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粒系细胞巨变为特征的巨幼细胞性贫血—附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报告以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变为特征的巨幼细胞性贫血(MA)。方法 用形态学检查方法分析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变为特征MA的一般临床、血象和骨髓象特点。结果 此种MA的外周血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多呈明显或显著减低,骨髓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变。而幼红细胞增生不明显甚至出现细胞量减少,幼红细胞多为轻中度巨变,一般MA中常见典型的原红和早幼红细胞巨变少见或不见,予以VitB12或和叶酸一起治疗,具有一与一般MA一样的明显疗效。结论 认为骨髓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变为特征的MA是一种特殊类型,由于缺乏对它的认识易于造成误诊或一时诊断难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以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变为特征的巨幼细胞性贫血(MA)。方法用形态学检查方法分析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变为特征MA的一般临床、血象和骨髓象特点。结果此种MA的外周血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多呈明显或显著减低,骨髓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变,而幼红细胞增生不明显甚至出现细胞量减少。幼红细胞多为轻中度巨变,一般MA中常见典型的原红和早幼红细胞巨变少见或不见。予以VitB12或和叶酸一起治疗,具有与一般MA一样的明显疗效。结论认为骨髓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变为特征的MA是一种特殊类型,由于缺乏对它的认识易于造成误诊或一时诊断难定。  相似文献   

3.
6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细胞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丽  金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4):1636-1637
目的对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多种血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总结MA的血细胞形态变化特点。方法采外周血制成血涂片,同时行骨髓穿刺术取骨髓液制成涂片,经瑞-姬染色后,观察MA患者外周血及骨髓象中血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MA患者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83.3%)、幼红和或幼粒细胞(33.3%)、分叶过多(18.3%)、椭圆形及泪滴状红细胞(15.0%);骨髓中红系巨幼变(70.0%)、点彩(71.7%)、花形核(65.0%)、豪乔氏小体(73.3%)、粒系巨幼变(83.3%)、分叶过多(50.0%)及巨核细胞改变(28.3%)。骨髓象中血细胞形态改变大体可分为红系巨变为主、粒系巨变为主、粒红两系巨变为主、粒红巨三系巨变为主、粒系巨变红系低色素改变。结论正确分析、利用MA的形态变化特点,可以为MA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双相性贫血是缺铁性贫血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简称缺铁贫)的成熟红细胞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骨髓幼红细胞表现为“老核幼浆”;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与前者恰恰相反,成熟红细胞以大细胞高色素、幼红细胞以“老浆幼核”的巨幼变为其形态特征。当两者并存时,成熟红细胞及幼红细胞缺乏特征性变化,给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就近年来我们收治的15例双相性贫血的骨髓象进行分析。15例患者骨髓常规检验辅以铁染色或血清铁蛋白测定,均有骨髓内外铁减少及血清铁蛋白减低,同时伴有粒系、巨核系的核巨变和核分叶过多现…  相似文献   

5.
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和外周血检查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和外周血特点,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巨幼样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对3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进行骨髓和外周血检查,记录红系、粒系、巨核细胞系造血情况。结果:38例均呈大细胞贫血,MCV〉100fl,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5叶),骨髓中巨幼红细胞〉10%,伴有巨幼变粒细胞及核分叶过多的巨核细胞。结论:骨髓出现巨幼红细胞是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关键,但应注意与红血病、红白血病、白血病、MDS等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对本院1998-2005年间102例(男性48例,15-70岁;女性54例,16-75岁)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行形态学分析和诊断,发现7例巨幼细胞性贫血以粒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1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多以红系细胞显著增生和巨幼变为特征,以上21例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殊类型,其比例为20.6%,其余81例巨幼细胞性贫血以红系细胞和粒系细胞二者显著增生和巨变为特征,占总数的79.4%。[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细胞形态学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难治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特征。方法对4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 DS-RA)与5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 A)进行形态学比较分析,结果M A红系巨变100%,其它病态造血或有或无。M DS-RA与M A病态造血有相似之处,M A的形态学诊断主要以红系巨变为主:M DS-RA要对病态造血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形态学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34例难治性贫血和4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血象、外周血涂片、骨髓象进行分析。结果虽然两者粒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三系均有异常增生,但难治性贫血的细胞病态改变在数量上超过巨幼细胞性贫血(MA),巨幼细胞贫血的细胞巨幼变程度和数量大于难治性贫血。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与MA形态学既有相似性,又各具特征,需综合分析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鉴别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难治性贫血中应用骨髓形态检验的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接收的50例难治性贫血患者当作研究组,5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当作参考组。两组均采用骨髓形态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红系病态、粒系巨变及淋巴样小巨核率较参考组显著增高(P<0.05);研究组有核红细胞PAS染色阳性率较参考组显著增高(P<0.05);研究组巨幼变原始红细胞胞体直径、巨幼变早幼红细胞胞体直径较参考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骨髓形态检验结果有助于鉴别诊断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anemia,MegA)是由于叶酸、VitB1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细胞分裂受阻所致的一组大细胞性贫血。特点为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均高于正常,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系,粒细胞及巨核细胞亦有巨幼样变。血象和骨髓象形态学改变是诊断的关键。老年人贫血病因有其独特的特点,须引起重视。本文总结了86例老年人贫血病因和治疗,提供了依据,对其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丁红  胡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1884-1886
目的 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血常规和骨髓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本全自动血液SysmeX 分析仪测定29例全血细胞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简称三系)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常规,同时进行骨髓细胞学、糖原染色和铁染色测定.结果 29例患者全血细胞三系明显减少,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增大,骨髓象显示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增多为主,三系均有巨幼样改变,红细胞系突出特点是"幼核老浆",幼红细胞比例大于10%,巨核细胞系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不产板型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少见或偶见.骨髓细胞内外铁染色均正常,糖原染色均为阴性.结论 三系减少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在临床上少见,其外周血表现与急性红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尤为相似,临床医生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防止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2.
