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体检健康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ACS患者60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BNP浓度.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SAP组(P均<0.01),且AMI组BNP浓度高于UAP组(P<0.01),各疾病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或P<0.05).结论 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UAP患者更为显著.故检测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探讨其在ACS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 受试者共10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对照组40例,分别取血清测定hs-CRP、cTnI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AMI组血清hs-CRP和cTnI水平和其它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UAP组血清hs-CRP、cTnI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SA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CRP和cTnI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特别是AMI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清hsCRP和cTn I浓度升高可能是ACS,特别AMI发生的的预测指点标.联合评价这两项标志物的水平可以识别心脏高风险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2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0例,另选同期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IF、MMP-9水平.结果 AMI组、UAP组血清MIF、MMP-1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5),ACS患者血清MIF与MMP-1水平呈正相关(r=0.83,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MIF、MMP-1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ACS发病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傅慎文  徐育红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5):305-306,308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关系.方法经冠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ACS患者52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不稳定心绞痛33例),稳定型心绞痛18例,另设24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血清MMP-2浓度.结果ACS组MMP-2水平(56.88±11.87ng/ml)显著高于SAP组(47.21±10.77ng/ml)及正常对照组(44.56±10.51ng/ml)(均P<0.01),SAP组与正常对照组间MMP-2水平无显著差异;ACS患者中AMI组和UAP组MMP-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CS患者中AMI组(61.63±14.81ng/ml)及UAP组(54.35±9.28ng/ml)MMP-2水平也显著高于SAP组(P分别<0.01和<0.05);MMP-2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2浓度明显升高,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0例ACS患者分成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三组,5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四组血清IL-6、TNF-a、SAA水平。结果三组的ACS患者血清IL-6、TNF-a、SA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IL-6和SAA水平在AMI、UAP、SAP三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IL-6、TNF-a、SAA与ACS患者发病过程的炎症反应关系密切,此三项指标可为临床诊断ACS和分型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干扰素-γ诱导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浓度与冠心病临床不稳定情况,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8例冠心病患者和31例正常健康者血清IL-18、IL-10的水平,并比较上述指标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IL-18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在AMI组和UAP组患者之间血清IL-18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血清IL-10水平在AMI组和UAP组则明显低于SAP组和对照组;SAP组血清IL-10水平也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L-18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抗炎因子IL-10呈负相关关系;IL-18可能是促进斑块不稳定而发生溃疡、破裂、急性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检测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和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NP水平.另选32例冠脉造影、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BNP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和SAP组(P<0.01),UAP组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中肌钙蛋白I (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的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0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7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现心血管疾病者50例.cTnI、BNP采用荧光免疫定量检测,hs-CRP采用胶乳免疫比浊定量法测定.结果:ACS患者组的hs-CRP、BNP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的BNP浓度较UAP组和SAP组显著升高(P<0.05),UAP组的BN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P< 0.05).在AMI组cTnI较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UAP组cTnI浓度也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 0.05),但SAP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nI、hs-CRP、BNP三项参数的高表达与ACS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对ACS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体检健康者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ACS患者40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7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BNP浓度。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SAP组(P均<0.01),且AMI组BNP浓度高于UAP组(P<0.01),各疾病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或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UAP患者更为显著。故检测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价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法:ACS 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另设对照14例,均行CAG排除冠心病.采用ELISA测定各组血清PAPP-A水平.采用CAG计数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ACS组血清PAPP-A水平((19.5±7.8)mIU/L)高于SAP组((8.3±4.7)mIU/L)和对照组((7.6±2.7)mIU/L),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P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PAPP-A水平可作为ACS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入选4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例(SAP组)及16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sE-selecti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sE-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和UA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SAP组血清sE-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sE-selectin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sE-selectin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张惠军  郭喜朝  高凌根  李倩  夏杨 《河北医学》2010,16(11):1342-1343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血清脑钠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方法:以ACS患者78例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40例为研究对象,将ACS患者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测定其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血清脑钠肽水平。