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可行的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框架并制定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2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2轮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2轮咨询结果 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287和0.632。构建的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5个;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知识、技能、能力、特征与品质。[结论]咨询专家参与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均高,函询意见的协调程度和可信度高。基于岗位胜任特征所构建的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为社区护士的聘任、培训、评价及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病房新护士独立上岗准入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参考相关文献,结合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医生访谈,初步拟定指标体系,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28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果]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重要性评分为4. 32~4. 96分,变异系数为0. 038~0. 167;两轮问卷的专家积极性分别为82. 86%、96. 55%,专家权威系数为0. 898,一级、二级、三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 261,0. 165,0. 139(均P0. 01)。[结论]本研究专家意见集中,结果可靠合理,信度较高,可为调查病房新护士培训需求和评价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病房新护士独立上岗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社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于2021年7月-2022年8月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初步形成社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最终确立社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共开展2轮专家函询,每轮纳入28名专家,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86%和96.43%,2轮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8,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1~0.337和0.245~0.342(P<0.05),最终确立社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社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科学合理、内容全面,可为我国社区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和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雅娜  罗羽 《护理研究》2010,(4):855-858
[目的]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较科学的社区护士灾害应时能力评价工具。[方法]在文献查阅、半结构式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拟社区护士灾害应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36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确立指标体系,并以屡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3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97.22%及86.67%;专家权威值〉0.80的比率为80.6%;肯德尔和谐系数x2检验〈0.01,指标权童层次单排序、总排序一致性比率均〈0.10。最终形成一个具有6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3轮专家函询结果可靠、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本研究为评估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提供了科学、系统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为护士相关核心应急能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构建指标体系初稿,纳入19名专家进行3轮专家函询,征询专家意见并修订,确定最终指标体系并设置指标权重。结果 3轮专家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3、0.896、0.903;协调系数分别为0.209~0.295、0.217~0.299、0.232~0.304(P<0.01),最终构建的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结果合理实用,可用于评价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一套符合健康中国背景的临床护理人员信息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建立临床护理人员信息能力评估体系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9所院校的19名护理专家进行函询,并运用Yaaph 10. 5软件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 74%和100. 00%,专家权威系数为0. 891;协调系数为0. 301~0. 464,指标的最大变异系数为0. 12。最终确定了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临床护理人员信息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信息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专家具有地域性、代表性、权威性,其意见较一致,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为临床护理人员与临床管理者提供信息能力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SMART原则构建重症监护室(ICU)专科护士延续认证指标体系。[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遵循SMART原则,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来自不同领域的30名专家进行3轮专家函询,确定ICU专科护士延续认证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3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是93.33%,89.29%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75,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5,初步构建了包括实践技能、专业知识、个人基本情况评价、专业态度、专业发展能力、个人综合素质6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的ICU专科护士延续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ICU专科护士延续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ICU专科护士的延续认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科学、有效、合理的中医肿瘤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13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采用优序图法计算一级指标权重,采用组合权重表示二级、三级指标权重。[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851,熟悉程度系数为0.923,判断依据系数为0.780。专家协调系数三级指标分别为0.490,0.452,0.400。最终确立中医护理知识、中医肿瘤专科护理知识、职业发展技能、专业技能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科学、有效的中医肿瘤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指标体系,对培养中医肿瘤专科护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较科学、客观、全面的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社区护理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更好地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方法]系统回顾国内外社区护理质量评价相关文献和资料,根据本地区社区护理开展情况,结合政府对社区护理要求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对15名专家进行函询,形成社区门诊和病房不同的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的平均权威系数为0.873,第2轮门诊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563,0.421, 0.452;病房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协调系数为0.565,0.456、0.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指标变异系数0.3,重要性赋值均数3.5,构建了门诊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病房包含4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的社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体系。[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的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具有科学性和较高的可靠性,能有效评价社区护理质量,从而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肿瘤化学治疗资质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肿瘤化学治疗资质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确定指标体系初稿,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7省市15家医院的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各指标重要性评分为4.16~5.00,变异系数为0.00~0.17;专家积极系数95%、100%,专家熟悉系数为0.940、0.963,专家判断系数为0.960、0.958,专家权威系数为0.950、0.960,第二轮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63、0.300、0.219(P<0.01)。