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及呼吸相关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22年3月就诊我院的癫痫患者95例及对照组66例,通过多导睡眠监测,比较癫痫组和对照组的睡眠结构及呼吸相关事件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的REM期睡眠持续时间、R%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通气最长时间延长,最低氧饱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癫痫患者存在睡眠结构改变,癫痫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更易出现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2.
癫痫与睡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两者相互影响.睡眠时相可影响癫痫发作,癫痫及抗癫痫治疗对睡眠会产生一定影响;癫痫患者常合并各种睡眠问题,改善患者睡眠有助于控制发作.正确认识癫痫与睡眠、睡眠障碍之间关系对临床上控制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对此方面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睡眠与癫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癫痫与睡眠障碍并存,常导致诊断错误和癫痫发作恶化。同时睡眠障碍、抗惊厥药物及癫痫发作均对癫痫患者有影响,睡眠与癫痫发作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本文综述了睡眠及睡眠障碍对癫痫患者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4.
睡眠与癫紧密相关,对睡眠结构和癫相互影响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睡眠中发作癫具有许多共性,深入认识这些共性,有助于更好的对癫进行诊治。本文对睡眠与癫的相关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癫痫是女性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全球大约有50万癫痫女性处于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一生面临诸多挑战,约1/3的女性癫痫患者会出现月经期癫痫[1]。此外,女性癫痫患者在妊娠前需要关注癫痫和妊娠的相关问题,如控制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致畸性和补充叶酸等问题。睡眠和癫痫是一种双向关系,有1/3的癫痫患者在睡眠期间出现癫痫发作,24%~55%的癫痫患者报告有睡眠障碍[2]。本综述介绍了细胞色素P4501A1 (CYP1A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EPHX1)、快速动眼睡眠百分比(REM%)等与女性癫痫患者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为女性癫痫患者的靶向治疗提供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癫痫是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以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的脑功能失调综合征。睡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睡眠是健康的先决条件。癫痫对睡眠的影响错综复杂,与癫痫发作的类型、发作时间、发作部位及所服用的抗痫药物密切相关,且癫痫患者常常合并失眠、白日过度嗜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异态睡眠等睡眠问题。正确认识癫痫对睡眠的影响,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通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针对癫痫对睡眠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颞叶癫痫发作与睡眠时间的关系【英】/RajnaP…Epilepsia.-1993,34(3);-574~579为了探索睡眠觉醒周期与某些癫痫发生机制可能存在的关系,本文作者对14例颞叶癫痫病人复杂部分癫痫发作与睡眠时相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常规脑电图正常的颞叶癫痢病人进行剥夺睡眠诱发。方法常规脑电图检查每人2次以上正常者,再进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结果颞区以癫痫综合波出现为主,单侧多于双侧,左侧多于右侧,以灶性阵发。癫痫波出现时间在思睡期-睡眠I期、睡眠Ⅱ期以后癫痫波逐渐减少至消失。结论剥夺睡眠诱发对癫痫尤其是颞叶癫痫及常规脑电图正常的癫痫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方法,还可对将要减药或停药的癫痫病人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9.
