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本研究共纳入196人,其中正常对照100人,DM257人,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和/或空腹血糖异常)39人,在DM2和糖尿病前期组人群中Hb≥160g/L共38人。结果:Hb≥160g/L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其HbA1c水平明显高于Hb正常的糖代谢异常患者(8.68±1.78%vs.7.37±1.58%,P=0.034),而GSP水平在两组却无差异。结论:GSP与HbA1c水平高度相关,对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HbA1c的水平增高,可能会部分高估患者的血糖水平,而GSP水平不受Hb影响,可作为监测高原地区糖尿病血糖控制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高血压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代谢异常的切点。方法采用非随机整群抽样入选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各家医院HbA1c检测均执行卫生部临检中心质控标准。测定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OGTT 2h血糖和HbA1c水平。分别以OGTT空腹血糖≥5.6和≥7.0mmol/L作为空腹血糖受损和空腹糖尿病的标准,以OGTT 2h血糖7.8~11.1mmol/L和OGTT 2h血糖≥11.1mmol/L作为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bA1c在国人高血压患者对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切点。结果本研究共入选患者687(男410、女277)例,平均年龄60.9岁。以OGTT空腹和(或)2h血糖确诊糖尿病的比例为39.0%。单纯测定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检出率仅为17.5%;将漏诊55.2%的糖尿病患者;在OGTT空腹血糖受损患者中,通过OGTT 2h血糖测定,可多检出44.6%的糖尿病患者。以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时,糖尿病的检出率为32.9%。ROC曲线分析显示,HbA1c=5.8%时诊断糖尿病前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佳;HbA1c=6.2%时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结论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高,且被大量漏诊,故对高血压患者应常规筛查糖代谢异常。建议在高血压患者HbA1c诊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切点分别采用5.8%和6.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HbA1c及FPG筛查糖尿病(DM)的应用价值。方法南京地区参加体检的未诊断糖尿病1330例,测定FPG和HbA1c,予标准化早餐后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2hPG),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FPG和HbA1C筛查糖尿病的效果。结果按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本研究人群DM患病率为6.8%。采用ROC曲线判断,与DM状态相关的FPG临界点为6.1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3%和96.3%;HbA1c临界点为6.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5%和88.8%。当采用FPG≥6.1mmol/L或HhA1c≥6.1%作为标准时,敏感性达到92.3%,同时有较好的特异性81.2%。结论单独使用FPG较HbA1c在筛查DM中具有稍高的价值,为了最大限度的筛查DM患者,建议对6.1mmol/L≤FPG≤7.0mmol/L或HbA1c≥6.1%的患者行OGTT以明确有无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林鹏  杨乃龙  陈红 《山东医药》2006,46(25):35-36
对26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取多次多成分胰岛素注射治疗,治疗中检测其五点血糖,五点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的胰岛素量为终剂量,分析睡前胰岛素(NPH)终剂量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检测其中119例患者治疗前五点血糖,分析HbA1c与五点血糖的关系。结果HbA1c〉9.3g/L时,其与NPH终剂量明显相关(r=0.635,P〈0.01);治疗前五点血糖的总平均值与HbA1c的相关性最好,其次为空腹血糖。认为HbA1c水平对NPH终剂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指导T2DM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李玫玫  赵秀娥 《山东医药》2007,47(27):156-157
测定68例空腹血糖(FPG)〈6.1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6%-7%就诊者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2hPG),研究HbA1c对糖耐量受损(IGT)的诊断价值。发现IGT患者(2hPG≥7.8mmol/L)与血糖正常者(2hPG〈7.8mmol/L)HbA1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HbA1c对IGT的诊断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0例诊断为糖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的住院患者,按照HbA1c水平分为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组(HbA1c〉6.5oA)与对照组(HbA1c≤6.5%),测量患者的脉搏波速度及血压,检测血脂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组脉搏波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1.07±2.32)m/s:(10.26±1.84)m/s,P〈0.05]。在脉搏波速度相关因素分析中,糖化血红蛋白及收缩压与脉搏波速度呈显著正相关(r=0.34,0.56,P均〈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脉搏波速度具有相关性,血糖控制欠佳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意义。方法:选择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空腹血糖〈5.6mmol/L,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成人患者;行OGTT2h血糖测定,如果OGTT2h血糖≥11.1mmol/L,再次行OGTT以排除糖尿病。