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疗效。方法选我院急性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联合早期介入中医康复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施行早期中医传统治疗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探讨中医康复技术介入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2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患者自我随意的锻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肢体康复训练配合中医康复技术介入。结果:经早期中医康复介入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减轻患者偏瘫肢体的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恢刺针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足下垂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恢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康复训练方法。两组均治疗2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中风后足下垂症状,但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足下垂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结论恢刺针法配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更有助于中风后足下垂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醒脑开窍针法。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6 W后分别进行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评定、改良Ashworth(MAS)分级法进行肌痉挛程度评定、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定。结果:治疗6 W后,2组患者在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及步行能力上均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的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AM800神经网络仪治疗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伴发足下垂患者83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AM800神经网络仪治疗,对照组应用神经网络仪治疗。结果:两组治疗10d后EMG波幅和FM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神经网络仪治疗卒中后足下垂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 60例具有吞咽困难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吞咽困难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改善卒中后吞咽困难,对于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组(治疗组)和现代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并给予相应治疗方法,疗程4周。观察痉挛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肢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下垂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均能改善中风后足下垂症状,但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更有助于中风后足下垂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加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小腿三头肌痉挛、胫前肌肌力、步行能力及平衡能力试验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足下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9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加入早期中医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NIHSS、FMA、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好转明显,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超早期中医介入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中医康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周、4周、6周的被动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超早期中医介入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本院收治的早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49例患者在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之外,还给予其中医综合疗法,包括中药、推拿、针灸.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早期,给予其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治愈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脑梗死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通阴跷脉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足内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温通阴跷脉(常规针刺联合温和灸阴跷脉)。两组治疗前后采用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临床痉挛指数(CSI)进行评价,并比较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C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温通阴跷脉配合康复训练可改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下肢功能,缓解肢体痉挛。  相似文献   

15.
黄建华  苏平 《陕西中医》2014,(3):305-305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本院收治的早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49例患者在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之外,还给予其中医综合疗法,包括中药、推拿、针灸。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早期,给予其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治愈有一定帮助,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杨晓萍  裘亚龙 《新中医》2022,54(19):268-270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合护理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减综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Fugl-eyer评分变化,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SS、Fugl-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Fugl-eyer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0.7%,对照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合护理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局部熏洗治疗卒中后足下垂内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结合中药局部熏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疗程3周。治疗前后采用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对患者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局部熏洗治疗卒中后足下垂内翻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的影响。方法:将36例脑卒中恢复期伴有足下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将常规训练中的踝关节训练更换为下肢镜像疗法训练,其余治疗均相同,治疗4周后采用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E)、胫前肌改良Ashworth(MAS)量表、主动活动度(AROM)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FMA-LE、MAS、AROM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存在足下垂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镜像疗法较常规疗法更能有效改善其足下垂、缓解踝关节肌痉挛、提高踝背屈主动活动度。  相似文献   

19.
鲁晓峰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28-829
目的观察八脉交会穴针刺法和普通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八脉交会穴针刺组(A组)、传统针刺组(B组)和对照组(C组)。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和改良巴氏指数(MBI)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八脉交会穴针刺法疗效与传统针刺法疗效相比,虽无明显差异,但在临床应用上,前者更为患者接受,明显优于后者。同时发现针刺疗法配合现代康复技术,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结论 早期应用针刺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是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最佳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腹针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MBI)、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MBI、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3个评定量表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下肢肌力,且腹针结合康复训练疗效优于单纯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