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988年1月至1993年10月,我科对53例低位直肠癌在施行手术的同时,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加化疗,门静脉化疗,术后1月左右行全身化疗,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将对延长各期直肠癌病人的术后生存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988年1月至1993年10月,我科对53例低位直肠癌在施行手术的同时,行双侧髂内动脉拴塞加化疗,门静脉化疗,术后1月左右行全身化疗。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将对延长各期直肠癌病人的术后生存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妇科晚期恶性肿瘤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双侧骼内动脉外,或超选择插至肿瘤供血动脉,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然后用明胶海绵栓塞,使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并阻断其血液供应。结果:13例均插管成功,顺利进行灌注化疗及栓塞,9例进行了超选择插管,术后观察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得到了改善,经复查肿瘤明显缩小。结论:通过放射介入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超选择插管灌注化疗及栓塞,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尤其是难以手术或术后复发者进行此项治疗,能更加直接地作用于肿瘤部位,杀灭肿瘤细胞,使肿瘤缺血,坏死,缩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3年8月至1998年10月为205例肝胆恶性肿瘤病人手术同时行肝动脉门静脉插管皮下输药泵埋藏术。术后定期泵内注射化疗和栓塞药物,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部分病人因癌肿复发,在条件许可下对复发肿瘤再切除。本文对再手术时动静脉泵及导管的处理作一介绍。临床资料材料动脉泵为法国BRAUN公司生产,泵与导管脱卸式,导管末端带防滑珠或抗反流头。静脉泵为上述公司生产,导管末端开放式;也有国产陕西新科技开发中心产品,泵体导管联体结构。一般资料205例手术加埋泵病人,年龄22~78岁,平均4巳6岁,男女之比3.1:1。病理类…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SFLI门静脉插管化疗国际临床试验协作组,是WHO顾问、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彼得教授1993年组建,在世界范围进行的内容少、步骤简化的流行病学研究。其科研目的在于观察术后行SFU门静脉插管化疗对降低大肠癌术后肝转移和提高大肠癌生存率等疗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作为中国协作中心和全国科研负责单位,于1994年正式组织国内医生参加这项国际协作研究。至今共入选病人l1000人,lpes年10月统计,术后插管化疗组silo人,单纯手术组5113人。中心最近对数据完整并输入计算机的1万余名对象分析发现,随机入选两组病人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晚期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术前行股动脉插管化疗,然后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行静脉化疗和/或放疗。结果插管化疗后病人临床症状减轻,肿瘤变小。肿瘤缩小约>50%3例,25-50%4例,<25%1例,无明显变化1例。9例病人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近期无局部复发,无肝转移。结论首先应用动脉插管化疗然后行手术、化疗和/或放疗,能够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及肝转移,是治疗中晚期直肠癌较为合理的综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验证大肠癌根治术后5-Fu门静脉插管化疗防止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我院对65例病人进行了临床实验,其中实验组34例,对照组31例。结果表明,在术中入选病人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试验的准确性。由于试验的随机性,病人年龄覆盖面广,两组病人的一般状况和病理特征均基本一致。在大肠癌根治术后进行门静脉插管,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并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6年至2002年5月对17例大肠癌肝转移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行肝动脉结扎加插管化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材料与方法 本组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32岁-68岁,平均46岁,其中直肠癌肝转移9例,结肠癌肝转移8例。 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通过胃十二指肠动脉抵达肝动脉同时行肝动脉结扎,为观察插管位置,从导管内注入美兰,观察肝脏染色区域,证实已插入肝动脉,结扎相应血管后,妥善固定,药泵植入切口旁皮下,并穿刺药泵,看是否通畅。用5氟尿嘧啶(5-Fu)或去氧氟尿苷(FuDR)加四氢叶酸钙(CF),加羟基喜树碱或顺铂,再加地塞米松,通过肝动脉泵连续灌注14天,2周后重复或注射4天休息3天重复。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术前经动脉灌注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大肠癌中,直肠癌占60%~75%.外科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其深入盆腔,手术困难,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近年来,选择性区域动脉插管化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自1999年以来对24例直肠癌行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后择期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 13例妇科晚期恶性肿瘤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双侧髂内动脉处 ,或超选择插至肿瘤供血动脉 ,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 ,然后用明胶海绵栓塞 ,使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 ,并阻断其血液供应。结果  13例均插管成功 ,顺利进行灌注化疗及栓塞 ,9例进行了超选择插管。术后观察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得到了改善 ,经复查肿瘤明显缩小。结论 通过放射介入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超选择插管灌注化疗及栓塞 ,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 ,尤其是难以手术或术后复发者进行此项治疗 ,能更加直接地作用于肿瘤部位 ,杀灭肿瘤细胞 ,使肿瘤缺血、坏死、缩小 ,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肝癌动脉插管灌注化疗与栓塞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动脉插管灌注化疗与栓塞术的护理吕小红早期肝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于大多数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术后复发的肝癌,行肝动脉内插管灌注药物与栓塞疗法已被公认为最好的非手术疗法之一。现就我科1995年1月至12月进行的66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插管灌注化...  相似文献   

12.