同时观察年龄,入院时血压、体重指数、血肌酐、血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参数的改变。结果:本组266例患者中检出糖耐量减低者(OGTT2h血糖≥7.8mmol/L)共98例(36.8%),其中确诊2型糖尿病29例(OGTT2h血糖≥11.1mmol/L),占10.9%。结论:所有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OGTT,以发现可能的糖代谢异常,使患者能得到早期干预,更显著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1,5-脱水葡萄糖醇(AG)、糖化血清蛋白(GSP)、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胰岛素水平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生化检测法、发光免疫检测法,检测30例确诊(按照WHO标准)为糖尿病的患者的1,5-AG、GSP、Glu、HbA1c及胰岛素水平,将其设为观察组;并且以同样的方法检测30例正常健康者的1,5-AG、GSP、Glu、HbA1c及胰岛素水平,将其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这两组患者中检验项目的差别,总结彼此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糖尿病临床诊断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GSP、1,5-AG、HbA1c以及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Glu检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Glu与GSP、1,5-AG、HbA1c及胰岛素之间均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1,5-AG、GSP、Glu、HbA1c及胰岛素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糖尿病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出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C肽(C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验对糖尿病(DM)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8例D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8名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的血糖(2 h PG)、CP、Hb A1c水平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分析HbA1c与与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FPG(10.79±3.23)mmol/L、2 h PG(13.76±3.42)mmol/L及HbA1c(11.95±2.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0.59)mmol/L、(3.69±0.29)mmol/L和(5.03±0.47)%(P0.05),CP水平(0.89±0.08)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0.66)μg/L(P0.05);HbA1c与CP呈负相关关系(r=-6.653,P=0.041),与FPG呈正相关关系(r=0.445,P=0.037)。结论 CP与HbA1c联合检验可为可为医师诊断DM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水平HbA1C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因素。方法11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HbA-c水平分为三组,分别对血糖影响因素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低HbA1c与葡萄糖负荷后血糖、TG水平相关。中等HbA1c与FPG、负荷后血糖相关。高HbA1c仅与FPG相关。结论不同程度糖代谢紊乱的T2DM患者的血糖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1.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尿液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34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血糖和尿白蛋白(ALB)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ALB均值为14.6±10.6μg/mm,NIDDM组均值为89.6±68.6μg/mg,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DM者血糖控制水平与ALB关系显示,血糖水平<7.84mmol/L组ALB为59.45±24.2μg/mg,血糖7.84~11.1mmol/L组ALB为64.7±33.8,血糖>11.1mmol/L组ALB为144.6±147.8。其ALB异常例数分别占22.1%、33.8%和46.8%。表明DM者血糖控制水平与ALB升高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2DM患者24小时动态血糖变化与HbA1C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HbA1c水平将578名T2DM患者分为4个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患者全天血糖。结果组内分析显示,仅在7.5%≤HbA1c〈10.0%组及HbA1c≥10.0%组内HbA1c水平和高血糖曲线下面积、高血糖持续时间、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幅度呈正相关;仅在HbA1c〈6.5%组内HbA1c水平和空腹状态低血糖曲线下面积及持续时间呈负相关。结论当HbA1c处于不同区间内时,HbA1c水平与高血糖及低皿糖暴露、平均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幅度的相关性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个体行75gOGTT和Hb1c检测。结果HbA1c≥6.0%和≥6.5%分别作为诊断糖调节异常和糖尿病的标准,其灵敏度分别为70.59%和50.00%,特异度为88.89%和77.78%。结论以HbA0c≥6.0%作为糖调节异常的诊断标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以HbA。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应用价值并不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SDTM)模式对T2DM患者血糖的改善作用。方法分析2005-2010年进入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门诊SDTM管理的2581例T2DM患者基线状况。比较其中865例有6个月以上随访记录的患者,记录管理前后HbA1C和FBG的变化,并按不同HbA1c基线水平(〈6.5%,6.5%~7.4%,7.5%~8.4%,8.5%~9.4%及≥9.5%)分组,比较血糖变化。