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鼠疫指示动物犬类在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作用,2006年作者在广西隆林、西林县鼠疫监测点收集犬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Kappa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其在鼠疫监测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0-2005年广西自治区鼠疫监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近几年来广西自治区鼠疫监测结果,为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 2005年广西自治区鼠疫监测结果及鼠疫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6年来,共捕鼠95 747只,检蚤21 173匹,培养46 814只鼠脏器,分离出26株鼠疫杆菌;对88 284份鼠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3份;对3 952份指示动物血清进行IHA试验,阳性34份。鼠疫累计发生在2个县的4个乡(镇)34个自然屯。结论广西自治区鼠疫疫情由爆发至扩散到初步遏制,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鼠疫菌质粒图谱.方法采用反向血凝试验、双重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质粒图谱分析,对分离自广西的31株鼠疫菌进行检测.结果反向血凝试验和双重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出阳性率达100%,质粒图谱分析发现广西鼠疫菌株含4,6,45,65及111.36Mdal 5种质粒,可划分为Ⅰ(含4,6及45Mdal 3种质粒,占3.2%)、Ⅱ(含4,6,45及65Mdal 4种质粒,占93.6%)及Ⅲ(含4,6,45及111.36Mdal 4种质粒,占3.2%)3个质粒图谱类型.此外,还发现广西鼠疫菌株质粒图谱与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区域的相同.结论推测广西的鼠疫流行可能是由云南省传入或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区域与广西隆林县和西林县同属一个类型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3.
本项研究通过对219260只各种鼠类及5456只犬的检测,制定了RIP(SPA法)检测鼠疫F_1抗体的反应标准为被检血清与正常同源血清对~(125)Ⅰ—F_1的结合率比值等于或大于3(P/1V≥3)。黄鼠鼠疫的诊断滴度标准为≥1:320;早獭、长爪沙鼠、黄胸鼠及犬为≥1:80。同时探讨了RIP的阳性检出率、阳性滴度与鼠疫动物病当年流行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当年鼠疫动物病流行的指征。  相似文献   

14.
隆林县鼠疫指示动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鼠疫疫区隆林县鼠疫指示动物特异性抗体(FI)阳性率情况,探讨鼠疫指示动物在鼠疫监测中的意义,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鼠疫指示动物和鼠类血清中鼠疫FI抗体。结果(1)疫点屯指示动物血清FI抗体阳性率(28%)显著高于非疫点屯的(0%);(2)鼠疫病人、自毙鼠及指示动物血清抗体阳性的地区分布呈高度一致;(3)指示动物血清FI抗体阳性率(6.4%)显著高于活鼠血清的(0.7%),两者相差近10倍。结论鼠疫指示动物血清学监测对鼠疫防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云南省野鼠疫源地指示动物血清鼠疫F1抗体阳性率的调查,探讨鼠疫指示动物在鼠疫监测中的作用,为鼠疫防治和确定疫区范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云南省野鼠鼠疫疫源调查实施方案>,在玉龙县及其周围地区共10个县所属14个乡(镇)的75个自然村,对鼠疫指示动物(犬和猫)进行调查,同时采用5 m布笼野外捕捉活鼠.取指示动物和活鼠血清,间接血凝试验OHA)法检测动物血清中的鼠疫F1抗体.结果 共采集鼠疫指示动物血清2897份,F1抗体阳性血清202份,阳性率为6.76%,阳性血清样品全部来自于玉龙县和古城区.其中犬抗体阳性率为5.73%(162/2825),猫抗体阳性率为24.69%(40/162).猫血清F1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犬,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32,P<0.01).活鼠血清未检出F1抗体.阳性率为0(0/2363),与指示动物(6.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调查,可以判定玉龙县,古城区为鼠疫疫源县(区),指示动物血清学监测对鼠疫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德格县旱獭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证实喜马拉雅旱獭(旱獭)鼠疫在四川是否存在,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结果通过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检出犬阳性血清2份,从33份旱獭标本中检出鼠疫F1抗原阳性材料10份,17份旱獭检材中检获鼠疫菌4株。结论确定四川德格县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査克拉玛依地区散养犬感染鼠疫情况,为当地鼠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检验犬只血清鼠疫F1抗体滴度。结果采集的13份犬血清中阳性血清1份,阳性率为7.69%。结论克拉玛依地区散养犬参与了动物鼠疫的流行,当地人群存在感染鼠疫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分析四川省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1984~1986年对该省西北部8个县的犬和喜马拉雅旱獭血清6226份应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进行了鼠疫血清学检查,查出阳性39份,结合既往流行史和动物、昆虫等资料,初步认为石渠、色达县境内旱獭种群中存在鼠疫,在德格、甘孜、炉霍、若尔盖、阿坝的旱獭中可能也有存在。对壤塘的监测结果虽然全为阴性,但考虑监测样品少和该地有疑似鼠疫病史,故有待继续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云南省洱源县三营镇永乐村驻地是否处于鼠疫流行期,为做好鼠疫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5月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鼠疫调查工作,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方法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鼠疫F1抗原和F1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对死鼠脏器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结果 3份死鼠脏器未分离出鼠疫菌,F1抗原检测均阴性;128份犬血清、3份鼠血清进行F1抗体检测,IHA均阴性、ELISA阳性3份、GICA阳性5份,两种方法均阳性2份。结论洱源县可能存在鼠疫F1抗体阳性犬,需进一步加强该地区的鼠疫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鼠疫FI MCAb致敏红细胞用于反向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鼠疫FI抗体的试验。结果表明,用该法检测95份正常人和8种动物血清,7种非鼠疫菌免疫动物血清,全部阴性;检测9份抗鼠疫强毒株和1份弱毒株血清及1份接种鼠疫菌苗的人血清,全部阳性,滴度比间接血凝试验(IHA)高2~1~2~3。该法可省去另做一排抑制试验的操作程序,较IHA简便、快速,在鼠疫疫源地调查和疫情监测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