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ICU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制定相应对策,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09年1-12月ICU37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7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6例次,感染率为31.3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4.65%,其次为泌尿道、血液、皮肤创面;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2.17%,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占16.51%、真菌占11.32%。结论 ICU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ICU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  相似文献   

2.
吴志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346-2347,236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8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0.2%,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为主,占65.5%;共分离出8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68.6%,革兰阳性菌占26.7%,真菌占4.7%;分布最多的4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4.4%、19.7%、15.1%、12.8%;常见革兰阴性菌呈现出多药耐药性。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高,病原菌耐药性高,应加强护理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脊柱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其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脊柱外科患者3 702例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不同疾病的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菌株等;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有3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0.9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共21例占58.33%;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06株占68.83%;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7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均>80.00%。结论脊柱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有一定的特点,临床医务人员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合理抗菌药物,能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4年到2016年某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分布特点,为医院感控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及临床检验系统(LIS)对2014年-2016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2016年共监测住院患者94953例,发生医院感染1058例,感染率1.11%,送检891例,送检率为84.22%;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心外科(包含术后监护病房),感染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其次是血流、上呼吸道、泌尿道及手术切口部位;2014年-2016年医院感染病例中共检出病原菌56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3.72%,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分别占15.70%、10.58%;前五位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45株占25.57%、鲍氏不动杆菌71株占12.52%、铜绿假单胞菌47株占8.29%、阴沟肠杆菌42株占7.41%、白假丝酵母37例占6.53%;标本主要来源于痰62.96%、血19.30%及尿液6.85%。结论心脏外科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血液及上呼吸道感染居前列,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为首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眼科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性,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检验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74例感染患者病原菌培养标本,并对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原发疾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仪鉴定病原菌。结果眼科医院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急性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眼内炎,分别占37.70%、25.67%、12.57%;共培养出48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分别占43.09%、28.66%;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00%;4种病原菌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均不同。结论眼科医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具有其独特性,通过监测病原菌的分布、变化及其药敏特点,可确立适合眼科专科医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原则,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例住院患者的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疾病和部位分布及病原学特点。结果共发生感染210例,平均感染率为10.62%,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感染率最高,为30.9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肺为主,共分离出159株,占67.38%;分离出23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61株,占68.22%,革兰阳性菌66株,占27.97%,真菌9株,占3.81%。病原菌分布最多的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分别有81株(34.32%)、27株(11.44%)和24株(10.17%)。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以呼吸道为主,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应给予密切关注,防止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2013-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的变化趋势及基本分布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3-2017年对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工作,分析医院感染部位构成、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不同年龄组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 2013-2017年住院患者应查11 764例,实查11 694例,实查率为99.40%,5次现患率调查的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15%~4.66%,平均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08%;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121例占33.61%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118株占80.82%为主,主要病原菌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70岁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为8.36%,20~29岁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最低为1.67%,随后随着年龄增长医院感染现患率不断升高(P=0.003)。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可发现医院感染的高危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和年龄分布特点,以期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分析并探讨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危险因素、细菌对药物敏感及预防控制.方法对神经外科2001年1月~2003年12月出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原因、细菌培养结果、药物敏感率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 结果神经外科3年出院患者1 488人次,发生医院感染94人次,感染率6.32%,医院感染部位152例次数,感染例次率10.2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构成比43.42%,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36.07%;其次为泌尿道感染,构成比13.82%;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占32.78%.结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率、例次率明显高于医院其他科室;患者接受多项侵入性诊疗、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易感染因素,应予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鄂州市两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224例泌尿外科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院泌尿外科224例医院感染患者发生感染259例次,泌尿道、呼吸道是感染好发部位,分别占45.2%、17.8%;共分离出301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07株占68.8%;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MRSA的分离率为46.2%;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达12.9%与20.0%;产ESBLs菌分离率为53.8%。