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10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与其骨密度(BMD)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80岁组的腰椎[(0.756±0.099)g/cm^2]、股骨颈[(0.658±0.111)g/cm^2]及Wards三角[(0.525±0.064)g/cm^2]BMD值较60岁组[(0.883±0.112)g/cm^2、(0.781±0.130)g/cm^2、(0.6274±0.118)g/cm^2]明显下降(P〈0.05)。低体重组(BMI≤20kg/m^2)的腰椎[(0.738±O.114)g/cm^2)]、股骨颈[(0.664±O.112)g/cm^2)]BMD值较正常体重组[(0.816±0.138)g/cm^2、(0.727±0.134)g/cm^2]明显下降(P〈0.05)。糖尿病病程〉10年组的腰椎[(0.743±O.122)g/cm^2]、股骨颈[(0.719±0.147)g/cm^2]BMD值较病程〈5年组[(0.886±0.132)g/cm^2、(0.792±0.122)g/cm^2]明显下降(P〈0.05)。骨密度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与高龄、低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长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邵阳地区绝经后妇女各年龄段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和骨质疏松(OP)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美国Lunar公司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邵阳地区608例绝经后女性进行腰椎3~4和髋部骨密度测定。结果绝经后妇女wardg三角,股骨颈,股骨粗隆,腰椎2~4的BMD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与绝经年龄45~49岁组比较,各年龄组BMD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ardg三角,股骨颈,股骨粗隆,腰椎2~4的年均骨丢失率分别为1.4%;1.0%;0.93%;0.71%。其中以wardg三角骨丢失率为最高。超重组和肥胖组的腰椎2~4,股骨颈,wardg三角,股骨粗隆,BMD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消瘦组各部位BMD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女性绝经后开始出现OP,患病率缓慢上升,各年龄组OP总发病率依次为5.2%;16.8%;35.5%;36.4%;55.3%;64.5%;90.6%。其中腰椎2~4OP发生率最高,整体髋部OP发生率最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示,年龄、文化程度、高钙饮食及体重指数是绝经后妇女OP的危险因素(OR=1.121,0.788,0.627,0.823)。结论邵阳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OP的患病率随之增加。年龄、文化程度、高钙饮食及体重指数是绝经后O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腰椎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测量部位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方法:测量50岁以上人群1087人(男性525例,女性562例)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以本次流调骨峰值减去2.5标准差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分别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测量部位骨质疏松检出率;同时摄T4—L4例位片筛选出压缩性骨折患者,比较不同测量部位骨质疏松检出率。结果:两性随年龄增加,两部位BMD逐渐降低,同年龄组女性骨密度低于男性;男性股骨颈骨密度比腰椎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阳性检出率高,女性腰椎BMD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高于股骨颈BMD的检出率。结论:女性腰椎BMD诊断骨质疏松敏感性优于股骨颈BMD。  相似文献   

4.
戚筠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4):569-570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情况。方法用超声骨密度仪分别对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正常人群测定其骨密度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与健康体检者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31.0%vs17.0%,P〈0.05)、骨质疏松(56.0%VS14.0%,P〈0.01)的患病率明显升高。结论早期科学检测2型糖尿病骨密度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高糖尿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病程长短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8例,按其病程分为三组,I组:病程〈5年,18例;Ⅱ组:病程5~10年,22例;Ⅲ组:病程〉10年,28例,并随机选择与糖尿病组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非糖尿病对照组18例。采用生化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总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尿钙、尿磷等,应用DPX~L型双能X线法测定腰椎、股骨颈和全身的骨密度。结果不同病程长短的3组2型糖尿病患者性别比例相当,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组较对照组骨密度降低(RO.05);Ⅲ组腰椎、股骨颈及全身的骨密度较对照组减低(P〈0.05);I组股骨颈及全身的骨密度均高于Ⅲ组(P〈0.05)。