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交通事故伤害4752宗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高危车种和高发时间,以揭示车祸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用流行病学原理对番禺市1997年发生的4 752宗交通事故(车祸)伤害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4 752宗,造成268人死亡,3 202人受伤,死亡率为20.94/10万.高发年龄是20~49岁的青壮年,男性车祸死亡率(29.45/10万)是女性死亡率(12.46/10万)的2.36倍;骑自行车者和行人特别是老年人是车祸的高危人群,共死亡124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7.46%;摩托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高危车种,全年摩托车发生车祸101宗,死亡105人,占总死亡宗数的40.40%,车辆死亡率为5.84/万辆.而交通事故的高发时间是夜间(17:00~24:00),共发生车祸1 709宗,死亡116人,占总死亡人数43.28%.结论预防和控制车祸的对策是加强群众性的交通安全教育,改善道路安全设施和限制摩托车上牌.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2000年交通事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大连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高危车种和高发时间,以揭示大连市车祸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用描述性研究对大连市2000年交通事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4368例,死亡率为11.80/10万,伤残率为17.16/10万;高发年龄是21-50岁的青壮年,男性车祸死亡率是女性的3.23倍;汽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高危车种;驾驶员自身因素为肇事的主要原因。结论 预防和控制车祸的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加强群众性交通安全教育,提高的安全行车意识和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改善道路交通条件,确保良好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3.
萧山区居民车祸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萧山区车祸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萧山区死因监测系统2002—2007年资料,采用ICD—10编码进行伤害死因分类统计,计算车祸死亡率、死因构成等。结果萧山区车祸死亡率为26.28/10万,居伤害夕E因的首位,男性高于女性,车祸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上升。9种车祸死亡类型中,位居首位的是人-车碰撞造成行人死亡,46.4%为60岁以上老年人。骑(乘)摩托车车祸死亡主要集中在20~59岁之间,占总摩托车死亡的91.8%,主要危害男性,占87.1%。结论车祸已成为威胁萧山区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社会各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道路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成都市七区两县监测点中2616例肠癌死亡率的统计学分析,总死亡率为7.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7/10万(其中,大肠癌死亡1674例,占肠癌死亡例数构成比64%,其总死亡率4.88/10万,标化死亡率4.27/10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7.67/10万,标化死亡率7.29/10万,女性死亡率6.29/10万,标化死亡率6.00/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城区死亡率9.30/10万,郊(区)县死亡率4.94/10万,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城区高于郊(区)县(P<0.01);在2616例肠癌死亡例数中,工人、农民、干部、离退休人员占82.65%,且以45岁以上的男性居多。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1995~1998年疾病监测点肺癌报告死亡率13.29/10万,标化死亡率12.08/10万,城市死亡率(20.31/10万)高于农村(11.25/10万),男性死亡率(21.11/10万)高于女性(5.13/10万),40岁以上居民肺癌死亡占肺癌死亡总数的89.81%,工人、农民、离退休人员、家务人员,占肺癌死亡总数的90.94%,本文分析结果为制定肺癌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1996~2003年全国交通事故伤害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全国交通事故及交通事故伤害的发生情况,为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本数据。