院.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密封方法保存冰冻质控血清之间的差异性,以找出一种方便、实用、简单的保存冰冻质控血清的方法。方法用两种不同密封方法保存同一批分装的质控血清,然后每天各取一份复溶分别放入同一台生化分析仪测定,连续测定25 d,用统计方法算出当天两种方法每个生化项目测定结果差值(蜡封冰冻质控血清测定值减去自封冰冻质控血清测定值)的均值(x)、标准差(s)t、值。结果两种密封方法效果一样,各项生化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密封方法保存的冰冻质控血清其测定结果不存在差异,自封保存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临床血清标本自制血脂异常值复合质控品的方法。方法 采用体检健康者混合血清,通过聚乙二醇6000(PEG6000)沉淀法浓缩脂蛋白,依据所得各成分浓度,与健康人混合血清混合后得到异常值血脂复合质控品,加入保护剂和防腐剂。依据国家行业标准《生化分析仪用质控物》评价均匀性、复融开瓶稳定性、长期保存稳定性。结果 瓶间均匀性结果经F检验,P均>0.05;复融开瓶后4~8℃保存至少稳定14 d;-20℃冰冻保存可以稳定12个月。结论 利用临床血清标本制备血脂复合质控品,标本易得、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要求,不仅为临床自制异常值血脂质控品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同时也为血脂质控品研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VITEK MS系统)在鉴定流感嗜血杆菌(HI)中的应用及其可靠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生化实验室收集的咽拭子或痰液标本1 265份,利用细菌16SrDNA序列测序方法对细菌进行种属鉴定,得出HI菌株36株。然后分别使用3种不同方法[VITEK MS系统、常规生化鉴定系统(API NH系统)、M-H琼脂药敏试验]对所得到的36株HI菌株进行鉴定。观察3种不同方法对36株HI菌株的鉴定结果及临床使用特点。结果 VITEK MS系统对HI菌株的鉴别能力略高于API NH系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TEK MS系统对HI菌株的鉴别能力显著高于M-H琼脂药敏试验(P0.05)。相比传统的API NH系统及M-H琼脂药敏试验,VITEK MS系统的优势为自动判读结果、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及成本低。结论 VITEK MS系统能够准确、快速地对HI进行鉴定,且操作简便,在临床上对HI的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淋球菌对营养要求特殊,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较慢。为科学评价化学消毒剂对淋球菌的杀灭效果,采用平板浸润接种法对不同培养基进行比较,以评价杀菌效果的差异。结果,淋球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和酵母浸膏琼脂上生长的菌落均小于2 mm;在酵母浸膏血琼脂和巧克力琼脂上生长的菌落为2~3 mm,计数回收率高出26%。而平板涂布法的回收菌数低于平板浸润法,其标准差大于平板浸润法。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时,采用酵母浸膏血平板浸润接种方法。观察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和标准菌株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选择抗力较高的标准菌株作有机干扰物试验。用大白兔作为淋球菌感染部位和感染量的试验动物。结果表明,用酵母浸膏血琼脂替代巧克力琼脂培养淋球菌无统计学差异,淋球菌用平板浸润法接种比平板涂布法好。临床分离菌株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略低于标准菌株。在30 g/L牛血清白蛋白的存在下,达到消毒要求的消毒剂浓度是PBS菌悬液的消毒剂浓度的5~6倍。淋球菌可通过皮肤、角膜感染大白兔的泌尿系统,可感染角膜菌量为80 cfu。故建议在30 g/L牛血清白蛋白的条件下,淋球菌经消毒剂处理后,下降5个对数值,作为消毒合格标准较可靠。  相似文献   

13.