I组、Ⅱ组血钙明显高于Ⅲ组(P〈0.05),而I组与Ⅱ组血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程大于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征(partial androgen deficiency in the aging male,PADAM)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定186例中老年PADAM患者和125例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相匹配的健康中老年人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收集相关生化、性激素及骨代谢指标,并对其与年龄、身高、体重、BMI、性激素水平及部分骨代谢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PADAM组患者腰椎BMD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股骨颈各部位BMD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Neck:(0.831±0.136)g/cm2 vs(0.954±0.143)g/cm2,Ward's:(0.712±0.127)g/cm2 vs(0.811±0.149)g/cm2,Troch:(0.697±0.124)g/cm2 vs(0.764±0.131)g/cm2,P<0.05)].(2)PADAM组及健康对照组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48.9%、36%,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分别为33.3%、20.8%.(3)PADAM患者腰椎BMD与BMI呈正相关;而股骨颈各部位BMD均与年龄呈负相关,与BMI、雄激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PADAM患者股骨颈各部位骨密度明显降低.高龄、低体重指数和低雄激素水平为PADAM患者BMD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生长激素、C肽、血脂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彬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2):153-15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与生长激素、C肽、血脂、血糖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测定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肾脏病变组40例,有肾脏病变组42例,正常对照组39例,进行血糖(BG)、生长激素(GH)、C肽(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结果糖尿病2t组各时相血糖及HbAl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HbAlc、FGH、TC、TG、EDL—C及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无肾脏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脏病变组C—P(0h)及C—P(2h)均显著低于无肾脏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脏病变组病程明显长于无肾脏病变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Alc与FGH呈正相关(r=0.912,P〈0.01),与C.P(0h)呈负相关(r=-0.803,P〈0.01),与C—P(2h)呈负相关(r=-0.771,P〈0.01),FGH与TC呈正相关(r=0.413,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长期高血糖和脂代谢紊乱。空腹生长激素水平升高、高血压及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红蛋白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方法共收集207例7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DXA法检测L1-4、左侧股骨颈、左侧股骨上段的骨密度(BMD),根据BMD水平分为骨量正常组(n=41)、骨量低下组(n=78)和骨质疏松组(n=88),记录年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验血红蛋白含量,使用SPSS软件进行样本统计量描述及分析。结果三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的身高、体重、BMI、L1-4的BMD、左侧股骨颈BMD、左侧股骨上端BMD均低于骨量低下组、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低下组的身高、体重、L1-4的BMD、左侧股骨颈BMD、左侧股骨上端BMD均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低下组的BMI和骨量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骨质疏松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骨量低下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低下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的血红蛋白含量无差别(P0.05);骨质疏松组男女之比为22比66,与骨量正常组、骨量低下组的性别构成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含量与L1-4、左侧股骨颈和左侧股骨上端BMD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0.286、0.279,P0.05),所纳入老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老年男性(P0.05)。结论血红蛋白含量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呈正相关,老年女性血红蛋白含量低于老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9.
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方法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BMD),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和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结果(1)各部位BMD均在20岁~年龄组最高,30岁之后随年龄增加而缓慢下降;40—60岁各年龄组之间的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除腰椎侧位BMD外,吸烟组其它各部位BMD显著低于非吸烟组;吸烟组的BAP显著高于非吸烟组,2组之间的sN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校正年龄与BMI后,烟龄与腰椎正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呈负相关(P〈0.05)。每日吸烟量与腰椎正位及Ward's区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男性吸烟者骨生化指标与骨转换水平增高,骨量丢失加速。吸烟等生活方式增高骨转换水平,影响骨转换的增龄性变化并加速骨量的丢失。吸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预防骨质疏松症(OP)应提倡戒烟。  相似文献   

10.
