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溶出度试验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建平 《安徽医药》2006,10(9):699-702
论述溶出度试验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发展概况、试验方法、溶出介质的选择、溶出量的测定及溶出度试验在片剂、胶囊剂、栓剂、微丸等固体制剂中的应用。溶出度试验是在体外对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与评价的有效替代方法,是衡量制剂工艺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的研究和应用不断促进了药物研制水平,强化了药品质量控制手段,在药物的研制、生产和指导临床用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贴剂的溶出度测定可用于指导贴剂的研究,提高贴剂的研制水平。贴剂的溶出度与其他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没有多大差别,一般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均可用于贴剂的溶出度测定。通过比较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方法,阐述贴剂溶出度测定的方法、溶出溶剂的选择、溶出度的检测方法、溶出数据的处理等,介绍新型制剂透皮贴剂的溶出度研究情况,为贴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贴剂溶出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贴剂的溶出度测定可用于指导贴剂的研究,提高贴剂的研制水平。贴剂的溶出度与其他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没有多大差别,一般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均可用于贴剂的溶出度测定。通过比较固体制剂溶出度的研究方法,阐述贴剂溶出度测定的方法、溶出溶剂的选择、溶出度的检测方法、溶出数据的处理等,介绍新型制剂透皮贴剂的溶出度研究情况,为贴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药物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及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晓辉 《天津药学》2006,18(2):68-71
药物的溶出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药物溶出度试验已成为评价制剂质量及生产工艺的指标之一。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内容:检测方法认证、溶出介质的选择、转篮法及浆法的对比试验、转速的选择、溶出曲线的绘制、溶出度均一性试验;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仪器性能及操作水平情况、本身的因素、制剂方面的因素;溶出度试验数据处理方面:固体制剂溶出度比较方法可以分为数据分析法、数学方法和统计及模式法。应用方面:作为衡量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的重要研究和检验项目,对于药品质量控制来说,体外溶出试验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药品质量控制手段,二是有利于制定药品标准,用于评价和筛选制剂的处方和工艺。在口服固体制剂的研制中,不可能都用费时、费钱、费精力的测生物利用度的方法对每个新处方和工艺进行筛选评定,这就需要借助溶出度数据作为指导研制工作的重要依据,可避免在研制工作中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5.
提高难溶性药物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顺 《海峡药学》2004,16(3):28-31
目的 了解提高难溶性药物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方法,为制剂开发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查阅最近10年的国内外专业文献,从制剂学的角度对提高难溶性药物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方法研究概况进行归纳整理。结果 通过选择适当的辅料改进处方、改进工艺、采用新的制剂技术是提高难溶性药物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有效途径。结论 提高难溶性药物固体制剂溶出度是必要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两种对照法测定头孢氨苄胶囊溶出度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开金 《安徽医药》2004,8(4):294-294
溶出度是指药物的片剂或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的溶剂中溶出速度和程度[1].它是评价药物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的重标指标之一,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简易试验方法.溶出度的高低间接反应口服给药后药物在人体一定时间内溶出的情况,笔者用对照品对照法和自身对照法对头孢氨苄胶囊溶出度测定进行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7.
药物溶出度试验是评价制剂品质和工艺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检测固体制剂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和均匀度的一种有效方法.而所用的药物溶出度测定仪则是药典规定的检测固体药物制剂在规定的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的专用仪器,因此,药物溶出度测定仪在评价药物溶出度时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溶出度测定仪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智能化药物溶出度测定仪的研制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固体制剂的崩解和药物溶出度质量考察的序贯试验方法。 方法:选取9种具有代表性的固体制剂,按照序贯试验方法,分别在三种 不同酸度的崩解液中测定药品的崩解时限。统一在pH 7.6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固定实验装置和转速,采用光纤实时药物溶出度仪监测药物溶出度,并用《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溶出度检查规定的溶出介质作对照;药物溶出曲线采用weibull模型拟合,通过其拟合参数的变异度,评估制剂间药物溶出行为的差异程度。 结果:比较各制剂在三种崩解液中的崩解时限,有的一致性好,有的差异较大;与参比制剂比较,药品崩解时限差异明显的受试制剂,其用新方法监测的药物溶出度差异也较大。 结论:药品崩解加药物溶出的序贯检测方法,可以提高固体制剂质量的检验效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药物溶出度检查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吕长淮 《安徽医药》2006,10(7):537-538
药物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由于药物的溶出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因而它是评价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的一个内在指标,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简易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1],它是评价药物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药物的溶出度是药物在人体内代谢的一种体外模拟实验,它的溶出速度和程度,都可以间接地反应出药物的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1.
