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00多年来,腰椎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融合术也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如融合节段活动度的丧失、相邻节段退变加剧等。近年来,非融合手术作为融合术的替代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而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作为动态固定系统的一种,既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也能保留腰椎单元的活动度,还在大多数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了预防或延缓邻近节段退变方面的优势。现如今,Dynesys技术被认为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另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就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腰椎退变性疾病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节段性不稳、退变性椎体滑脱及退行性脊柱侧凸等,保守治疗通常无效,往往需要手术干预.Dynesys动态中和内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作为一种后路非融合内固定装置,目前已被广泛用来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与传统融合术不同的是,它能够在提供稳定内固定的基础上,有效改善固定节段的应力传导,保留固定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减小临近节段退变疾病(adjacent segments degeneration,ASD)的发生率.现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将Dynesys系统的设计理念及其生物力学机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ynesys和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两种方法治疗3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Dynesys组18例,腰椎融合组18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ODI指数、手术效果优良率及椎间活动度(ROM)。结果两组术后VAS及ODI都得到明显改善;Dynesys组邻近节段ROM维持在原来状态,手术节段ROM减小;腰椎融合组邻近节段ROM增大,手术节段融合。结论Dynesys与腰椎融合术均可取的理想的早期疗效,Dynesys保持了部分椎间活动度,有利于防止退变加速。  相似文献   

4.
Wallis动态稳定系统作为腰椎非融合技术中的一种手术方式,是由棘间阻滞剂和涤纶人造韧带构成,在保持脊柱稳定的同时保留病变节段一定的活动度。近年来,研究发现Wallis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既能改善临床症状,也能有效延缓邻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本文通过综述Wallis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退行性疾病相关的文献,阐述了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预后效果,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脊柱侧凸矫形融合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效果确切。但同时也牺牲了融合节段的运动功能,尤其是以胸腰段/腰段为主弯的AIS,腰椎运动丢失更多。Dynesys系统是一种经椎弓根固定的动态内固定系统。与传统腰椎融合术相比,Dynesys动态内固定术具有重建脊柱稳定、限制节段过度屈伸的同时保留一定活动度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作为一种半坚强固定系统,Dynesys系统也具有一定矫形作用,有学者尝试将其应用于轻度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否将Dynesys系统应用于胸腰段/腰段为主弯的AIS患者,文献中尚未有相关报道。2019年11月我科采用Dynesys矫形动态内固定术治疗1例胸腰段AIS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退变性疾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传统的脊柱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金标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融合后腰部活动受限制、脊柱动力学改变和邻近节段加速退变可导致腰椎不稳和椎管狭窄复发.非融合技术也称为动态固定,开始受到关注.非融合固定可通过非融合方法有效改善腰椎节段间的应力传导,缓解疼痛并预防邻近关节退变的发生,其远期效果在于异常活动被控制后,椎间盘在动态固定保护下可自身修复或延缓退变.绝大多数临床结果显示,非融合疗效与传统融合术相当,但创伤较小,不会增加邻近节段继发退变等风险,更符合脊柱生理性稳定.该文主要介绍后路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的设计理念、治疗原理、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等.  相似文献   

7.