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交通事故、年度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采用描述性研宄的方法,分析1996-2003年全国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致伤与死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结果:全国交通事故发生数从1996年的28.77万起,增加到2003年的66.75万起;交通事故的构成以机动车事故为主(〉90%),而汽车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以上,摩托车事故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因车祸死亡人数从1996年的7.36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0.44万人,受伤人数从17.44万人增加到为49.42万人。车祸死亡率从6.02/10万上升到8.08/10万;直接经济损失从1996年的17.17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33.69亿元。结论:交通事故对居民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日益加重,社会各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切实减少交通事故伤害对人民生命安全的成胁.降低交通事故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深圳市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提供的2000—2003年交通事故的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年共发生交通事故22039起,死亡3649人,男:女为6.57:1,伤19274人,直接经济损失12481万元。伤害人群主要年龄段为20~50岁,3164人,占86.71%,各年龄段10万人口年死亡率则以30~50岁为高峰,范围为10.22~28.98之间,10万人口交通事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日时间段以0~1时及19~24时为高发时段,月份分布较为均匀。地段以城市主干道路及一级公路为主。死亡人员身体部位损伤有效统计1864人,头部1276人,多部位477人,分别占35.0%(1276/3649)、131%(477/3649)。平均减寿年数为40.0年。结论深圳市交通事故危害性大,主要伤害青壮年流动人口。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等,是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韶关市区作为中小城市的样本进行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992~1994年共发生交通事故3957宗。日均3.6宗,年均发生率为305.89宗/万辆。呈逐年下降趋势。事故发生率以货车、小车、客车较高,事故类型以机-机相撞为主,占66.16%。被致伤者年龄最小1岁,最大79岁,中位数年龄为27岁,主要伤及四肢而致骨折,人口伤害率、死亡率分别为104.76/十万和10.38/十万,车辆伤害率、死亡率分别为138.98/万和13.77/万。每宗事故经济损失4629元,若交通事故每减少百分之一,则可减少损失18万元,避免14人致伤。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通州市意外伤害死亡情况,本文对通州市1987~1998年生命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表明通州市居民自杀死亡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19.94/10万)。车祸的死亡率呈明显上升,由1987年的4.74%/10万上升到1998年的10.98/10万,0~4岁的儿童,溺水死亡是其主要死因,儿童人数占总溺死亡人数的48.41%,其中33.32%是1~4岁的儿童。机械性窒息死亡率婴儿高达325.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缙云县居民伤害死亡水平,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缙云县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伤害合计死亡1370例,年均死亡率为75.52/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01/10万。年均死亡率,男性为92.47/10万,女性为57.39/10万(P〈0.01);75~岁死亡率(702.26/10万)最高,15~岁死亡率(14.17/10万)最低,不同年龄伤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害的前5位死因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淹死、自杀,前5位死因占伤害总数的86.86%。其中男性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淹死、自杀占84.78%;女性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自杀、淹死,占90.45%。伤害死亡AYLL为16.51年,减寿率为12.47‰。结论伤害已经成为缙云县主要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4-2009年上海市虹口区车祸的死亡情况,为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虹口区全死因登记监测系统收集的车祸死亡资料,用描述性方法分析车祸死亡率、死亡人员职业构成、减寿人年数(PYLL)等。结果虹口区2004-2009年车祸死亡率为6.08/10万,占伤害总死亡的14.22%,居伤害死亡的第一位。男性车祸死亡率高于女性,且6年中上海市虹口区居民车祸死亡率呈波动趋势。行人的死亡占交通事故总死亡的37.15%。摩托车驾驶员的死亡率为16.19/10万,远高于非机动车人员及其他机动车驾驶员的死亡率。6年来,交通事故总的减寿年数为4785.00人年,减寿最严重的是小汽车碰撞车祸所引起的人员死亡。结论车祸死亡是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2.
