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经生理学疗法配合高压氧治疗改善婴幼儿脑瘫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婴幼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神经生理学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患儿站立与步态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结果研究组患儿站立与步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GMFM各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神经生理学疗法配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婴幼儿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6—2014-06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64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2组患儿均进行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及引导式教育等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GM1联合中频电疗等措施。2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MFM评分),发育诊断量表(GESELL评分)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的GMFM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的GMFM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GESELL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的GESELL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1联合中频电疗对脑瘫患儿的神经功能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童康复科2015-01—2016-06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3例,2组均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按摩、引导式教育、理疗等,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1次/d,每次4~6个穴位,10d一疗程,停药5d后进入下一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综合痉挛量表(CS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治疗前2组CSS评分、GMFM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SS评分明显降低,GMFM评分、ADL评分明显增加,且试验组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MFM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明显缓解肢体痉挛,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的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相同或相似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指导和协助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和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运用运动功能障碍积分和生活活动障碍积分评定疗效。调查2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配合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治疗配合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及引导式教育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积极配合治疗程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脑瘫患者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01—2016-02在我院接受救治的67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结合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评估2组患儿治疗效果,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量表)评估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使用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评估患儿生理运动功能的差异,同时使用生活质量量表(PedsQL)评估患儿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较对照组的75.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身体运动功能及整体生存质量,对提升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10—2016-10我院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机器人辅助的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GMFM)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定2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E区GMFM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D区GMF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区、E区GMFM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D区、E区GMFM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显著提高患儿的日常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MOTO-med训练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01—2015-10我院收治的86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OTO-med训练,对2组治疗后运动功能障碍[腘绳肌张力(Ashworth评分)、粗大运动评估量表(GMFM88量表)中的D、E两功能区得分、步态参数]的改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治疗后研究组Ashworth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粗大运动的D、E能区得分分别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粗大运动的D、E能区得分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速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且研究组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速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 MOTO-med训练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有较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总结协同护理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03―2016-03新入住院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163例,家长204位,为协同护理组,填写HAMA和SSRS表格,并接受护理干预。2014-03―2015-03新入住院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148例,家长167位为对照组,填写HAMA和SSRS表格。结果 2组患儿入院时,协同护理组(163例患儿)较常规组(148例患儿)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P0.5)。1 a后,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协同护理组(136例患儿)明显高于常规组(103例)(t=4.35,P0.5,t=3.98,P0.5)。2组家长在入院时HAMA和SSRS无明显差异(P0.05);1 a后复查,HAMA护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SRS护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的链式康复治疗中,同期对家长的协同护理,能够减轻家长的精神障碍,提高患儿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收治的9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头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B超动态观察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B超轻度、严重脑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超轻度脑损伤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GMFM、D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GMFM、DQ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脑白质损伤;在治疗过程中予颅脑彩超动态观察患儿脑白质损伤恢复情况,具有便捷、无创、高效、价格低廉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obath干预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进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常规干预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42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Bobath干预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4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干预前后进食时间、ADL评分、GMFM评分、FMFM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GMFM评分、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obath干预应用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进食时间,增强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