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无机填料含量对流动树脂的挠曲强度和压缩强度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4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材料研究室测定Clearfil Flow、Filtek Flow、DenFil Flow、Filtek Z250复合树脂无机填料的质量分数、挠曲强度和压缩强度。结果流动树脂中无机填料的质量分数与其挠曲强度的变化顺序相一致,由小到大依次为DenFil Flow、Filtek Flow、Clearfil Flow、Filtek Z250。DenFil Flow与其余3组间挠曲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ltek Flow与Clearfil Flow、Filtek Z250间挠曲强度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learfil Flow与Filtek Z250间挠曲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材料压缩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填料型流动树脂的挠曲强度远高于普通流动树脂,并且可达到我国医药行业标准规定面修复材料的要求;压缩强度与前后牙通用树脂相近,可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onicfill系统的粘接强度、挠曲强度及对老年人后牙深龋Ⅱ类洞充填后边缘密合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口腔外科因牙周炎致牙体松动无法保留的老年恒磨牙60颗。根据充填材料的不同,分为2组,分别为Sonicfill组和3M Filtek Z350组,对两组分别进行剪切强度测试、挠曲强度测试、声发射测试及边缘微渗漏观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剪切粘接强度、挠曲强度、声发射事件数及总能量、轴壁及龈壁的微渗漏长度。结果:Sonicfill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及挠曲强度均高于3M Filtek Z35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nicfill组平均声发射事件数低于3M Filtek Z35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 Filtek Z350组声发射能量高于Sonicfill组,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onicfill组的龈壁及轴壁微渗漏长度均低于3M Z35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内龈壁与轴壁之间微渗漏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onicfill树脂充填系统有较好的剪切粘接强度及挠曲强度,可以获得更好的边缘密合性,同时能够节省操作时间,因此更适合用于老年后牙的直接树脂修复。  相似文献   

3.
周菊妹 《口腔医学》2011,31(9):544-546
目的 评价5种市场常用的复合树脂固化后经不同水浴时间压缩强度的变化。方法 将5种复合树脂(Nulite F,Filtek Z250,Filtek P60,Beautifil II,Charisma)分别制作24个圆柱体试件并固化,每种复合树脂再分为4组,每组6个样本,其中1组浸泡于37 ℃蒸馏水浴1 h,另外3组分别接受蒸馏水浴1 d、7 d和30 d,测试各组的压缩强度值。测试结果以One-way ANOVA和LSD法统计学检验。结果 水浴1 d后,各品牌复合树脂的压缩强度值均有明显提高。树脂试件经1 h水浴时,Filtek Z250的平均压缩强度最高,Beautifil II其次;1 d和7 d水浴后,Filtek P60 和Filtek Z250的压缩强度最高,Beautifil II居中;30 d水浴后,Filtek Z250的压缩强度最高。结论 Filtek P60和Filtek Z250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一段时间后压缩强度值才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二氧化硅无机填料不同含量对树脂水门汀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在自行研制的双固化型树脂中加入二氧化硅无机填料,根据填料含量不同,分为56%、58%、60%、62%、64%5组,测定材料的挠曲强度、径向拉伸强度、压缩强度、表面硬度、吸水值与溶解值,观察二氧化硅无机填料含量对树脂水门汀物理性能的影响,应用方差分析和LSD检验进行统计分析(α=0.05)。结果:各含量组间挠曲强度、径向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及表面硬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吸水值与溶解值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氧化硅无机填料含量在56%~64%范围内,随含量增加,挠曲强度、压缩强度、表面硬度均增大,而径向拉伸强度减小。结论:①.二氧化硅无机填料含量不同,对于EAM基树脂水门汀的挠曲强度、径向拉伸强度、压缩强度、表面硬度各项机械性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②.选择无机填料含量为62%~64%的复合树脂做为桩核材料物理性能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不同聚合方法对基托树脂挠曲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2种义齿基托树脂经过4种聚合方法处理后基托树脂的挠曲强度,为临床选择适宜的聚合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用金属模具制备相同尺寸的蜡型96个,失蜡后使用2种品牌的义齿基托树脂填胶,用4种方法进行热处理使其固化,用万能力学实验机检测基托树脂的挠曲强度.