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A群、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的免疫原性、保护性、持久性、安全性等方面,阐述MP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可行性及制定MPV免疫程序的依据.中国现使用的MPV免疫原性良好,安全、有效,所实施的免疫程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引起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12月,栖霞市对2~15岁儿童进行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接种,共接种20 681人,其中1例接种后出现过敏性紫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s A and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Vaccine,MCV-A/C)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按照随机、盲法、对照、单中心的原则,评价MCV-A/C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结果各年龄组MCV-A/C免疫后,A群、C群血清杀菌力抗体(Serum Bactericidal Antibody,SBA)以及A群和C群SBA同时≥4倍增长率均〉90%。3~5月龄、6~23月龄、2~15岁、16~30岁四个年龄组免疫后,A群、C群SBA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均〉1:150,达到保护水平以上。各年龄组MCV-A/C和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及MPV-A/C免疫后,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观察到严重的全身和局部反应。结论MCV-A/C在≥3月龄受试者中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临床试验注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2006L04776号。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hctices,ACIP)会议表决通过,推荐6周龄~18月龄感染脑膜炎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高风险的婴幼儿,接种C群和Y群脑膜炎球菌疫苗(Meningococcal Vaccine,MenV)。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10月龄.2006年9月26日15:00按常规操作,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0.5ml(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6050,有效期2007-05-27).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CV)在6月龄~5岁儿童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对1339名6月龄~5岁儿童接种1~2剂A群MCV或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观察72h内局部和全身反应,测定免疫前后血清杀菌抗体滴度.结果 接种A群MCV或MPV后,均未观察到即时反应,局部和全身反应轻微,发热反应以弱反应为主.6~11月龄接种2剂、1~5岁接种1剂A群MCV后,杀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891.3和1:924.6,抗体≥4倍增长率分别为98.81%和98.45%.结论 A群MCV对6月龄~5岁儿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临床试验注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研究批件号:2003L02729、2004L00764.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胶州市发生1例由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ssaccharide Vaccine,MPV)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接种疫苗前后过程 患儿,男,2006年1月7日出生于北京市房山区,原籍四川省巴中市。患儿出生后一直在某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并于2006年7月16日10:00,在左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接种了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061703,有效期至2007—06)0.5ml,接种后观察30min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0月,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推荐2~23月龄处于感染脑膜炎球菌疾病高风险的儿童接种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白喉类毒素变异体结合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Groups A,C,Y and W135 Conjugate Vaccine-Diphtheria Toxin(DT)Mutant Cross Reacting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来宾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的带菌状况,揭示优势菌群,评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风险,为制定流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5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至少调查200人。每个调查对象采集1份咽拭子,共采集1311份咽拭子进行Nm分离培养和血清群鉴定。结果2011年,来宾市健康人群Nm带菌率为8.54%,其中B群占31.25%,W135群占15.18%,C群占1.79%,A群、X群、Y群各占0.89%,不可分群占49.11%;青年人带菌率高于少年儿童,男性带菌率高于女性。同年来宾市发生的3例流脑均为W135群。结论来宾市健康人群Nm带菌以不可分群菌株为主,可分群菌株中以B群和W135群为优势菌群;W135群为来宾市流脑的主要流行菌群,应在继续推行A+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Meningococcal Vacune,MenV)接种的同时,加强W135群MenV的接种,以期有效预防控制流脑疫情。  相似文献   

11.
