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踝足矫形器能增加来自足部及腿骨皮肤感受器的输入信息反馈,改善踝关节位置觉,促进大脑功能重组。目的:系统评价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踝足矫形器改善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6月。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合并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4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康复治疗及药物治疗相比,踝足矫形器连续治疗对改善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对其余指标如步速、左右步幅差及平衡功能等仅作了描述性分析,提示踝足矫形器是通过改善异常步态、步行速度、步频、步态周期、空间不对称、踝关节肌痉挛和平衡等,达到改善步行功能的目标。在时间不对称、双支撑相延长和跨步长等指标上无明显改变,不能确认踝足矫形器在这些指标变化中的作用。现有资料显示,踝足矫形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但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2.
王妍  熊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42):7475-7480
背景: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病情选用合适的矫形器,可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矫形器对矫治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指导临床应用。 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矫形器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特别是不同类型矫形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各种矫形器对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和作用。 结果与结论:通过矫形器的辅助治疗能够减轻脑卒中偏瘫肢体的肌张力和肌痉挛,提高运动功能和整体的日常生活能力,起到稳定支持、固定保护、矫正畸形及代偿丧失功能的作用,但由于病例数相对较少,治疗观察时间较短,缺乏长期随访,远期疗效未能进行考证,有必要通过随访进一步验证其长期疗效,同时对选择什么时机脱离矫形器合适,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背景:胸段脊髓损伤常导致双下肢截瘫,截瘫步行矫形器能帮助截瘫患者改善下肢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获站立和行走能力。 目的:探讨截瘫步行矫形器对胸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肉痉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20例胸段脊髓(T5-12)损伤患者根据损伤平面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标准分为完全损伤组和不完全损伤组,各10例,均装配截瘫步行矫形器。分别于装配前进行残余肌力训练、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装配后平行杆内站立训练、平衡及转移训练;室内、户外助行器、肘拐步行训练。 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胸髓完全性损伤患者装配截瘫步行器治疗12周后ASIA评分增加,感觉无明显变化,痉挛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不完全性损伤患者治疗12周后ASIA评分增加,感觉明显改善,痉挛随病程的延长无改变;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测)有显著改善。与治疗2周时相比,治疗12周时2组患者10 m行走时间显著减少,6 min步行距离延长。说明胸段脊髓损伤患者装配截瘫步行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能力,对肌痉挛控制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镜像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97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48例;年龄65~81岁,平均69.63岁;身体质量指数23.05~29.71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5.84 kg/m2;脑卒中类型:脑梗死59例,脑出血38例;偏瘫下肢左侧62例,右侧35例。随机分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单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给予镜像疗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步行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下肢关节活动度、脑电波、独立单次步行距离及单次步行距离测定中失衡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步行功能等级分布均未至Ⅳ~Ⅴ级;两组患者步行功能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FMAS:观察组(17.69±1.54)分vs (10.63±2.74)分,对照组(14.16±1.38)分vs (10.71±2...  相似文献   

5.
背景: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康复支具可明显提高其运动功能。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支具材料的种类及生物相容性。 方法:以“脑卒中,偏瘫,支具,材料;Cerebral apoplexy,hemiplegia,support,material”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1999至2015年万方数据库、清华知网数据库、PubMed数据库,选取有关脑卒中偏瘫与支具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的文献,同一领域文献选择权威杂志或发表时间为近期的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15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与结论:热塑矫形器主体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用于脑卒中偏瘫引起的足下垂,聚丙烯材料强度高、韧性好,安全无毒,半硬的足底在摆动期可以协助足尖的提起。高分子纤维材料矫形器的特点是使用简便、韧性好、强度高,透气性能好,不会影响X射线检查。碳纤维材料质轻、比强度、比模量高,抗疲劳性能好,可设计性强,安全性能好。聚丙烯和碳纤维材料踝足矫形器临床实验研究发现,脑卒中偏瘫患者佩带聚丙烯踝足矫形器后在步行距离和爬楼梯速度方面有提高,患者感觉更加平衡和安全。通过对不同材料矫形器的实验研究,可以从中获得更多患者的使用偏好,对矫形器材料今后的开发和设计有很大帮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铜陵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48~74岁。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3.83岁;平均病程17.89 d;其中脑梗死13例,脑出血17例;左侧偏瘫16例,右侧偏瘫14例。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54.18岁;平均病程18.10 d;其中脑梗死12例,脑出血18例;左侧偏瘫18例,右侧偏瘫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干预。采用多普勒超声经颅对患者脑血管进行检查,测定并记录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分别采用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改良版)、简式Fugl-Meyer(FMA)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痉挛量表(ASS)、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下肢运动功能、下肢痉挛、平衡功能等改善情况,另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及6 min步行测试、ADL评分法中的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后的ACA及MCA平均血流速度、FMA评分、BBS评分、FAC评分、6 min步行距离、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CA、MCA平均血流速度,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下肢痉挛程度,显著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及日常生活能力,其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关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训练对患者静态本体感觉或平衡的影响研究较多,对动态步行稳定性的研究较少。 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本体感觉训练后步行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方法: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32例,重建后3~6个月,可独立步行,膝关节无明显肿胀疼痛。所有患者本体感觉训练前及训练2个月后进行步态分析。 结果与结论:本体感觉训练后患者步频(P < 0.01)、步长(P < 0.01)、步速(P < 0.05)、患足廓清地面最大距离(P < 0.001)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行走时,骨盆摆动、上身摆动三维扑捉图像与训练前相比更对称,更协调。提示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比较本体感觉训练的效果,对评估步行过程中不自觉的关节稳定和姿势、平衡的调整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证实机器人治疗能促进慢性期和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但是针对急性期患者的研究很少。 目的:观察机器人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30 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式:常规治疗组按照成熟的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包括神经促进技术、神经肌肉电刺激、针刺等;机器人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上肢机器人治疗,该机器人具有可调节的上肢减重系统、智能反馈和三维空间训练系统,患者可以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完成单关节或多关节康复训练。 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治疗后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②治疗后3周,两组间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75);3个月时机器人治疗组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 < 0.01)。③治疗后3周、3个月,两组间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治疗后3周、3个月,机器人治疗组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相对于治疗前的改变量大于常规治疗组(P < 0.05)。