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N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效果及毒性。方法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AML -M1)、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RA)患者各 1例 ,供体为其HLA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供体动员方案 :G -CSF 30 0 μg/ 12h× 5d后分离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所获CD34 + 细胞数分别为 6 .36× 10 6/kg、9.72×10 6/kg、6 .6 2× 10 6/kg ;单个核细胞数 (MNC)分别为 14.0× 10 8/kg、10 .47× 10 8/kg、8.5 8× 10 8/kg ;T细胞总数分别为 8.80× 10 8/kg、7.12× 10 8/kg、5 .6 7× 10 8/kg ;CFU -GM数分别为 16 2个 / 2× 10 5MNC、184个 / 2× 10 5MNC、182个 / 2× 10 5MNC。预处理方案 :Fludarabine:30mg/m2 ·d-1× 6d ,Bu :4mg/kg·d-1× 2d ,ALG :12mg/kg·d-1× 4d ,Ara-C :10 0mg/m2 ·d-1× 3d。单用环胞菌素 (CSA)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移植后未用造血生长因子。结果 患者均能顺利完成预处理方案 ,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移植后 10~ 13d造血重建。未发生急性GVHD。随访10 0~ 16 0d ,血常规、骨髓象均正常 ,1例发生肝脏型慢性GVHD。结论 NST能有效治疗恶性血液病 ,方案相关毒性小 ,适用范围广 ,移植相关并发症少 ,造血重建迅速。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 ,2 3岁 ,从事矿灯维修 ,接触苯 4年。 1999年及2 0 0 0年劳动卫生现场监测空气中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达 6 .13~ 7.5 0倍。 1999年健康查体时 ,发现该女工血红蛋白为 10 0g/L ,脱离接触后恢复正常。 1996年工作时 :Hb15 0g/L ,RBC 5 .0 5× 10 12 /L ,WBC 6 .3× 10 9/L ,PLT 14 .2×10 9/L ,1999年 :Hb 15 0 g/L ,RBC 4 .90× 10 12 /L ,WBC 7.2×10 9/L ,PLT 15× 10 9/L。 2 0 0 0年 2月因磕碰后出紫癜、乏力 1年余来我院就诊。检查情况 :Hb76 g/L ,RBC2 .4 8× 10 12 /L ,WBC6 .9× 10 9/L ,G…  相似文献   

3.
陆某,女,62岁,因左侧肢体无力一天经CT扫描确诊为脑血栓形成,于1987年12月5日入院。入院次日血象:WBC8.7×10~9/L,N80%,L20%,Hb112g/L,Plt115×10~9/L,凝血酶元时间14.7s。12月9日开始口服阿斯匹林0.25g,2次/日,连续使用1个多月。1988年1月10日血象:WBCS5.6×10~9/L,血片只见到淋巴细胞和异形淋巴细胞(占30%左右),未见到嗜中性粒细胞,,Hb111g/L。此后白细胞急剧下降,l月13、14、15日白细胞分别为:1.7×10~9/L,1.7×10~9/L,1.8×10~9/L,100%为淋巴细胞。Hb99.8/L,Plt242×10~9/L,网织红细胞0.5%;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以马利兰和环磷酰胺(Bu-CY2)为预处理方案的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MDS患者进行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以Bu-CY2为预处理方案,Bu 4 m g.k-g 1.d-1,-7 d~-4 d,CY 60 m g.k-g 1.-d 1,-3 d~-2 d。输入单个核细胞数(MNC)为3.38×108/kg(2.4×108/kg~4.6×108/kg),CD 34+细胞数5.81×106/kg(1.2×106/kg~8.5×106/kg),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数2.88×105/kg(1.61×105/kg~4.56×105/kg)。以霉酚酸酯加环孢素A(C sA)和短程氨甲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预防肝静脉阻塞病。结果:6例患者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8 d(13~21 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21 d(13~24 d)。经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和染色体检查,均为供者骨髓植活。早期死亡率为0,移植后随访时间为27个月(6~60个月)。目前实际无病生存6例,缓解期实际生存率100%。结论:以Bu-CY2为预处理方案的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MD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金日赫  朴钟九 《吉林医学》1992,13(5):305-305
<正> 例1 金××,男,21岁。住院号:57521。患者于一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全身浮肿、尿少、腹胀、日尿量300ml左右,伴有头痛、头晕、食欲不报.于1989年6月29日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查体:T36.7,BP17.3/11.5,R18,全身高度凹陷性浮肿,腹部膨满,腹水征阴性.血RBC3.1×10~(12),Hb115,WBC9.5×100,尿蛋白((?)),400×每视野白细胞2~4个,红细胞0~1个,T33g/L,A13g/L,G20g/  相似文献   

