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极化液已被应用40年,胰岛素是极化液的关键成分〔1〕,胰岛素除调解细胞能量代谢外,还可促进细胞修复和生存,并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2〕,极化液已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疾病,收效显著。笔者用极化液治疗110例冠心病患者,并用心电图评  相似文献   

2.
孙健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4437-4438
目的:观察应用大剂量胰岛素含镁极化液对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糖尿病除外),各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心力衰竭程度及类型方面均差异无显著性。A组为基础治疗加大剂量胰岛素含镁极化液治疗;B组为基础治疗加小剂量胰岛素含镁极化液治疗;C组为基础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尿量、心率、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A组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尿量增加,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率明显优于C组(P<0.01)。结论:大剂量胰岛素含铁极化液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是适用于慢性重度心力衰竭的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姬漫  王雅丽  冯军鹏  刘亚 《海南医学》2007,18(1):13-13,6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对8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86例患者梗死显效64%-88%,总有效率77.4%-98%,死亡率明显下降54%-67%,脑出血显效40%-56.8%,总有效率72.4%-89.5%,死亡率下降45.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应用胰岛素使血糖维持在正常偏低水平,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胰岛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有研究表明胰岛素能明显改善脑缺血的神经功能障碍及病理损害等。我院自2009年以来,在收住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加用正规胰岛素20IU,观察胰岛素的疗效,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喻淑庆  刘焕  吴志林 《广东医学》2016,(15):2338-2339
目的:对腹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中进行极化液治疗,观察极化液对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即给予极化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输液,检测麻醉前,术后第1、3、7天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以及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 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细胞因子TNF-α和CRP表达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程度有所改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给予极化液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门冬胰岛素类似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胰岛素(insulin, Ins)是所有1型糖尿病和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理想的胰岛素应用模式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情况以满足能量代谢的需要.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治疗中,胰岛素强化治疗已成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能有效的减少或延缓1型和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普通的短效人胰岛素应用广泛,但也存在较多不足,尤其是皮下注射后吸收和达到峰值速度均较缓慢,与正常个体餐后胰岛素的分泌状态不同,因而控制餐后血糖不甚理想[1].由于药物浓度的峰值不能与餐后血糖高峰吻合,故易导致餐后高血糖和药物吸收后低血糖的发生.为减少DM不良事件的发生,使胰岛素强化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和方便,新的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不断得以开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应用脑保护剂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脑梗死患者显效率66.5%~87.5%,总有效率82.0%~92.5%,死亡率明显下降61.7%;39例脑出血患者显效率43.0%~59.5%,总有效率76.4%~90.5%,死亡率下降53.2%。结论:应用小剂量胰岛素使血糖维持在正常偏低水平,可明显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及极化液干预效果.方法 260例严重创伤患者(损伤严重评分>16,ISS〉16)随机分为极化液5 d干预组(n=140)和治疗对照组(n=120),本院健康体检正常志愿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n=100).测定各组空腹血胰岛素、血糖、静脉给糖30 min后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计算并观察各组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糖负荷后胰岛素增量和血糖增量比值(ΔINS30/ΔGLU30)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治疗对照组伤后7 d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OMA-β指数和ΔINS30/ΔGLU30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HOMA-IR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极化液5 d干预组伤后7 d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治疗对照组,HOMA-β指数和ΔINS30/ΔGLU30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对照组,HOMA-IR指数与治疗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表现为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和糖负荷后早期胰岛素分泌水平明显下降.早期使用极化液/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IR)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相互关系的研究是目前临床所瞩目的课题,IR被认为是导致ICVD的重要危险因子,对IR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方法;针刺治疗ICVD改善IR的报道极少,本文应用针刺治疗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观察其相关实验室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试图从针刺改善IR的角度来阐明针刺防治ICVD的作用机理、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抵抗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阐述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其对机体的影响来说明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存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所固有的 ,亦贯穿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全过程 ,是导致其发病的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治疗中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内源性高胰岛素的水平 ,对于减缓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葡萄糖-胰岛素-钾盐(Glucose-insulin-potassium,极化液,GIK)作为调节代谢的组合治疗,可以用来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的这个概念是由Sodi-pallares等在1962年首次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治疗糖尿病的体会.方法 糖尿病的治疗要点为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耱尿病教育和药物治疗,其中胰岛素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消除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胰岛素的不良心理反应,饮食及运动疗法对胰岛素应用的影响,胰岛素在治疗中剂量的掌握,不良反应处理等几个方面的阐述来说明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结论 合理及早正确地使用胰岛素,对糖尿病治疗会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心肌极化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极化液在治疗心脏疾病方面已广泛运用,并在常规极化液的基础上发展了镁极化液、强化极化液、高浓度极化液以及简化极化液。并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开始,已广泛运用治疗多种心脏疾病。本文就5种极化液的生理基础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对策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80例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的教育措施,干预组40例患者除应用常规的教育措施之外,再应用针对性强的护理对策对患者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6例接受了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其依从性是40%,在干预组患者中有35例接受了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其依从性是87.5%,两组患者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目前认为,糖尿病应该积极进行强化治疗,使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等全面达标,而胰岛素强化治疗就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理想控制,而胰岛素泵治疗则是强化治疗的主要方法.胰岛素泵又称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是近年来临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先后给35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508泵)进行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1)观察护理人员在使用胰岛素时的技术操作过程;(2)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180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治疗,及出院后使用胰岛素笔治疗与操作情况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发现护理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及患者自行操作的不当,是影响胰岛素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对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明显地提高了胰岛素治疗效果,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了医院的信誉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R)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与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否同样可以达到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治疗组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即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对照组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结果: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尽快达标,同样达到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与应用胰岛素泵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均能迅速、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血糖,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同样达到强化治疗的目的,是基层医院针对农村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脑血管病治疗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临床脑血管病治疗的体会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笔者认为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中要树立整体观念,注意甘露醇的用药时机及用量,合理降压、合理补充液体,把握溶栓和介入的适应证,胰岛素和纳洛酮应用的益处,以及脑血管病的营养支持、尽早康复治疗、全面的二级措施预防的重要性.以期降低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极化液由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及加(或不加)硫酸镁组成,其可促进心肌摄取和代谢葡萄糖,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恢复细胞膜的极化状态,以利于心脏的正常收缩,常用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的治疗[1]. 极化液中胰岛素与葡萄糖的比例为1:4~6, 通常情况下都认为不会发生低血糖反应. 然而在应用极化液过程中,却有一部分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甚至昏迷.为此,本研究将极化液的输注顺序予以改变,极大地减少了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常有营养过剩,而体力活动则明显减少,使原有潜在功能低下的胰岛B细胞负担过重,从而2型糖尿病患者亦明显增多.预计将来还会增加.过去2型糖尿病患者多在口服药物失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以及应急下才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近来研究表明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本研究对我院新诊断的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探讨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