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弹性绷带加腋管外固定治疗锁骨外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在应用弹性绷带加腋管外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的基础上,用其治疗锁骨外1/3骨折24例,取得满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4例均为Ⅱ型锁骨外端骨折[2],男16例,女8例;左侧15例,右侧9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2岁;受伤时间1~5天。治疗方法1.固定材料:(1)腋管:由主管和副管组成,用硬纸壳(胶布筒)制成。主管长10cm,直径5cm,用棉花包1cm厚作衬套,副管为半管状,用胶布与主管固定在一起。主管中心穿一长绷带。(2)铁丝架:用铁丝制成一长条状环形,长6cm,宽2cm,两头折弯2cm,使用时其折弯处向上可防止绷带移…  相似文献   

2.
自1990年以来,共治疗认为合并膝内侧副韧带断裂的股骨内髁撕脱骨折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0~45岁,平均31岁。左侧2例,右侧4例。伤后出现膝关节内侧肿胀或青紫,压痛明显,膝外翻应力试验(+),关节活动受限。Ⅹ片示股骨内髁撕脱骨折,骨块略有移位。于膝关节内侧作切口。术中6例均未见内侧副韧带断裂,直视下作膝外翻应力试验,见撕脱骨块被牵拉下移0.5~1.0cm,该试验表现为阳性,放松后骨块复原。将撕脱骨块对位固定后,再作上述试验则转为阴性。  相似文献   

3.
1989年~1994年,我们共收治急性膝交叉韧带损伤病例20例,现将治疗体会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14岁~58岁;左侧12例,右侧8例;20例均为韧带完全损伤、断裂,其中前交叉韧带(ACL)损伤15例,后交叉韧带(PCL)损伤5例;ACL损伤中韧带股骨髁附着部断裂3例,带骨片撕脱损伤1例,韧带腔骨附着部断裂1例,带骨片撕脱伤7例,韧带中部断裂3例。其中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5例,内侧半月板损伤2例,内侧副韧带加内侧半月板损伤2例;PCL损伤中韧带胜骨附着部断裂1例,该处带骨块撕脱损伤2例,韧带中部断裂2例,其中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可吸收界面螺钉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附着点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运用可吸收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技术手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附着点断裂患者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7~46岁,平均(28.7±11.8)岁。左侧14例,右侧17例,股骨附着点断裂19例,胫骨附着点断裂1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11)d,平均(5.8±3.2)d。术后膝关节功能位固定2周,其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5.7±2.4)个月。关节功能按Lysholmt标准进行评定:优19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0.32%。结论可吸收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技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附着点断裂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方法改进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的新方法 ,以早期获得满意的功能效果。方法 对 11例早期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行椎管麻醉下探查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病理改变 ,一期缝合修补断裂韧带 ,并切取 1/ 2宽的半腱肌腱 ,加强修复损伤韧带。 1例陈旧性损伤用股薄肌重建膝内侧副韧带。结果 平均随访 2 5个月 ,优 9例 ,良 2例 ,关节稳定有力 ,B彲hler征阴性 ,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 ,恢复原工作。结论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多在止点 ,早期修复为好 ,同时切取邻近腱性结构加强修复 ,更加稳定可靠 ,功能效果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2000年~2002年应用小腿内侧上部游离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3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13~45岁。损伤类型:压砸伤10例,爆炸伤2例,电击伤1例,其中左手5例,右手8例。游离修复部位:手背3例、手掌8例、虎口2例。本组应用带隐动脉(膝降动脉延伸支)及伴行静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上部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切取面积最大15cm~7cm,最小5cm~3cm,血管蒂最长10cm,最短3cm。1.2手术方法供区准备:皮瓣轴线从股骨内髁与腹股沟韧带中点连线划出,膝关节平面上4cm沿轴线作近…  相似文献   

