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并评价这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子宫异常出血、不孕症、流产等经B超或宫腔镜检查诊断为粘膜下肌瘤,而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或同时行子宫内膜电切术96例,其中0型粘膜下子宫肌瘤62例,Ⅰ型28例,Ⅱ型6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是否有剩余肌瘤、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并根据并发症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肌瘤术后满意度为98.96%,其中0型、Ⅰ型术后满意度100%,42例要求妊娠已妊娠29例,21例已分娩。Ⅱ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度83.33%。除1例发生宫腔粘连,1例术后发热,1例术后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有效、安全,是目前的最隹选择。  相似文献   

2.
梁秀文  李雪云 《吉林医学》2010,31(27):4657-465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发生子宫穿孔1例,随即开腹切除子宫。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并恢复快,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的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患者0~Ⅰ型粘膜下肌瘤均一次切除,7例Ⅱ型粘膜下肌瘤3例一次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术后满意率94.29%;8例有生育要求者随访6~18个月有3例受孕。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无远期后遗症、可保留生育功能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多发壁间内突肌瘤患者宫腔镜电切与开腹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宫腔镜电切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12例多发子宫壁间内突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宫腔镜49例、开腹63例。比较其围手术期特点、术后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宫腔镜手术患者与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剔除最大肌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血红蛋白降低程度、术后残留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手术患者及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术后妊娠患者均未发生妊娠中子宫破裂。结论:对于<6 cm的多发壁间内突肌瘤,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疗效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宫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疗效及护理配合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患者168例,全部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并给予合理化护理配合。结果所有患者在护理配合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42例0~Ⅰ型粘膜下肌瘤一次性切除;16例Ⅱ型粘膜下肌瘤一次性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所有患者均无子宫穿孔、感染发生,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发热,但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均在正常范围。术后病理检查示平滑肌瘤138例,腺肌瘤30例。所有患者术后5~7 d内阴道有粉红色分泌物排出。随访6~12个月,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术后满意率0~Ⅰ型肌瘤者为100%,Ⅱ型者为96.7%。结论在合理的护理配合下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9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加强密切护理。结果:98例手术一次成功,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手术无切口,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施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69例,术后随访3~26个月。结果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O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子宫肌瘤10例中,2例未一次全部切除,但切除范围≥70%,且术后3个月再次宫腔镜检查,残留肌瘤已排入宫腔。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1-2013.9我科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黏膜下肌瘤患者50例,其中,0型38例,I型12例。肌瘤直径1-4cm。突出宫颈外10例,宫腔内40例。结果:无术中大出血、子宫穿孔及水中毒患者。术后3月B超随访,无复发者。结论:使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恢复快,且可保留其子宫,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诊断与治疗52例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粘膜下子宫肌瘤应用官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总结官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5年7月~2007年3月因子宫异常出血经官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为粘膜下子宫肌瘤5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其中0类30例,占57.7%;Ⅰ类22例,占42.3%.结果 52例子宫粘膜下肌瘤经官腔镜电切术均一次性切除,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子宫穿孔、水中毒、周围脏器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时间7~90min,子官腔7~12cm.切除瘤体组织5~50go,术中出血10~15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3(3~7)d.随访50例,随访率96.2%,时间3个月~2年.随访患者中,月经周期规律,经期无改变,经量正常或有减少.未发现有新的肌瘤生长和肌瘤部位复发.结论 官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0例,并且均自愿接受宫腔镜电切术。结果所有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高达百分百,术前术后血钠比较差异显示无意义,术后一月随访发现,血红蛋白含量要高于术前。结论治疗粘膜子宫下肌瘤患者时,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所需时间短,而且并发症少,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review our experience with hysteroscopic electro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benign lesion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75 cases of hysteroscopic surgery in view of the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complications and prognosis.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26.5+/-12.3 min and average blood loss 40.1+/-10.5 ml. The outpatients (n=539) were discharged 2 h after operation while the inpatients stayed for 2 or 3 d. Hyponatremia occurred in 1 case, and no death, uterine perforation or electric injury was recorded. During the follow-up for 3 months to 6 years, bleeding relapsed in 17 cases after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the endometrium, and the amenorrhea rate was 88.9%. The recurrence rate of endometrial polyp was 5.5% after electroresection of polyps. Menstruation as normal in all the cases after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the myoma. The uterine cavity became morphologically normal after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the septum without adhesions in the cavities. Improvement of menstruation was achieved in 55 cases (96.5%) after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the adhesion. A patient undergoing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the cervical lesion developed uterine and cervical adhesion 4 months later. CONCLUSIONS: For the patients with intrauterine benign diseases, hysteroscopic electroresection provides effective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lessening the invasive injury and decreasing the complications and blood los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经验体会。