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方黎明 《临床医学》2007,27(11):44-45
目的研究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特点,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裨益。方法通过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的8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多,并发症多,高位溃疡与巨大溃疡多,死亡率高。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谭彬 《临床医学》2012,32(4):39-40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32例患者,均经电子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并分为两组。其中老年组(≥60岁)126例,中青年组(<60岁)106例。比较两组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溃疡的部位及并发症。结果①应用非甾体消炎药及饮酒老年人多于中青年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临床症状多表现不典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老年人以胃溃疡多见且高位溃疡较多,而中青年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老年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较中青年组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发病因素多、临床症状不典型、胃溃疡多见和并发症相对较重等特点,故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并比较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0年11月在我院经胃镜+活检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老年消化性溃疡385例(老年组)与430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中青年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病因、临床表现、溃疡特点、并发症、治疗及预后.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35.3% vs 8.6%)、典型节律性腹痛(20.5% vs 42.7%)、无症状者比例(31.9% vs 11.2%)、高位胃溃疡(15.8% vs 4.9%)、巨大溃疡(23.4% vs5.8%)、并发症发生率(56.1% vs 24.7%)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经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p感染率及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高位溃疡、巨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治疗效果欠佳,易发生癌变,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老年消化性溃疡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方法对9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81例进行对比。结果 9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48例(53.3%),胃溃疡28例(31.1%),高于中青年组的7例(8.6%)(P<0.01),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并发症62例(68.9%)。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病发部位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大出血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1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60岁),比较两组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老年组典型上腹痛、无症状、伴随发病率依次为11.8%、35.3%、30.9%;中青年组依次为43.8%、31.3%3、5.4%(P<0.05);老年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巨大溃疡(直径>2 cm)发生率依次为52.9%、19.1%、20.6%;中青年组依次为10.4%、60.4%、8.4%(P<0.05)。老年组出血量1 000 mL以上分别为22.1%,中青年组为8.3%(P<0.05)。结论老年组典型上腹痛少、无症状伴随疾病多,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多、异型增生多,大出血、中重度贫血多见,临床治疗难度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年龄≥60岁和≤45岁483例中青年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组男、女性别比为1.97:1,中青年组为4.46:1;无消化道症状以出血为首发者老年组占23.8%,中青年组占8.9%,并发症发生率老年组为65.3%,中青年组为30.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内镜下特点、伴发症,消化性溃疡发病诱因、胃溃疡发生部位及胃黏膜活检病理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因患者年龄阶段差异而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7.
老年消化性溃疡2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下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6月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老年消化性溃疡232例(老年组)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784例(中青年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临床及内镜下病变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老年组非甾体类药应用率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分别为46.1%、56.9%,中青年组分别为6.9%、7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节律性上腹痛、非特异性症状、无症状、伴随疾病发生率依次为18.5%、45.7%、35.8%及59.9%,中青年组依次为67.5%、20.8%、11.7%和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幽门口及胃角部溃疡、胃体及胃底部溃疡及溃疡直径≥2.0 cm的发生率依次为31.5%、33.6%、28.9%和11.2%,中青年组依次为58.4%、19.9%、9.9%及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出血、梗阻、穿孔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3.5%、9.1%、2.2%、54.7%,中青年组依次为28.1%、3.1%、5.0%、3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危险因素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溃疡面积大,发生部位易向高位转移,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老年消化性溃疡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胃镜检查出的30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和同期257例中青年溃疡的临床资料加以对照。结果老年组临床症状不典型,有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症状仅占20%,而中青年组占64.2%。老年组较青年组溃疡平均直径大,高位胃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消化性疡的特点,6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应常规做胃镜检查,治疗应更为积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280例老年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0岁的分为老年组(149例),<60岁的分为中青年组(13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溃疡类型、内镜特点。结果老年组临床表现为节律性上腹痛、非特异性症状、无明显症状、伴随其他疾病的比例(10.1%、24.2%、16.8%、49.0%)与中青年组(51.9%、13.7%、5.3%、29.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24.2%vs55.7%、65.7%vs33.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溃疡直径>2cm的比例(12.8%)高于中青年组(4.6%),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伴随其他疾病,溃疡直径较大,中青年多表现为节律性腹痛,直径较小。  相似文献   

10.