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由Stoll等[1]在Graf韧带系统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LDD主要包括腰椎椎间盘突出、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退行性椎体滑脱及退行性脊柱侧凸等,当引发严重腰腿部疼痛、神经根压迫等临床症状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与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及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相比,Dynesys通过椎弓根螺钉连接产生的动态推拉关系在固定节段对抗异常折弯力和剪切力、改善固定节段应力传导的同时保留固定节段活动度(ROM),进而减少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SD)的发生[2]。然而,目前关于Dynesys的临床疗效尚存在争议。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Dynesys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从生物力学、临床应用等方面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1年3月采用Dynesys 动态固定治疗且随访时间>2年的腰椎退变患者46例(Dynesys组),以同期行PLIF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PLIF组).记录2组手术前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评分,摄腰椎正侧位和前屈后伸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近侧邻近节段的椎间ROM,评估2组影像学和症状学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的ODI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Dynesys组手术节段椎间高度较术前轻度升高(P>0.05),而PLIF组显著升高(P<0.05)且大于Dynesy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ynesys组手术节段ROM由术前的7.1°降至末次随访时的4.9°(P<0.05),而PLIF组手术节段ROM由术前的7.3°降至末次随访时的0°(P<0.05).2组近侧邻近节段椎间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M在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有所增加(P<0.05),且PLIF组大于Dynesys组(P<0.05).Dynesys组有6例患者出现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PLIF组患者有15例出现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PLIF组有1例出现症状学邻近节段退变,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 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融合术均获得良好临床疗效.与融合术相比,Dynesys动态内固定能够保留手术节段部分ROM,邻近节段椎间ROM的增幅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数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Dynesys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ynesys(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是一种后路经椎弓根动态内固定装置,由Stoll等[1]在Graf韧带系统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非融合内固定方式之一。其设计目的在于维持手术节段稳定性的同时保留一定的椎体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减缓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s degeneration,ASD)的发生。Dynesys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现已广泛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脊柱侧凸和腰椎滑脱症等腰椎退变性疾病行减压术后的辅助治疗。其适应证包括[2]:①腰椎管狭窄或退行性腰椎滑脱所导致的神经源性疼痛或椎间盘退变所导致的腰背痛;②减压手术导致的医源性腰椎不稳;③退行性脊柱侧凸所致的椎管狭窄并处于进展期。禁忌证:①Ⅱ度以上的峡部不连性或退行性椎体滑脱;②大于10°的退行性脊柱侧凸;③颈、胸椎;④局部有骨肿瘤、感染或骨折;⑤合并重度骨质疏松及其他代谢性骨疾病;⑥融合失败后的翻修术;⑦严重椎间盘退变导致的椎间盘源性疼痛。现就Dynesys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3):1173-1178
[目的]分析Dynesys动态固定术后腰椎节段的放射学变化和残留椎间盘的再水化现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接受Dynesys动态固定的38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0 d,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采用腰椎X线片测量椎间隙前后缘高度、腰椎前凸角及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利用腰椎MRI计算手术节段椎间盘平均标准椎间盘信号(calibrated disc signal,CDS)。[结果]3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5.11±6.9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较手术前后明显改善(P0.05)。手术节段椎间隙前、后缘高度较手术前后均明显降低(P0.05)。上位邻近节段椎间隙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后缘高度较手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平均丢失(10.34±9.81)%。下位邻近节段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及腰椎前凸角均无显著变化。手术节段屈伸ROM比术前明显减少(P0.05),但仍保留术前ROM的64.11%;相邻节段及腰椎整体ROM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例患者接受腰椎MRI复查,平均CDS由术前(42.74±13.15)%改善至(47.69±1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Dynesys非融合术后残留椎间盘出现再水化,表明其可能具有促进退变椎间盘修复的作用。该系统保留了固定节段一定ROM,不引起邻近节段过度活动。但是术后存在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丢失以及上位邻近节段代偿性前凸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背景:传统的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临床问题,在此背景下,多种非融合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目的:评价减压结合动态稳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 for the spine,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效果。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应用后路减压术结合单节段Dynesys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29例,评价指标包括VAS、ODI评分及椎间高度和椎问活动度。结果:2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1个月,平均17.8个月。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VAS、ODI评分较术前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术后及末次随访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节段(L4-L5和L5-S1)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显著增大(P=0.009、P=0.001),术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椎问活动度较术前显著减小(P=0.001)。上下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术后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Dynesys后路动态稳定系统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短期疗效满意,长期效果则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前瞻性对比分析Dynesys动态稳定与融合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6年6月46例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2例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Dynesys组),24例采用后路融合固定(PLIF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期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3.
