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脊柱骨折的X线-CT诊断(附5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了我院51例脊柱骨折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男30例,女21例,年龄17~81岁。结果51例中椎体骨折65个,X线平片诊断单纯压缩性骨折31例。20例可疑不稳定性骨折;CT扫描诊断稳定性骨折23例,爆裂性不稳定性骨折28例。结论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脊柱骨折的诊断中都具有特征性价值并存在着限度,二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脊柱损伤的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胸腰椎轻度压缩性骨折的DR、CT、MRI综合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的DR、CT和MRI表现特征,评价各种影像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及综合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分析48例外伤患者共计52个椎体轻度变形的DR、CT和MRI表现.结果48例患者中,DR诊断为轻度压缩性骨折35例。片示患椎上缘皮质不整,椎体非对称性轻度楔形变;CT扫描30例,诊断轻度压缩性骨折27例,CT片显示患椎中前部皮质断裂,骨小梁紊乱;MRI诊断急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8例,MRI示患椎急性挫裂水肿表现.结论正侧位DR片结合CT可明确诊断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MRI可明确压缩性骨折为急性期或陈旧性骨折.各种影像手段综合运用,可提高胸腰椎轻度压缩性骨折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使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椎体得到良好的复位与可靠的外固定。方法:采用高低床方法进行骨折椎体的复位后行石膏背心外固定。结果:我院于1995年7月-1999年9月采用此方法临床治疗63例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达近愈标准的占100%,随诊57例,达治愈标准的95%,达好转标得5%。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爆裂性骨折最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可导致局部疼痛、局部后突畸形及神经症状。“爆裂骨折”一词由Holdworth[1]在1963年首先提出,用于形容纵向压力导致的椎体粉碎性骨折。胸腰椎损伤的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如果漏诊,创伤性脊椎不稳定可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后遗症[2]。目前仍首选用X线平片诊断胸腰椎骨折,CT扫描对判断骨折后分型及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8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在描述、比较、讨论X线、CT的影像学表现基础上,评价其诊断和治疗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9月~2006年5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胸部外伤骨折的检查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胸部外伤骨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X线平片检查及低密度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在收治的80例患者中,有72例经X线检查发现肋骨骨折,有8例未发现骨折。全部患者经低剂量螺旋CT扫描均诊断为骨折。结论使用X线平片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诊断胸部外伤骨折效果显著,低密度螺旋CT检出率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6.
徐厚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87-87,89
目的:探讨椎弓崩裂与腰椎滑脱的X线平片与CT扫描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8例椎弓崩裂患者的X线平片、CT检查结果,比较两者对诊断的价值和限度。结果:18例患者进行了CR正侧位摄片检查,检出椎弓崩裂5例,另3例加摄斜位片确诊;28例患者均进行了CT检查,检出椎弓崩裂25例。结论:CT扫描比X线平片对椎弓崩裂与腰椎滑脱的诊断更具优势,X线平片投照技术和CT合理的扫描计划是发现椎弓崩裂与腰椎滑脱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X线平片和CT检查应用于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评估两种检查方法临床使用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本院7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X线平片及CT检查上的脊柱损伤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X线平片未发现椎体骨折的小骨块突入椎管30例,未发现椎体骨折8例。CT显示78例患者均可见椎体楔形改变和椎体后缘的异常及骨折线,椎体横径增宽67例,椎管内见明确后移压迫骨髓的小骨片56例,可见椎管狭窄65例,合并横突、棘突骨折34例。结论 CT检查对脊椎爆裂型骨折的检查相比X线平片优势明显,可以更好的显示微小骨折和脊髓狭窄和压迫的情况,但是其检查范围较X线检查狭窄而且操作更为复杂,在应对复杂病情时操作难度更高,所以, CT检查和X线平片在脊椎爆裂型骨折患者的检查中,可互相结合,取长补短,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X线平片及CT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37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胸椎10例,胸腰交界处20例,腰椎7例,男32例,女5例,平均年龄36岁,伤后全部行X线正侧位平片和CT平扫,并CT多层面重建。结果 X线平片,CT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椎体纵或横形骨折崩解,终板骨折移位,并突入椎管椎管狭窄,椎板骨折,棘突间成椎弓间距增大。结论 平片诊断爆裂骨折需与单纯压缩骨折鉴别,明确诊断需行CT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输精管注药精囊显影后的CT图像资料,探讨PVSVG-CT对精囊及周围脏器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方法:行CT扫描和PVSVG-CT检查,同时对有相应症状和CT表现(未作PVSVG-CT)的60从的图像主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且诊断前列腺肿瘤15便,实验组诊断9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对照组诊断精囊炎11例,实验组诊断23例,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相似文献   

10.