7.
内瘘血管是规律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 ,保护好内瘘血管至关重要 ,血液透析结束后 ,内瘘血管穿刺点止血包扎 ,多采用常规穿刺点消毒后 ,用止血帖覆盖 ,然后用无菌纱块加压包扎止血 ,包扎材料多选用普通胶布或塑料胶布。我们试制了一种弹性绷带替代胶布包扎 ,并与原来采用胶布包扎的病例作了比较。资料与方法1 材料和方法 取宽 3~ 5cm的弹性绷带 ,根据病人手臂大小 ,长度选取 15cm、2 0cm、2 5cm等多种规格。弹性绷带两端的正面和背面 ,分别缝一块“尼绒粘扣毛面”和一块“尼绒粘扣钩面” ,使弹性绷带两端可对帖 ,并能帖紧。…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的外展牵引损伤很少见,我们自1980年1月至1990年8月收治4例,本组4例全部手术治疗。3例新鲜损伤,术中见内侧副韧带,内侧后方关节囊半月板边缘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均完全撕裂,关节软骨无损伤,均行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边缘韧带,关节囊、内侧副韧带修复。其中2例内侧副韧带修复的同时加碳纤维加强。1例早期仅用石膏托固定,伤后8个月就诊时手术见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软骨面广泛破坏遂行膝关节融合。随访2~7年,除1例陈旧性损伤行走时轻度跛行外,余3例均步态正常。抽屉试验,侧方应力试验均阴性,无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屈伸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交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膝关节韧带的损伤日益增多,尤以内侧副韧带损伤最为常见。本院1997年2月至2002年8月共急诊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19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6~52岁,平均38.4岁。均为单侧性损伤,其中右膝7例,左膝12例。损伤原因:摩托车祸13例,汽车祸2例,自行车祸2例,运动伤2例。断裂类型:股骨髁止点撕脱8例,其中骨块型5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儿童手背输液固定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儿童静脉输液常选手背静脉进针 ,由于患儿不合作 ,加之腕部伸屈活动 ,经常发生渗漏。为限制腕部活动 ,临床上常采用小夹板或空药盒作为支撑物 ,然后以胶布粘贴或绷带固定 ,这既浪费胶布或绷带 ,增加了输液成本 ,又使患儿不舒适。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手背输液腕部固定带 ,经 6 82例使用 ,效果满意 ,介绍如下。材料 :尼龙搭扣、宽 (3cm)橡筋松紧带、三夹板、人造软质皮革、海绵。制作方法 :1制作固定板。将三夹板锯成长 13~ 15 cm、宽 4~ 5 cm,略成梯形 ,两头削成半弧形。按夹板形状和大小剪一块海绵粘附…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70~1990年,对18例陈旧性膝关节三联征采用阔筋膜条,重建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随访3~20年(平均7年),膝关节伸屈正常17例,轻度受限1例。全组关节稳定,均胜任原工作。本文对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切除与否也做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带线锚钉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损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利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TwinFix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35例,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并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35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前评分为(54.5±6.3)分,术后1年评分(88.1±4.2)分,比较术前与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疗效肯定,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Dong JT  Wang F  Chen BC  Song KP  Ji G  Ma LF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114-1118
目的 探讨异体韧带双束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手术方法,并经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53例慢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应力位X线片检查示膝关节内侧间隙较对侧增宽,且增宽间隙>5 mm,MRI检查示内侧副韧带连续性中断,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对所有患者行内侧副韧带重建手术.手术方法为股骨内侧髁至关节线下方5 cm行纵行切口,于胫骨前内侧关节线下方4.5 cm至后内侧关节线下方2 cm斜向钻取直径5 mm(或)6 mm骨隧道,股骨内侧髁由内向外导针定位并沿导针钻直径6 mm(或)7 mm,长2.5~3.0 cm的骨隧道,将异体肌腱两端编织后绕过胫骨隧道导入股骨隧道并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使重建韧带呈三角形状.术后积极康复功能锻炼.术后1年应用Lyshlo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价临床效果;外翻应力位X线片评估关节稳定性.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Lyshlom评分(89.7±3.4)、IKDC评分[A或B评分46例(86.79%)]较术前(Lyshlom评分51.8±4.9,t=- 79.724,P<0.05;IKDC评分A或B者0例)均有明显改善;外翻应力位X线片测量内侧关节增宽间隙由术前(10.4±2.4)mm减小到术后(2.8±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27,P<0.05);其中46例患者≤3 mm,7例患者3~5 mm.术前关节活动度135.4°±2.5°,与术后(132.7°±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例患者术后1年有不同程度的膝内侧局限性疼痛且存在明显压痛点.结论 应用异体肌腱双束三角形重建内侧副韧带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内侧稳定性,短期临床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4.
尹应升 《中国骨伤》1998,11(6):80-81
我院自1986~1995年,对13例膝关节三联征,采用炸肠肌胆条重建前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术进行治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20~48岁;左膝8例,右膝4例,双膝1例;皆为交通肇书或意外事故伤。治疗方法膝前内侧切口,探查膝关节,确诊为本病后,另于小腿外侧做4个长约scm的间断切口,沿胖肠肌前缘,切取长30cm、宽4cm的肌腿膜条,纵向对折缝成管状,保留近端之连续性。由股骨前外棘向平台关节内内踝方向钻一导针,方向满意后,沿导针方向,扩大成骨性隧道,直径以胖肠肌旺膜通过为准,将肌辟通过骨隧道引入膝关节,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Hoffa骨折并内侧副韧带撕脱骨折的手术技术与快速康复方法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5月—2021年3月收治内侧Hoffa骨折伴内侧副韧带起点撕脱骨折患者3例,均采用经内侧切口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及全螺纹空心钉坚强固定,内侧副韧带止点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辅助爱惜邦缝线加强固定,术后将膝关节屈曲110°~120°放置,镇痛泵止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以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24 h后行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3次/d,每次30 min,锻炼后膝关节继续屈曲110°~120°固定共3 d,3 d后根据膝关节伸屈功能情况决定膝关节放置体位。[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个月膝关节屈曲ROM为(142.3±8.7)°,末次随访,膝关节HSS评分为(85.4±5.1)分,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膝关节僵硬发生。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所有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内固定松动移位、修复的韧带再断裂等不良影像改变。[结论] Hoffa骨折并内侧副韧带起点撕脱骨折,行切开复位坚强固定后,膝关节屈曲110°~120°固定...  相似文献   