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种基托树脂的挠曲强度具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聚合方法间基托树脂的挠曲强度除电热法与一组水浴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基托树脂的挠曲强度和材料的性能有关,不同聚合方法对基托树脂的挠曲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自制POSS纳米填料复合树脂经冷热循环后粘接强度的变化,为新型树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60颗人类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牙体近中面牙本质预备后选用Prime&BondNT粘接剂分别粘接5种复合树脂(自制POSS纳米复合树脂、未添加POSS填料复合树脂、FiltekTMZ250、FiltekTMZ350、DU-RAFILLVS)。80个试件经10000次冷热循环后,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所有试件粘接强度。结果:冷热循环前后粘接强度测试结果分别为:POSS纳米树脂组(27.84±2.19,27.01±2.19)MPa,无POSS填料树脂组(26.73±3.37,20.28±3.30)MPa,FiltekTMZ250(27.56±1.95,26.77±2.74)MPa,FiltekTMZ350(27.68±2.28,24.47±3.04)MPa,DURAFILL○RVS(27.40±1.83,21.49±2.92)MPa。冷热循环前五组树脂粘接强度差异无显著性,经冷热循环各组材料粘接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5种复合树脂牙本质粘接强度差异显著,添入POSS纳米树脂组冷热循环前后粘接强度均优于未添入组,其耐温度老化性能优于部分临床常用复合树脂。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研究喷砂结合化学处理对硅橡胶软衬材料与基托树脂间粘结强度及基托树脂挠曲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48块30mm×10mm×7.5mm热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块,每2个树脂块配成一个试件,24个试件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试件,即:(1)喷砂组:喷嘴与试件轻接触,采用250txm的氧化铝,在0.62MPa压力下喷砂30S;(2)喷砂+丙酮组:粘结面喷砂处理同前,喷砂后的粘结面浸泡在丙酮溶液中30S;(3)喷砂+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组(后简称单体):粘结面喷砂处理同上,喷砂后的树脂块粘结面浸泡在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中180S;(4)对照组:表面不处理。每个试件的两树脂块间衬以3mm厚的软衬材料,冷热循环5000次后,置于万能测试机上,以5mm/min的加载速度测试其拉伸粘结强度。另制备24块65mm×10mm×3.3mm长方体树脂块,分组及表面处理同前,涂布软衬材料粘结剂后测试挠曲强度。结果:喷砂组、喷砂+丙酮组、喷砂+甲基丙烯酸甲酯组及对照组试件的拉伸粘结强度分别为(1.31±0.45)MPa、(1.75±0.34)MPa、(1.96±0.50)MPa及(0.90±0.17)MPa。喷砂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丙酮组及喷砂+单体组的拉伸粘结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喷砂+丙酮组与喷砂+单体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四组间挠曲强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喷砂结合化学处理树脂表面能增强硅橡胶软衬材料与基托树脂间的粘结强度,且对基托树脂挠曲强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增强牙体抗折强度的树脂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树脂充填材料是否具有增强薄弱牙体组织抗折强度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颗无龋上颌第一前磨牙,制备成特定大小的近中-[牙合]面-远中洞形(洞形颊舌径:2.8—3.2mm,腭尖宽度:2.0mm,腭尖高度:5.0mm),将所有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牙。第1组为对照组,进行牙体制备但不充填;第2组采用银汞合金充填;第3组采用通用杂合型树脂Z250充填,但不粘结;第4组采用复合体材料F2000充填;第5组采用Z250充填;第6组采用纳米型树脂Z350充填。通过垂直加压铁杆以1mm/min的速度对各组样本加压,检测导致牙体折裂所需的最小压力。所得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准为0.05。结果各组牙体折裂的平均压力分别为:第1组(245.29±39.49)N,第2组(255.09±42.14)N,第3组(267.34±31.56)N,第4组(293.90±33.42)N,第5组(337.81±32.63)N,第6组(349.08±32.93)N。