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小鼠灌胃芪精升白颗粒可能出现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资料。方法急性毒性实验:设置溶剂对照组和给药组,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4天内的毒性反应、死亡情况、体重和摄食量。对死亡动物及观察期结束后仍存活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观察主要脏器变化。长期毒性实验:设置芪精升白颗粒低、中、高(6.6,13.1,26.3g·kg~(-1))3个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给药26周,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体重、摄食量、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血液凝固、尿十项、骨髓有核细胞分类计数、脏器重量及系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急毒实验:小鼠芪精升白颗粒单次灌胃140g·kg~(-1),未见明显毒性。长毒实验:给药中期及给药结束,26.3 g·kg~(-1)组动物出现肝脏重量可逆性增加及尿比重、p H值等尿液指标的轻微可逆性改变;恢复期结束后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小鼠芪精升白颗粒单次灌胃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40g·kg~(-1),大鼠灌胃26周无毒反应剂量为13.1 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403倍和37.8倍。提示临床拟用剂量安全,具有进一步开发新型升白药物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药藏药滋补酥油颗粒进行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试验研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①急性毒性试验: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给药组和对照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②长期毒性试验: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停药恢复1个月。观察大鼠长期毒性反应。结果藏药滋补酥油颗粒急性毒性实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小鼠最大耐受量按浸膏计为80.0 g/kg,该剂量相当于成人临床等效剂量的242.42倍。长期毒性实验,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大鼠在给药期和恢复期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可初步确定大鼠180 d的最大安全灌服剂量按浸膏计为13.3 g/kg。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藏药滋补酥油颗粒对受试动物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作用,表明该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观察给药后小鼠出现毒性反应;长期毒性实验分设0.06、0.3、1.5g/kg3个给药组(分别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1、56、280倍)及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90天,停药后恢复期观察2周。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一般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内容。结果急性毒性试验观察期内各组小鼠未出现死亡,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及饮食等均未见异常,未出现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大鼠连续灌胃给药90天,给药组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血生化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与给药相关的异常变化;组织学检查亦未见与药物作用有关的病理学改变。结论认为新工艺苦豆子片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无明显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附灌肠方对正常小鼠和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毒性。方法 1.急毒试验:通过灌胃、灌肠给予日剂量104g/kg的黄附灌肠方,观察小鼠给药后外观、行为的变化,记录饮食、分泌物、排泄物、体重等变化及死亡情况。2.黄附灌肠方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小鼠DN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观察小鼠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 1.急毒试验:黄附灌肠方灌胃组、灌肠组体重增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给药后0h、2h、4h、6h,黄附灌肠方灌胃组、灌肠组部分小鼠出现倦怠不适、耸毛等现象,次日晨间观察恢复正常,连续观察14天,各组小鼠未见中毒症状和死亡,小鼠灌胃最大给药量为104g/kg,是成人日用剂量的108倍。2.黄附灌肠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影响:与DN模型组比较,成模后RRE给药组体重增加不明显(P0.05);DN模型组小鼠死亡2只,DN成模后RRE给药组无死亡。结论黄附灌肠方对正常小鼠无急性毒性,对DN小鼠毒性在本实验尚未发现,初步判断RRE治疗糖尿病肾病拟定的临床成人日剂量0.9657g/kg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益肾固精经口单次给药后,动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毒性反应可能出现的靶器官,为临床毒副反应的检测提供参考依据。测定益肾固精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参数,为计算新药相对毒性参数和长期毒性、蓄积毒性以及特殊毒性实验剂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KM种小鼠进行单次给药毒性试验,小鼠用灌胃(ig)方式最大浓度、最大体积一次性给予益肾固精颗粒液,连续14天观察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小鼠益肾固精颗粒液灌胃给药:MTD〉30g/Kg,为人临床拟用剂量的133倍,此时未见由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酸枣仁提取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酸枣仁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①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酸枣仁醇提取物,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并计算LD50及LD50 95%可信限;②小鼠灌胃给药,测定一次给予酸枣仁醇提取物的安全剂量.