16.
应用自体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对12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行膝关节检查,发现伴随有外侧半月板损伤2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各1例,选择骨-腱-骨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胫骨内侧鹅足肌腱部位游离半腱肌进行内侧副韧带重建术。结果12例手术后伤口Ⅰ期愈合。6个月内10例膝关节稳定,应力位拍片内侧比健侧张开均<5mm,挤压螺钉位置良好。11例关节屈曲0°~120°,1例伴股骨外髁骨折者关节活动度90°。结论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内侧副韧带损伤能提供足够的张力,达到坚强固定和关节囊缝合目的。  相似文献   

17.
外伤引起的膝关节三联症,是指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损伤及十字韧带断裂三联损伤。临床上以前十字韧带损伤为主的三联症占多数,而后十字韧带损伤则较少。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半月板损伤又称O’Donoghue三联损伤。膝关节三联症临床报告甚少。我们于1979至1987年收治5例6膝。其中左膝3例,右膝1例,双膝1例。男1例,女4例。年龄19~47岁.手术治疗4膝,其它2膝当时全身情况太差而用长腿石膏固定。治  相似文献   

18.
螺栓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及干骺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1990年10月以来用螺栓、钢板内固定治疗医骨平台及干能端粉碎性骨折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18~46岁;左侧3例,右侧6例。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7例。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4例,交叉韧带损伤4例,胖总神经损伤1例,侧副韧带损伤3例,胖骨上端骨折5例,胭动脉损伤1例,股骨股上骨折1例。治疗方法工.内固定材料:直径4mm、长15cm骨圆外1根.两端改螺纹丝,配同种钢质螺帽、垫圈各2枚.制成螺栓1副。15~ZOom长普通8扎钢板1枚,螺钉7枚。2.切口的选择:()膝外或内侧单侧切口,适用于单胜骨折或平台…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不稳治疗方法的探讨:附3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自1994年1月~1996年1月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膝关节不稳34例。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16~60岁,平均32.5岁。其中,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28例;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伤4例;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伤1例;内侧副韧带+后交叉韧带伤1例。合并长骨干骨折4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半月板损伤3例(内侧1例,外侧2例)。新鲜损伤27例,陈旧损伤7例。内侧副韧带损伤除5例修补,髂胫束和真皮条重建各2例外,其余均行半腱肌肌腱移位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者,2例髂胫束,1例膑腱中1/3,1例真皮条重建。后交叉违带损伤1例真皮条重建。长骨干骨折在处理韧带损伤之前先行坚强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力求解剖复位,并用加压钉或骨栓内固定,并在麻醉下进一步检查确诊韧带损伤类型和程度,半月板损伤者尽可能地予以保留,必须切除者也应尽量保留其周边部位。韧带损伤行延期重建,手术时机以伤后4~8周,平均7~8周为宜,以膝关节疼痛消失或减轻,急性炎症消退,肿胀消失,全范围膝关节活动和肌力恢复正常为指征。以防早期手术后膝关节纤维粘连,僵直和股四头肌肌力削弱的发生。术后经半年~2年平均1年2月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半腱肌重建膝关节陈旧性内侧副韧带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平泉  王胜 《中国骨伤》2009,22(3):183-184
对于陈旧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手术治疗方式临床报道较多,如陆景华等、“的带骨瓣髌韧带移植修复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2003年至2008年共收治因漏诊、误诊或误治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陈旧性损伤9例,行半腱肌重建膝关节陈旧性内侧副韧带损伤手术治疗,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