李云  李迎春 《黑龙江医药》2012,25(6):855-856
目的:分析腰椎椎弓峡部裂的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39例椎弓腰椎峡部裂X线平片、螺旋CT检查影像资料。结果:25例病人进行了X线检查,检出椎弓峡部裂20例;39例病人进行了螺旋CT检查,检出椎弓峡部裂39例。结论: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螺旋CT扫描比X线平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特征,评估X线、CT、MRI在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2例脊柱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X线平片、螺旋CT扫描、MR检查。结果单纯屈曲压缩型21例,爆裂型28例,安全带型4例,骨折脱位型9例。颈椎15例,胸椎20例,腰椎27例。结论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方法,CT能正确地评价脊柱损伤的类型,了解椎管受累程度,判定脊柱稳定与否,而MRI在脊髓、韧带损伤等方面能显示其特异性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胸腰段爆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45例患者均有椎体爆裂骨折,其中胸椎骨折14例,腰椎骨折25例,胸腰椎骨折6例。而胸腰椎骨折中,胸腰椎均爆裂骨折者2例,一节爆裂骨折另一节为单纯楔形压缩骨折者4例。45例患者中,以L1骨折最多见,有25例。骨折累及前中柱者20个椎节,累及前中后柱者27个椎节。结论 64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胸腰段爆裂骨折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舟状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6例舟状骨骨折患者经X线检查后,采用多层螺旋CT薄扫、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就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影像结果进行比较及综合分析。结果 X线平片漏诊2例结节部骨折及3例中远端1/3无移位裂隙骨折及1例月骨周围脱位,将2例裂开的舟状骨骨折误诊为无移位的裂隙骨折,此7例X线平片漏误诊的骨折均在多层螺旋CT予以确诊。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相较于X线平片而言在舟状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上有较高价值,有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14.
目的X线平片与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鼻部外伤患者的HRCT与鼻骨侧位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鼻部外伤患者鼻骨侧位X线平片诊断鼻骨骨折14例(35%),可疑骨折6例(15%),未见骨折20例(50%);HR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24例(60%),可疑骨折1例(2%),未见骨折15例(38%)。HRCT诊断鼻骨骨折与X线平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HR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鼻骨骨折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54例SARS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铁链  张云亭  李威  叶宁  蔡跃增  许强 《天津医药》2004,32(4):219-222,F003
目的:探讨SARS的影像学表现、分型与诊断。方法:54例临床诊断的SARS患者均有系列胸片,23例有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胸片分型为:单纯型(Ⅰ)、进展型(Ⅱ)、迁延型(Ⅲ)。对18例临床治愈出院后胸片、CT复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4例中,15例以肺实质渗出、实变为主,5例以肺问质浸润为主,34例兼有肺实质、间质病变。Ⅰ型(n=12)胸片表现多不具特征性,预后好;Ⅱ型(n=25)胸片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病死率高(16%);Ⅲ型(n=17)残留病变最多(100%)。CT显示残留病变比胸片更清楚。结论:SARS影像学表现仅具有相对特征性,诊断必须结合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6.