结果 ①静脉注射酸枣仁醇提取物后,部分小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测得LD50为27.5 g·kg-1,LD50 95%可信限为25.1~30.1 g·kg-1,死亡动物尸检,其主要脏器未见病理改变.14 d后存活小鼠体重平均增加20.4%,略高于生理盐水组(18.2%).②小鼠灌胃给药(340 g·kg-1,相当于成人一次用量的326倍)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全部存活,无明显毒性反应,小鼠体重平均增长17.2%.结论 酸枣仁醇提取物毒性很低,临床给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沙溪凉茶的毒理学进行研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急性毒性实验以药物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灌胃给药,观察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测定LD50。如果毒性太低无法测定LD50,一日内连续两次给药测定最大给药量。长期毒性实验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用药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为临床用药量的120、60、30倍,经口灌胃给药。连续重复给药后及停药后观察动物一般表现,测定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尸解和检查病理组织学,计算脏器系数。结果:急毒实验动物无1例死亡,在最大给药量为临床765.29倍的情况下,未见急性毒性反应。长毒实验观察动物无1例死亡,外观体征和行为无异常改变;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尸解其主要脏器大小正常,无异常改变,各给药组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脏器组织镜检未见异常。结论:沙溪凉茶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和长期毒性反应,在临床剂量下使用是安全无毒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麦止咳口服液小鼠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反应,分析药物毒性作用可能靶器官和人服用过量药物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方法观察小鼠灌胃大剂量的地麦止咳口服液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测定LD50或最大给药量。结果地麦止咳口服液200 g生药/kg单次给药未见死亡。24 h内连续三次灌胃给药的LD50为330.59 g生药/kg,95%可信限为287.39~380.29 g生药/kg,此剂量为临床剂量的661倍(人体重以60 kg计),给药后小鼠出现静卧、少动、皮毛松散、便稀,死亡症状有呼吸急促、抽搐等。死亡动物尸检可见肠胀气,胸腔淤血等。但226.29 g生药/kg组小鼠给药后未见死亡,尸检未见主要脏器有水肿、充血等异常改变,心、肝、脾、肺、肾、脑、胃等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此剂量为临床人用剂量的452.6倍。结论地麦止咳口服液小鼠287.39~380.29 g生药/kg(临床人用剂量的661倍)多次给药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反应。226.29 g生药/kg(临床人用剂量的400~450倍)以下剂量无急性毒性反应,因此临床按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不会引起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马捷  李峰  王军  刘燕  渠晓丽 《北京中医药》2012,31(12):932-933
目的 观察成人喉乳头状瘤方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采用最大给药量毒性实验法.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206倍,中药组与对照组一般表现、主要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14天内两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成人喉乳头状瘤方拟定剂量及途径在临床应用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止咳清肺口服液灌胃后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止咳清肺口服液设三个剂量组灌胃给药,小鼠没有出现死亡,故以其高剂量进行试验。结果实验小鼠的行为没有出现异常,未见小鼠死亡。结论止咳清肺口服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养心颗粒灌胃给药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为该药的安全性评价和药效试验剂量的设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附录II中要求的指征进行观察,并每7d记录体重。结果:养心颗粒205.95g生药/kg对小鼠灌胃给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7d、14d体重未见明显减轻,未见组织器官有体积、颜色、质地的改变。结论:以最大给药量给予小鼠灌胃2次(即总给药量为205.95g生药/kg),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的约74倍,该剂量下小鼠未见死亡,各个系统和靶器官未表现相应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胃复方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将实验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2组,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胃复方的最大耐受量,给药组24h内2次以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的中药胃复方给予小鼠灌胃,对照组小鼠灌服等剂量蒸馏水,观察记录2组小鼠一般情况及死亡情况,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给药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无1例死亡。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测未见明显异常;最大给药量为221. 7g生药/kg,相当于60kg成人临床推荐剂量的127倍。结论:胃复方无明显毒性,在规定剂量下用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行补正续骨丸小鼠灌胃给药毒性实验研究。方法:由于无法测出补正续骨丸小鼠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故以补正续骨丸所能配制的最大给药浓度和小鼠所能承受的最大灌胃给药容积,进行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的测定。结果:该药在所能配成的最大浓度0.46 g/m L和小鼠所能承受的最大灌胃给药容积40 m L/Kg的情况下,1日内小鼠灌胃给药2次,给药量18.40 g/kg(12.63 g生药/kg),此剂量为成人每日口服量的122.67倍(成人体质量按60 kg计)动物无死亡,观察14 d,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动物在观察期结束后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未见异常改变。