6.
郝东伟 《疑难病杂志》2009,8(12):756-756
<正>患者,男,58岁。因肠憩室间断性黑便、肠出血13年,加重1年,要求手术治疗入院。1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继而出现黑便、鲜血便。消化道造影示:小肠憩室。后患者间断出现黑便、便血,时间无规律。1年来,患者先后便血5次,量较前增多。查体: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WBC 9.8×10~9/L,N 0.73,L 0.16,RBC 4.22×10~(12)/L,Hb 107 g/L,PIT 407×  相似文献   

7.
王彬  席晓青 《四川医学》2006,27(5):543-543
患者,男,36岁。左上腹包块3个月,腹胀,无发热、腹痛、腹泻,无外伤史。查体:左上腹可扪及一约15cm×12cm大小肿块,质软,无压痛,无肠型。血Rt示:WBC 5·4×109/L,RBC 4·74×1012/L,HGB 123g/L,PLT 114×109/L。超声示: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形态失常,后分探及一约11·8cm×12·4cm大小类圆形囊性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囊壁薄而均匀,内可见点状回声漂浮,后方有增强效应。与胰尾、胃底紧贴,胃被挤压推向右前方,肝、胆、胰、双肾未见异常,无腹水征。超声诊断:脾脏巨大囊肿。CT示:肝、胆、胰未见异常,脾脏区见一约12cm×13·5cm大小类圆形低…  相似文献   

8.
姚力 《中国乡村医生》2003,19(12):29-29
1临床资料我院儿科住院及门诊患儿100例,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发病均在48小时之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儿均述没有过敏史。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及临床表现相似,具有均衡性。实验室检查:①治疗组,WBC<5×109者13例,(5~10)×109/L者12例,>10×109/L者25例。②对照组:WBC<5×109/L者15例,(5~10)×109/L者18例,>10×109/L者17例。RBC、Hb、PC计数均正常,两组患儿均未进行病原学检查。药物方法:①治疗组:鱼腥草注射液2ml/(kg·日),双黄连注射液1ml/(kg·日),穿琥宁注射液8mg/(kg·日),清开灵注射液0.5~1mg/(mg·…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1989年夏秋季,在我院门诊发现手足口病16例,现报告于下。临床资料:0.5~1岁9例,~2岁5例,~4岁1例,~6岁1例;男10例,女6例。16例患儿中均有发热,最高可达39℃,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白细胞计数:3~5×10~9/L 6例,~10×10~9/L 4例,~13×10~9/L4例;白细胞分类:N0.5~0.7 13例,~0.81例,L0.2~0.3 14例。2例未查血象。皮疹情况:皮疹最多见于口腔有15例,余依次为手14例,足13例,臀部3例,腕、小腿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71岁。 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眼花、疲乏、活动后四肢酸软无力 ,偶有双下肢骨酸痛 ,于2 0 0 1年 7月 4日入院。入院查体 ,T 37℃ ,P 84次 /min ,R2 0次 /min ,Bp 13 0 / 6 5kPa ,急性中度贫血貌 ,全身皮肤粘膜苍白 ,无黄染 ,皮肤无淤点、淤斑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眼结膜苍白 ,巩膜中度黄染 ,胸骨无压痛 ,肝脾未触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31 7× 10 9/L ,RBC 2 4 7×10 9/L ,分类网织红细胞 15× 10 9/L ,淋巴细胞 9 0 5× 10 9/L ,Hb 39g/L ,PLT 4 12× 10 9/L ;贫血三…  相似文献   

