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4-2016年北京潞河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同期临床分离主要革兰阴性(G^-)菌的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为降低细菌耐药率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14-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用WHONET5.6软件处理同期住院患者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G^-菌,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推断细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耐药率排名前4位的G^-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从2014年的166 052.2 DDDs下降到2016年的79 712.3 DDDs。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的DDDs,均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呈负相关(r=-0.99,P<0.05;r=-0.99,P<0.05);氨曲南的DDDs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1.00,P<0.05)。结论: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统计该院2014~2015年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和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结果 2年间在我院排名前3位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CIP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正相关(r=0.713,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AMK)、头孢吡肟(马斯平,FEP)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TZP)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正相关(r=0.910,0.891和0.878;P<0.05);大肠埃希菌对FEP、TZP、头孢哌酮钠(舒普深,CFP)、头孢他啶(CAZ)、亚胺培南(IMP)和环丙沙星(CIP)6种药物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相关性(r>0.8,P<0.05)。结论细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DDDs存在相关性,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及细菌耐药的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发生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应用抗生素品种、数量消耗量,同期病原菌感染情况、耐药细菌培养分离结果,应用细菌耐药监测软件统计处理数据。结果2010—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应用抗生素药物11类40种,其中DDDs排名居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培养标本中分离到菌株分别为830、1274、3278株,其中排名居前2位的依次为革兰阴性细菌(G-)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3年间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DDDs)与细菌耐药呈正相关,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DDDs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存在相关性(r=0.7035,P〈0.05)。头孢菌素类的DDDs与G-菌耐药率间呈正相关(r=0.8002,P〈0.05)。喹诺酮类的DDDs与G-菌耐药率呈正相关(r=0.8045,P〈0.05)。结论抗菌药物的DDDs与细菌耐药率具有相关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减少细菌耐药发生,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与医院碳青霉烯类药物(carbapenems,CBM)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之间的相关性,为当地感染性疾病治疗开辟新思路。方法:收集与汇总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2021年CBM使用情况,以及同时期4种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资料,采用SPSS 26.0版软件分析CBM的DDDs、AUD与4种细菌耐药的相关性。结果:除鲍曼不动杆菌对CBM耐药率与CBM的DDDs、AUD存在显著正相关外,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与CBM的DDDs、AUD不存在相关性。结论:随着医院亚胺培南、美罗培南DDDs、AUD和主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逐年升高,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DDDs、AUD与部分耐药菌增长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临床应严格控制与管理CBM的使用,以遏制或延缓细菌耐药变迁。  相似文献   

5.
陈静  黄峰  王伟 《中国药房》2012,(26):2442-2445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4种常见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这些药物的使用量,探讨用药量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各季度多种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与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的用药频度与铜绿假单胞菌下季度耐药率呈正相关;庆大霉素的用药频度与大肠埃希菌下季度耐药率呈正相关。结论:部分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细菌耐药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管控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和抗菌药物使用量,对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与细菌耐药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这些药物的DDDs呈极强正相关关系(r=0.931、P=0.021,r=0.880、P=0.049,r=0.921、P=0.027);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两种药物DDDs呈极强正相关(r=0.988,P=0.002;r=0.951,P=0.013)。结论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与部分抗菌药物DDDs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合理遴选和使用抗菌药物,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舒阳  潘群 《中国药事》2018,32(10):1444-1448
目的:研究氨曲南使用强度与医院内病原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控制病原菌对氨曲南耐药性的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2017年氨曲南的使用强度(AUD)和同期3种病原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用SPSS软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氨曲南在2010-2012年间使用强度逐年上升,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2013年起呈下降趋势。2010-2017年间医院检出的主要革兰阴性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与其AUD有显著相关性(r=0.924,p=0.001),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与其AUD亦有显著相关性(r=0.908,p=0.002),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与其AUD无相关性(r=0.449,p=0.264)。结论:住院患者AUD下降,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呈现下降趋势,提示临床应考虑抗菌药物对病原菌耐药的选择性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与革兰阴性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季度统计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DDDs及同期细菌耐药率,并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研究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该院近2年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排名前4位的菌株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显著正相关(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抗菌药物DDDs与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以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菌耐药率变迁与各类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计算2006~2009年每半年各类抗菌药物每百床日的用药频度(DDDs),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六种病原菌的耐药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用量呈负相关,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与四环素类药物的用量呈正相关;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与广谱青霉素的用量呈负相关;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用量呈正相关,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与喹诺酮类药物的用量呈正相关,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广谱青霉素的用量呈正相关;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第四代头孢菌素的用量呈负相关,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广谱青霉素的用量呈负相关;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用量呈负相关;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用量呈正相关.结论 细菌耐药率变迁与抗菌药物用量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奚炜  梅昭  谭月晴  关涛  邹莉  邓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14):1470-1475,1484
目的:分析某院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的相关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管控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某院2016-2020年临床标本分离细菌的耐药率与同期抗菌药物DDDs,利用Pearson分析法对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6-2020年检出G-菌排名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有所升高;G+菌前3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的DDD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1,0.925,0.987,P<0.05或P<0.01);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头孢噻肟的DDDs呈正相关(r=0.891,P<0.05);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DDD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41,1.000,P<0.0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的DDDs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71,0.972,P<0.01);G+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DDDs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该院G-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监管,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1.
