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中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西医诊治虽然见效明显,但远期疗效则没有中医辨治显著。该症的中医辨治分型主要有脾气虚弱、宗气不足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肝血亏虚、阴不制阳证,肝气郁结、瘀阻脉络证,肾精亏虚、元气不足证等。从中医辨证分型的角度讨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之病机总属本虚标实,郭义教授认为瘀血为各标证之首,治疗时尤重气血,将畅气机、化瘀血贯穿始终,以调理气血为本病治疗之中轴,气血并治,以致调和;将本病辨证分为痰浊痹阻证、气血两虚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和而不同,“和”方而治;并主张以人为本,因人制宜,重视患者的情志调理,是郭义教授同病异治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方家选教授认为哮喘病发生与患者宗气亏虚关系密切,治疗哮喘应在辨清发作期与缓解期、虚实寒热的基础上,补益宗气与祛邪利气并举。发作期治疗当以祛邪利气为主,兼补宗气;缓解期治疗当以补益宗气为主,兼以化痰平喘。在寒热虚实辨证的基础上,将哮喘病急性发作期分为寒性哮喘、热性哮喘、外寒内热及肾不纳气4个基本证型,缓解期分为宗气亏虚、元气亏虚2个基本证型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病,严世芸教授根据50余年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认为本病是以宗气亏虚为主,胸阳不振、诸脏亏虚为其核心病机,强调"补宗气、宣肺气、温阳气、通络脉、化瘀浊"五法合参且需各有侧重的治法。遣方用药时善用经方药对,配伍精当,调和脏腑阴阳,同时喜用虫类药,增强活血化瘀之功。严教授对冠心病独特的临证经验以及"五法互参,圆机活法"的临证思维,对于中医治疗冠心病有着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值得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内科常见、多发病,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气血不足、阴阳亏虚为本,寒凝、气滞、痰浊、血瘀、瘀毒、热毒为标。邪实致心脉不通,正虚致心脉失荣,则发为胸痛。目前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一般分为两种:复合证和单个证素,在临证时,应结合实际,两种分型辨证使用,运用"病证结合"思想探讨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能更加贴近疾病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西医目前对产后风湿认识尚不足,欠缺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而中医药治疗产后风湿,已有悠久的历史,也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查阅近五年的临床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药内服及中医外治等方面综述了目前中医药治疗产后风湿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认为主要病因为产伤,主要病机为气血亏虚,以气血亏虚证为主要证型,治疗以益气养血为主。中医药治疗产后风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宗气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宗气总司心肺功能,燮理气血关系,有贯心脉而行呼吸之功,对人体心搏之产生及延续、气血之渗灌及流行具有调控作用。因此,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病机可责之宗气失常,不守其位,可相应治以调补宗气。宗气亏虚是PAF发病基础,当补其虚损、通其滞塞;宗气郁滞是PAF发病关键,当折其偏胜、散郁导滞;宗气下陷致PAF病势危重,当补益宗气、升阳举陷。与此同时,治疗PAF还应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补调兼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3):486-488
刘海起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负责人。擅长治疗骨伤类疾病,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亏气血虚为本,风寒湿三邪侵蚀为标,气血亏虚是主要病机,治疗上应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辨证施治在辨治。经验上有补益气血、重用黄芪;气滞血瘀、重在调气;痰湿中阻,当以温药和之。并列举1则验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正> 脑出血后遗证中医谓中风后遗证,属于气虚血滞,脉络痹阻而成的本虚标实之证。 其病位在脑,气血亏虚,痰瘀阻络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有关。治当阴阳并调而补之、化瘀逐痰而通之、柔筋养肝而佐之,标本并治,随证加减而用药。笔者自拟“气血并调通络汤”验之于临床,收到较好治疗效果,故将其辨证施治及方药加减法分述于下,请同道斧正。1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老年冠心病证治要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锐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2):717-717
冠心病 ,相当于中医的胸痹、心痛 ,为老年常见疾病之一 ,对其辨治 ,见仁见智 ,各有发挥 ,究其病机 ,总属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血、阴、阳的亏虚 ,标实多为痰浊瘀血为患。笔者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 ,立足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 ,扶正以补气 ,调整阴阳为主 ,祛邪以着眼痰瘀为重 ,用之得当 ,常获捷效 ,笔者兹就临证治疗体会试述如次。1 治本补气为先调整阴阳平衡人至老年 ,机体各个脏器的功能逐渐减退 ,而出现气血阴阳的亏损 ,最突出的是气的生成及功能活动减退 ,根据气血、阴阳辨证 ,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证明 ,气虚证最多 ,阴虚证次之 ,再次阳…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以心绞痛、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 ,与中医的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证有相似之处。仲景曰 :“阳微阴弦”、“责其极虚也” ,指出该病以虚居多、本虚标实的本质。至于本虚与标实之含意与临床证型及辨治 ,临床医生可谓见仁见智。笔者根据脏腑理论中“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结合脏腑辨证 ,认为从气、血、精、神四个层次把握冠心病的证治比较恰当 ,兹讨论如下。1 气血精神辨证体系中医辨证分为三大体系。仲景首创六经辨证 ,根据经络阴阳气血多寡 ,以定位法阐明伤寒传变的气化活动规律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叶天士、吴鞠通创立卫气营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癌性疼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癌痛患者分为气机郁滞证、瘀血阻滞证、痰湿凝聚型、毒热蕴结证、气血亏虚证、正虚瘀结型及其他证型,分析各辨证分型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癌痛的最常见的证候类型和该证相关症状频数规律及各证型的疼痛轻重程度趋势。结果60例癌痛患者出现正虚瘀结型为58.3%(35/60),气血亏虚证为20%(12/60)。结论癌痛患者中医证型以正虚瘀结型为主,气血亏虚证其次。瘀血阻滞型的肿瘤患者疼痛程度较重,气血亏虚型患者疼痛较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王云铭老师治疗崩漏不囿一家之言而从临床出发 ,以阴阳、寒热、虚实、气血为辨证纲领 ,以塞流、澄源、端本为证治思路 ,抓住病机关键 ,灵活用药 ,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兹将其临床经验总结如下。辨证纲领1 辨虚实 “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崩漏是失血的病证 ,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随着精血津液的大量亡失 ,气失依附 ,因之而虚、而陷、而脱 ,致气血俱亏 ,所以崩漏多是虚证。虚可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不同。实 ,主要指瘀血。瘀血是崩漏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病理产物 ,又是导致崩漏反复不愈的病因之一。2 辨寒热 寒则滞留…  相似文献   