结果:ACS组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和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AMI组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1)。结论: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和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缺血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变化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ACS患者112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61例(按治疗方法分3个亚组),稳定型心绞痛(SAP)10例,健康对照21例,测定其血清hs-CRP、IL-6水平,比较组间及亚组间差异,观察9例静脉溶栓再通患者早期系列血清标志物的水平变化,随访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与hs-CRP、IL-6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SAP组相比,UAP和AMI组hs-CRP、IL-6水平升高(P<0.05);AMI组中PCI亚组hs-CRP、IL-6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静脉溶栓亚组IL-6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9例溶栓再通患者IL-6在发病12h显著升高(P<0.01),达峰时间与CK-MB一致,而hs-CRP水平持续升高;ACS患者hs-CRP与IL-6呈正相关(rAMI=0.493,rUAP=0.452);hs-CRP、高脂血症是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OR=1.163,OR=2.844),IL-6与冠心病患者预后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hs-CRP、IL-6水平是判断斑块稳定性的血清指标物;AMI患者血清IL-6来自心脏,而CRP并非由心脏释放;hs-CRP、高脂血症对冠心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选择80例ACS患者,4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及37例健康对照,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MMP-8的含量,观察浓度的差别和特点,同时与常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①血清MMP-8浓度在ACS组最高,与SAP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②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血清MMP-8浓度值高于不稳定性心胶痛(UA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UAP组和SAP组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③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MMP-8浓度可能是预测ACS(B=4.493,p=0.000),特别是AMI(B=9.961,P=0.000)的血液指标之一.④通过相关分析和线形逐步回归发现,只有中性粒细胞可能影响血清MMP-8浓度的变化(r=0.274,P=0.001);结论 ①血清MMP-8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特别是和AMI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血清MMP-8浓度可能是ACS特别是AMI发生的预测指标之一.②中性粒细胞可能影响血清MMP-8浓度的变化,但它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相关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是反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是构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的抗炎治疗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成为预防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经临床确诊的CHD患者6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每组15例,以2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各组血清IL-18水平与幽门螺杆菌IgG抗体(Hp-IgG)阳性率。结果OMI组、UAP组和AMI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8水平在SAP组、OMI组、UAP组、AMI组中依次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Hp-IgG阳性率显著升高,而且IL-18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变化,对预测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判断预后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ACS的患者13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S-CRP和PA的水平浓度。结果:SAP、UAP、AMI患者的PA逐渐降低,AMI患者的PA水平明显低于SAP和UAP患者(P〈0.01);血清hs-CRP水平逐渐升高,AMI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和UAP患者(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变化,由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到三支病变,hs—CRP的水平也逐渐升高,PA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s-CRP和PA水平与AC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前白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清前白蛋白(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经冠脉造影确诊的50例年龄≥65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PA和hs-CRP的含量。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血中P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依照稳定心绞痛(SAP)、不稳定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顺序降低(P〈0.05);hs-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依照SAP、UAP、AMI顺序显著增高(P〈0.05)。随着冠脉病变的支数的增加,PA含量逐渐降低(P〈0.05),hs-CRP的含量逐渐升高(P〈0.05)。结论:PA、hs-CRP与老年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监测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探讨炎症标记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ACS组12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亚组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亚组76例,选择稳定性心绞痛66例作对照组。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及热沉淀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及FIB。结果ACS组CRP高于SAP组[(18.82±17.32)mg/Lvs(1.96±0.88)mg/L,P〈0.05],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28.74±23.19)mg/Lvs(11.03±10.17)mg/L、(1.96±0.88)mg/L,P〈0.011,UAP亚组高于SAP组[(11.03±10.17)mg/Lvs(1.96±0.88)mg/L,P〈0.05]。ACS组FIB高于SAP组[(3.55±1.33)g/Lvs(2.46±2.77)g/L,P〈0.051,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3.98±1.46)g/Lvs(3.23±1.02)g/L、(2.46±2.77)g/L,P〈0.011,UAP亚组高于SAP组[(3.23±1.02)g/Lvs(2.46±2.77)g/L,P〈0.05]。结论炎症参与了ACS患者的发病过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和FIB水平增高可作为ACS的危险信号,同时也可以作为CHD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生化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刘荣静  习浩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24-2025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65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CHD)患者血浆PAPP-A水平,其中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另选20例健康对照者,同时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结果AC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AMI组和UAP组患者的PAPP-A均明显高于SAP组患者(分别为P<0·01和P<0·05),与CRP间呈明显的正相关,与TC、TG、HDL-C、LDL-C、CK、CK-MB、CTn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CS患者血清PAPP-A水平明显升高,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关系密切,对AC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