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诱因分析及防治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诱因,探讨其防止对策,减少甲亢周期性麻痹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7例甲亢周期性麻痹患者,观察诱发甲亢周期性麻痹的临床因素,并提出相关防治对策。结果:患者血钾、年龄、性别、甲亢遗传病史、劳累、受凉和酗酒与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对于合并周期性麻痹症状的甲亢患者应密切注意患者血钾变化,及时纠正低钾血症,并加强患者日常饮食、生活、心理方面的护理与防治,避免周期性麻痹发作的诱因,预防周期性麻痹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2.
殷芳霞 《中国医药导报》2007,4(9Z):64-64,120
目的:分析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诱因,探讨其防止对策,减少甲亢周期性麻痹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7例甲亢周期性麻痹患者,观察诱发甲亢周期性麻痹的临床因素,并提出相关防治对策。结果:患者血钾、年龄、性别、甲亢遗传病史、劳累、受凉和酗酒与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对于合并周期性麻痹症状的甲亢患者应密切注意患者血钾变化,及时纠正低钾血症,并加强患者日常饮食、生活、心理方面的护理与防治,避免周期性麻痹发作的诱因,预防周期性麻痹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3.
<正> 临床资料 我院在1990年8月至1997年10月收治了46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2例,年龄20~43岁。发病季节在春秋季占66.7%,发病诱因有饱餐、酗酒、过度劳累、受凉腹泻以及情绪不稳等。麻痹发作时,检查显示血钾常下降在3mmol/L以下,多数在2~3.5mmol/L,其中21.5%的患者均有多饮、多食、消瘦以及数年反复发作病史。其典型临床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周期性麻痹(thyrotoxic periodic paralysis,TP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无高尿钾排泄尚存在争议。文中通过比较TPP患者与单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患者24 h尿钾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激素水平及24 h尿钾在TPP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TPP患者组18例,单纯甲亢患者组25例,比较2组间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24 h尿钾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与血钾的相关性。结果 TPP组体重指数(body massindex,BMI)、24 h尿钾、血浆皮质醇(plasma cortiso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浆ALD、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均显著高于单纯甲亢组(P<0.05),而血钾、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明显低于单纯甲亢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尿钾、血浆ALD水平为影响血钾高低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钾排泄在TPP的发病进程中起作用,机制可能与RAAS系统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潘玲 《中外健康文摘》2012,(30):371-372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甲亢合并有周期性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中:夜间27例,占90%;寒冷25例,占83%;劳累26例,占87%;紧张23例,占76.3%;饱餐2例,占6.7%;感染2例,占6.7%.结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发作主要为血清钾浓度降低,补钾为重要防治手段,针对寒冷、劳累、紧张、饱餐、感染等因素,加强护理,降低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低血钾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亢性低钾麻痹(TPP)相关实验室检查,总结治疗特点。方法:TPP32例,分析发病诱因、心电图改变,分别测定入院时血钾、镁、最低血钾、24h尿钾,入院时即时补钾,及时抗甲亢治疗,并计算总补钾量。结果:TPP患者入院血清钾均低于正常。24h尿钾明显增高,血镁偏低,发病多与暴饮、暴食、疲劳有关,心电图改变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多见。结论:尿钾排出量增多,钾、镁等电解质紊乱使症状加重,免疫功能异常是TPP的可能发生机制,与雄激素的关系有一定相关性,治疗TPP时主张持续补钾,积极抗甲亢治疗,其中抗甲亢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诊治成功率。方法对68例甲亢合并低钾周期性麻痹临床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病诱因与诊治方法。结果甲亢合并低钾周期性麻痹诱发因素较多,有饱餐、劳累、剧烈运动、甜饮等,应对症治疗,避免误诊。结论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诊断治疗,应做到细致周到、全面分析,以提高其诊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肢体骨骼肌无力伴有钾代谢异常,血钾浓度减低(低钾血症)为临床特征的神经肌肉疾病。发作时血清K^+浓度降低,但其降低程度常与肌肉瘫痪程度不成比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肌无力。疲劳、受凉、精神刺激和酗酒、饱餐等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波 《中外医疗》2009,28(15):30-30
对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尤其是有反复发作的青壮年男性,应追问有无甲状腺高代谢表现,并行心电图及甲状腺检查,且常规做甲状腺功能检查是必要的,同时注意避免饱餐、过度劳累、感染、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等诱发因素。要及时补钾,在补钾的同时要注意控制甲亢。而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急性期过后,控制甲亢是关键,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在补钾和抗甲亢药物治疗后,病情可以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点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STEMI患者112例,按年龄分青年组43例(年龄1844岁)、老年组69例(年龄≥60岁),对两组患者间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患者腹型肥胖、吸烟史、饮酒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血脂异常程度均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患者以男性为主。青年组患者发病前多伴有过度劳累、情绪异常、暴食酗酒等诱发因素(P<0.05)。青年组患者多为前降支病变(P<0.05),单支冠脉病变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P<0.05),ACC/AHA冠脉病变分类低危组占多数。结论:患者腹型肥胖、吸烟、饮酒、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及血脂异常,主要是青年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青年组发病前多伴有过度劳累、情绪异常、暴食酗酒等诱发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示青年组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大多累及前降支近段,病变多为低危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