肝动脉、门静脉同时栓塞化疗治疗肝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研究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门静脉插管化疗,术后从门静脉灌输CD3AK细胞(CD3monoclonalantibodyActivatedKillercell,CD3AK细胞)治疗15例大肠癌肝转移的患者,探索该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25例不能行Ⅰ期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原发灶已切除,病理证实),年龄49±10.4岁,一般情况好,无黄疸,腹水及其他器官转移灶;随机分为A组(治疗)15例,B组(对照)10例。CD3AK…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入肝血流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涣洲  马桂英 《癌症》1993,12(5):434-436
作者用B超多普勒复合装置测定了62例肝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入肝血流量。结果:①无门脉主干癌栓的肝癌患者术前肝固有动脉血流量和门静脉血流量均大于对照组;②肝固有动脉结扎加栓塞术后,门静脉血流量增加;③右半肝切除术后肝固有动脉血流量的减少较肝右动脉结扎加栓塞术后更为明显;④门静脉主干癌栓经治疗(肝动脉和门静脉灌注化疗)缩小后,门静脉血流量增加,肝固有动脉血流量减少;⑤门静脉血流增加的量与肝固有动脉血流量减  相似文献   

14.
髂内动脉结扎灌注或化学栓塞治疗晚期盆腔恶性肿瘤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晚期和(或)转移性盆腔恶性肿瘤治疗,比较困难,往往推动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而且对放疗和全身化疗常无明显效果。本文总结了1988年2月至1993年12月对11例晚期盆腔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剖腹髂内动脉结扎插管和经皮髂内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发现对不能手术的晚期盆腔恶性肿瘤,有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之作用,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四川创立肝癌术后门静脉压力监测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肿瘤医院外科肝脏专业经过18个月50例病人800次临床实践,新近创立了经理置式给药装置(IDDS)直接动态监测门静脉压力变化的新方法。具体方法是:肝癌手术时经胃网膜右静脉插管至门静脉主干,导管与注药盒连接,注药企埋植于切口分侧皮下,术后按计划随时用7#或9#头皮针穿刺注药企并采用塑料导管法直接进行门静脉压测量。经术中对照观察,发现经导管测压与经注药盒测压缩果一致;术后IDffi留置时间l一明个月,每例病人测压5-~r一次不等,两次测压间隔l-120天不等,结果全部患者的IDDS皆畅通无阻,测压与化疗都顺利进行。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8例经手术探查证明不能切除的肝癌。行肝动脉结扎合并插管,术后经导管灌注化疗,其中5例配合内外放射或再加栓塞治疗,并应用免疫、中药等治疗方法。结果AF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肿瘤缩小,于首次探腹术后5~14个月,获得了二期手术切除的机会。上述结果提示肝动脉结扎合并插管化疗结合内外放疗,这种序贯的、多模式的,多方法的综合治疗措施,为原先难以切除的肝癌提供了可切除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7.
自1989年-1995年共收治28例大肠癌肝转移的病人,在大肠癌根治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法治疗肝转移癌,取一定疗效,其中行肝叶切除4例,肝动脉结扎置管化疗和门静脉属支置管化疗10例,放射介入肝动脉栓塞化疗8例,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5例,全身化疗加免疫治疗1例,均不同程度革延长了生存期。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癌的发生率较高,如能早期发现并予以切除,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影响手术切除的因素有(1)手术的时机;(2)肝脏切除量;(3)适宜的手术指征。肝切除以外的其它治疗方法如全身化疗加免疫疗法,对于不能手术的弥散型肝转移癌仍不失为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寻直肠癌伴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直肠癌姑息性切除加肝动脉多次栓塞化疗的26例直肠癌同时伴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患者均于术前1月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1次,1月后再行直肠癌姑息性切除,术后1月再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以治疗后CT复查肝转移瘤全部碘化油沉积为标准,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的手术及术后经门静脉途径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40例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同时性肝转移患者18例行同时性手术。术后随机分组行前瞻性对照研究,A组22例行门静脉途径灌注化疗,B组18例行周围静脉化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A组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行手术治疗效果好;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者采用同时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经门静脉途径化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门静脉插管化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5-Fu门静脉插管化疗对大肠癌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80例Dukes B、C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根治性切除加门静脉化疗组(研究组40例)和单纯根治性切除术组(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不辅助化疗,研究组在根治术后立即行门静脉插管化疗,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24h持续滴注5-Fu 1g,共7天。2组患者出院后其它辅助治疗不受限制,密切随访,观察患者术后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肝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术后3、5年生存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Dukes C期患者术后3、5天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ukes B期的术后生存率,2组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大肠癌患者进行门静脉化疗,可有效地降低肝转移发生率,提高Dukes C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