张芫 《中国药房》2012,(6):546-549
目的:调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的现状和耐药性变迁,探讨耐药性和用药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6-2010年8种抗菌药物的年用量进行汇总,计算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并用SPSS14.0版统计软件对PA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年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A对我院常用的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5年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吡肟用药量呈上升趋势,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用量呈下降趋势。P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与DDDs呈强相关,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r=0.933,P<0.01)和庆大霉素(r=0.971,P<0.01)DDDs呈显著正相关,与环丙沙星DDDs呈负相关(r=-0.840,P>0.05)。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DDDs呈中等相关,PA与头孢他啶无相关性。结论:5年来PA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呈波动性下降趋势,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量与PA耐药水平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病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specialized antibacterial drugs,SADs)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SADs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2013年SADs的种类、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C)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主要病原菌对不同SADs的敏感率变化。结果:本院2011-2013年SADs的DDDs总体呈上升趋势,最常用的是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及糖肽类药物。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SADs的敏感率呈现小幅波动,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始终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保持高度敏感,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SADs的敏感率均〈20%。结论:需要进一步规范医院SADs的选择和使用,使其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和合理。  相似文献   

13.
展冠军  邵华  张玲 《中国药房》2014,(46):4349-4352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统计我院2009-2013年9种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采用SPSS 18.0版软件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和抗菌药物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始终处于20.0%3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先降后升趋势,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1.5%3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先降后升趋势,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1.5%25.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DDDs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耐药率呈高度相关(r=0.902、0.911);氨曲南DDDs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高度负相关(r=-0.917、-0.896、-0.954);亚胺培南DDDs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度相关(r=0.970、0.990、0.950);庆大霉素DDDs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呈高度负相关(r=-0.956、-0.896、-0.937);环丙沙星DDDs与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呈高度相关(r=0.900、-0.901)。其余抗菌药物DDDs与耐药率无相关性。结论: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存在相关性,提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趋势,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年用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分析.结果 3745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79.1%),其次为分泌物(占13.7%).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2009年开始多数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哌拉西林、氨曲南、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在32.0%~54.6%之间波动;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在13.4% ~ 28.4%之间波动;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呈现较高耐药性,耐药率在15.3%~37.9%之间波动.自2010年多数抗菌药物DDDs有不同程度下降;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DDDs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高度正相关(r>0.800,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抗菌药物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趋势,探讨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变化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年用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我院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未发现明显耐药变迁趋势,对碳青霉烯类始终保持低耐药性,耐药率波动于0.2%~0.5%,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多分离自各类重症监护室(ICU),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波动于3.7%~28.1%;自2010年多数抗菌药物DDDs有不同程度下降;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DDDs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呈高度正相关(r>0.800,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或碳青霉烯酶菌株,抗菌药物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6.
刘玲玲 《中国药房》2011,(46):4371-4372
目的:了解6种抗菌药年用量变化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统计我院2004-2010年6种抗菌药的年用量(用药频度(DDDs))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平均耐药率。采用SPSS13.0软件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6种药物的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阿米卡星的用量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21、0.821、0.857、0.893,P<0.05);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与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86、0.946、0.929,P<0.0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与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29、0.857,P<0.05)。结论:抗菌药物用量增加会导致产ESBLs菌株增加,使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甚至是多重耐药。提示临床应注意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防止产生了ESBLs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11年-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率,为临床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2013年送检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各类别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2013年排名前五位的革兰阴性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每年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255456.37 DDDs下降到2013年的155024.25 DDDs,头孢菌素 酶抑制剂类及大环内酯类用量排名逐年升高,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类用量排名则逐年减少,抗真菌类及碳青霉烯类排名无明显变化。各类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均较高,2013年基本达到100%,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逐年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类抗菌药呈逐渐耐药趋势。 结论 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部分细菌的耐药率有增加的趋势,需要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缓目前的耐药形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1998—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两种非发酵菌耐药性水平变化情况,以及耐药率与抗生素使用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1998—2010年本院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两种非发酵菌分离及耐药情况,同时调查同期抗生素的使用消耗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抗生素的用药频度(DDDs),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头孢他啶较敏感,耐药率在20%左右,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都超过了3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上升较快,到2010年接近40%,耐药率较低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但也超过了30%。统计结果显示亚胺培南、氨曲南的使用DDDs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DDDs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铜绿假单胞菌与不同类抗生素累计DDDs之间相关性统计显示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与头孢哌酮、氨曲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之间,复方制剂的使用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之间,碳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使用与头孢哌酮、氨曲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不同类抗生素累计DDDs之间相关性统计显示,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与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之间,复方制剂的使用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之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噻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之间呈正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两种非发酵菌造成了很大压力,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