邢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116-8117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yelodysplastic syndrome,refractory anemia简称MDS-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astic anemia简称MA)的形态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9例MDS-RA和98例MA的血象、骨髓象及小巨核细胞染色的形态学特点。结果:MDS-RA和MA血象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MDS-RA骨髓象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MA易见各阶段巨幼红细胞,MDS-RA和MA的病态造血各有其特点,MDS-RA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显著高于MA。结论:MDS-RA与MA形态既有相同点又各有特点,而这些特点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椐。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分析高秀茹丁颖巨幼细胞性贫血,目前仍以血象和骨髓象的改变做为主要的诊断依据,骨髓象检查简单易行,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常用的方法。作者总结了46例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分析其特点,报告如下。一、病例46例均为我院1994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血片幼稚细胞检出与骨髓象分析情况。[方法]对38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外周血涂片及骨髓象分析。[结果]38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血片检出幼稚细胞81例,其中急性白血病(AL)71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8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3例。未检出幼稚细胞患者为299例。骨髓检查主要以再障(AA)为主,其次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慢性肝病、恶性肿瘤、感染及其他疾病。其中急性白血病5例,MDS患者54例。[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外周血片幼稚细胞检出率主要与血液系统疾病有关,患者宜早行骨髓象分析确诊。骨髓象分析是明确全血细胞减少病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双相性贫血是缺铁性贫血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简称缺铁贫)的成熟红细胞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骨髓幼红细胞表现为“老核幼浆“;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与前者恰恰相反,成熟红细胞以大细胞高色素、幼红细胞以“老浆幼核“的巨幼变为其形态特征.当两者并存时,成熟红细胞及幼红细胞缺乏特征性变化,给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就近年来我们收治的15例双相性贫血的骨髓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65例农村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及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巨幼细胞贫血(MA)的细胞形态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对65例巨幼细胞贫血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幼细胞贫血外周全血细胞减少患者49例(75.38%);骨髓以红系细胞和粒系细胞显著性增生和巨变的51例(78.46%)细胞呈明显的"核幼浆老"改变,膳食习惯异常者占56.92%,伴有消化道疾病患者占33.85%,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36.92%,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多样,对MA的诊断,要从血象、骨髓象和结合临床全面分析考虑。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在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的鉴别与诊断中采用骨髓形态检验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巨幼细胞贫血50例与难治性贫血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对其采用骨髓形态进行检验,并行组间对比观察。结果难治性贫血患者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红系病态、粒系病态与淋巴样小巨核,巨幼原始红细胞与巨幼变早幼红细胞,以及有核红细胞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骨髓形态检验可作为临床可靠依据应用到对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与诊断当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鉴别分析两组疾病包括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与难治性贫血(MDS—RA),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与骨髓稀释。[方法]分别对各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血象,骨髓象及特殊染色的特征。[结果]MDS与MA在骨髓象中粒系细胞、红系细胞病态造血、外周血核右移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05);AA与骨髓稀释在骨髓造血分叶核细胞总数、非造血细胞中淋巴细胞总数及骨髓外观特征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形态学鉴别诊断的关键是有无细胞病态造血,再障与骨髓稀释鉴别关键不但要注意观察骨髓外观还要对骨髓造血与非造血细胞分类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主要是难治性贫血(RA)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点,并与其它贫血性疾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行比较分析。取患者骨髓及外周血制成涂片行瑞氏染色,骨髓分类500个有核细胞,外周血分类100个有核细胞,观察红系、粒系、巨核系病态细胞特点。结果发现,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细胞浆内颗粒稀少或缺如、Pelger核异常改变、幼粒细胞数及检出率、单核细胞检出率以及骨髓粒系各阶段细胞出现颗粒缺如,红系奇数核、核出芽,巨核系小巨核及单圆核巨核细胞等在RA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形态学是MDS诊断的基础,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异常在MDS与其他贫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骨髓病态造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5年2月采集的160例原发性MDS标本,另选取28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10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53例非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4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及50例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作为对照组,进行外周血和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在MDS、巨幼细胞贫血和PNH三者之间,各种细胞病态造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NSAA和MDS之间的三系细胞的质和量的变化有明显的不同。ITP和MDS在骨髓髓系和红系形态改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MDS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在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多种改变。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密切相关的异常形态包括多核红细胞、环状铁粒幼、异形红细胞病、巨大红细胞、假Pelger中性粒细胞、环形核和小巨核细胞。结论通过细胞形态学手段来区分巨幼细胞性贫血、PNH和MDS是很困难的,特殊的病态造血在MDS中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