妇女绝经后骨密度变化与2型糖尿病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骨密度变化与2型糖尿病及相关因素。方法:对43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24h尿白蛋白、雌激素及垂体促性腺激素,以糖尿病病程10年为限,将病人分为Ⅰ组、Ⅱ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程大于10年的Ⅱ组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Ⅰ组(P〈0.01);空腹胰岛素、C肽和雌激素也明显低于Ⅰ组(P〈0.05);但24h尿白蛋白明显高于Ⅰ组(P〈0.01)。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骨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骨密度的减低,部分表现为骨质疏松。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骨代谢紊乱逐渐加重,这与雌激素、胰岛素和C肽水平逐渐下降、尿白蛋白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腰椎骨密度(BMD)的影响因素。方法 227例女性T2DM患者根据有无MS分组,分析两组腰椎BMD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与无MS的女性T2DM患者相比,合并MS的女性T2DM患者BMD显著增高,t=2.033,P0.05;BMD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呈正相关(r=0.191,P0.01;r=0.151,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211,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为影响腰椎BMD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P0.05)。结论女性T2DM合并MS患者的BMD及骨折发生的风险与肥胖及增龄有密切的相关性,绝对体质量对患者骨量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唾液酸、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症的关系。方法健康对照组44例,2型糖尿病无合并症组44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组44例,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30例。采集静脉血样和随机尿样。血样检测唾液酸和血脂谱、血糖、HbA1C、C-反应蛋白,随机尿样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唾液酸。并测量各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腰围比。结果各糖尿病组血和尿唾液酸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增加的趋势显示合并肾病的严重性和尿白蛋白排出的程度(P〈0.01)。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唾液酸含量和尿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1)。血清唾液酸含量与尿微量白蛋白明显正相关(r=0.263,P〈0.01),与腰围比明显正相关(r=0.226,P〈0.05),与收缩压明显正相关(r=0.263,P〈0.01),与C反应蛋白和血脂没有相关性。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腰围比成正相关(r=0.301,P〈0.05),与收缩压成正相关(r=0.633,P〈0.01)。结论血清唾液酸含量的增加和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以及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如高血压、高腰围比密切相关,两者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的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为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5)和干预组(n=95),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总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干预组患者干预后不良饮食、吸烟、酗酒、不爱运动和心理问题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综合干预可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促进患者血糖控制,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的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及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本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108例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及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间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IGF-1、BGP及BMD水平,分析血清IGF-1、BGP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FBG、FINS、HOMR-IR、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BGP及BM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患者血清游离IGF-1、BGP水平与年龄、FBG、FINS、HOMA-IR、LDL-C水平呈负相关, IGF-1与BGP及BMD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低血清IGF-I水平、低血清BGP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简易营养评价法在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简易营养评价法(MNA)在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116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MNA问卷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检测和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分析MNA用于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MNA问卷调查显示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28.4%营养不良,32.8%具有营养不良危险,38.8%营养良好。当以MNA〈17为界点时,MNA的敏感性分别为75.0%、64.7%和65.8%,特异性分别为76.9%、77.8%和79.5%;当以MNA≤23.5为界点时,MNA的敏感性分别增加为100%、100%和97.4%,特异性下降至43.2%、45.5%和50.0%。MNA与体质指数(r=0.474,P〈0.01)、三头肌皮褶厚度(r=0.369,P〈0.01)、上臂肌围(r=0.479,P〈0.01)、血清白蛋白(r=0.613,P〈0.01)、血红蛋白(r=0.335,P〈0.01)和总淋巴细胞计数(r=0.433,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MNA是一种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评价的可靠、灵敏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牙周炎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和龈沟液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2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0例单纯牙周炎患者及16例健康者的血清和龈沟液(GCF)中IL-6含量,比较组间血清和龈沟液IL-6含量的差异性,分析组内血清和龈沟液IL-6含量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及单纯牙周炎组的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01),且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单纯牙周炎组;血清和龈沟液IL-6含量在伴牙周炎糖尿病组(r=0.829,P〈0.001)、单纯2型糖尿病组(r=0.766,P〈0.001)及单纯牙周炎组(r=0.732,P〈0.01)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牙周炎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和龈沟液IL-6的含量,IL-6可能在牙周炎与糖尿病之间的双向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循环酶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1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和hs—CRP水平,并与10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根据NIHSS评分,将脑梗死组分为轻、中、重度3组,各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老年脑梗死组血浆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6.97、14.96,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浆Hey、hs—CR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9、28.19,P〈0.05),脑梗死患者血浆Hcy、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4、0.58,P〈0.05)。结论血浆Hcy、hs-CRP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浆Hcy、hs.CRP水平对脑梗死的预测和疗效观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影响上海市两区(地处中心城区)老年人骨密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经培训专职人员一对一方式对户籍为上海市两区的618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骨密度仪对受试者足踝部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对测得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老年人年龄、性别、饮碳酸饮料、户外运动、服用钙片、既往骨折史与骨密度高低具有相关性(P0.05)。老年女性经常饮用碳酸饮料,骨密度下降明显(P0.05);老年男性经常饮酒,骨密度下降明显(P0.05)。[结论]该两区老年人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生活习性,在注重年龄、性别、既往有骨折史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预防的同时,应鼓励老年人多进行户外运动、定期服用钙片等。老年女性应避免或少饮用碳酸饮料,老年男性应不饮酒或少饮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