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硬膜下血肿的MRI及CT对照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王峻CT对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价值已被临床所接受,但对一些亚急性或慢性期血肿呈等密度且出血量不多者确常有漏误诊发生。MRI的应用弥补了CT的不足,本文就36例经手术证实的硬膜下血肿的术前...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疗水平,。方法通过43例老年人慢性硬下血肿的病例分析,该组患者均经CT及MRI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均采用颅骨钻孔引流。结果,本组43例,痊愈38例,5例拔管后仍有少量积液,3个月后CT复查脑复位,积液消失。结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大部分经颅骨钻引流可以治愈,个别情况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3.
江自强  添远星 《江西医药》2000,35(6):330-330,376
目的 分析研究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至1999年治疗的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4例,全部由CT或MRI作出诊断,并施行了钻孔引流术。结果 97%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14例术后3周内复查了CT,全部在原血肿部位有不同量的残余积液,未再次手术而痊愈。结论 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预后良好,但容易误诊为老年性痴呆,应及早作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4.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诊断(附31例分析)福建省立医院CT室陈忠建,王聚贤,朱芳富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简称ISDH)是硬膜下血肿的一种类型,其发病机理目前有两种不同理论。由于血种密度与邻近脑灰质密度相似,造成CT上诊断困难,双侧ISDH更容易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5.
王属铭 《北方药学》2010,7(4):31-31
慢性硬膜下血肿随时间的变化CT表现形态和密度变化多端.对病史不详,患者无特殊症状体征,时间较长的慢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认识不足,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CT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方法,现将我院CT诊断,手术证实1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了分析,以提高CT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水平.  相似文献   

6.
慢性硬膜下血肿 (chronicsubduralhematoma ,CSDH)在颅脑损伤中并不少见 ,但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bilateralchronicsubduralhematoma ,BCSDH)临床上并不多见 ,由于缺乏特异性 ,其诊断较为困难 ,容易误诊或漏诊。自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经CT、MRI和手术或尸检证实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70例 ,其中 15例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2 1 4%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5例中 ,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41~ 84岁 ,6 0岁以下者 2例。头部外伤史 10例 (6 …  相似文献   

7.
硬膜下血肿CT诊断108例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吴淑贝,林美福,陈凤英,王聚贤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我们收集经CT检查、临床手术证实为亚急性或慢性硬膜下血肿108例,现分析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本组108例硬膜下血肿中慢性96例,亚急性...  相似文献   

8.
脑白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白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王峻许建新郑英CT与MRI对颅脑损伤的检查诊断价值已被临床所接受,但对不同期脑损伤的诊断能力存在差异,急性期亚急性血肿CT较诊断MRI敏感而脑白质挫裂伤的诊断MRI优于CT,本文就作者对CT及...  相似文献   

9.
两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4例CT误诊漏诊分析姚金龙,王成道(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CT室铜陵市244000)两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平扫极易误诊漏诊。我院近4年来曾遇4例,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男4例,年龄48~66岁。临床主要症状和表现:头痛、头昏...  相似文献   

10.
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较常见,是指伤后3周以上出现在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大多数硬膜下血肿CT容易诊断,但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CT上表现与邻近脑组织密度相似,边界不清,往往因临床上病史不明确,患者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1.
高鸿  孙敏 《云南医药》2000,21(4):330-331
我们用自制颅骨手锥于床旁对 1994年 1月~1999年 12月所收治到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中 2 6例行锥颅抽吸治疗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男性 2 4例 ,女性2例 ,年龄最大 84岁 ,最小 4 2岁。有明确外伤史2 0例占 76 9% ,无明确外伤史的 6例占 2 2 1% ,有外伤史者病程最长为 6月 ,最短 1月。主诉头痛18例 ,智力下降 11例 ,偏瘫 9例 ,意识障碍 7例 ,脑疝 2例。术前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及MRI确诊 ,其中 2 3例行头CT ,3例行头MRⅠ ;其中单侧血肿为 18例 ,双侧血肿 8例 ,CT血肿为低密度或稍低密度 16例 ,为等密度 5…  相似文献   