结论医院领导应进一步加大抗菌药物监督管理执行力度,切实扭转鄂州市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导致病原菌耐药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933例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临床科室例次感染率,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天津东部医疗中心933例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临床科室例次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 933例医院感染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高297例(31.83%),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综合ICU,例次感染率为14.26%,高于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院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62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47株,占71.87%;革兰阳性菌141株,占22.67%;真菌31株,占4.98%。革兰阴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耐药率最高;鲍氏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普遍耐药。革兰阳性菌中的屎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很高。结论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ICU为高发科室,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均有其自身特点,应以此做为临床依据,加强防控、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病历99725份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2011~2013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69%、2.57%、2.61%;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是ICU,占32.37%,其次为神经外科(9.54%)、血液内科(7.1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6.19%,其次为泌尿道(16.10%)、上呼吸道(9.91%);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7.88%,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22.01%),真菌(20.11%);侵袭性操作、化疗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医院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及重点环节的监测与干预,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降低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血液科2007-2010年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455株病原菌,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6.4%,大肠埃希菌为主要病原菌,占20.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流和尿路感染为主,痰培养中居首位的病原菌为鲍氏不动杆菌,血和尿培养中居首位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61.1%和38.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70.4%和86.8%.结论 应针对医院感染高发部位及病原菌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分析静脉配制中心(PIVAS)初期出现的差错及原因。方法:通过分析某医院静脉配制中心的各类差错及原因,并实施应对措施。结果:内部差错占90.9%,外部差错占9.09%。采取防范措施后差错率较以前下降40%。结论:采取系统的差错防范措施可提高静配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败血症及其死亡病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败血症及因其死亡患者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6年来临床确诊治疗的240例败血症及因其死亡的29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240例败血症患者血培养共分离感染菌62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居所有病原菌首位,占27.92%;29例病死患者中,革兰阴性(G^-)杆菌(大肠埃希菌占41.38%)败血症最多,占65.52%,其次是CNS,占20.69%。死亡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Χ^2=5.29,P〈0.05),≥15岁者多于%15岁者(Χ^2=5.59,P〈0.05),医院感染者多于社区感染者(Χ^2=43.94,P〈0.01)。结论CNS为败血症的首要病原菌,但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的G杆菌仍是导致败血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原菌。败血症死亡者中,以成人、男性、医院感染者居多。  相似文献   

15.
产科合并医院感染临床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科合并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46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构成及相关因素.结果 2460例孕产妇发生医院感染120例占4.9%;感染部位泌尿道46例占38.3%、切口感染40例占33.3%、生殖道感染15例占12.5%、胃肠道8例占6.7%、口腔感染6例占5.0%;120例医院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64株,革兰阴性杆菌82株占50.0%、革兰阳性球菌68株占41.5%、真菌12株占7.3%;医院感染因素为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结论 产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感染部位多、病原菌复杂、影响因素多,应提高产科医院感染的认识,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1 - 12月医院感染病原菌谱及药敏试验结果,为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来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送检标本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进而对分离的951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走访和了解医院抗生素用药情况。结果 2017年经上报确认并统计的医院感染患者共送检标本1 263份,培养阳性标本854份,阳性率为67.6%;共分离951株病原菌(主要来自痰标本),以骨科和呼吸内科居多。标本分离率位于前4位的病原菌中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221株),占分离菌株的23.2%,其中产超广谱β - 内酰胺酶(Extended - Spectrum Beta - Lactamase, ESBLs)菌株104株,占大肠埃希菌的47.1%;最少的是铜绿假单孢菌(54株),占整个分离菌株的5.7%。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大于9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达29.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并且分布存在差异,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医院应科学分析和掌握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精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某综合性中医院2007-2011年医院感染病例,了解其分布和流行情况,为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间医院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2868例,医院感染率1.89%;计3246例次,例次感染率2.13%,呼吸道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率最高的院内科室依次是ICU(51.21%)、血液科(13.48%)、老年科(8.18%)、脑外科(5.26%)。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14.33%)、铜绿假单胞菌(14.23%)、肺炎克雷伯菌(12.67%)、白色念珠菌(9.90%)、鲍曼不动杆菌(8.25%)、金黄色葡萄球菌(6.59%)。结论医院感染的病原学送检率逐年提高,但对传统中医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控制仍需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查阅在架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10年8月31日住院患者进行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患者170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74%,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2.72%;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有ICU、烧伤外科等科室,社区感染现患率较高的有儿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为主,分别占48.04%、38.4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40.16%,内科显著低于外科(P<0.01),内科以治疗用药为主,外科以预防用药为主,治疗用药病原菌送检率33.19%.结论 医院患者社区获得性感染较高,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标本送检率,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9.
住院患者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调查    FRE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某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55 084例患者中,有1 436例(2.61%)查出有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其中社区获得性959例(1.74%),医院获得性477例(0.87%),两者之差异有显著性(χ2=323.571,P=0.000)。发生双重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者占医院感染总人数的25.74%(1 853例),出现较多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16.98%)、神经外科(14.67%)、烧伤外科(14.25%)、神经内科(14.0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824例次,51.92%)。75.97%(1 091例)的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在感染前使用过抗菌药物。结论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以社区获得较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和减少双重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儿科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布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以儿科病区2009年6月-2011年6月的11 382例住院患儿为对象,调查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3.92%,例次率为4.2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1.13%;第三季度的医院感染率最高;年龄小、住院时间长的患儿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各种易感阴素在发生感染的患儿中普遍存在.结论 了解儿科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利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