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机器人治疗急性期脑卒中能获得更高的上肢运动功能,更好地改善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背景:外科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能够最大程度的切除病变滑膜,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膝关节功能和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行手术治疗患者,治疗后病检均为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其中24例患者行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后根据病情行辅助放疗。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组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随访观察比较两组间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与结论:34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均获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2-66个月,平均41.3个月。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治疗后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为(86.3±10.3)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5.5±13.2)分(t=3.81,P =0.016,P < 0.05)。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由治疗前的(40.7±2.2)分提高到(90.2±1.1)分(t =6.27,P < 0.01);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由治疗前的(34.2±3.9)分提高到(80.8±1.9)分 (t =16.58,P < 0.01)。证实,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结合辅助放疗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可取得较好效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可较好恢复膝关节功能,且复发率较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0.
背景:成人复发性髌骨脱位由于不必考虑损伤骨骺的问题,多数采用骨移植,但在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采用骨移植并不适宜,多数学者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 目的:回顾性评估22例骨骺未闭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4月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22例共29膝,分别在移植后3周,6周,3个月,1年和此后每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髌骨稳定性、主观症状以及患膝康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中1例复发,1例发生髌骨内侧脱位,其余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软组织移植前后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分别为46.99±5.91与94.40±9.70 (P < 0.01),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在移植前后分别为44.37±4.49与90.10±11.00 (P < 0.01),移植后髌骨-滑车适配角由移植前(16.27±6.74)°改善为移植后(5.33±8.78)°(P < 0.01),髌股外侧角由移植前(-1.92±7.64)°改善为移植后(11.95±3.99)°(P < 0.01)。软组织移植治疗骨骺未闭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损害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干细胞因子在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皮肤瘙痒的关系鲜有报道。 目的:检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皮肤瘙痒的关系。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因子水平,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程度进行评分,根据分值分为4组,0-2分组23例,3-5分组21例,6-8分组24例,>8分组18例。比较各组间干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血红蛋白、全段血甲状旁腺激素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各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随着尿毒症皮肤瘙痒程度的加重,外周血干细胞因子水平逐渐升高(P < 0.05),血红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 < 0.05),全段血甲状旁腺激素逐渐升高(P< 0.05)。外周血干细胞因子水平与血红蛋白呈明显负相关(r =-0.60,P < 0.01);与全段血甲状旁腺激素呈明显正相关(r =0.7,P < 0.01)。提示外周血干细胞因子可能在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背景: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最佳治疗方法,但由于老年患者合并危险因素较多,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置入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期间预后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307例因初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急诊冠状动脉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3组,非老年组(< 65岁,n=175)、普通老年组(65-74岁,n=83)、高龄组(≥75岁,n=49),比较3组住院期间的临床特征、病死率及联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非老年组相比,普通老年组、高龄组女性比例较高(P < 0.05),吸烟者较少(P < 0.05),既往高血压病史比例增加(P < 0.05),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P < 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肌酐水平逐渐升高,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发生率逐渐增加。与非老年组、普通老年组比较,高龄组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比例、3支或左主干病变比例较高(P < 0.05),成功再灌注率下降(P < 0.05),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高(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1)。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肾功能延迟恢复是肾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形式,大多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排斥反应等原因所致,血液净化作为治疗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基本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 目的:比较不同透析方法对肾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以期选择合适的透析方法,提高移植效果。 方法:56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分别应用血液透析(n=25),血液透析滤过(n=21)和腹膜透析(n=10)治疗,观察应用不同透析方法治疗前后血压、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 结果与结论:56例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均带肾存活。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腹膜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血液透析组 (P < 0.01),血液透析滤过组肾功能恢复时间短于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P < 0.01);术后感染发生率:血液透析滤过组<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P均<0.01)。血液透析滤过组透析后4 h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透析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而血液透析组透析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经血液透析滤过后血液动力学稳定,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移植肾功能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背景:微创接骨板桥接技术的特点是间接骨折闭合复位,辅以适当稳定的内固定,可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及其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在长骨干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胫骨下段闭合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5-68岁。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和随机排列表分两组治疗,微创组(n=32)在C型臂X射线机监视下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传统组(n=36)采用普通胫骨加压钢板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微创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负重行走时间早于传统组(P < 0.05),术中出血少于传统组(P < 0.05)。随访10-21个月,微创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传统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学及力学原则,具有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利于骨折愈合等优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背景:椎间失稳能导致软骨终板的退变,是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中的基础环节。 目的:观察退变椎间盘内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后,椎间盘软骨终板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预防组和治疗组。所有兔均建立L5~6,L6~7椎间失稳模型。预防组在完成椎间失稳建模后立即于损伤侧L5~6,L6~7椎间盘内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治疗组于椎间失稳建模后3个月行相同方法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果与结论:建模后3,6个月,预防组较对照组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分布均匀,潮线清晰。Mankin评分降低(P < 0.05)。建模后第6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软骨终板表层光滑,细胞排列均匀,潮线清晰,染色均匀,Mankin评分降低(P < 0.05)。结果证实,在兔椎间盘内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可延缓椎间盘软骨终板的退变。  相似文献   

16.
