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丘青中 《中国骨伤》1998,11(4):69-70
我院从1992~1995年采用上举位复位贴胸绷带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7~75岁;外展型22例,内收型11例,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3例;伤后就诊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72小时;固定时间:3~4周。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一助手握住患肢腕部,另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下套住肩关节斜向健侧作对抗牵引,沿畸形方向持续牵引。术者行推挤手法,矫正内外侧方或成角移位,然后将患肢缓缓上举过头,采用上举复位法矫正骨折端前成角或向前移位,再逐渐由上举位屈肘内收将患肢上臂贴胸息手搭于…  相似文献   

2.
戴俭英 《中国骨伤》2000,13(7):430-430
本院自1987年~1997年采用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外翻足5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1例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3天~18岁;左侧15例,右侧31例,双侧5例。病程7天~18个月;病程半年以上者,疗程约8周,半年以下者约5周,1个月以下者约4周。2 治疗方法21 材料制作 取五层胶合板(或05厘米厚木板)一块,按患肢粗细长短锯成足状,板长上至胫腓骨中上段,下至足外缘,备作外侧板;选优质杉树皮一块,削除表面鳞皮,剪成下直上弧形备作内侧板,其长度为患足跟至大趾。两块夹板内以药棉衬垫,外缠绷带。患先天性足外翻婴儿用夹板固…  相似文献   

3.
闭合复位管型石膏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或并脱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志生 《中国骨伤》2001,14(9):562-562
笔者自 1985~ 1999年 ,采用闭合复位管型石膏固定 ,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或并脱位 6 3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3例 ,均为闭合骨折 ,男 38例 ,女 2 5例 ;年龄 15~5 6岁 ,平均 2 8 8岁 ;就诊距受伤时间 0 5小时~ 6天 ;不通关节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42例 ,通关节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并脱位 2 1例 ;左 2 4例 ,右 39例 ;撞击伤 40例 ,挤压伤 18例 ,其它伤 5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法复位 患者端坐 ,患肢屈肘中立位 ,用绷带在患拇第一指节处打一活结并留带长约 2 0cm作牵引用 ,第一助手握住前臂 ,第二助手一…  相似文献   

4.
上肢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为肱骨髁上骨折,术后主要并发症有体位性水肿、骨筋膜室综合征、感染、骨折端移位、肘内翻等。传统方法使用夹板或石膏绷带固定后常将患肢用小夹板固定配以前臂吊带悬吊于胸前,或在石膏远端穿小绳索悬吊于床旁。但是,该方法易使夹板或石膏绷带向指端滑脱,导致骨折端对位不良,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引起并发症。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上肢骨折术后体位外固定器,应用于50例患儿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上肢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为肱骨髁上骨折,术后主要并发症有体位性水肿、骨筋膜室综合征、感染、骨折端移位、肘内翻等.传统方法使用夹板或石膏绷带固定后常将患肢用小夹板固定配以前臂吊带悬吊于胸前,或在石膏远端穿小绳索悬吊于床旁.但是,该方法易使夹板或石膏绷带向指端滑脱,导致骨折端对位不良,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引起并发症.我科白行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上肢骨折术后体位外固定器,应用于50例患儿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鲁玉琦  张雷 《中国骨伤》1998,11(6):87-88
自1993年6月~1995年7月,我们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腋下夹泡沫塑料垫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内收型8例,疗效满意,结合临床浅谈治疗体八2。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4~56岁;伤后到治疗时间最长5天,最短2小时。治疗方法病人坐位,局麻或臂丛麻。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下向上牵引,患肢屈肘90”,前臂中立位,另一助手握肘部沿内收方向牵引。术者二拇指按住骨折部,将骨折远端的近端向内推,其它四指拉骨折远端外展,此时助手将病人肘部外展即可复位’‘’。拍片仍显示复位不佳,多有向前成角畸形,采用过顶复位法‘”矫…  相似文献   

7.
手法复位加牵引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正发 《中国骨伤》2000,13(12):761-761
我科对老年股骨颈骨折 ,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加牵引固定治疗 ,配合内服中药 ,外敷三期骨伤中药膏治疗 ,获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中男 10例 ,女 14例 ;年龄 49~ 86岁。外展型 9例 ,内收型 15例。头下型 2例 ,颈中型 8例 ,基底型14例。入院经X线拍片确诊。2 治疗方法2 1 牵引加手法逐步复位 先在患肢做好牵引后 ,一助手固定骨盆 ,一助手用力牵引患肢膝关节 ,采用逐步牵引复位法。术者双拇指抵于腹股沟中点部 ,向内、向外推挤 ,其余双四指向外牵拉 ,待复位后 ,令助手在牵引下 ,将患肢稍稍内外摇晃并伸直。测量患肢…  相似文献   