自然夜间睡眠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自然夜间睡眠脑电图(EEG)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临床拟诊为癫痫的患者行白昼常规EEG和夜间自然睡眠EEG,结果:常规EEG36%(72例)出现痫样放电,而自然夜间睡眠EEG78%(156例)出现痫样放电,痫样波检出率与年龄,临床发作类型,睡眠周期有关。结论:自然夜间睡眠EEG可显著地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探讨剥夺睡眠诱发法是否可提高癫痫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的阳性率。对临床拟诊为癫痫,常规脑电图描记正常的100例病人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并选择4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100例癫痫病人剥夺睡眠诱发脑电图呈现爆发性癫痫样波者42例(42%),46例正常人脑电图无1例呈爆发波,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01);脑电图有轻度改变者,使用此法阳性率较高。使用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癫痫病人脑电图癫痫样波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剥夺睡眠脑电图(EEG)对儿童精神运动性癫痫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10例常规EEG检查阴性的精神运动性癫痫患儿进行剥夺睡眠EEG检查;比较剥夺睡眠EEG检查阳性与阴性患儿的有关临床资料;并对有关指标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睡眠剥夺EEG检查阳性62例(56.4%)、阴性48例(43.6%).与睡眠剥夺EEG阴性组相比,阳性组有缺氧窒息史的比率显著增高,有发作诱因的比率和癫痫的发作频率明显降低,发作时间明显延长(P <0.05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作诱因、发作频率和发作时间是影响睡眠剥夺EEG阳性率的相关因素(P <0.05~0.001).结论 剥夺睡眠EEG可提高儿童精神运动性癫痫的诊断率,癫痫的发作诱因、发作频率和发作时间均为影响其阳性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癫痫共病偏头痛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确诊为癫痫的患者93例为实验组,再根据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将93例癫痫患者分为癫痫共病偏头痛组及癫痫不伴偏头痛组(单纯癫痫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民族、工作强度、癫痫家族史和癫痫发作频率等。结果 93例癫痫患者中癫痫共病偏头痛患者占总数的19.35%。癫痫共病偏头痛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及单纯癫痫组(P<0.05),单纯癫痫组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夜间睡眠状况、脑部外伤史、新生儿疾病史、平素情绪状态及癫痫发作频率与癫痫共病偏头痛的发生有关系(P<0.05),其中癫痫共病偏头痛患者血清中CRP水平与癫痫发作频率呈正相关(r=0.47,P<0.05)。结论 夜间睡眠不佳、存在脑部外伤史及新生儿疾病史、平素情绪差及癫痫发作频繁与癫痫共病偏头痛的发生有关,其中夜间睡眠状况、癫痫发作频率为癫痫共病偏头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癫痫共病偏头痛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癫痫发作频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睡眠在癫痫疾病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睡眠的昼夜节律可以影响癫痫的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睡眠质量下降是癫痫发作的常见诱因,提高睡眠效率和控制癫痫发作对所有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显著积极影响。癫痫发作过程机制复杂,目前研究表明癫痫发作时细胞兴奋性及一系列的神经递质、激素、离子通道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作用于睡眠-觉醒周期,引发睡眠结构及昼夜节律发生变化。而这些关联可能为针对癫痫控制及癫痫患者睡眠障碍和昼夜节律紊乱提供新的治疗途径,从而达到既能良好的控制癫痫发作,又能改善患者的睡眠,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癫痫与睡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和睡眠之间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癫痫发作和癫痫样放电对于睡眠结构、睡眠效率等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样睡眠觉醒周期也影响癫痫样活动的分布和频率,且纠正睡眠障碍有助于癫痫的治疗。本文简要综述了癫痫和睡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机理。  相似文献   

15.
频繁的临床下癫痫样放电对睡眠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临床下癫痫样放电(SED)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对44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S)患者进行脑电-多导睡眠监测研究,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结果BECTS患者的睡眠周期中棘波指数分布为Ⅱ期>Ⅰ期>Ⅲ/Ⅳ期>REM期;BECTS患者的睡眠REM期缩短、Ⅰ期睡眠比例增加、Ⅲ/Ⅳ睡眠比例减少;SED频率与睡眠结构失调发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频繁的SED(>10次/分)是引起睡眠结构失调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引起睡眠结构的紊乱。  相似文献   

16.