结论:通过本次为期14 d的动物实验观察,补正续骨丸对小鼠机体无损害现象,未发生急性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值得进一步观察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藤珠胃康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按一日2次以最大浓度最大灌胃剂量给予藤珠胃康颗粒,连续观察7 d。2长期毒性试验,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藤珠胃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给药1次,每周6 d,连续给药6个月,观察大鼠一般体征,并分别于给药3个月、6个月及停药4周后,每组解剖1/3大鼠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无一死亡,给药组80%小鼠出现腹泻,最大给药量为临床成人拟用剂量的240倍。2长期毒性试验中,给药第4周,高剂量组约1/3的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雌性大鼠从第3周开始体重增长较快;给药6个月后,中剂量组雄性大鼠肺脏指数降低;停药一个月后,高剂量组雄性大鼠肺脏指数降低,低剂量组雌性大鼠脾脏指数升高。给药和停药期间,部分血液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数值上存在明显差异,但都在正常值范围内。病理学检查未见因药物引起的组织病变。结论本品按临床拟用剂量长期服用未见严重的急性毒性反应和长期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蝇蛆壳聚糖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蝇蛆壳聚糖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蝇蛆壳聚糖以最大浓度及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灌胃连续给药3次。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蝇蛆壳聚糖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观察14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14d,灌胃给药全部动物健存,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未见任何毒性反应。计算蝇蛆壳聚糖最大给药量为2700mg/kg体重,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67.5倍。腹腔注射给药亦未见任何毒性反应。结论蝇蛆壳聚糖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16.
蛭龙活血通淤胶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鼠口服蛭龙活血通淤胶囊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以最大给药量法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测定药物的急性毒性.结果 以最大给药量法24 h内灌胃给药3次,连续观察2周无1只小鼠死亡,亦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测得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81.6 g/kg.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蛭龙活血通淤胶囊对受试动物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表明该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民族药仙人掌胃痛片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小鼠灌胃给药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43g/kg,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4.3g/50kg)的500倍。wistar大鼠连续4周口服给药长毒试验结果显示,动物的外观行为、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内脏组织重量及病理学检查等方面,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基本一致,未见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小鼠急性毒性,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取40只体质量24~29 g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给药组与空白组各20只,雌雄各半,选用最大耐受量(MTD)法试验。给药组按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可以灌胃的最大浓度(0.8 018 g/m L)及小鼠可承受的最大体积(0.4 m L/10 g)一次性口服灌胃,空白组蒸馏水(0.4 m L/10 g)灌胃。灌胃给药1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死亡情况。结果无法得出玳玳果降脂提取物LD50;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14 d后解剖小鼠,肉眼未见脏器异常;脏器指数评价,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剂量为32.07 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的285.07倍,提示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海南萝芙木根水溶性物质的急性毒性.方法 分别采用尾静脉注射和经口灌胃进行给药实验观察实验小鼠对海南萝芙木根水溶性物质的急性毒性表现.结果 尾静脉注射过量的海南萝芙木根水溶性物质后小鼠会出现一定的中毒现象,其半数致死量LD(50),=294.2 mg/kg.而采用灌胃给药方式毒性较小,其最大耐受量为3 445 mg/kg.结论 海南萝芙木根水溶性物质口服给药不发生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四味抗痨丸的急慢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小鼠24h灌胃2次,间隔6h,测定药物的最大耐受剂量(MTD).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的实验组,按1.0、2.0、3.0g/(kg·d)连续给药26周(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进食量和进水量,同时于给药13周、26周及停药后2周处死部分动物,取血做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测定,取主要脏器称质量进行解剖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MTD)为24.0 g/kg,是临床日用量的1403.5倍.长期毒性实验四味抗痨丸各剂量组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四味抗痨丸拟定剂量、途径及疗程在临床应用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