11.
女性患者,21岁,护士,主因颈部淋巴结肿大,持续高热6天于1992年9月9日入院。查体:体温38.5℃,颈部左侧可触及三个1.0×1.0cm的淋巴结,质韧、活动、有压痛。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及特殊检查:9月4日血白细胞总数为6.5×10~9/L,10日为5.2×10~9/L,14日为4.6×10~9/L,分类均正常。血CRP2.7μg/ml。1∶100000T试验阴性。13日颈淋巴结穿刺活检结果:未见肿瘤细胞,见少许结缔组织和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2.
<正>我院1990年5月~1993年7月应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诊断依据:全部病例均符合86年杭州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2.一般资料:急性型18例,慢性型2例,男14例,女6例,男:女为2.3:1,年龄2个月~13岁,其中2个月~3岁13例占多数,病程1天~4年余。所有病例均有皮肤粘膜瘀点、瘀斑。伴有鼻衄7例,齿龈出血5例。2例慢性型经过强的松治疗,皮肤粘膜反复瘀点、瘀斑,时伴鼻衄。血小板始终在(30~50)×10~9/L。血小板计数:<25×10~9/L 7例,(25~50)×10~9/L10例,~90×10~9/L 3例。  相似文献   

13.
孤立性脾结核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临床资料 例1 男,65岁。以在上腹隐痛9年主诉入院。查体:脾肋下未及,脾区叩击痛阳性,血常规:Hb117g/L,RBC3.7×10~(12)/L,WBC8.0×10~9/L,血小板200×10~9/L,ESR25mm/h,胸片:左上肺Ⅱ型结核。B超:脾光点增多,内可见数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呈网状的液性暗区,约40mm×12mm、17mm×13mm和5mm×3mm;CT:脾外形增大,脾实质弱呈散在斑片状低密度区。手术探查:脾脏15cm×24cm×10cm,灰白质硬,无结节,行脾切除术。剖示标本;切面灰白、恶臭、有黄色脓液溢出。病理诊断:脾结核伴干酪样坏死。  相似文献   