第1、2、3组间牙体折裂的平均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5、6组与第1、2组相比,牙体折裂平均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组与第3组相比,牙体折裂的平均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组与第5、6组相比,牙体折裂的平均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5组与第6组牙体折裂的平均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树脂充填材料具有增强薄弱牙体组织抗折强度的作用,其作用与充填材料和牙体间的粘结力、收缩应力及弹性模量有关。临床上可选用与牙本质弹性模量相近的充填材料,增强充填材料与牙体间的粘结力将有利于增强牙体的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sthet—X Flow光固化流体树脂粘接正畸托槽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因正畸需要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30颗,随机等分为3组:实验Ⅰ组应用Esthet—X Flow光固化流体树脂及Prime&Bond NT粘接剂粘接托槽;实验Ⅱ组仅应用Esthet—X Flow光固化流体树脂粘接托槽;对照组应用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托槽。测试各组的抗剪切强度,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粘接剂残留情况。结果实验Ⅰ、Ⅱ组的抗剪切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Ⅰ、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抗剪切强度均大于9MPa,达到了临床应用标准。各组间粘接剂残留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应用Esthet—X Flow光固化流体树脂可满足临床粘接托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3M通用型纳米树脂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3种材料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美学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 310颗牙体缺损的前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3M ESPE Filtek Z350通用型纳米树脂、登士柏spectrum TPH光固化树脂、GC Fuji Ⅱ玻璃离子修复缺损.评价术后即时及1年后的美学效果,并比较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即时比较,A组满意度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年, 2组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时及术后1 年,A组满意度高于C组(P<0.01),B组满意度高于C组(P<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修复1年后的疗效,A组成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 B组成功率高于C组(P<0.05).结论 3M ESPE Filtek Z350通用型纳米树脂具有良好的美观性临床疗效,是用于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1.
纳米增韧牙科复合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锆、纳米金刚石为功能填料加入到以钡玻璃粉为主填料的光固化牙科复合树脂中,观察树脂挠曲强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和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TEGDMA)为树脂基质,钡玻璃粉(BG)为主填料,选择纳米二氧化锆,纳米金刚石为功能填料,采用原位聚合法生成光固化牙科树脂,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其挠曲强度.结果:纳米二氧化锆和纳米金刚石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不同浓度纳米二氧化锆之间有显著差异,不含纳米二氧化锆的树脂挠曲强度显著高于含5%纳米二氧化锆树脂的挠曲强度.不同浓度纳米金刚石之间有显著差异,含0.2%纳米金刚石的树脂挠曲强度显著高于含0.1%纳米金刚石树脂的挠曲强度.结论:含5%纳米二氧化锆、0.2%纳米金刚石的复合树脂颜色美观,其挠曲强度能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及ISO标准,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4种粘接剂对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并观察粘接界面,评估其抗力性能。方法采用Prime & BondNT(PBNT)、Tetric N-Bond(TNB)、Clearfil SE Bond(CSEB)、G Bond(GB)4种粘接剂粘接树脂于离体下颌第三磨牙的咬合面和近中面,近中面进行剪切力实验,记录断裂峰值;咬合面部分进行微拉伸粘接强度(TBS)测定,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形态。结果在剪切力实验中,PBNT与TNB的抗剪切粘接强度(SBS)最大,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NT的SBS高于CSEB与GB(P<0.05);TNB的SBS高于GB(P<0.05),与CSEB的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剪切力实验结果一致,PBNT和TNB的TBS高于CSEB和GB(P<0.05)。扫描电镜下,PBNT和TNB的树脂突比较细长,粘接层较厚;CSEB树脂突短小,GB树脂突更加稀疏。结论全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较自酸蚀粘接剂高,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强度最低;粘接剂的界面形态与粘接强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4种牙本质粘结剂剪切强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然  彭彬 《口腔医学研究》2010,26(5):693-695