20株棒状杆菌属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关注棒状杆菌属细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方法棒状杆菌属细菌鉴定用API CORYNE鉴定板,药敏试验用含5%羊血的M-H平板、K-B法,并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20株菌均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具有较好敏感性,多数菌株对青霉素类、含酶抑制剂敏感性低,其中以纹带棒状杆菌的耐药性最明显。结论棒状杆菌属细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有上升趋势,采用血M-H平板进行药敏试验,可为临床选择最佳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1)菌株:125株菌株均为我院临床标本分离培养所得,革兰阳性球菌5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其他葡萄球菌27株。革兰阴性杆菌7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4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非发酵菌33株。质控标准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大肠杆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2)仪器:M icroScan WA-96由美国DADE BEHR ING公司生产;(3)M-H培养基和药敏纸片:M-H药敏琼脂购自杭州天和生物有限公司,16种抗生素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品生物技术开发公司。2.方法M icroScan WA-96法用该仪器的配套试剂…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1988年从苏州地区收集到的216株伤寒菌株,作了13种药物的敏感试验,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216株伤寒菌株分别收自于太仓县36株,吴江县116株;吴县54株;张家港2株;昆山县2株;苏州市6株.所有菌株均经生化特性及血清学试验鉴定.符合伤寒沙门氏菌特征.2.培养基由北京流研所提供水解酪蛋白(M-H)琼脂,按要求配制后,每只直径9cm 的平皿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工法和全自动机器制备冰冻、解冻红细胞在冰冻、融化、洗涤后的质控指标,比较两种方法对红细胞保存效果的差异。方法各取12例保养液为输血用复方枸橼酸钠注射液(ACD-B)的全血,于采血后6d内离心制成红细胞制剂,使用手工和全自动机器直接滴入红细胞低温保护剂,-80℃冰冻保存数日后取出融化,再分别使用手工和全自动机器进行洗涤。于融化后即刻以及洗涤后即刻分别取样测定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结果与手工法相比,使用全自动机器保存、洗涤的冰冻红细胞,其红细胞回收率明显升高,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减少。结论使用全自动机器保存、洗涤红细胞的效果好、保存时间长、洗涤时间短,完全可以替代手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MRSAID产色琼脂培养基及其他3种方法检测和鉴定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方法选择临床118株葡萄球菌用(118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细菌鉴定仪鉴定到种,用MRSAID琼脂筛选法、苯唑西林平板筛选法、头孢西丁纸片法比较MRSA的检测情况,同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ecA基因作为金标准,同时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粪肠球菌ATCC29212做干扰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用PCR检测其meeA基因,共检测到80株阳性菌株;用MRSAID琼脂筛选法符合率为100%,苯唑西林平板筛选法符合率为97.5%,头孢西丁纸片法符合率为100%;有1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MRSAID琼脂的显色有干扰,出现了浅绿色的细小菌落。用标准菌株做对照均没有生长。结论MRSAID琼脂平板可以对MRSA进行主动快速监测。  相似文献   

18.
不能用加人血的血平板做CAMP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乳链球菌需用CAMP试验鉴定,该试验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鉴定结果.血平板是该试验的关键培养基.为探讨血平板中的血液、基础粉、湿度、保存时间对试验的影响,我们分别用五种血平板:(1)哥伦比亚琼脂粉加羊血液;(2)哥伦比亚琼脂粉加人血液;(3)营养琼脂粉加羊血液;(4)营养琼脂粉加人血液;(5)市售商品血平板,在不同时间做CAMP试验.所用无乳链球菌为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质评菌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用常规细菌鉴定方法和API20系统两种方法对我们自行设计的革兰阴性细菌鉴定编码系统(GN-30)进行评价。方法 用三种方法对16株质控菌株(14株全国质控菌株,2株省质控菌株),42株临床菌株进行重新鉴定,分析鉴定结果。结果 GN-30细菌鉴定板与常规鉴定方法符合率为100%,API 20E系统与常规鉴定方法、CN-30系统完全符合者37株,符合率为85.7%,三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N-30系统在肠杆菌科细菌鉴定方面使用较为满意,可作为一种适用于各级医院临床常规细菌鉴定的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余俊  姚冬梅 《检验医学》2005,20(6):561-562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1)菌株:125株菌株均为我院临床标本分离培养所得,革兰阳性球菌5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其他葡萄球菌27株。革兰阴性杆菌7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4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非发酵菌33株。质控标准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2)仪器:MicroScan WA-96由美国DADEBEHRING公司生产;(3)M-H培养基和药敏纸片:M-H药敏琼脂购自杭州天和生物有限公司,16种抗生素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品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