药物溶出度试验是评价制剂品质和工艺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评价制剂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和制剂均匀度的一种有效标准。药物溶出度测定仪则是药典规定的检测固体药物制剂在规定的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的专用仪器,因此,药物溶出度测定仪在评价药物溶出度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溶出度测定仪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制智能化药物溶出度测定仪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物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明 《安徽医药》2007,11(2):171-173
阐述了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现状,体外溶出度试验的意义和影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因素,以及改善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提出溶出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药物溶出度试验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阐述溶出度试验在药物中的应用和进展。方法:查阅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叙述了溶出度试验使用的仪器、溶出试验的方法、溶出介质的选择和溶出量测定的方法。论述了溶出度试验在片剂、胶囊剂、栓剂、微丸、固体分散体、丸剂、滴丸、微球、泡腾颗粒剂、凝胶剂、烧伤膜和眼用药膜等制剂中的应用和进展。结论:说明了溶出度试验在药物固体制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药物溶出度试验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海虹 《海峡药学》2008,20(11):123-125
目的 阐述溶出度试验在药物中的应用及进展.方法 查阅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叙述了溶出度试验使用的仪器、溶出试验的方法 、溶出介质的选择和溶出量测定的方法 ;论述了溶出度试验在片剂、胶囊剂、栓剂、微丸、固体分散体、丸剂、滴丸、微球、泡腾颗粒剂、凝胶剂、烧伤膜和眼用药膜等制剂中的应用及进展.结论 说明了溶出度试验在药物固体制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药物溶出度的试验是对制剂品质与工艺水平评价的有效手段,也是对制剂活性成分的生物均匀度、利用度进行评价的标准。药物溶出度的测定仪是根据药典规定的检测固体药物制剂溶出的速度和程度使用规定的溶剂中用到的专用仪器。所以,对于药物溶出度的评价,药物溶出度的测定仪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紫外光纤监测头孢克肟5种固体剂型的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采用美国药典中头孢克肟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结合六通道光纤传感原位过程分析仪原位、在线监测头孢克肟5种不同固体制剂溶出度。结果原位光纤法测定头孢克肟固体制剂的溶出数据与美国药典方法对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位光纤法无需取液、稀释等手工操作,能实时监测药物溶出全过程,为药物内在质量的检测提供良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陈乃云 《中国药房》1994,5(4):32-33
溶出度测定及其在《中国药典》(1990年版)中的应用江苏省镇江市药检所(212003)陈乃云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介质中的溶出速度和程度,是测定固体制剂中有效成分溶出速率的一种体外的理化测定方法。研究表明,崩解时限不能客观地反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紫外光纤监测头孢氨苄五种固体剂型的溶出度的方法,比较同一药物不同剂型溶出行为差异。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头孢氨苄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结合六通道光纤传感原位过程分析仪原位、在线监测头孢氨苄5种不同固体制剂溶出度。结果:不同剂型头孢氨苄溶出曲线能够反映释药特性,5种剂型释药行为各具特点。结论:光纤药物溶出仪具有实时、在线、过程监测的特点,所得溶出曲线可直观反映不同剂型药物释药特点,为全面评价药物内在质量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董宪凤 《海峡药学》2012,24(8):11-14
描述了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现状及新进展,溶出度依据及目前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现行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评价的局限性,提出其质量控制评价的新模式。从化学和生物双重角度共同把关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建立标准溶出谱,体现中医药的整体观,弥补现行"惟成分论"的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分析和比较中、美两国药典(1995年版)口服固体制剂中规定药物溶出度标准的品种中,找出中国药典在难溶性药物制剂和复方制剂的药物溶出度标准与美国药典之间有较大差距;建议应以提高溶出度为目标,加强制剂处方和工艺的研究,增加复方制剂及其溶出度标准,积极采用HPLC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