目的:通过4种牙本质粘结剂剪切强度的比较及粘结界面的超微结构的差异,评价并指导其临床使用。方法:选用新鲜的离体前磨牙40颗,分成4组暴露牙本质面。选用全酸蚀的粘结剂:PB(Prime & bond NT),自酸蚀的粘结剂:XN(XenoⅢ)、IB(IBond)、AP(Adper^TMPrompt^TM),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和步骤分别使用后充填复合树脂Z250,制备成4mm×3mm的圆柱型试件。所有的样本通过Instron测试剪切强度,用SPSS11.5对剪切强度测试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SEM观察粘结界面的超微结构。结果:方差分析显示材料AP的剪切强度最低且较材料PB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5),材料PB、XN、IB的剪切强度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SEM镜下,材料PB、XN、IB均可见有明显的树脂层、混合层、树脂突。结论:新一代的粘结剂XenoⅢ和IBond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POSS复合树脂和三种临床常用复合树脂/聚合体弯曲强度和抗压强度,为POSS复合树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Zwick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测试试样的弯曲强度和抗压强度,以l.0mm/min的加载速度垂直加压直至试样破坏,记录破坏时的载荷,测试结果用SPSS16.0软件进行多样本均数方差分析(F检验)和SNK-q检验。结果:弯曲强度测试结果:FiltekTM Z250组最高,与其他三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BeautifilII组好于POSS组和SureFil组(P〈0.05);POSS组与SureFil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压强度测试结果:FiltekTM Z250组最高,与其他三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SureFil组好于POSS组和BeautifilII组(P〈0.05);POSS组和BeautifilII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OSS复合树脂的弯曲强度和抗压强度可以满足临床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核材料与二氧化锆陶瓷树脂间的粘接强度及耐久性。方法 二氧化锆陶瓷盘经研磨后通过2种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和RelyX U100)与不同核材料包括流动型复合树脂核材料、充填型复合树脂、钴铬合金以及牙本质进行粘接,组成个8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分成2个亚组,分别接受0、10 000次冷热循环后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结果 核材料、树脂水门汀材料及老化条件均会对粘接强度产生明显影响(P<0.001)。冷热循环后,只有Clearfil SA Luting与钴铬合金的粘接强度没有明显降低(P>0.05),并高于其余各核材料组(P<0.05);Clearfil SA Luting与钴铬合金、流动型复合树脂核材料及充填型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均明显高于RelyX U100相对应的粘接强度(P<0.05),而Clearfil SA Luting和RelyX U100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核材料和树脂水门汀材料能够对二氧化锆陶瓷树脂粘接耐久性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合树脂和粘接界面老化后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变化,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纳入甲基丙烯酸酯类复合树脂(Clearfil AP-X,树脂A)及其配套粘接剂(Clearfil SEBond,粘接剂a)和环氧树脂(Filtek P90,树脂B)及其配套粘接剂(Filtek P90 System Adhesive,粘接剂b).将树脂A、B分别制作基底树脂块各24块,各分为3组,每组8块:①对照组,基底树脂块表面涂布粘接剂,充填固化新树脂后切成条状试样;②粘接界面老化组,基底树脂块粘接新树脂后切成条状试样,行温度循环老化;③基底树脂老化组,将基底树脂块行温度循环老化后打磨表面,再粘接新树脂,最后切成条状试样.每组中由基底树脂(A、B)-粘接剂(a、b)-新树脂(A、B)构成8种粘接组合,每一组合设2个平行样.