14.
段航  卢敏  蒋梁  王林华  邝高艳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287-2289
文章将卢敏教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案例进行统计,探讨卢敏教授辨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经验。卢敏教授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病机为"虚""瘀",虚责之于气血亏虚、肝肾亏虚,瘀责之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临证之时应结合脏腑、气血辨证。在治疗上,卢敏教授灵活使用经验方,病证结合,处方具有祛邪不伤正,脾肾同调,气血并治,筋骨并重的特点,结合中医外治疗法,重视宣教及功能锻炼,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淑玲教授认为脏腑气血亏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病机,而痰浊、瘀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总属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上,黄教授主张中医分期辨治,并创新性运用督灸疗法中新的施灸方法与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满意的疗效,扩大了督灸的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孙林娟  宁侠  周绍华 《中医杂志》2015,(3):193-194,197
介绍周绍华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经验,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发病之本,风、痰为致病之标。故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治其本,熄风、化痰治其标,临床善用性善走窜、截风定搐的虫类药。  相似文献   

17.
梁泰红  张金兰 《陕西中医》2010,31(10):1286-1287
目的:观察胸痹Ⅱ号方治疗胸痹属气血亏虚证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常规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痹Ⅱ号方(红参、炙甘草、麦冬、桂枝、川芎、炙黄芪等)水煎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变化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疗效93.75%优于对照组82.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85.5%优于对照组72.5%。结论:胸痹Ⅱ号方对胸痹属气血亏虚证的冠心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朴炳奎教授认为,结直肠癌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于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标实在于湿热内蕴、瘀毒内结。治疗方面以健脾益肾、行气化湿、解毒抗癌为主,且须根据不同时期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9.
刘勤 《黑龙江中医药》1992,(2):11-13,32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临床遇到许多疑难病证和重危病人,正确辨证运用活血化瘀法,常常收到显著效果。冠心病心绞痛从中医角度来认识,是本虚标实之证。辨证首先应掌握虚实,分清标本。本有阴寒、痰浊、血瘀之别;本虚又应考虑阴阳气血亏损的程度。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再顾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  相似文献   

20.
介绍分析鲁光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药。鲁光钱认为肝肾亏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 机,多且兼有寒湿及瘀血,故临证在化裁历代名方的基础上,创拟腰背痛方、腰痛方、腰突方三首要方,腰背 痛方用于治风湿在表之病证;腰痛方用于补益肝肾且兼有痰湿之病证;腰突方侧重于肝肾、气血亏虚所致痹证 者,均宜辨证加减运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