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结论 肿瘤化学治疗资质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函询意见科学、合理,可为肿瘤化学治疗资质护士的培训、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心脏康复理念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构建临床护理路径表,经课题组讨论修订后形成专家函询表;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15名心内科相关领域的医疗和护理专家,应用德尔菲法对选定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果]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 888,0. 897。两轮专家函询后,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 343,0. 179,0. 234,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经课题组讨论最终确定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包括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182个三级指标。[结论]所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用于指导临床,规范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医养结合下心血管疾病老年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函询对19名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心血管护理等方面的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最终确立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58个.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2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和0.88,判断系数为0.91和0.92,熟悉程度为0.81和0.84,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29和0.235(P<0.05).对于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第1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03,0.299和0.186.结论: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意见的协调程度好;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该指标体系可为我国心血管科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选拔、考核和评价提供客观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CIPP模型和柯式模型构建科学、合理的肿瘤专科护士培训评估体系。[方法]以CIPP模型和柯式模型为指导,采用德尔菲法对3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建立肿瘤专科护士培训评估体系。[结果]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90,三个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6,0.37,0.31,最终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及42个三级指标的肿瘤专科护士培训评估体系。[结论]专家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均较高,研究结果可靠,构建的肿瘤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对今后肿瘤专科护士的培训、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以提升社区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培训课程指标体系,为重庆市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提供参考。[方法]以社区护士核心能力调查问卷的社区护理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法律伦理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为框架,根据重庆市社区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参考卫生部《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大纲——社区护士(2010版)》,形成社区护士培训课程指标初级条目,应用Delphi法选择17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形成重庆市社区护士培训课程指标体系。[结果]两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2%、100.00%,两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为0.89,0.92,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95,0.302(P0.05)。最终确定重庆市社区护士培训课程指标体系共包括15个一级指标、41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以提高社区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培训课程指标体系专家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均较高,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构建的以提升社区护士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培训课程可为重庆市社区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提供依据,有利于社区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新入职护士培训体系的设置、考核标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构建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框架,运用Delphi法对全国40名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整合专家意见,最终确定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明确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应答率均95%,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为0.860,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90、0.331、0.439(均P0.01)。最终形成的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具有5个维度的核心能力,即一级指标,包括素质修养、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个人特质及专业发展,一级指标下包括11个二级指标及54个三级指标。[结论]形成的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专家协调程度好,权威程度高,条目意见趋于一致,可以作为新入职护士的培训、考核及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较科学的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评价工具.[方法]在文献查阅、半结构式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拟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36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确立指标体系,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3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97.22%及86.67%;专家权威值>0.80的比率为80.6%;肯德尔和谐系数χ2检验<0.01,指标权重层次单排序、总排序一致性比率均<0.10.最终形成一个具有6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3轮专家函询结果可靠、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本研究为评估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提供了科学、系统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向25名护理专家就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进行多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的积极系数是88%和91%,权威系数是0.81和0.85,包括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4.0,变异系数均0.25。[结论]专家对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好,函询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临床病人胃管置入术风险评估表,为临床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医院近几年胃管置入术风险事件的数据分析和文献查证筛选指标体系,对20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制定临床病人胃管置入术风险评估表。[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5%,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 88,0. 89,第2轮函询1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0. 708,2级指标0. 593,P0. 05,最终形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胃管置入术风险评估表。[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临床病人胃管置入术风险评估体系具有较高科学性和可靠性,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科学、全面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从全国范围内选取专家40名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专家函询的群体权威系数为0.87,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00%、92.10%,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8、0.31。最终形成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及25个二级指标。结论:初步确定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血液内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为开展血液内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评价提供借鉴。方法以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 结合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 对指标进行筛选并确定权重, 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15/15),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0.875, 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79~0.685、0.235~0.307。最终确定的血液内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规范、内容设置较为合理, 能够为血液内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