同时按不同起始降糖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分析治疗前后药物使用的变化。结果管理后HbA1C和FBG分别降至(6.75±1.20)%和(6.64±1.39)mmol/L(P〈0.01)。HbA1c≥9.5%组(n=157)降至(7.52±1.54)%,改善患者比例达88%。胰岛素使用比例升至34%(P〈0.05),且胰岛素组HbA1C下降幅度最大,约0.94%(P〈0.01)。结论SDTM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216例DM患者FPG、PPG、HbA1c和UMA/Cr进行测定、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DM患者的FPG、PPG、HbA1c和UMA/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HbA1c和UMWA/Cr成正相关(r=0.522,P〈0.01)。结论DM患者HbA1c和UMA/Cr水平与DM早期肾脏微血管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1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 1.1 糖尿病的筛查与诊断 糖尿病是血糖代谢异常的综合征,其诊断仍然依据以下3条中的任一条: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h血糖≥11.1 mmol/L或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HbA1c≥6.5%. 指南指出,空腹血糖或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为诊断糖尿病首选.若随机血糖或餐后2h血糖≥11.1 mmol/L且有症状者,则一次血糖即可确诊.若无症状,则需非同日重复监测以进一步明确糖尿病的诊断.HbA1c可作为糖尿病前期的筛查指标,需糖耐量试验进一步确诊.关于糖尿病的分型,仍然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单基因糖尿病及其他少见类型糖尿病如慢性胰腺炎、胰腺切除、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及线粒体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化血清蛋白(GSP)在妊娠糖尿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诊断分为妊娠糖尿病组(GDM组)96例、糖耐量受损组(IGT组)85例及正常妊娠对照组99例,比较三组糖筛查、HbA1c、GSP水平及GDM组、IGT组中HbA1c、GSP的异常率,分析HbA1c、GSP在GDM诊断的方法学指标评价。结果三组分别糖筛查HbA1c、GSP血清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GDM组的组间、组内HbA1c、GSP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P有较高的灵敏度,HbA1c有较高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结论 HbA1c、GSP在GDM的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T2DM)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T2DM患者,均分为无血管并发症组(单纯DM组),大血管并发症组(大血管组)和微血管并发症组(微血管组)。另选择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的FPG、2hPG、HbA1c和血脂含量。结果:与单纯DM组比较,大血管组和微血管组FPG、2hPGh水平显著升高;微血管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8.11±1.89)%比(8.76±3.66)%]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DM组比较,大血管组和微血管组ApoA1水平[(1.28±0.11)g/L、(1.26±0.18)g/L比(1.12±0.32)g/L、(1.15±0.36)g/L]显著降低,ApoB水平[(1.12±0.12)g/L、(1.14±0.16)g/L比(1.38±0.24)g/L、(1.42±0.18)g/L]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DM组,大血管组和微血管组TC、LDL-C和TG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1.39±0.17)mmol/L比(1.15±0.32)mmol/L、(1.17±0.26)mmol/L、(1.12±0.19)mmol/L]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T2DM血管并发症与血脂代谢异常关系密切,血脂代谢异常越严重,血管并发症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健康体检者6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被分为:HbA1c正常组(44例,HbA1c≤6.5%)和HbA1c升高组(58例,HbA1c6.5%),检测各组患者的baPWV及血脂、血糖及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bA1c正常组和HbA1c升高组hsCRP水平[(1.82±0.2)mg/L比(2.7±0.1)mg/L比(3.5±0.1)mg/L]均显著升高,baPWV[(1412±95)cm/s比(1755±72)cm/s比(2040±105)cm/s]显著增加(P均0.05),且HbA1c升高组hsCRP水平和baPWV显著高于HbA1c正常组(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且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的明显高于血糖控制理想者的,积极控制患者血糖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20.
对44例T2DM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RP检查,并以血糖标准差(SDBG)为依据分组研究2型糖尿病(T2DM)血糖波动与CR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TDM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平均血糖、HbA1c、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BG≤1.4mmol/L组与1.4mmol/L〈SDBG≤2.0mmol/L组之间平均血糖、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hs—CRP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2.0mmol/L〈SDBG≤3.0mmol/L组与SDBG〉3.0mmol/L之间存在同样的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在T2DM中hs—CRP与HbAlc相关,在HbA,c相似的人群中,hs—CRP还与SDBG相关。结论:T2DM的hs—CRP不仅与平均血糖、HbA1c有关,而且与血糖的波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