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移植与单纯应用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住院并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足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联合组14例、PTA组21例和APBsc组10例,联合组行PTA术后给予患肢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TA组患者行单纯PTA术.APBSC组患者行APBSO移植治疗。记录各组1、3、6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6个月内疗效明显优于PTA组和APBSO组(P〈0.05);6个月内PTA组复发率呈上升趋势.APBSC组则呈下降趋势;于患肢缺血早期进行干细胞移植疗效明显优于晚期(P〈0.05)。结论PTA与APBSO都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安全、有效的手段,PTA术后行APBSC移植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置管溶栓术重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的下肢血供并降低截肢平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10 月-2016 年6 月该中心收治的36 例拟截肢TAO患者(36 条患肢),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置管溶栓术治疗。结果干细胞移植4 周后27 例患者下肢疼痛、冷感评分、皮温及踝肱指数(ABI)均优于移植前(p <0.05),肢体溃疡、坏死处得到控制,呈干性坏疽;9 例患者无明显好转行截肢手术,移植前9 例截肢患者拟截肢平面:大腿下段2 例,膝关节4 例,小腿中上段3 例;实际截肢平面:膝关节4 例,小腿中上段2 例,小腿中段3 例。截肢率25%(9/36),降低截肢率75%,降低截肢平面率77.8%(7/9)。术后3 个月36 例患者行下肢DSA 检查,均形成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27 例保肢患者坏死范围局限,且呈干性坏疽;9 例截肢患者截肢处已愈合。36 例患者随访6~20 个月(平均12.2 个月)病情平稳;其中3 例保肢患者移植6 个月后因患肢疼痛、溃疡坏死加重,再次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3 个月患肢症状好转。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置管溶栓术治疗TAO 患者可促进新生侧支血管形成并降低截肢平面。  相似文献   

3.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自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对25例自愿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每天给予rhG-CSF(特尔津)450~600U,皮下注射,第5天局部麻醉下从髂骨处抽取自体骨髓血200m l,在实验室将骨髓沉淀、离心、分离等处理后制备40m l干细胞悬浊液备用。第6天用COBE 6.1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单个核细胞(MNC),总量60~120m l。将两种干细胞悬液按3 cm×3 cm距离进行缺血肢体移植术,移植后观察各项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移植后2~15d 45条患肢疼痛明显缓解,3~16d 42条患肢冷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13周6例溃疡明显好转,踝压指数(AB I)32条患肢改善。1例8周后DSA下肢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新侧支血管形成明显增加。未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改善糖尿病足缺血态组织血流的临床效应.方法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糖尿病足42例,均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1 a.术前术后观察均采用多功能监测仪、多谱勒检测仪、经皮氧分压监测仪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等于皮肤、血管及血液3种组织层面测算肢体局部血流量变效应程度.结果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肢体局部血流量变效应指标皮温指数(1.6±0.3),经皮氧分压(37.6±9.5)mmHg,踝肱指数(0.9±0.2),光电容积微血流态指数(0.8±0.1),血氧饱和度(79.4±20.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分(1.3±0.2),间歇性跛行距离延长(46.2±10.6)m.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可促进糖尿病足缺血态组织部分血管新生和改善下肢的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同期经冠状动脉移植血管及心脏外膜注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共入选心梗死患者76例,根据是否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分为移植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心梗患者入院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移植组CABG前5d动员及扩增自体外周血干细胞,CABG前24h采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76例患者均行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移植组在完成冠状动脉旁路血管吻合后,经移植血管及心脏外膜注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而对照组不注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左室形态、室壁节段运动指数(wall motion score index,WMSI)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增高,WMS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移植组术后各项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近期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08年9月~2009年8月重度糖尿病足患者共23例,治疗组12例(14条患肢),应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悬液标本约50 mL,在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全麻下在缺血下肢一次性按3cm×3cm间距做干细胞混悬液肌肉注射.对照组11例(共12条患肢),采用清创、换药、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等一般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疼痛缓解率85.7%(12/14),冷感缓解率85.7%(12/14),间歇性跛行缓解率71.4%( 10/14),溃疡愈合率64.3%( 9/14).对照组分别为25.0%(3/12),16.7%( 2/12),8.3%(1/12),33.3%( 4/12).经统计学处理,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未发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丰  李尚珠 《医学综述》2008,14(3):422-42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缺血坏死而截肢,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运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望将来在临床应用和推广。现对包括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等三方面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络中药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通络+移植组(通心络结合自体外周血于细胞移植)和干细胞移植组(于细胞移植)各30例。于移植前、移植后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VEGF、bFGF水平的变化。结果通络+移植组和血细胞移植组患者的疼痛、冷感、麻木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缓解(P<0.01),除间歇性跛行外,通络+移植组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干细胞移植组(p<0.05或P<0.01),2组患者移植后血清VEGF和bFGF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中药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可提高临床疗效,不会导致血清VECF、bFGF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9.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和分化体内各种细胞的潜能,经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经皮动脉腔内移植联合缺血部位肌肉注射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性病变~糖尿病足,可促进局部血管生成,疗效显著,为临床医生解决了以往经典治疗方法难以获效的难题。现将2005年12月至2007年8月收治我院确诊为糖尿病足患者收集9例予干细胞移植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一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采集和分离自身外周血细胞,处理成7×108细胞/ml干细胞悬液70mL,在患肢深部肌肉注射。[结果]患肢血液循环增加,坏疽逐渐愈合。[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明显,移植术必要的术前术后指导护理是保障移植后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