曾湘晖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851-1852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幽门螺杆菌阳性的16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年龄将168例患者分成两组,年龄>60岁组的患者82例为老年组,年龄<59岁的患者86例为中青年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消化性溃疡症状的缓解情况,溃疡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中青年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溃疡预后率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好于老年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应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但中青年的疗效要优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防御素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45例为消化性溃疡组,同期体检无消化系统疾病者45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中TGF-β1、α-防御素和IL-17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消化性溃疡组血清TGF-β1和IL-17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α-防御素水平显著下降(P<0.01)。根据消化性溃疡部位分组,复合型溃疡组血清IL-17的水平较胃溃疡组和十二指肠溃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GF-β1、α-防御素和IL-17均参与Hp阳性消化性溃疡炎症反应,不同部位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17表达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青年和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差异,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1998-03/2004-03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神经内科将156例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32例(≤45岁)和老年组124例(≥60岁),比较分析两组间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性别,梗死范围,并发症的特点。结果临床特点,中青年组女性仅占9%(3/32),老年组女性占44%(55/124)。中青年组发病以单灶梗死最多,老年组以多发梗死和/或腔隙性梗死为多见。老年组并发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危险因素:饮酒和吸烟者中青年组分别为88%(28/32),81%(26/32),老年组分别为41%(52/124),34%(43/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青年组分别为34%(11/32),6%(2/32);老年组分别为66%(82/124),15%(19/1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脂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均>55%。结论饮酒、吸烟、男性是中青年人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胃镜特点。【方法】将428例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与中青年组相比较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多见,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0.57%、12.19%。老年消化性溃疡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与中青年组对比癌变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分别为6.60%和1.8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出血、穿孔并发症的出现与中青年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幽门梗阻并发症的出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及早进行内镜检查,有助于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减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老年组与成年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 (腹痛症候群、嗳气反酸症候群、无症状表现 ,合并疾病 )和胃镜资料 (溃疡部位、溃疡并发症、幽门螺杆菌检出率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组在临床症状表现、溃疡发生部位、并发症、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与成人组相比 ,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无论在临床症状、溃疡部位、并发症方面 ,均有其特殊性 ,而且临床表现不典型 ,极易引起误诊、漏诊 ,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2 455例胃镜诊断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地区性老年性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该院10年内经胃镜确诊的2455例老年挂PU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 567例非老年PU患者的临床及胃镜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PU检出率23.10%,胃痛多不典型,DU与GU发病比例,老年组1.19:1.00,非老年组2.41:1.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溃疡发生部位老年组胃体、贲门、胃底溃疡、巨大溃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老年性PU的检出率逐年上升,胃溃疡构成比高:症状不典型,巨大溃疡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2组同用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用抗生素治疗1周),治疗组加用自拟益胃解毒汤,3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84%(P<0.05);治疗组溃疡治愈率90%,对照组72%(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92.3%,对照组76.1%(P<0.05);治疗组3d内腹痛缓解率96.6%,对照组68%(P<0.01)。结论:益胃解毒汤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老年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老年PU患者60例(老年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0岁以下PU患者(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老年PU临床表现不典型,上腹痛(56.7%vs86.7%,P<0.01)、节律性腹痛发生率(21.7%vs45.0%,P<0.01)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71.7%vs35.0%,P<0.01);胃溃疡(60.0%vs23.3%,P<0.01)、2cm以上溃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8.3%vs13.3%,P<0.01);1~3年胃镜复查示愈合率低,易复发。结论老年PU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胃溃疡多见、溃疡大、并发症发生率高、难愈合、易复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老年消化性溃疡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15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的4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15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328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的不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性比率较高,胃溃疡及复合性溃疡发病率较高,且由于饮酒及非甾体抗生素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比率较高;临床表现以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和压痛为主,溃疡面积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有着男性比率高、上腹部疼痛剧烈、合并症多、多脏腑疾病同时存在、镜下溃疡面积大、治疗更加困难的特点,临床治疗应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的病变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接受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老年患者22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中青年患者198例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与内镜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腹节律性疼痛发生率、消化道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1);在内镜观察上,观察组患者中巨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小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并发症相对较多,内镜特点为溃疡的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根治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 Hp )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消化道症状。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2.86%)(χ2=8.49, P=0.00);观察组的反酸、嗳气、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及Hp阳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随访显示观察组的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