体视显微镜下筛选条状试样,每个粘接组合获得15条微拉伸试样,用微拉伸测试仪检测微拉伸强度,对不同粘接组合中粘接界面老化组与对照组、基底树脂老化组与对照组的微拉伸强度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粘接界面老化组中,由粘接剂a粘接新树脂A或B的粘接组合[A-a-A:(45.0±3.2)MPa,B-a-A:(41.7±3.3) MPa,A-a-B:(28.6±3.9) MPa,B-a-B:(47.7±6.6) MPa],及由粘接剂b粘接新树脂A的粘接组合[A-b-A:(44.2±4.7) MPa,B-b-A:(38.0±3.2) MPa],微拉伸强度均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A-a-A:(70.7±5.5) MPa,B-a-A:(60.3±5.1) MPa,A-a-B:(44.2±1.6) MPa,B-a-B:(54.1±3.2) MPa,A-b-A:(65.6±7.2) MPa,B-b-A:(59.1±4.1) MPa](P<0.05);而由粘接剂b粘接新树脂B的粘接组合A-b-B及B-b-B的微拉伸强度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树脂老化组中,各粘接组合的微拉伸强度均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结论 复合树脂和粘接界面的老化均可对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材料及形状的基底代型对Sirona CEREC Blocs可切削陶瓷断裂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人第三磨牙12颗,随机分为2组.第1组垂直于牙长轴去除骀面釉质,第2组制成牙本质片.用FiltekZ250光固化复合树脂分别复制第一组和第二组试件各6颗.用Multilink9 Speed树脂粘接剂将瓷片粘接于所有基底代型试件上,粘接1h后储存于37℃蒸馏水中24h,然后测试瓷片断裂强度值,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粘接破坏情况.结果:树脂牙代型做基底时,瓷片的断裂载荷最高,与离体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树脂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体牙组的瓷片断裂载荷高于牙本质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材料及形状的基底代型对全瓷材料的强度均有影响,光固化复合树脂做基底时无论是牙状还是片状,瓷片的断裂载荷都高于对应的离体牙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复合树脂高强纤维(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resin ,GFRCR)间隙保持器的抗疲劳强度,比较两种树脂材料制作的GFRCR间隙保持器的抗疲劳强度。方法收集离体磨牙40颗,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颗,分别用树脂Z350和Grengloo制作间隙保持器试件,试件经过温度循环后加载疲劳循环,记录循环次数,分别与标准抗疲劳强度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循环次数分别与标准抗疲劳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组间抗疲劳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6)。结论 GFRCR制作间隙保持器可获得良好的抗疲劳性能,推荐临床使用;树脂材料Z350和Grengloo制作的高强纤维间隙保持抗疲劳性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不同施力方向上树脂粘结剂与人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方法:使用树脂类粘结剂A(Clearfil SE BOND)和B(Prime&Bond NT),将各自配套的复合树脂粘结在离体人牙釉质面上,当剪切力沿根尖、骀面、近中和远中方向作用时测量其剪切粘结强度。结果:粘结剂A和B与牙釉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值显示,根尖方向[分别为(44.38±3.68)Pa和(45.50±2.88)Pa]〉近中方向[分别为(37.81±7.56)Pa和(40.15±2.59)Pa]和远中方向[分别为(35.71±3.34)Pa和(35.75±4.15)Pa]〉[牙合]面方向[分别为(29.19±3.75)Pa和(33.44±3.79)Pa],近中方向和远中方向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尖方向与[牙合]面方向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脂粘结剂与人牙釉质剪切粘结强度的大小与剪切力作用的方向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用Filtek Z350复合树脂和超瓷嵌体修复Ⅰ类、Ⅱ类洞的边缘微渗漏的差异.方法 选取40颗新鲜拔除的第三磨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A1组为Ⅰ类洞树脂直接充填,A2组为Ⅱ类洞树脂直接充填,B1组为Ⅰ类洞型超瓷嵌体修复,B2组为Ⅱ类洞超瓷嵌体修复.4组均置于1%碱性品红溶液染色21 d.用低速金刚砂锯沿牙体长轴近远中向切开,制备牙齿切片,体视显微镜观测粘接界面染色剂渗透深度.结果 (1)Ⅰ类(Z=5.909)、Ⅱ类洞(轴壁Z=5.504,龈壁Z=2.958)超瓷嵌体的边缘微渗漏都显著小于Z350复合树脂直接充填(P<0.05);(2)无论树脂直接充填(Z=1.413)还是嵌体修复(Z=0.455),Ⅰ类、Ⅱ类洞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瓷嵌体修复是牙体缺损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