8.
小夹板超关节固定治疗肱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一强 《中国骨伤》2000,13(6):366-366
我院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超关节外固定加弹性捆扎治疗肱骨骨折35例,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4~60岁28例,60岁以上7例。左侧21例,右侧1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2例,肱骨干骨折10例,肱骨髁上骨折13例。粉碎型11例,斜型6例,横行18例。全部为闭合性,无血管神经损伤。2 治疗方法21 手法复位 以肱骨干骨折为例,患者取坐位,不需麻醉,先由两名助手作对抗拔伸牵引2~3分钟。第一助手用毛巾穿过患侧腋窝向上拉,第二助手握持患侧肘部肱骨内、外髁及前臂中部,掌心向内,向下顺势牵引。第二助手的牵引力要大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患肢皮牵引辅助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股骨干骨折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3例,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和观察组(63例,采用患肢皮牵引辅助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情况、膝关节活动度(屈曲、伸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12(8.26±1.47)个月。总治疗费用、固定材料费用、扶拐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少(短)于对照组(P<0.05)。扶拐负重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伸直、屈曲活动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Kolmert评分优良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肢皮牵引辅助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效果满意,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石膏夹板绷带卷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佟宏业 《中国骨伤》2001,14(11):687-687
笔者在总结了各种外固定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自 1995~ 1998年采用石膏夹板绷带卷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 5 4例 ,效果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4例 ,男 42例 ,女 12例 ,年龄 18~ 5 6岁。右侧 39例 ,左侧 15例。跌扑伤 45例 ,拳击伤 6例 ,棒击伤 3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X线片示第一掌骨基底远端骨折块向桡背近侧移位 ,近端小骨块留在原位。受伤后至就诊时间为 1~ 72小时。1.2 石膏夹板的制作 尺侧石膏夹板长 15~ 2 0cm ,宽 7 5~10cm ,厚 10~ 12层 ,远端至第五掌指关节处 ,近端约至前臂中段…  相似文献   

11.
单侧简易外固定器超踝外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侧简易外固定器超踝外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价值。方法:自1997年10月以来,我院根据AO长管状骨骨折的综合分类,应用此外固定器超踝外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46例,对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经6-12个月的随访,优良率达96%,伤肢功能良好。结论:采用单侧简易外固定器既可维持患肢长度又有牵伸延长断端的性能,对胫腓骨远端骨折AO综合分类每型的第2、3组严重骨折行超踝外固定治疗,符合“关节韧带牵伸术”协助骨折复位、维持固定的原理,大大减少了骨外露、骨髓炎、骨坏死、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魏会东 《中国骨伤》2000,13(8):506-506
自 1990年以来 ,对老年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共 2 5例 ,施行手法复位、外展夹板固定的保守治疗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5例中男 9例 ,女 16例 ;年龄5 6~ 88岁 ;左侧 11例 ,右侧 14例 ;股骨颈骨折囊内型 8例 ,囊外型 10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 7例。就诊时间最短 2小时 ,最长 12天 ,皆有外伤史。2 治疗方法1例股骨颈囊内型骨折 ,无移位 ,未进行整复 ,仅行夹板固定。其余病例处理如下 :(1)复位 :病人仰卧 ,两助手分别从腋下踝部对抗牵引 3~ 5分钟 ,下方助手在牵引的同时 ,将患肢逐渐外展 ,并使外旋的肢体旋回中立位 ,足尖朝上。术者…  相似文献   