背景:药物治疗和支架置入治疗尚不能修复心肌梗死后已坏死的心肌。 目的:观察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心肌梗死兔新生血管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签法将36只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4周,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绝大部分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44,极少量细胞表达CD34和CD45。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梗死心肌组织有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存活,超声心动仪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和舒张末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心肌纤维化程度、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新生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提示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增加了梗死心肌新生血管密度,改善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胸腰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AGO)后对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 方法 胸腰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GO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SCI常规康复训练和处理,AGO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装配AGO及进行步行训练。两组分别在入院时、装配AGO前、装配AGO后8周进行步行能力评定、ADL评定和生存质量评定。 结果 经4个月的治疗前后,进行组间比较,AGO及训练后,均可借助肘拐或步行器步行,患者10 m步行时间平均87.27s,6 min步行距离平均46.35 m;ADL能力在装配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生存质量评分中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GO配合系统的康复治疗对改善胸腰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及生存质量有一定效果, 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应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实现了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钉棒植入及整复固定。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53例无明显神经损伤且后凸大于20°和/或椎体前缘高度塌陷大于50%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n=28)及传统后正中入路(n=25)进行治疗。 结果与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的患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降低(P < 0.05),而在伤椎Cobb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和椎管正中矢径变化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达到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相同的效果,且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背景:有研究表明在骨缺损的状态下,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 目的:观察不同长度兔桡骨骨缺损部位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 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麻醉下用线锯造成兔左前臂桡骨中段0.5和3.0 cm的骨缺损。 结果与结论:Western blot检测显示,0.5 cm骨缺损组骨缺损部位骨形态发生蛋白2蛋白表达量在损伤后1,3,4周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且每组均较损伤即刻明显增加(P < 0.05);3.0 cm骨缺损组骨缺损部位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相对表达量在损伤后3周达到高峰(P < 0.05),其峰值水平明显高于0.5 cm骨缺损组(P < 0.05),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对骨痂的生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损伤后3,4周,3.0 cm骨缺损组的骨痂生成量较0.5 cm骨缺损组明显减少(P < 0.05)。证实,兔桡骨3.0 cm的骨缺损部位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明显上调,但还不能使该长度的骨缺损自行愈合。  相似文献   

20.
背景:纤维蛋白黏合剂作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后的止血疗效和安全性的分析一直存在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纤维蛋白黏合剂对对全膝关节置换后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1975年至2012年10月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并手动检索相关骨科杂志。中文检索词: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纤维蛋白黏合剂、组织胶水。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引流量,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输血率,患者平均住院日,置换后膝关节的活动度,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5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总计310例患者,其中纤维蛋白黏合剂应用组患者为168例,对照组患者为1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膝关节置换后,纤维蛋白黏合剂可明显减少纤维蛋白黏合剂组的置换后引流量(MD=-386.88,95%CI:-583.66- -190.10,P < 0.01);纤维蛋白黏合剂能够明显降低纤维蛋白黏合剂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输血的概率(RR=0.53,95%CI:0.42-0.83,P < 0.01)。纤维蛋白黏合剂可减少纤维蛋白黏合剂组患者的住院时间(MD=-3.56, 95%CI:-4.97- -2.16, P < 0.01),同时改善实验组患者膝关节置换后的膝关节活动程度(MD=16.48, 95%CI:5.94-27.02,P < 0.01)。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在纤维蛋白黏合剂应用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1.18, 95%CI:0.18-7.84,P=0.86)。结果证实,纤维蛋白黏合剂可以明显减少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的引流量及输血率,止血疗效较好,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纤维蛋白黏合剂能够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