探讨CT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本文收集43例的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同时行X线平片及CT检查,男32例,女11例,年龄14-71岁,采用岛津TC和3000CT机,仰卧位,图像放大扫描,本组31例为单椎体骨折,12例为多椎体骨折,压缩骨折占53%,爆裂型骨折占36%,骨折脱位型占8%,安全带型占2%,作者认为CT对胸腰椎骨折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清楚显示椎管变形及脊髓是否受损作和受损情况,CT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也具有一定限度,不能正确判断椎体骨折的压缩程度及椎体脱位情况。  相似文献   

17.
肺栓塞的非增强性螺旋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远  马强  曲晓勤 《河北医药》2001,23(6):426-428
目的 探讨非增强性螺旋CT扫描对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例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的肺栓塞螺旋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CT扫描均有阳性发现,其敏感性为100%,其中诊断正确者7例;误诊为胸腔积液合并肺炎者9例;胸腔积液者3例;机化性肺炎1例;周围型肺癌1例。结论 CT平扫可提供肺栓塞存在与否的有力证据,是简便、安全、敏感的检查手段,提高对本病的警惕,良知肺栓塞的影像学特点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并研究其对栓子的显示情况,以提高对PE的诊断水平。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4月接收的127例PE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肺部CT平扫、胸部X线平片,比较4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并比较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部CT平扫、胸部X线平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观察、记录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主肺动脉、肺动脉干,叶、段、亚段肺动脉的分支数及栓子的类型、数量显示情况。结果 127例PE疑似患者经肺动脉造影确诊89例,除外38例;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阳性85例,阴性42例(其中假阴性4例);肺部CT平扫阳性69例(其中假阳性16例),阴性58例(其中假阴性36例);胸部X线平片阳性50例(其中假阳性13例),阴性77例(其中假阴性52例)。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肺部CT平扫、胸部X线平片(P〈0.05)。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共显示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叶、段、亚段肺动脉3588支,肺动脉栓塞940支,栓塞率为26.2%。各动脉栓塞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段肺动脉(30.0%)〉叶肺动脉(29.4%)〉段肺动脉(26.8%)〉左/右肺动脉(12.2%)〉肺动脉干(8.1%)。栓子类型从大到小依次为:偏心型(497)〉附壁型(155)〉中心型(154)〉完全堵塞型(134)。结论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PE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能清晰地显示栓子的类型和数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在副鼻窦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6例经CT横断扫描和(或)冠状扫描,同时做了X线平片检查的副鼻窦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以鼻阻、头痛、脓涕或回缩性涕血为主要症状。CT显示病变的鼻窦腔内窦壁黏膜增厚、窦腔积液、黏膜下囊肿、黏液囊肿、息肉等,其中单纯黏膜增厚45例,窦腔积液23例,黏膜下囊肿6例,黏液囊肿3例,复合型病变(包括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改变)87例,阴性22例;X线平片显示病变的窦腔黏膜增厚、窦腔积液、囊肿样改变、窦腔普遍密度增高等,其中黏膜增厚34例,窦腔积液21例,囊肿样改变10例,窦腔普遍密度增高81例,阴性40例。结论:CT检查较X线平片检查更能清晰显示鼻窦病变的影像表现特征,特别是避免了前后或左右解剖结构的重叠,能清晰显示副鼻窦的解剖及变异,以及周围的毗邻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良好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煤工尘肺大阴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对比分析确诊的尘肺大阴影患者的X线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并加以比较。结果52例尘肺大阴影中CT检出直径>10mm的融合结节和团块影48例,X线胸片检出39例,CT检出尘肺并发肺气肿42例,X线胸片检出32例,CT检出尘肺并发肺结核7例,肺癌1例,X线胸片检出肺结核2例,CT检出尘肺并发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大或钙化4例,X线胸片检出1例。结论螺旋CT显示尘肺大阴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并发症的检出优于X线片,对尘肺大阴影的正确,综合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