某高校教职工1982~1992年死亡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教职工病伤死亡情况。结果:198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11年间教职工累计人年数为61552人,死亡人169人,死亡率为274.56/10万,男女死亡率分别为406.40/10万和165.94/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是:恶性肿瘤(死亡率为68.23/10万)、呼吸系疾病(死亡率为55.24/10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43.87/10万)、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35.74/10万)、损伤和中毒(死亡率为22.75/10万)。教职工平均死亡年龄为63.25岁,工人最高(65.49岁),干部次之(63.32岁).教师最低(60.31岁)。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宝山区10年围产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惠琴  周蕴 《中国妇幼保健》1999,14(11):705-707
通过对上海市宝山区1989~1998 年10 年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以探索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提高地区母婴保健水平。结果:10 年围产儿数53 435 例,死亡586 例,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10.97‰。其中本市围产儿死亡率为9.09‰(371/40 805),在本市的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17.02‰(215/12 630)。近5 年(1994~1998 年)中,本市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6.10‰(99/16 238),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15.27‰(138/9 035),相对危险性为2.5 倍,差别有显著性(P< 0.01),比北京市朝阳区报道的5.7 倍低。10 年中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死胎原因不明占16.04% 、畸形占15.36% 、缺氧占13.14% 、早产占12.46% 、脐带因素占12.29% 、母亲因素占10.24% 、胎盘因素占7.00% 、其他占13.48% 。10 年中总围产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其中本市人口围产儿死亡率近5 年下降明显,致死性畸形下降缓慢,上升为第1 位死因,应加强产前诊断和孕前保健。流动人口近5 年围产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死因为早产和缺氧,应加强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并制止非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4—2005年广东省居民意外交通伤害死亡状况及其疾病负担情况。方法以广东省2004-2005年居民死亡原因登记系统数据和交通伤害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在广东省抽取12个调查点,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居民交通伤害死亡情况,通过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评价交通伤害死亡的疾病负担。结果2004-2005年广东省居民意外交通伤害死亡3237例,交通伤害死亡率为21.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1/10万,占伤害死亡的41.9%(3237/7721),占总死亡的3.2%(3237/99919)。交通伤害标化死亡率农村(21.9/10万)高于城市(16.3/10万),男性(29.2/10万)高于女性(11.0/10万)(均P〈0.01);交通伤害死亡主要集中在15~59岁年龄段,占全部交通伤害死亡的71.3%(2308/3237)。交通伤害死亡的主要人群是行人、骑摩托车者、骑自行车者,分别占交通伤害死亡的41.9%、20.1%、3.2%。12、1、2月的交通伤害死亡人数较多,分别为292、317和281例,占全年交通伤害死亡的9.0%、9.8%、8.7%;另一个高峰是夏季的6、7、8月,死亡人数分别为266、293和284例.占全年交通伤害死亡的8.2%、9.0%和8.8%。2004-2005年广东省因交通伤害死亡造成的YPLL为10.2万人年,YPLLR为674.2/10万,交通伤害死亡YPLL占伤害死亡YPLL的44.3%;其中农村和城市分别为7.7万人年和2.5万人年;男性和女性分别为7.4万人年和2.7万人年;15—29岁年龄组损失最高(3.8万人年),占该年龄组伤害YPLL的55.9%;30—44岁年龄组次之(3.4万人年),占该年龄组伤害死亡YPLL的49.3%。结论交通伤害死亡是广东省居民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不仅危害青壮年人群健康和生命,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政府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7--2012年台山市1—24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状况,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2年台山市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监测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死因编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台山市2007-2012年1—24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共报告268例,平均死亡率为4.54/10万。伤害死亡死因顺位前6位依次为淹死88例(占32.84%)、机动车辆交通事故75例(占27.99%)、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36例(占13.43%)、其他意外和有害效应19例(占7.09%)、自杀16例(占5.97%)和意外中毒13例(占4.85%),合计247例(占92.16%)。男性伤害死亡219例(平均死亡率为7.27/10万),女性伤害死亡49例(平均死亡率为1.6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1-、5-和10-岁年龄组的主要死因均为淹死,分别占各年龄组的59.52%(25/42)、77.27%(17/22)和58.97%(23/39),15-岁年龄组和20~24岁年龄组的主要死因均为交通事故(包括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分别占各年龄组的47.83%(33/69)和60.42%(58/96)。伤害总死因按月份分布的死亡曲线呈“A”字形,即6、7月报告死亡数最多(64例,占23.88%),1、12月报告较少(26例,占9.70%)。结论伤害死亡是台山市儿童青少年的首位死因,其中以淹死发生率最高,应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增强儿童青少年及其他人群的安全意识,减少伤害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北仑区2002-2007年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宁波市北仑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水平及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北仑区2002--2007年居民病伤死因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利用标化死亡率、构成比、顺住和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对伤害死亡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年间,北仑区居民伤害年均标化死亡率为64.10/10万,占全死因的12.63%.占该地区全死因第3位;按PYLL排位,伤害居第2位,总PYLL为22354人年,占全死因PYIJL的28.74%,平均减寿年数为13.68人年,人。伤害死亡外部原因前5位依次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溺、自杀和被杀,占伤害死亡的69.46%。其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率男性(27.67/10万)是女性(10.73/10万)的2.58倍。随着年龄增长,伤害死亡率逐渐增大.0。14岁年龄段以淹溺居首.15~44岁及45~59岁年龄段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60岁以上年龄段以意外跌落为主。结论伤害是北仑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因伤害死亡外部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控制伤害。  相似文献   

17.