12.
毛峰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8):1213-1214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与临床诊断的关系.方法:对4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T扫描密度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程、血肿液的颜色和性状有一定关系.结论:应注意等密度血肿、血肿包膜不连续型血肿的鉴别诊断,CT的随访对动态观察颅内病变演变过程及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CT扫描对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证实为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CT表现.结果 45例患者所有病变均位于幕上,表现为颅板下弓形等密度影;其中单侧病变者40例,双侧病变者5例.中线结构不同程度向健侧或向血肿相对较小的一侧移位,脑沟、裂、池不同程度变浅或消失,侧脑室不同程度变窄、移位.结论 CT扫描能较准确地判断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位置、大小、范围,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26例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的影像表现,主要就血肿形态、大小、密度及中线结构改变等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肿位于左侧13例,位于右侧10例,两侧同时受累3例;血肿位于额顶部15例,额部3例,顶部5例,额颞顶部3例。血肿形态表现为新月形影或近似新月形者者18例,表现为梭形影6例。表现为不规则形影2例。血肿呈略低密度7例、等密度11例、稍高密度或混杂性密度8例。血肿最长径为33—121mm.最宽径为12—29mm.最高径为23-41mm。侧脑室、第三脑室不同程度受压、变形、移位,脑沟、裂变浅至消失,脑回不同程度的聚拢内移。结论CT能较敏感地检出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但对于小的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易漏诊.分析其征象时应特别注意血肿侧脑室形态与大小的改变.注意血肿邻近脑实质的受压移位征象.  相似文献   

15.
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结果19例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8例,CT表现为内缘平直、外缘弧形或波浪形的带状高密度影;小脑幕硬膜下血肿6例,CT表现为扇行高密度影,幕缘密度最高,边缘光滑、锐利,离幕缘密度变淡而模糊;大脑镰合并小脑幕硬膜下血肿5例,CT表现为具有大脑镰和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二者相连,右侧呈S形,左侧呈反S形。结论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检查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与MRI影像表现和特征。方法本54例均完成CT平扫,其中6例行CT增强扫描,23行例MRI平扫。结果CT正确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52例,漏诊2例,CT增强扫描对诊断有一定帮助;23例MRI全部诊断正确。结论CT对较小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即血肿最大厚度〈0.5cm)易漏诊,尤其是双侧小血肿;MRI对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结果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27例,左侧18例,右侧9例,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3例,结论要高度重视,及时复查。正确诊断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不同时期病理变化与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螺旋CT诊断的慢性硬膜下血肿113例。结果 113例125个血肿。血肿形态表现为弓背形、新月形94个(占75.2%),梭形和双凸形25个(占20、0%),不规则形6个(占4.8%);血肿密度表现为混杂密度66个(占52.8%),等密度29个(占23.2%),低密度30个(占24.0%):并中线结构移位占81%,侧脑室受压变形占67%,脑回皱襞聚拢内移占89%,脑灰白质内移占78%。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螺旋CT与病理对照分析对提高CT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谷震  孙敏 《云南医药》2000,21(2):118-118
我科于 1997年~ 1998年采用深静脉管置入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15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5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51~83岁 ,平均 6 5岁。病程 1~ 3月 ,有外伤史 9例。首发症状以头痛、烦燥、嗜睡、痴呆、言语含混不清 ,单侧肢体活动差为多 ,其中 1例发生脑疝 ,出现昏迷。经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血肿部位以左侧大脑半球为多 (9例 ) ,其中 1例双侧 ,14例为单侧 ,血肿量 80ml~ 2 4 0ml不等 ,有明显占位效应。根据CT或MRI扫描 ,于血肿腔最厚层面 ,血肿中央偏后处选点 ,局部浸润麻醉后 ,用自制颅骨手锥直接经…  相似文献   

20.
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脑梗死12例李军(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CT室丰县221700)硬膜下血肿是闭合性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病变。根据受伤后出现血肿的时间不同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因慢性硬膜下血肿时间长、不易及时发现,待出现临床症状体征时多有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