方法 对775例宫腔电切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6.5±10.3)min;术中出血量为(40.1±12.5)ml;539例门诊患者术后观察2 h回家,236例住院患者术后住院日2~3 d。随访3月到6年,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术后闭经率88.9%,17例4~22个月再次少量出血;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息肉复发6例(5.5%);经宫颈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后月经均恢复正常;经宫颈子宫纵隔电切术(TCRS) 6月后宫腔镜复查宫腔形态均恢复正常,无粘连发生;经宫颈宫腔粘连切除术(TCRA)后月经改善55例(96.5%)。近期并发症为中度低钠血症1例,全组病例无死亡、子宫穿孔及电损伤等并发症。远期并发症有1例经宫颈宫颈病变切除术(TCRC)术后4个月发现宫颈及宫腔粘连。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能有效治疗子宫内良性病变,且具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和并发症少,不影响卵巢功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粘膜下肌瘤,评价该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因 异常子宫出血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粘膜下肌瘤,或妇检时发现宫颈粘膜下肌瘤,而行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同时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者共36例,其中宫颈肌瘤16例,宫体粘膜下肌瘤20例,术后随访1-30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是否再次手术等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肌瘤术后满意率为100%,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粘膜下肌瘤,宫腔镜手术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洪开 《医学综述》2014,20(20):3731-373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子宫肌瘤患者多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生育能力低下以及痛经等,尤其黏膜下肌瘤患者。一旦子宫肌瘤出现临床症状,均需积极治疗,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妇科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宫腔镜作为妇科疾病的常用诊治工具,现已被广大妇产科医师及患者所认可。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手术疗效。方法:应用日本Olympus生产CTS4000宫腔镜系统,外径9mm宫腔电切镜对68例患有子宫疾病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的治疗.其中17例黏膜下肌瘤切除术(TCRM):14例内膜切除(TCRE);14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TCRP);12例宫颈肌瘤切除(TCRCM);3例子宫不全纵隔切除术(TCRS);3例宫颈息肉样增生切除术(TCRC);2例为黏膜下肌瘤及内膜切除(TCRM TCRE):2例宫腔肌性粘连行分离术(TCRA);1例宫腔粘连节育环嵌顿行粘连分离、异物取出(TCRA TCRF)。结果:手术后随访68例3~16个月,其中月经改善的有效率为97%,闭经为17.6%,月经量减少为22.%,月经量正常为57.4%,无效为3%。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较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113例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英 《西部医学》2013,25(5):699-70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13例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与同期113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单行剖宫产术病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产褥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比单行剖宫产术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产褥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恰当的病例选择前提下,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和可行的,未明显增加手术风险,并减少了患者日后的病痛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掌握我地区已婚妇女子宫肌瘤患病情况,并探讨与子宫肌瘤患病有关的因素。方法:2007年1月一2012年1月我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8261例妇女,均填写统一的妇女病普查体检表,均进行常规妇科检查以及阴道B超检查。结果:8261例调查对象中子宫肌瘤患病率为8.11%(670例),呈逐年增高趋势。不同年龄段子宫肌瘤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49岁年龄段女性子宫肌瘤患病率最高(13.50%)。从事不同职业的女性子宫肌瘤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孕次组调查对象子宫肌瘤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孕次增加呈增高趋势。生殖道炎症、安置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均与子宫肌瘤患病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肌瘤患病率与年龄、职业、孕次、生殖道炎症、口服避孕药及放置节育器均有关.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重点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内突型肌壁间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术中联合B超监护下,对32例子宫壁间内突肌瘤患者进行手术,采用钳夹、扭转、牵拉等方法成功实施手术。结果32例内突壁间肌瘤中,有29例为1次切净,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0.6%。其手术时间:最长2.25h,最短30min,平均44min;出血量:最多出血量80mL,最少出血量5mL,平均22mL。32例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约占9.38%,其中术后发热(合并重度贫血)1例,子宫出血1例,TURP综合征1例。结论B超监护下采用官腔镜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内突型肌壁间肌瘤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9.
肖斌梅 《中外医疗》2010,29(21):8-9
目的总结112例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治疗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112例经宫腔镜检查加病理确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采用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结果 112例患者中异常子宫出血80例(71.42%),无月经改变32例(28.58%)。超声提示宫腔内不均质占位92例(82.14%),子宫内膜增厚20例(17.86%)。合并不孕20例(17.86%),合并黏膜下肌瘤29例(25.89%)。手术时间(18.65±5.76)min,术中出血(17.50±4.10)mL。术后月经恢复90例(80.35%),妊娠35例(31.2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宫腔内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宫腔镜联合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预防宫腔粘连(IUA)的疗效,以评价羊膜移植对IUA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IUA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TCRA术后放置宫腔型节育器;B组:TCRA术后放置14号Foley球囊;C组:TCRA术后放置14号Foley球囊,球囊外敷新鲜羊膜。术后1个月、2个月采用宫腔纤维软镜检查行AFS评分,术中取子宫内膜活检行HE染色检测内膜腺体数量,观察恢复情况,比较3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3组感染发生率。结果:C组术后2个月子宫形态、宫腔容积及月经恢复情况均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HE染色子宫内膜腺体数量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C组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羊膜移植对TCRA术后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效果明显优于宫腔型节育器及Foley球囊,可为中重度IUA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