正睡眠已被公认是影响癫痫发作和发作间期放电最明确的因素之一,同时癫痫发作和癫痫样放电对于睡眠结构、睡眠效率等也有显著的影响~([1]),可能是睡眠状态的生理过程与癫痫发作的主要致病机制之间联系密切。早在亚里士多德和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就发现了癫痫在睡眠中发作的描述。然而,直到十九世纪才由高尔揭示了癫痫和睡眠之间这种互动式的双向效应~([2])。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特别是多导睡眠图与EEG监测的广泛使用后,人们对于睡眠和癫痫内在关系有了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常规脑电图正常的颞叶癫痫病人进行剥夺睡眠诱发。方法 常规脑电图检查每人2次以上正常者,再进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结果 颞区以癫痫综合波出现为主,单侧多于双侧,左侧多于右侧,以灶性阵发。癫痫波出现时间在思睡期—睡眠Ⅰ期、睡眠Ⅱ期以后癫痫波逐渐减少至消失。结论 剥夺睡眠诱发对癫痫尤其是颞叶癫痫及常规脑电图正常的癫痫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方法,还可对将要减药或停药的癫痫病人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人癫痫共患抑郁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对100例癫痫患者应用贝克抑郁量表Ⅱ(BDI-Ⅱ)进行评估。癫痫患者与年龄、性别等严格匹配的50名健康成人均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定。结果 100例成人癫痫患者中30例共患抑郁,共患率为30%。癫痫共患抑郁患者PSQI总分和ESS总分分别为(5.93±1.41)分和(6.57±4.48)分,均高于非抑郁癫痫组分别为(2.09±1.38)分和(3.79±1.98)分及对照组分别为(0.94±0.91)分和(2.30±1.53)分,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癫痫共患抑郁组的PSQI总分与病程和发作控制相关(t=4.279,2.406;P0.05);癫痫共患抑郁组的ESS总分与病程和发作类型相关(t=6.662,2.645;P0.05)。结论成人癫痫共患抑郁患者白天嗜睡程度增加、睡眠质量下降,其损害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病程、发作控制和发作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睡眠感知误差与睡眠结构的关系。方法 收集102例癫痫患者,比较 低估睡眠时间组、评估基本准确组、高估睡眠时间组间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 78%的癫痫患者存在睡 眠感知误差,低估者占35%,高估者占43%。与评估基本准确组比较,低估组伴有强直-阵挛发作的比例 更高。在高估组、评估基本准确组、低估组间,N1+2期脑电醒觉指数依次趋于增大;与评估基本准确组比较, 高估组N3 期觉醒比例增大。结论 大多数癫痫患者存在睡眠感知误差,伴有强直-阵挛发作者趋于低估 睡眠时间。癫痫患者的睡眠感知误差与睡眠不稳定性有关;其中,低估睡眠时间与N1+2 期睡眠不稳定性 增加有关,高估睡眠时间与N3期睡眠不稳定性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0.
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于癫痫的研究发现,癫痫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问题,此可归因于抗癫痫药本身、癫痫发作和不规律的睡眠等方面〔1〕,其中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不可忽视,纠正癫痫患者的睡眠障碍有助于癫痫的治疗〔2〕。1.睡眠多导监测介绍1953年,Aserinsky等在记录脑电的同时记录到了眼球的运动,发现了快速眼动期睡眠(REM),从而推动了睡眠多导监测技术的发展。多导睡眠仪(PSG)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装备有直流信号处理器:处理呼吸气流、呼吸运动和血氧饱和度信号;②交流信号处理器:处理脑电、眼动、心电和肌电信号。根据脑电、眼球运动和肌电表现,可以将睡眠分成非快眼动睡眠(NREM)和快眼动睡眠(REM),NREM睡眠又可进一步分为1、2、3、4期。目前使用的PSG大多配有视频录像系统,可以同时捕捉患者的夜间睡眠情况。2.睡眠生理⑴睡眠结构:正常睡眠是由NREM睡眠与REM睡眠两个不同睡眠时相构成。NREM睡眠分为1、2、3、4期,NREM睡眠的3期和4期合称慢波睡眠(SWS)。REM睡眠又称快波睡眠。在整个睡眠过程中,NREM睡眠与REM睡眠交替出现。以正常成人8小时睡眠为例,一开始首先进入NREM睡眠期,并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