孙大勇  邱德山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95-1297
目的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A、C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5个县市区共采集1125名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C群Nm抗体。结果调查的1125名健康人群中,A群Nm抗体阳性率22.58%(254/1125),几何平均滴度(GMP)为1:1.70;C群Nm抗体阳性率11.73%(132/1125),GMP为1:1.30;A、C群Nm抗体水平均较低,A群Nm抗体水平相对较高。A群Nm抗体水平与是否接种A群或A+C群脑膜炎菌多糖疫苗有关联性,而C群抗体水平与是否接种A+C群脑膜炎菌多糖疫苗无关联性。结论及时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对预防控制流脑有重要意义,应提高疫苗的有效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B群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Group B Meningococcal Outer Membrane Protein,MenB-OMP)偶联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eningococcus Group A and Group C Conjugate Vaccine,MCVA+C)的免疫原性。方法按2:1比例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原则,观察3~5月龄、6~23月龄、2~6岁、7~24岁四个年龄组,检测免疫前、后A、B、C群血清杀菌抗体(Serum Bactericidal Antibody,SBA)。结果观察疫苗对不同年龄组免疫前、后A、B、C群SBA同时≥4倍增长率为97.65%~100%,SBA同时≥1:128的占88.89%~96.47%,几何平均滴度为1:194~1:4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nB-OMP偶联MCVA+C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2001年10月23日出生,出生后按常规免疫程序完成了基础免疫。2007年11月10日上午,按常规操作,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50401,失效期2008-11-22)0.5ml。翌日出现右侧下肢浮肿,第3d左侧下肢出现浮肿,并且双下肢出现散在针尖样的皮疹,色红,不高出皮面,皮疹呈对称性分布,压之不褪色,疹间皮肤正常,渐有少量瘀斑出现。无发热、呕吐,无腹痛腹泻,T36.5℃,精神尚可,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所致的一种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是控制和预防流脑传播最有效的措施。中国上市使用的脑膜炎球菌疫苗包括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含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联合疫苗。本文重点对中国上市使用的脑膜炎球菌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合理使用不同类型的脑膜炎球菌疫苗预防流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在我国使用时间不长,曾有接种 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出现过敏性紫癜的报道 [1].我们在使用 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过程中,发生 1例血管性水肿异常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2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许可一种四价(A、C、W135、Y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ening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M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某部4名新兵"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进行调查和处理。[方法]查阅病历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A群、C群脑膜炎多糖(IgG)抗体。[结果]本次疫情是一起由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偶合注射A群流脑疫苗。[结论]应把流脑等传染病防控作为新兵卫生检疫的重要工作来抓,严格落实各项卫生检疫制度,加强疾病监测,建议对新兵接种的流脑疫苗改为A+C群二价疫苗,更好地做好此类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MPCV.AC)进行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为在人群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广州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月龄~5岁受种儿童,连续随访3天,主动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受种儿童进行被动监测,观察接种后MPCV.A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主动监测262名受种儿童,5N23月龄婴幼儿(60人)未观察到不良反应,2~5岁儿童7人(3.4653%,7/202)出现轻度局部不良反应。10356名被动监测儿童接种MPCV-AC后,19例(0.1835%)报告轻度局部反应(主要为硬结和红、肿),9人(0.0869%)出现全身反应。结论儿童接种MPCV-AC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免疫接种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上世纪 80代初开始使用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体疫苗在人群中免疫接种 ,由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体疫苗引起的免疫接种反应报道较多。 2 0 0 2年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下简称“A C群流脑疫苗”)在我国推广使用 ,至今少见A C群流脑疫苗免疫接种反应报道。崇州市于 2 0 0 3-  相似文献   

20.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估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以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为观察组,伤寒Vi多糖疫苗为对照组,按整群随机分层配对的原则,将研究现场分为108个组群,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分配54个组。对两组同时建立接种反应监测系统,按统一表格和方法对两组的接种反应进行监测、记录,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两组共接种34543人,其中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18167人,伤寒Vi疫苗接种16376人。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速发接种反应率为0.44‰,一般接种反应率为0.38%o;伤寒Vi疫苗速发接种反应率为0.79%,一般接种反应率为0.73%o;跟踪随访接种反应对象共1239人,其中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771人,接种伤寒Vi疫苗的468人。接种后第1天,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组的局部反应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伤寒Vi疫苗(X^2。=13.98,P=0.0002);接种后第2—3天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自接种人群和未接种人群发热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已接种人群的发热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现严重反应。结论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与伤寒Vi疫苗均可在不同年龄组人群开展大规模接种,局部及全身接种反应轻微,接种反应率低,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