Total disc replacement and posterior dynamic stabilization represent alternatives to lumbar spinal fusion which should reduce the risk of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Disc replacement is indicated for pure discopathy without facet joint degeneration. Spinopelvic balance influences the implant's biomechanics. Therefore pelvic incidence, sacral slope, segmental lordosis and the mean axis of rotation need to be considered. Dynamic stabilization is indicated in moderate discopathy and facet joint degeneration, in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grade I with a hypermobile segment and in dynamic lumbar stenosis. The combination of caudal fusion and cranial dynamic stabilization allows a better maintenance of lordosis with multiple level instrumentation and prevents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If pelvic incidence and sacral slope are high, L5-S1 should be fused because of elevated shear forc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自2007—10--2009-01应用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导致的腰腿痛患者35例,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ODI脊髓功能评分,术前及随访期间拍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片及MRI。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5年,平均38.2个月,术后患者ODI评分均改善,术前为(56.76±9.11)%。术后6个月时为(13.52±10.23)%,末次随访时为(13.41±12.41)%,术前与术后的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节段活动度(ROM)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分别为(13.53±2.19)°、(2.35±1.05)°、(2.36±1.10)°和(2.45±1.13)°,L5S1节段的ROM分别为(10.20±2.24)°、(2.10±1.37)°、(2.24±1.30)°和(2.52±1.59)°。结论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作为一种预防及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装置,可以保留腰椎被固定节段轻微的活动度,其对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和运动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腰椎融合辅以邻近节段K-Rod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K-Rod动态固定对邻近节段保护的优劣.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9月采用椎间融合辅以邻近节段K-Rod 动态固定及单节段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51例患者.A组(K-Rod组)24例患者术前邻近节段存在退变,行单节段融合辅以邻近节段K-Rod动态固定;B组(单节段融合组)27例患者术前邻近节段无不稳或退变,行单节段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比评价2组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椎间隙高度、腰椎总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头侧邻近第一节段活动度(ROM1)、头侧邻近第二节段或尾侧第一邻近节段活动度(ROM2)、保护节段及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发生率.结果随访 24~37个月.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均显著改善,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腰椎总ROM术前及末次随访之间均无差异.A组保护节段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无差异.2组ROM1及ROM2术前术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末次随访时8例患者出现11(11/138,8%)枚螺钉松动;B组无螺钉松动.结论 腰椎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动态固定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增加的动态固定保护了术前已存在退变的节段,避免了多节段融合,降低了单节段融合邻椎病的风险,因此适应证选择合适,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疾病中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自2009-01—2013—01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结合后路椎板减压治疗3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管狭窄症12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40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个月和1年继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椎间隙后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时间的延长,高度略有下降,椎间隙前缘高度较术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保持了一定的活动度,但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结合椎板减压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效果较明显。该手术方案维持了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在稳固脊柱的前提下保留一定活动度,能够预防邻近节段退变及腰椎不稳,但远期的疗效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下腰痛的动力性稳定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海  林海滨 《中国骨伤》2008,21(1):76-78
动力性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下腰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短节段的腰椎融合不会对腰椎的整体活动度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保留运动节段的灵活性就可防止邻近节段的退变,即使在小关节需要切除的情况下,也可为椎间盘置换留下机会,甚至在腰椎融合方面仍具有重要作用。动力性固定系统能够在维持腰椎正常活动范围的同时,通过在相应运动节段内减低椎间盘负荷,为椎间盘及其他软组织的恢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并能够延缓小关节退变的发生,重建脊柱的生物力学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ynesys应用于腰椎(Lν4、5)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像学改变。方法自2008年8月-2009年12月,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或部分切除,减压后置入Dynesys系统装置治疗1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结果术后随访14-28个月,ODI、VAS、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O.05),Lν4、5节段椎体的活动度(ROM)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系统保留了腰椎生理曲度和固定节段的活动度,延缓并减少邻近节段的退变,短期临床疗效满意,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