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安佰海  吉中强  唐明 《中医杂志》2012,53(9):744-746
中风病先兆证的研究对于中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中风病先兆证的病机关键环节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探讨了热毒的中医学内涵及热毒和痰浊瘀血之间的关系,从热毒痰瘀互结研究中风先兆证的病理基础及主要病机,并提出其治疗原则及方药.  相似文献   

2.
中风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甚高.早期预防中风,及时治疗中风先兆证,对减少中风的发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寿世保元》预防中风法结合现代中风先兆证病机的临床研究,作一简要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风病患者在发病前往往有先兆症状,中风先兆亦称小中风,其临床表现为中度头晕、头痛、胸闷、肢体麻木、肌肉动或平时出现一时性语言不利等。中风先兆的论述形成于唐宋以前,在其他时期也有不同描述,但中风先兆之名确立则以刘完素为主,明清时期历代医家对其描述更加细致。随着历代医家对中风先兆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中风病的认识也更为深刻,并逐步成熟。目前,对于中风先兆的症状、病因病机、诱发因素、防治措施的认识有着相对成熟的认识。文章分析总结了中风先兆从形成到成熟不同时期的学术思想,为临床上更好地掌握中风先兆的发病规律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风先兆是中风病发生前最早显露出来的与中风病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兆候。以肢体短暂麻本不用、卒然头痛、短暂昏厥、生舌强不语等为主要表现。提出卒然头痛应列为中风先兆的主症,以引起重视。脑络风动或脑络失养为基本病机,辨证与辨病结合、摄养慎、消除诱发因素、治疗高危疾病是防治关键。常用平肝熄风、化痰通腑、滋肝熄风、益气通络、化痰通络治法。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临床、实验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研制、预防康复护理诸方面,对中风病中医药研究概况进行了全面述评。近十年来取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中风病证名称统一及病位、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研究;中风病症、舌、脉等症状学观察及辨治规律的探讨,并相应制订出全国统一的诊疗标准;在治疗方法上,人们开始重视综合动用中医药各种治疗措施;在预防工作中,致力于中风先兆证流行病学调查;在康复方面,中风疾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中风病实验研究逐步深入,且增加了投入。  相似文献   

6.
中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中风病的研究,包括病因病机、临床分型与治疗、用药规律与中风先兆的防治等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临床、实验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研制、预防康复护理诸方面,对中风病中医药研究概况进行了全面述评.近十年来取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中风病证名称统一及病位、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研究;中风病症、舌、脉等症状学观察及辨治规律的探讨,并相应制订出全国统一的诊疗标准;在治疗方法上,人们开始重视综合动用中医药各种治疗措施;在预防工作中,致力于中风先兆证流行病学调查;在康复方面,中风疾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中风病实验研究逐步深入,且增加了投入.  相似文献   

8.
中风病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近10年中医药界在中风病理论,临床,实验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研制,预防昨护理诸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中风病证名称统一及病位,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研究;中风病症,舌,脉等症状学观察及辨治法律的探讨,并相应制订出全国统一的诊疗标准;在治疗方法上,开始重视综合运用中医药各种治疗措施;在预防工作中,致力于中风先兆证流行病学调查;在康复方面,中风痴呆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中风病实验研究逐步深入,且增加了投入,认  相似文献   

9.
邵念方治疗中风病经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邵念方治疗中风病经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骆丰*关键词邵念方中风病熄风活血通腑降气益气养阴老中医经验邵念方主任医师业医30余载,致力于中风病的研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见解独到,辨证用药颇具特色,兹介绍如下。1中风先兆熄风活血化痰祛邪安正...  相似文献   

10.
中风先兆证是中风病发病前的一系列症候群,历代医家均有研究。本文通过整理明清以前部分文献,试对中风先兆证的相关概念、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法用药进行归纳探讨。1中风先兆证的相关概念关于中风先兆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素问.调经论》有"气血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1]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中风的病机是痰浊内蕴,瘀血阻络,它贯穿在中风病的先兆期、发作期、恢复期。笔者以痰瘀交阻理论作指导,运用化瘀祛痰通络治法,对中风病61例进行了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1例中风病中,男40例,女21例。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2岁。61例中先兆期4例,发作  相似文献   

12.
论中风先兆征与无症状性中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中医脑病协作组制定了《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确定了中风先兆证、中风病、中风后遗症的诊断标准,强调了中风先兆证与中风病的差异。但对于一些既有脑内梗塞灶或出血灶,又没有与中风病有密切关系的临床症状或综合征的病人,其临床诊断归属和治疗问题就显得较...  相似文献   

13.
邱保国研究员论治中风先兆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伟锋 《中医研究》2006,19(4):50-52
邱保国研究员是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邱老在治疗中风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对中风病强调早诊断、早治疗,认为中风病要善于认识中风先兆,抓住先兆早期治疗是降低中风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邱老师论治中风先兆的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中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发病年龄提前,且有轻型化的趋势犤1犦。因此中风先兆证的诊治显得尤为重要。现将近年来有关中风先兆证的中医证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邹忆怀、王永炎犤2犦认为,中风先兆证的病机以“内风旋动”为主;内风触动血脉中素有之痰浊瘀血,上扰清窍,横窜四肢,发为中风先兆证;中风先兆证病机关键在于“血中动风”。郑超英犤3犦认为其病机主要在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阴阳失调,再加上情志、饮食、房劳等诱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虚阳亢,风、火、痰、虚、瘀互结为患,血随气逆上冲于脑,…  相似文献   

15.
中风先兆是中风病的早期信号,它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以眩晕、肢麻、短暂性瘫软、语涩、晕厥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研究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可归属于中风先兆的范畴。如果已有中风先兆的出现,但未经治疗,则约有1/3的患者在3~5年内有发生中风病的可能。因此,对中风先兆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且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治疗原则。祖国医学对中风病先兆证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在临床上更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近几年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气血理论在中风病中的运用。方法对中医气血理论的涵义、中医气血理论与中风病发病的关系及在中风病的辩证论治过程中如何运用气血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认为"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而"益气活血"法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通过对气血理论在缺血性中风病中的运用探讨,从而更好的为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刘耀东  孙丽萍 《光明中医》2010,25(10):1898-1898
立足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中风病临床实际,探讨中风病的病机,提出"风"为中风病的发病特点,中风先兆与始发期由风引起,中风急性期内风已息,不可轻言息风,则应围绕痰浊瘀血火,立足于活血通络化痰清热解毒通腑等,脑中风之恢复期补虚防止风起。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中风治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既是中风发病之始因,亦是中风发生、发展关键之病机,故祛痰是治疗中风病之重要治法。本文浅谈中风病痰浊致病之机制及中风病祛痰之法。  相似文献   

19.
中风先兆是与中风病有密切联系的临床综合征。以眩晕、肢麻、瘫软、语涩、昏厥为主要临床表现。若能在中风先兆阶段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对防止或延缓中风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近十年来有关中风先兆证的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论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详细论述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认为肝肾阴虚、阳化内风是中风病机的根本,创立了“阳化内风”说;阴液不足、经脉失养是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滋阴养血、化痰熄风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中风的论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