摘要:分析广州市黄埔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收集黄埔区肿瘤发 病与死亡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监测覆盖黄埔区户籍人口203852人(男性108903人,女性94949 人),计算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标化率、累积发病(死亡) 率(0~74岁)、构成比。 结果显示,2013年黄埔区恶性肿瘤发病744 例,死亡301 例,病理诊断比例(NV%)73.38%,死亡/发 病比(M/I)0.40,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DCO%)5.63%,未指明部位和部位不明的病例占2.69%。发 病率364.97/10万(男性359.04/10 万, 女性371.78/10 万), 中标发病率201.13/10 万, 世标发病率 261.16/10万,截缩发病率(35~64 岁)407.38/10 万,累积率(0~74 岁)27.66%。死亡率147.66/10 万(男性172.63/10万,女性119.01/10万),中标死亡率70.65/10万,世标死亡率97.50/10万,截缩死 亡率(35~64岁)135.08/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27.66%。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依次为肺癌、结 直肠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食管癌和宫颈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 69.22%。恶性肿瘤死亡前十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鼻咽癌、前列腺 癌、肾脏癌症和胆囊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9.40%。肺癌、消化系统癌症、乳腺癌是威胁黄埔区居民 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发病增长较快,结直肠癌多年位居黄埔区恶性肿瘤发病第二位, 需要重点防控。 关键词:肿瘤登记;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 中图分类号:R73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06 0464 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香坊区儿童死亡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哈尔滨市香坊区1997—2006年0~14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0~14岁儿童年平均死亡率为68.82/10万(占全人群死亡数的1.59%),男性儿童死亡率(79.44/10万)高于女童(57.64/10万)。0~岁组死亡率(1115.24/10万)最高,10~14岁组(23.03/10万)最低,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染色体异常和伤害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前3位原因。伤害是5~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其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和意外中毒是伤害的前3位原因。结论有效控制1岁以下婴儿的死亡率及较大年龄儿童伤害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福建省劳动力(0~59岁)伤害死亡动态和主要死因,为劳动力人群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福建省劳动力意外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2年福建省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累计报告劳动力人I=I伤害死亡17350例,年均粗死亡率为10.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56/10万;伤害死亡累计减寿664603人年,年均粗PYLL率为4.31‰,标化PYLL率为4.44‰。标化死亡率2011年最低,2012年最高;标化PYLL率2009年最低,2012年最高(P〈0.01);中年劳动力标化死亡率高于其余类型劳动力,男性高于女性;标化PYLL率壮年劳动力高于其余类型劳动力,男性高于女性;各种伤害死因中,2008~2012年平均标化死亡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交通事故(5.18/10万)、溺水(1.34/10万)、摔落和跌倒(1.04/10万),平均标化PYLL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交通事故(1.85‰)、溺水(0.48‰)、摔落和跌倒(0.37‰)。结论交通事故是目前福建省劳动力人群伤害死亡的首位死因,壮年、中年男性是伤害防制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寿光市居民意外伤害主要死因、死亡水平,探讨影响寿光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寿光市1997%2012年疾病监测系统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寿光市居民意外伤害合计死亡3340例,粗死亡率为54.94/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71/10万。年均死亡率,男性为76.90/10万,女性为32.54/10万(P〈0.01),0~14岁、15~44岁、45~64岁、〉65岁分别为10.56/10万、46.94/10万、64.50/10万、122.78/10万(P〈0.01)。3340例中,交通事故死亡占60.15%,自杀占16.53%,意外中毒占5.63%;伤害死因前3位,男性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淹死,分别占64.76%、13.81%、5.68%,女性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跌倒,分别占49.03%、23.08%、8.07%。结论交通事故为寿光市伤害第一位死因;男性发生伤害的几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