14.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二例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预处理方案 :改良BUCY。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方案 :CsA +短程MTX ,用G CSF 5 μg/kg·d-1× 4~ 5d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分离单个核细胞 5 .5 3~ 6 .92× 10 8/kg。结果 :2例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粒细胞 >0 .5× 10 9/L ,+12d ;血小板 >2 0×10 9/L ,+13d。 1例发生慢性GVHD。结论 :allo PBSCT有造血重建快 ,采集干细胞方便 ,供者易接受之优点 ,是一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24岁,农民。住院号33658。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及反酸3年,近一月来腹痛加重,呕吐频繁,纳差于1984年5月29日入院。无过敏史。体检:贫血貌。消瘦,上腹剑下偏左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钡餐上消化道造影与胃镜检查示:胃角小弯巨大溃疡。实验室检查:Hb89g/L,WBC7.4×10~9/L,N54%,E34%,L12%,嗜酸性白细胞直接计数1.57×10~9/L。临床诊断:胃溃疡恶变。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手术见胃角小弯侧前、后壁均见巨大溃疡,呈相吻性。前壁溃疡2.5×2×1.5cm,溃疡相对浆膜面有5×5×1.5cm的暗红色半球形隆起,表面光滑。后壁溃疡3.6×2×1.6cm。溃疡规则,边缘稍隆起,底部平坦,质偏硬。溃疡相对的浆膜分别与腹前壁、胰腺包膜紧密粘连。胃网膜见13个肿大的淋巴结,最大者2.2×1.8×1.2cm。术后诊断为胃癌腹腔转移。病理诊断:胃窦部嗜酸性内芽肿合并胃前、后壁相吻性溃疡(病理号:844582)。讨论本病是全身或局部变态反应所致,主要由细胞免疫参与。本病胃网膜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饮用高砷水对人体末梢血象的影响。方法 :采用日本产 F- 82 0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红细胞(RBC)、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 T)数及血红蛋白 (Hb)含量。结果 :水砷暴露组男性 RBC4.74× 10 1 2 /L ,WBC5 .75×10 9/L,PL T149.6× 10 9/L,Hb133.9g/L;女性 RBC4.2 2× 10 1 2 /L,WBC5 .5 7× 10 9/L,PL T141.4× 10 9/L,Hb12 4.2 g/L。对照组男性 RBC5 .10× 10 1 2 /L,WBC6 .5 0× 10 9/L,PL T187.0× 10 9/L,Hb15 8.6 g/L;女性 RBC4.5 6× 10 1 2 /L,WBC6 .10×10 9/L ,PL T191.6× 10 9/L ,Hb135 .4g/L。暴露组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饮用高砷水可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患者,29岁,妊娠29周,因间断性牙龈出血10天收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2.36×10~9/L,Hb89g/L,WBC4.1×10~9/L,血小板(PC)27×10~9/L,IgG 25μg/L,IgM 18μg/L;血清铁蛋白56μg/L,游离铁蛋白2.45μg/L。骨髓报告提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比值形态正常:红系增生活跃,比值增高;全片见巨核细胞13个,血小板少见。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既往无血小板减少,考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患者男 ,2 0岁 ,以发热伴咽部不适9天入院。患者自述 9天前踢球后自觉发热 ,伴咽部不适 ,鼻塞、流涕 ,偶有干咳。体检 :体温 37.8℃ ,皮肤无黄染 ,扁桃体轻度肿大 ,咽部充血 ,双侧颈部及腹股沟可及多枚肿大淋巴结 ,双肺 (一 ) ,肝肋下未及 ,脾肋下 1cm。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13× 10 9/L ,淋巴细胞 6 5 .8% ,红细胞 4 .5 2× 10 12 /L ,单核细胞 0 .7× 10 9/L。血涂片 :粒红系增生活跃 ,巨核细胞数量增多 ,成熟淋巴细胞 2 5 % ,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生化 :谷丙转氨酶 5 4 2U/L ,谷草转氨酶 5 13U/L。各项抗体检查 :患者发病第 9天…  相似文献   

19.
脾脓肿1例     
患者 ,男 ,2 5岁。因左上腹隐痛半月 ,加重伴发热 3天入院。入院查体 :T39℃ ,全腹软 ,肝脾肋下未扪及 ,左上腹压痛 ,脾区叩痛阳性。血常规 :WBC8.6× 10 9/L ,N0 .6 9,RBC4 .13× 10 12 / L ,Hb116 g/ L ,Plt52 4× 10 9/L。B超 :脾脏探及 10 .3cm× 5.5cm液性暗区 ,诊断为脾脏脓肿。CT:脾脏稍大 ,上极偏右 ,可见 8.0 cm× 7.0cm低密度区。诊断 :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入院后行剖腹探查 ,见脾脏约 2 0 cm× 15cm×10 cm,与侧腹膜、膈肌、脾床粘连。脾实质内有 10 cm×8cm× 6 cm的脓肿 ,壁薄 ,质脆 ,白色脓液约 30 0 ml,有臭味 ,行脾…  相似文献   

20.
Brenner 氏瘤是妇科一种少见的卵巢良性原发性肿瘤。而恶性 Brenner 氏瘤因极为罕见,国内外均极少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卵巢恶性 Brenner 氏瘤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例恶性 Brenner 氏瘤,年龄分别为78岁、64岁、51岁。平均年龄为64.3岁。2例已绝经19年、29年。3例均有阴道反复出血,色暗红,血水样。1例伴腰痛及小腹痛。妇科检查:2例发现下腹部包块,1例右侧盆腔包块。分别为10×6.5×4.5cm、15×10×8cm、13×11×10cm。活动差,表面凹凸不平。血沉:40~60mm/第1小时,60~65mm/第2小时之间。B 超:均报告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