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防护检测的现状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规范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防护检测项目和评价。方法 调查和分析我国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防护检测状况。结果 正在运行的集装箱检查系统的放射防护和安全操作情况良好。结论 集装箱检查系统的放射防护检测和评价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某医院一台全身伽玛刀辐射防护的设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放射防护预审使医院新建的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项目设计达到放射防护最优化要求。方法 根据相关辐射标准和资料,对某医院肿瘤治疗中心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项目的机房选址、布局和防护设计进行放射防护的预审和评价,运用剂量率仪对相关工作场所进行放射性水平监测,对其放射防护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经过实践论证(专家评审及项目竣工验收),该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在机房选址、布局和防护设施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结论 放射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设计建设大型医用射线项目的同时,加强设计预审与放射防护效果验证,对于消除项目隐患、节省建设经费,提高放射诊疗质量和保证防护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焦作市某医院新建CT诊断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对其进行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确定该CT诊断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素为X射线。结果 机房周围辐射安全检测:共检测10项,全部合格;CT机质量控制检测:共检测11项,全部合格。结论 经放射防护综合评价,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放射卫生防护的法规标准要求,该项目的放射性危害防护设施等条件达到了竣工验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谢华  杨磊 《中国辐射卫生》2005,14(4):277-278
目的 调查评价湖北省医用加速器的放射防护情况。方法 按国家相关标准对湖北省在用的35台医用加速器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医用加速器机房的屏蔽防护均能达到要求,加速器的卫生防护总体合格率为74%,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辐射野内均整度和不对称性,经过维修调试后,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结论 对医用加速器的防护设施应坚持进行预防性监督,对加速器的卫生防护应进行定期的稳定性检测和状态检测。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市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呼伦贝尔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资源分布及防护现状,探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监督管理。方法 调查全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及其防护状况。结果 旧型、容量小及防护设施不完善的X射线机多分布在基层医疗机构。此外,机房门窗防护不合格率及候诊区辐射水平不合格率较高,受检者防护未受到重视。结论 今后监督管理的重点要放在基层医疗机构,要督促应用单位及时整改不合格项目,同时要对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照射的防护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1例钴-60治疗机房改建加速器机房建设项目作放射防护评价。方法 按防护评价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对改建机房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改建机房项目的辐射源项进行分析,防护屏蔽进行增补,并对其通风、辐射安全、放射性废物、防护管理,以及实际防护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结果 改建加速器放疗机房的放射防护设施的设计和效果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结论 钴-60治疗机房经过认真设计,可以改建为加速器机房,但投入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掌握某军区医疗单位2014年部分放射诊疗设备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方法 现场检测、数据分析并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除胃肠机、口腔X射线机、乳腺X射线机和放射治疗设备以外的设备机房均有检测不合格的项目;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防护门、防护墙、观察窗及核医学设备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三种类型设备机房总的防护检测合格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核医学、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结论 某军区2014年放射诊断和核医学设备机房的防护检测合格率均比2013年的防护检测合格率低,应加强对新、改、扩建放射诊断设备机房的防护设计和施工监督,加强对手术室C形臂机房的防护建设、提高个人防护水平,加强对PET-CT、ECT等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明如何依据辐射项目实践审定的剂量的本值来实现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方法 用低于剂量约束值相应的空气比释动能率检测来表示。结果 辐射项目防护剂量低于剂量约束值即是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结论 辐射项目剂量约束值可视项目实践而定,低于剂量约束值的均实现了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某部下辖5个医疗机构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并检测相应机房的防护状况,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监测。结果 所检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中,不合格项目主要是CT值(水)、噪声、低对比分辨力和CT值线性,其中CT值线性合格率最低。机房防护状况良好,但普遍存在堆放杂物的现象。结论 必须加强放射法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监督监测,提高医疗机构的放射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钴-60医用γ远距离治疗机的验收检测,提出和分析钴-60医用γ远距离治疗机检测中遇到的问题,为放射治疗设备性能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PTW UNIDOSwebline剂量仪和RT200S二维扫描水箱,以《医用γ射束远距离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GBZ161-2004)为依据对钴-60医用γ远距离治疗机进行了验收检测。结果 新进钴-60医用γ远距离治疗机存在着不合格检测项目,通过修正之后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结论 对新进钴-60医用γ远距离治疗机进行验收检测必不可少。对不合格检测项目的修正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的影响,评价职业性受照射人群集体生物剂量和细胞遗传学效应的相关性。方法 用培养、MC法分别测定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率。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阳性率为15.2%,微核阳性率为9.3%,差异有显著性。其中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者染色体畸变与微核阳性率分别为14.9%、11.0%;小型密封源操作者染色体畸变、微核阳性率分别为17.1%、5.2%;工业X射线探伤者染色体畸变、微核阳性率分别为0、21.4%;工业X射线探伤者比小型密封源操作者微核阳性率显著增高;染色体畸变、微核阳性率均随工龄的增加显著增长;放射工作人员男性染色体畸变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结论 小剂量电离辐射对细胞遗传学的影响与射线种类、能量、工种、工龄、性别及累积剂量是密切相关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阳性率越高职业性受照射人群集体生物剂量累积越多,慢性放射性损伤细胞遗传学效应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含密封源仪表放射防护状况,加强放射作业人员对密封源的安全防护意识和管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与健康。方法对克拉玛依市含密封源仪表的分布、应用状况及辐射防护水平进行调查,评价全市含密封源仪表的安全性及放射防护状况。结果含水监测仪的剂量较低,距源容器表面5 cm处的剂量为0.00~0.45μGy/h,距源容器表面100 cm处及操作人员处剂量为0.00~0.08μGy/h。井下压裂的剂量较高,距源容器表面5 cm处的剂量最高达157.00μGy/h,距源容器表面100 cm处的剂量为0.54~6.00μGy/h;操作人员处的剂量为0.06~4.20μGy/h。结论克拉玛依市含密封源仪表防护状况较好,符合国家标准。应加强流动性较大的放射源的安全防护监管,防止不必要的照射,并应配备监测仪器以防意外照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放射给药过程中医护人员接触辐射剂量。方法QC小组活动。结果放射给药过程中医护人员接触辐射剂量月平均监测值由2008年的4660μSv降为2009年的3137.5μSv,达到了预期目标,且小组成员个人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14.
CT检查中的辐射剂量及其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减少工作者及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方法 根据各种放射防护标准及影响辐射剂量因素,探讨CT辐射的防护现状及防护措施。结果 阐述了CT辐射防护的各种措施。结论 CT检查辐射防护工作不尽人意,应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需采取综合措施,尽量减小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加强放射源安全管理防止放射事故发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加强放射源安全管理,防止放射事故发生。方法 通过对发生的典型放射事故案例,分析产生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结果 提出加强辐射源安全防护管理,防止发生放射事故的措施。结论 必须强化管理,提高人员防护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就可以防止放射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在辐射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在经济开发活动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结果 根据辐射安全管理的要素,阐述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也正是根据这些方面对辐射项目建设初期进行分析和评价,为辐射安全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结论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是辐射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辐射工作单位的综合性评价,是确保环境辐射安全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