13.
皮牵引加小夹板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0年5月至1997年12月采用双下肢悬吊皮肤牵引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3岁以下儿童股骨干骨折28例,效果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中男20例,女8例;年龄15~3岁。右侧17例,左侧11例,均为股骨中段斜形或螺旋形骨折。骨折时间为2小时至1周,患肢皮肤无水泡及破溃...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股骨干骨折是发生于围产期中的一种较严重损伤之一。作者自 1996年 9月— 2 0 0 1年 12月用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配合皮牵引疗法 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单有症状者 8例 ,主要为移动患肢时啼哭、患肢活动功能障碍等。单有体征者 5例 ,表现为患肢短缩、隆起、畸形、压痛、骨擦感等。同时具备症状体征者 7例。其中属青枝骨折者 12例 ,完全骨折 8例。患者均于产后 1~ 2 0d内发现 ,平均发现时间为 5d。全部经X线检查后确诊。2 治疗方法2 1 皮牵引 患者取仰卧位 ,一助手固定骨盆 ,另一助手双手握住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1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的4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根据术前X线片与骨折端的具体移位情况给予适当的手法复位,待骨折端位置矫正满意后,用4块小夹板及3根绷带条对患肢进行外固定,最后应用吊带将患肢悬挂于胸前,比较复位前与复位后掌倾角、尺偏角。结果 46例均顺利完成治疗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5.1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Dienst标准评价疗效:优23例,良19例,可2例,差2例。患者自感腕部疼痛缓解时间4~6 d,平均5.0 d;手背肿胀消退时间6~9 d,平均7.6 d;骨折愈合时间28~42 d,平均36.0 d。复位后掌倾角及尺偏角较复位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无需进行手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一种儿童手背输液固定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儿童静脉输液常选手背静脉进针 ,由于患儿不合作 ,加之腕部伸屈活动 ,经常发生渗漏。为限制腕部活动 ,临床上常采用小夹板或空药盒作为支撑物 ,然后以胶布粘贴或绷带固定 ,这既浪费胶布或绷带 ,增加了输液成本 ,又使患儿不舒适。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手背输液腕部固定带 ,经 6 82例使用 ,效果满意 ,介绍如下。材料 :尼龙搭扣、宽 (3cm)橡筋松紧带、三夹板、人造软质皮革、海绵。制作方法 :1制作固定板。将三夹板锯成长 13~ 15 cm、宽 4~ 5 cm,略成梯形 ,两头削成半弧形。按夹板形状和大小剪一块海绵粘附…  相似文献   

17.
吕金殿 《中国骨伤》1996,9(5):52-53
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与固定吕金殿现将凤阳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臼的正骨手法介绍如下。1、先整复脱臼:(1)患肢要自然下垂,不能晃动;(2)助手双手握住患肢腕部,稳定患肢于外展30°位置,助手要配合医者的手法,拔伸牵引患肢;...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1984年以来运用三枚克氏针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76例,介绍如下。临床资料76例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22~80岁;顺粗隆间型26例,顺粗隆间粉碎性型39例,反粗隆间型4例,粗隆下型7例;就诊时间:伤后当天就诊45例,一周内就诊21例,三周内就诊8例,一个月以内就诊2例。治疗方法1.复位:76例病人入院后行股骨髁上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牵引重量为6~8kg,2~3天后拍片复查,如外族不能纠正,宜配合手法复位。助手把住骨盆,术者一手扶托患肢,一手握住牵引弓,顺手位向下牵引,即将患肢充分外…  相似文献   

19.
翟羽东 《中国骨伤》2001,14(3):182-182
自 1993年 6月~ 1997年 6月 ,本科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3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中男 2 6例 ,女 10例 ;年龄最小 3 5岁 ,最大 14岁 ;左侧 2 2例 ,右侧 14例 ;尺偏型 2 3例 ,桡偏型 13例 ;伴有肘关节脱位 3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 ,其中局部轻度肿胀 8例 ,中度肿胀 18例 ,重度肿胀 10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法复位 患者仰卧位 ,屈肘 5 0° ,前臂置于中立位 ,一助手用宽布带绕过患侧腋下 ,一助手两手分别握住患肢前臂远端及肘窝下方 ,沿着患肢上臂的纵轴方向进行拔伸 ,矫正重叠缩短移位及成…  相似文献   

20.
单侧夹板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占膝关节韧带损伤的首位,我们从1990年~1995年采用单侧夹板加弹性绷带缠绕外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31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I6~55岁;所有病例均于伤后1周内得到治疗。治疗方法1.用材置备:()夹板1块,由杉木皮制成。长:相当于患者下肢大腿中点至小腿中点的长度。宽:上端7~scm,下端5~6cm。内村棉纸。()棉垫2块.由棉花制成,规格7Cmx7cmXZcm。()弹性绷带2卷,规格7·soulX2·25cm。(4)硬纸壳1块一由胶布街制成,长15cm,宽为胶布筒的1半。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